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存希齋書法

    感謝這位朋友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點個人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觀點,我們共同討論!

    說起曾翔,想必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他的“吼書”,曾翔為此舉辦了名為“春秋筆法獅子吼”的書法展覽。曾翔,王冬齡,沃興華這三位應該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曾翔的“吼書”,王冬齡的“竹書”,沃興華的書法展被叫停,記得沃興華的書法展被叫停之後,曾翔還力挺沃興華,臨摹他的作品,還刻了一百多枚印章表示不滿!這是曾翔“吼書”的現場,這些相信大家都是習以為常的了,我們暫且不討論了。

    按照題目所說的,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曾翔臨摹古人的作品怎麼樣。這是曾翔臨摹的古人的作品,這是米芾的作品,在我看來,曾翔臨摹的這些字雖然說不上惟妙惟肖,但是和原帖比起來還是比較接近的!這說明曾翔並不是一開始就寫“吼書”,而是深入古帖,從古帖當中汲取營養的。

    毫無疑問,曾翔後來寫的字顯然是受到了書法創新思潮的影響。透過曾翔的例子,我覺得給我們的啟示是,學習書法不要輕易談創新,因為創新很可能是一條不歸之路!

  • 2 # 藝曲成名趙新

    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我來答共1條回答

    熱心網友2017-03-11

    臨摹與創作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一個書法家不是從“臨摹-創作-再臨摹-再創作”這樣迴圈反覆的過程中艱難地走過來的。學習書法先臨摹後創作,先繼承後創新,這是最起碼的程式和方法。臨摹重在技術訓練,掌握古人書法作品中的技法規律;創作重在藝術體悟,領略古人書法作品中的藝術韻味。沒有紮實、認真、刻苦的臨摹,創作只是一句空話;但沒有創作的追求,臨摹也就失去了動力和意義,只有臨摹和創作相結合,既注重技法練習,又注意藝術體悟,才能百尺杆頭更上一層。 臨摹是書法專用語,是學習任何一種書體所必須使用的基本方法。學習書法離不開碑帖,離不開臨摹,只有對古代優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種書體的基本技法(如用筆、結字、章法、韻味等),也才能體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關於臨摹,我們具體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去思考: 依、臨摹結合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學書法要臨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還需要臨摹。學楷書需要臨摹,學篆、隸、行、草各體書仍需要臨摹。書法家的一生都是在臨摹中渡過的,在臨摹中學習,在臨摹中思考,在臨摹中創造。 摹帖,就是用薄紙蒙在字帖上面,然後筆隨影走,按照顯露出來的字跡寫,又叫“仿影”或拓寫。摹還有一種方法叫“描紅”,即在印有雙鉤紅線的字上去填寫。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紅。即從一本帖中選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如打字紙、有光紙、描圖紙等蒙在帖上,依著字的輪廓,用極細的線條鉤成空心字,這叫“雙鉤”。然後把鉤好的字作為描紅本,用紅墨水填寫,再用藍墨水填寫,最後用墨汁填寫,這樣寫不但能加深記憶,而且節約紙張。 摹帖應注意筆隨帖走,切勿失形,要看準筆畫的來龍去脈,揣摩它的筆法和結構形態。摹帖要帶有“寫”意,將筆畫一筆寫成,飽滿而精到,切勿依葫蘆畫瓢地填描塗抹。 臨帖,即在摹帖的基礎上,對帖字的用筆、結字規律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對著帖寫。臨帖有對臨、格臨和背臨三種方法。 對臨,即把字帖放在對面的帖架上照著寫,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臨帖方法。 格臨,即用透明紙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宮格等)照式臨寫。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結構部位。 背臨,即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臨之後可以集字為聯或集字成篇,然後進入創作階段。 摹帖筆隨影走,古人怎樣寫,我們就怎樣寫,大小、長短、寬窄、粗細、方圓、斜正等都必須按帖字的要求去寫,有一定的規範和約束。摹帖的特點在於易學到古人的結構位置,但由於規範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筆意,用筆死板而不靈活,讓人感到放不開,受不了;臨帖或對臨,或背臨,或意臨,加入許多書者自己的個性特點,所以易得古人的筆意,而易失古人的結構位置。寫來自由隨意,追求個性,卻得之甚少。 所以在臨摹中必須臨摹結合,先摹後臨,既得古人的用筆方法,又得古人的結構規律。練習時可以採用先摹後臨,再反過來摹,摹完再臨。或者採用“雙鉤”的方法來研習結構規律。摹臨穿插,取長補短,效果極好。臨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後下筆。下筆要準,先形似,後神似,以求形神兼備。臨摹後要反覆對照檢查,總結經驗教訓,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訓中成熟。 貳、先入後出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臨摹就是繼承,就是向古人學習,學習前人優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筆、美的結字、美的章法、美的韻味和氣勢等。但臨摹還有一個入帖與出帖的關鍵問題。不入帖,寫不進去,或寫出來不象,是無法與古人對話,無法學到古人書法妙處的。但不出帖,即進去又出不來,太象古人,簡直成了古人的書奴,一點自己的個性都沒有,這樣寫,最終也形不成自己的書風特點。 關於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說得好:入帖時“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時“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不可有我在”說的是要專心一意地臨習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筆須從古帖中來”,不入帖便無本;“不可無我”說的是要在臨像的基礎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長處,融會貫通,結合自己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有個性,有創造,並逐步走向自由創作的新境界。 三、讀帖善悟 帖不僅要臨,重要的還在讀,學書善悟,即從讀帖中領悟,有些古人優秀的法帖,不一定去臨,只要認真閱讀,反覆體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韻味,便會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書法創作之中。 閱讀碑帖,並不是出聲朗讀碑帖的文字內容。所謂讀帖,這是書法的專門用語,即書法家在臨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間隙,翻閱碑帖和泛覽墨跡,也就是仔細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氣勢及韻味,邊看邊記,時常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畫起來,心追手摹,激動不已。 古人讀帖非常認真。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詩人、書法家,陝西漢中博物館就有傳為他書寫的“滾雪”隸書碑刻。相傳他喜歡梁鵠的書法,便把梁鵠的字掛在帳中,一有空就讀,連行軍打仗也不放棄讀帖。相傳三國魏時的大書法家鍾繇“坐則畫地,臥則畫被”,學書非常刻苦,特別注意閱讀和默寫名帖。唐代書法家歐陽詢一次在行路中,發現晉代書法家索靖寫的碑,輾轉賞讀,站得兩腿發酸,乾脆坐下來讀。這樣連續了三天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讀帖猶同古人對話,交朋友,達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鳴。讀帖從一點一畫入手,仔細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筆、結字、章法及氣勢、韻味之妙處。透過閱讀,眼觀神會,潛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鍛鍊視覺記憶,豐富、積蓄和提高藝術鑑賞能力。帖臨一本,書觀百家。讀帖不僅限於一兩本,古今許多書法家的實踐經驗證明,讀帖勝於臨帖。有些碑帖,我們不一定臨,但可以閱讀,深刻領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三味,積少成多,逐漸地吸收消化,才能奔匯腕底,充實於紙面,自然會手隨眼高,眼使手靈。入於眼,融於心,出於手,心手相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3 # ZhuHai武繼

