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法自然1291931
-
2 # 老麥說說
肯定是白話文啊,和現在基本差不多(當然除了一些新興詞彙),而且也都是地方方言版的。
文言文,在古時,是被用於於記錄的書面語言,而且是被刻意統一過得全國統一書面語言。因為,古人也知道,同樣的一句話,可能過十幾裡就會是另一種說法,那麼為了能讓全華人民都不至於曲解書面意思(尤其是一些官文、聖旨啥的),統一了文字,形成了書面文言文。
而在一些歷史文獻中,你也會發現,有時候一些官方的文字,也會用大白話。咱們先來一封元成吉思汗寫給丘處機的一封聖旨吧: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起身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這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著實是如主席所言,只識彎弓射大雕啊,這聖旨寫的夠囉嗦的。接下來咱來個簡單的吧,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聽說倭寇來犯,於是立刻頒發了一個聖旨了,全文如下: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夠大白話吧,從這封聖旨,也能看出一二,即便皇帝老兒,平日裡與臣子後宮交流啥的,也是用白話。同時,你從明清時期的一些小說,也可以看出,日常用語還是以白話為主。
即便是魯迅先生筆下舊式窮酸文人代表孔乙己,在日常生活中,也並非算全是文言文,頂多是拽幾個之乎者也而已:多乎哉?不多也!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竊書怎能算偷?
-
3 # 歷史大學堂
古人交流並非用文言文,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
我們普通人對古代歷史的瞭解不外乎兩種途徑,一則透過閱讀文獻,一則透過觀看影視劇。儘管時隔千年,有著地域的不同,但我們還是能夠了解古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方式,這無疑是文字的功勞。
說起這文字,就不得不提秦始皇。因為正是秦始皇統一了戰國古文字,以秦篆為官方文字,才使得我們不同地域之間的人們雖然會有方言的差異,但是面對同一種文字時還是能夠彼此理解的。《中庸》講“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這本來是儒家統一天下的主張,卻被推崇法家思想的秦始皇實現了。就單從這一件事情來說,秦始皇功莫大焉。
秦篆《嶧山碑》_圖
統一文字固然是好事,但這是于思想文化的傳播而言的。對於日常生活來說,最為重要的還是口頭交流。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由於山川河流的阻隔,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聚落,使得人們在說話時會有口音的差別,此即所謂的方言。
由於我們今天的大多數華人都會說普通話,加之影視劇中的古人也是操著一口普通話,這就使得我們形成了一種假象:古人也說著和我們一樣的話。其實仔細想來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古代人說話和今天是很不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他們是如何交流的呢?比如蘇東坡是四川人,而當時北宋的皇帝是河南人,難道蘇軾說著四川話和說著河南話的皇帝交流嗎?再比如說,康有為是廣東人,當時的光緒皇帝是北京人。那麼,光緒皇帝是否能夠聽懂操著一口粵語方言的康有為呢?
這個問題在我們今天是不會存在的,因為人們都會透過普通話(以北京話為標準,以北方話為基礎)來交流,儘管有些人可能會有一些口音,但無傷大雅,彼此之間還是能夠聽得懂的。
十大方言分佈_圖
普通話這個概念是現代漢語中才有的,在古代尚無此一說,那麼古人有沒有一種統一的交流語言,它又是以那個地方的方言為標準的呢?
