理論上講,打敗仗並不是一個處死將領的合適理由,但就街亭戰役大敗來講,馬謖肯定是必死無疑的,並且死罪還不是一個。諸葛亮一直是對馬謖青睞有加的,甚至把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讓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估計他就是想證明一個事情,劉備看人也不是百分之百精確的,他諸葛亮也是有識人之明的,所以在馬謖的任用上他違背了劉備的遺囑。
出師北伐,在諸葛亮看來,守衛街亭應該是個比較簡單並且容易立功的任務,所以他把全部精銳壓過去,應該是萬無一失了。馬謖作為他的得意門生,去拿這個首功,再合適不過了。應該說他並不是認為馬謖有通天緯地的才幹,而是覺得這個任務沒什麼難度,所以放棄魏延,吳懿這種宿將不用,甚至讓王平去做副將。按照初始設想,只要守住街亭一段時間,諸葛亮帶其餘兵力攻下未投降的隴西廣魏郡和隴西郡,然後就能全軍東進開向長安。
馬謖也是,覺得這太容易了,於是立下了軍令狀,並且這不夠,還把全家老小都壓上去,自信滿滿的帶著主力部隊去了街亭。
就像剛剛離開父母的中二叛逆少年,凡事就喜歡對著幹,諸葛亮要證明自己比劉備看人準,馬謖也要證明一下自己比諸葛亮更牛逼,最終街亭大敗。若果說按照孔明的戰前預案去做,輸了,馬謖沒有責任,但結果是馬謖一意孤行不聽勸諫導致的失敗,不殺他對得起死去的軍士嗎?
街亭失守之後,蜀軍一片混亂,馬謖此時竟然跑了,跑了!喪師失地也就罷了,竟然連承擔責任的勇氣都沒有,一個如此著重培養的接班人,竟是這麼個貨色,這是把諸葛亮打完左臉打右臉啊。向朗為了隱瞞馬謖的逃跑,被閒置了二十年不啟用。當然,最終馬謖沒有逃出法網。
所以,立了軍令狀未達成,一意孤行導致大敗,敗後畏罪潛逃,這三條罪名條條當斬。
街亭的失敗,蜀軍喪失了全部有利形勢,影響深遠。首先精心準備了幾年的北伐行動以失敗而告終,錢糧輜重耗費巨大。其次,喪失了進攻的突然性,讓曹魏將防禦重點轉向了西線,導致後面多次北伐一次比一次困難。再次,讓諸葛亮作為一軍最高統帥的能力遭到質疑,這成了他一個抹不去的汙點。
理論上講,打敗仗並不是一個處死將領的合適理由,但就街亭戰役大敗來講,馬謖肯定是必死無疑的,並且死罪還不是一個。諸葛亮一直是對馬謖青睞有加的,甚至把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讓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估計他就是想證明一個事情,劉備看人也不是百分之百精確的,他諸葛亮也是有識人之明的,所以在馬謖的任用上他違背了劉備的遺囑。
出師北伐,在諸葛亮看來,守衛街亭應該是個比較簡單並且容易立功的任務,所以他把全部精銳壓過去,應該是萬無一失了。馬謖作為他的得意門生,去拿這個首功,再合適不過了。應該說他並不是認為馬謖有通天緯地的才幹,而是覺得這個任務沒什麼難度,所以放棄魏延,吳懿這種宿將不用,甚至讓王平去做副將。按照初始設想,只要守住街亭一段時間,諸葛亮帶其餘兵力攻下未投降的隴西廣魏郡和隴西郡,然後就能全軍東進開向長安。
馬謖也是,覺得這太容易了,於是立下了軍令狀,並且這不夠,還把全家老小都壓上去,自信滿滿的帶著主力部隊去了街亭。
就像剛剛離開父母的中二叛逆少年,凡事就喜歡對著幹,諸葛亮要證明自己比劉備看人準,馬謖也要證明一下自己比諸葛亮更牛逼,最終街亭大敗。若果說按照孔明的戰前預案去做,輸了,馬謖沒有責任,但結果是馬謖一意孤行不聽勸諫導致的失敗,不殺他對得起死去的軍士嗎?
街亭失守之後,蜀軍一片混亂,馬謖此時竟然跑了,跑了!喪師失地也就罷了,竟然連承擔責任的勇氣都沒有,一個如此著重培養的接班人,竟是這麼個貨色,這是把諸葛亮打完左臉打右臉啊。向朗為了隱瞞馬謖的逃跑,被閒置了二十年不啟用。當然,最終馬謖沒有逃出法網。
所以,立了軍令狀未達成,一意孤行導致大敗,敗後畏罪潛逃,這三條罪名條條當斬。
街亭的失敗,蜀軍喪失了全部有利形勢,影響深遠。首先精心準備了幾年的北伐行動以失敗而告終,錢糧輜重耗費巨大。其次,喪失了進攻的突然性,讓曹魏將防禦重點轉向了西線,導致後面多次北伐一次比一次困難。再次,讓諸葛亮作為一軍最高統帥的能力遭到質疑,這成了他一個抹不去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