    曾翔是一個具有爭議的書法家!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他確實是一個書法家,然後再作點評!每個時代都有一些極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有人罵有人贊,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藝術是無止境的,百花爭豔,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為書法家的潛質,但是我們是否足夠努力!再說一下曾翔,他在書法理論及實踐中有很高的悟性,這一點在業內是公認的,所以他的境界也是非常人所能理解的,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並不是說他有多厲害,他也很普通的一個人,只要不談書法就是路人甲,但凡與書法有關,他便是滔滔不絕!曾翔,走的是不懼世俗書法的大無畏藝術!我不捧他也不罵他,他的存在,亦是書法的形式!

  • 4 # 抱庸詩書

    謝邀。但凡學過書法的朋友心裡都很清楚,臨摹的水平不等於自身的書法水平,況且,就曾翔摹作的質量水準而言,並不怎麼樣。田蘊章炮轟當代名人寫醜書的現象,直言“缺少必要的傳統書法技法技能的習練”,決非無的放矢、空穴來風,我想這些“基本功”並不紮實的名人之中,曾翔應該算一個。

    【書家簡介】曾翔,號一夫、木木堂、曲堂。祖籍湖北隨州,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辦公室主任,中國書法院展覽館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曾翔書法工作室導師,北京印社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院、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等全國十六所大學特聘教授。

    曾翔的書法理論功底絕對不淺,尤諳書法史,對各朝各代各個流派的解獨評點如數家珍,但:致命的弱點,恰恰是他筆下的真功,撐不起如此廣博的書法理論。或許,他更適合從事書法理論研究工作。

    (曾翔早期作品)

    談及自已對書法最核心的認識,曾翔曾說過一段十分精闢的話:

    我所追求的書法內在美是什麼呢?傅山曾說:“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四寧四毋論”對後來的書壇產生了深刻影響。對我而言,這就是書法中的大美之境。每每寫字都在追求這樣一種精神:古拙而不華巧,大巧若拙、含而不露;寧醜些甚或粗頭亂服,也不現取悅於人、奴顏婢膝之態;尋求內在的純粹之美;追求崩崖老樹,忌諱輕佻浮滑;自然瀟疏之趣遠勝品性輕浮之相。(曾翔如今的醜書)

    從其自述來看,曾翔以傅山的“四寧四毋”為大方向,堅決走樸拙之路,集中精力探索書法之外的東西,醜比美好,越醜越好。事實上,他曲解了傅青主的“四寧四毋”,傅山所謂的醜與他所認識的醜,完全是兩個不同是概念。看看傅山的醜書,再看看曾翔的醜書,一個是假醜,一個卻是真醜。

    (傅山書法)

    曾翔臨過不少人的帖,按他自已的說法是遍臨諸家名帖,多是意臨,有些勉強能看,有的則形味俱無。在四川辦書展被叫停之後,他甚至經常臨摹沃興華的字,簡直是醜到一塊去了。看到曾翔所臨王羲之的喪亂帖,有網友調侃,倘右軍看了您的臨帖,估計會被氣活過來。

    (曾翔如今的醜書)

    曾翔的名氣本身不小,吼書之後,名聲更巨。品然倍受爭議,甚至遭遇藝術圍毆,但絲毫不影響他大書醜書的藝術激情,依然是活動頻頻、佳作頻頻,這說明不少圈內圈外的朋友是力挺他的,同時也說明,當前醜書依然頗具市場,無論是虛名,還是實惠,曾翔照樣很吃得開。

    抱庸淺談。

  • 5 # 芥藏山房

    曾翔是當代書壇少數幾個堪稱大師的人物。

    首先,曾翔入古之深,取法之廣,用功之勤,是普通書友難以想象的。

    書法界同仁面對曾翔的臨古之作,常常生出比原作更精彩的感概。所以,曾翔即使在大眾輿論是個負面人物,在圈內無人不敬服。

    曾翔是很真實的人,也有使命感。他的吼書,其實是榜書。榜書難為,他是實踐者。

    他的書印風格高度統一,篆刻水準亦是大家。

    這裡講很容易招罵。

    上他作品吧。識者應知我言之不謬。

  • 6 # 墨衿書苑

    臨帖的目的就要能入帖,臨寫到一定水平就要考慮出帖能寫出自己的風貌來。從此貼的臨寫水平看字形結構還不夠準確,臨帖時心不夠靜,有浮躁之氣。講到當今書壇以曾翔、王冬齡、邵巖等人為代表的醜書作惡者那是非常令人厭惡的,但仍有一大幫昧著良心瞎吹捧醜書的那些陰暗小人甚至比寫醜書的更噁心,中國書法不能任由一幫小丑胡搞惡搞,有良知的書法人都要站出來揭露痛批這些醜惡行為,使中國書法藝術能健康傳承下去!

  • 7 # 書學問道

    這是一個有行業擔當和責任心的書法家該做的事,創新沒有錯,實驗性創作要有人去做,要麼無法突破和引領一個行業的發展,這不僅僅是責任感和擔當,更是一種奉獻精神,實際上書法是很小眾的藝術,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大家能這麼努力的參與討論並覺得自己也是能看懂書法的,說明混淆了寫字與書法藝術行業的概念,覺得寫字誰不會,沒有門檻啊,殊不知書法在當下作為一個藝術門類是一個很深的藝術學科,不是簡單以美醜論,也不是不能從視覺藝術到包納融合其他門類藝術,比如類似曾翔把視覺語言和動作語言統籌表達一個藝術品資訊,甚至有行為藝術的取向,這都是難能可貴的創作精神,所以不在專業藝術領域範疇且不具備基礎藝術理論和審美高度的吃瓜群眾真的不要再亂說什麼對錯醜書之類的妄言了,你們那麼無知無畏的去探討一個在藝術頂峰的藝術家是很不負責的啊,討論要這是一個有行業擔當和責任心的書法家該做的事,基於學術基礎的,不是說您也會寫漢字您就可以不負責的瞎說話啊,請大家在學術批評和研究領域中嚴肅對待自己的評價,沒有學術研究能力的非專業人士儘量對自己的評論負點責任,高階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不怕拿出來說,哪怕被愚眾說成是醜書或垃圾也不怕,怕的是那些不懂的人妄自菲薄的不負責任的評論把自己變成了一窩蜂的小丑。

    今日藝術的多元化,其屬性並不是政治產物,也不是為工農兵老百姓做服務,藝術創作是有其基礎屬性的,不是樣板戲那種目的,藝術家創作一件書法藝術作品也要遵循其基本屬性,而不是寫毛筆字那麼簡單,作為視覺藝術類,其作品要有主觀的創作動機,透過其表達方式和技巧用視覺語言來說清楚自己要主觀表達的東西,是否表達對了表達充分了,受眾群體有沒有看明白藝術家要表達的視覺語言,以及思想和情緒,但是很可惜,你可能不是藝術家要表達的物件和受眾範疇,說白了就是人家不是給你看的,你碰巧看到了,但你看不懂很正常,可是不懂還各種表達各種罵就是你自己的醜了,人家根本沒把你的非專業評論放在眼裡,只是笑笑這民眾的思維能力咋這麼低了,審美能力也有普遍性的盲區啊,即便這樣你作為吃瓜群眾還在激烈表達著那些無知的言論,我就想問,你們是不是傻,你們是不是真的傻啊

  • 8 # 一葉小舟82704

    臨帖是為了出帖。在形成自已風格和創新中,也不能忘記書法之法。當今書壇出現一種怪現象,就是為創新而創新,離法而作,對書法的藝術美,自然美拋之腦後。實為憾事。

  • 9 # 翰墨書道

    作為一名書法家,雖然頗有爭議,不可能是靠蒙人獲得的。基本是有,只不過在探索自己的書法道路過程,離開了傳統經典書法的面目而已,曾翔的這件臨摹作品看,非常明顯,對傳統經典書法的學習是下過非常大的功夫的。

    不可否認,就曾翔這件臨摹作品也可以看出一些曾翔書法風格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曾翔在臨摹這件作品時,並不是採取我們最基本的臨摹觀念來臨摹的,就是如燈取影式的臨摹。而是結合自己的理解,以筆勢為主來臨摹的,所以說盡管不是一比一的形準,但精氣神確實非常到位的。嚴格意義說,這是一種高於初學者臨摹方法的臨摹,因為初學臨摹是實臨,而在實臨達到較高水平時,才採取這種臨摹方法,取其中的一個方面,亦或是自己我不足的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有目的的有選擇性的臨摹。而曾翔的臨摹,就是以取其神勢原理的臨摹。這種臨摹雖然是一種高階的臨摹,但也可以發現一個不足。就是形不準的臨摹,可能會給我們為了的書法風格的形成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入門正以端莊為審美的取法第一印象,其結果會一直影響未來的風格形成,相反,以勢為主的取法的臨摹,其結果未來書法的風格就可能以得勢為主要風格特徵。顯然曾翔的書法就具有後者的情形。我們姑且不論曾翔的書法如何。可給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 入門擇帖問題,和初期的風格取向問題,一定要選對了。

    當然,也不盡然如此,還有我們所處的時代的現代美學的影響或作用,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微妙的問題。

  • 10 # 靈泉香竹

    曾翔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應該有很好的書法基礎。每個人對當下發生的事認知不同,在他理解書法達到一定高度後會產生靈魂需求,想突破自己,他會利用自己所想的各種方式去表達出來,創新是有風險的,他用不同的美醜筆墨以及用 吼 的符號找尋未知,可是不被人理解。愛美之心人皆有,他要創造的是醜了點,我們要給他時間,一但靈聚到臨界點,或許我們看到和現在不一樣的他。

  • 11 # wing246

    可謂正道不足邪道有餘。好好的漢字,不去美化他,卻要醜化他,還打著創新的旗號招遙過市,真正令人不齒。嘆曰:

    屎殼郎爪鬼畫符,爬過之處皆糊塗。醜化漢字為職志,獅吼恐怖人神怒。

  • 12 # ycw餘長文

    說起曾翔老師,書法界爭議很多,褒貶不一。

    當代中國學書法的書友,有這麼幾種學書思路;第一,不臨帖自我完善自己的字。第二,認準了那一家,從不做旁引。第三,採百家之長,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

    曾翔老師屬於最後一種思路,因為曾翔老師懂得,藝術的生命就是個性。(追求個性,必須有過硬的臨帖基本功)。不經過臨帖,開始就去追求個性,用這句成語最合適,南轅北轍。

    書法要想做到令每個人都滿意,那是不可能的。學識、工作環境、性格、境界等等,都會引響審美觀。

  • 13 # 凌川

    但凡學書法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話:先生而後熟,熟然後再生。

    臨帖自然也有這麼一個過程。對於初學書法臨帖的人,開始是不太容易臨摹的很像的,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會越來越像,當然了,誰也做不到完全一樣。熟練之後,就需要有所變化了,這時候的變化其實就是一個創作(或者叫創新)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作者臨摹時既能提現原作的精神面貌和結字特點,又與原作在筆畫和結構上不完全雷同,這個過程不容易,在書寫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在旁觀者眼中顯得不是那麼熟練,這就是熟然後再生的生。這個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是鳳凰涅槃重生的生。這樣的生可能是世俗眼中的不屑一顧,誰又願意去和世俗的眼光較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誰才是華語歌壇當之無愧真正的“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