查閱資料,我們知道古代的普通話叫作“雅言”,一般是以國都所在區域為標準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個朝代,即夏商周,除過西周,其他時期都是在河南建立都城的,因此當時的雅言就是河南話(以洛陽為中心)。漢族之名因漢朝而得名,之前是叫作華夏族的。所謂華者,衣冠之美;所謂夏者,禮儀之盛。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號為東周。因此洛邑地區的語言便成為了當時的雅言。《論語》裡講“子所雅言,詩書執禮。”孔子雖然是魯華人,但他不用山東話講學,而是用河南話講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同時也統一了文字,即小篆。當時秦朝的國都是咸陽,咸陽位於關中,因此當時的雅言便是關中話。到了漢朝,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這時的雅言也基本上是陝西話和河南話。漢朝的漢語標準語也有“正音”、“雅言”和“通語”等不同的稱謂。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_圖
東漢滅亡後雖然有過一段三國鼎立的局面,但很快就被西晉統一了。統一的西晉王朝建都於洛陽,因此其自然是以洛陽方言為雅言。但是不久後就發生了所謂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事件。面對此種局面,西晉王朝只能遷都,史稱“永嘉南渡”。東晉王朝建都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由於南遷計程車大夫普遍操一口洛陽方言,而當地的土著卻是說著吳語,兩相結合便形成了一種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後來同樣建都於此的宋齊梁陳所繼承,此即所謂的南朝。因此,整個南朝的雅言便是吳音。
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七年後,也就是589年,滅陳朝。此時的隋朝建都長安,朝廷編《切韻》一書。該書以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為基礎正音,唐承隋制,因此隋唐國語為“漢音”。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又作《廣韻》,此一時期的國語又稱“正音”、“雅音”。
明朝版圖_圖
元朝滅宋後,由於其為蒙古人,便以蒙古語為國語。由於建都北京,後來便以北京(燕山以東,大致相當於今北京地區)地區的方言為“天下通語”。我們知道,元朝滅宋,很多士人衣冠南渡,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便定都於南京。由於這一地區的漢人相對完整的保持了“中原正音”,因此明朝初期便以南京官話為標準語。到了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即所謂的天子守國門。
但經過元末戰亂,北京地區的人口已經所剩無幾,因此朱棣不得不將四十萬南京居民遷入北京,以彌補人口的不足。由於這批人相對較多,因此自然而然的將南京官話帶到了北京。因此終明一朝,其實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相反,北京官話通行範圍較小,影響自然也就不高。
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慣性。但是到了雍正年間,這一局面逐漸得到了扭轉。雍正八年,朝廷設立正音館,該機構專門推廣以北京話為標準的北方官話。而所謂的“北京音”正是在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互融合的基礎上,滲入滿族語音的一些要素綜合而成。因此到了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了南京官話,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今天。我們今天所說的以北京話為標準的普通話便是在清朝中後期逐漸奠定基礎的。
滿文_圖
古代雖然沒有所謂的“普通話”,但一直推行朝廷官話。這是一種官方通用語言,以確保彼此之間能夠聽得懂。否則滿口粵語的康有為如何能在朝堂上對著光緒皇帝侃侃而談呢?即便其一開始時操著一口濃重的粵語,但當他步入官場以後就不得不學習朝廷官話。正是這種規則使得朝廷之間的對話才成為可能。
至於其他人呢,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通訊手段也較為落後,各個地區的人口流動較小,只是面對著處於同一地區的人們,因此只要操一口方言也就交流無礙了。
參考文獻:《唐韻》《論語》《中庸》
-
4 # 你我她情感
不是。
文言文是先秦時期的語言轉換而來的,而且先秦時期的書寫跟交流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差異不大。
從那之後,古代人的書寫跟口語便正式開始分開了。首先口語面臨著不斷髮展的問題,如果認真觀察,你會發現你跟爺爺奶奶輩的長輩們交流說話的方式都會有些許的不同。然而,在古代,不僅要面臨著口語的發展,還有各個地方的語音。
文言文便以書面語的形式很好的解決了各地之間的交流。儘管說話不同,但是我們可以書寫交流啊。在朝代相差太遠的情況下,口語早就變的面目全非,而文言文卻只有部分些許的不同,例如唐代人看秦漢時期的文章也會有些許晦澀難懂的地方,所以當時的文化人也會對秦漢時期的文章進行註解。
古人的口語語音主要分為秦漢以前的上古音,魏晉到唐宋的中古音,以及元明清時期的近古音,不同時期的語音差異巨大,根本不能交流,但是古代的讀書人只要學習認字和文言文,便可通讀對於他們來說的古人的作品。由於人類數千年的遷徙和口音的變化,上古音和中古音,與當今福建和廣東部分地區的方言有少許的相似之處,而且在福建的各地方言中,也有類似於古文的表達方式。
到了近古音,雖然也與我們當今的口語不同,但是已經比較接近了。我們可以看近古音時期的一些用口語寫成的作品。
例如元代的元曲作家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選段:當初趙家姐姐勸我不信。進的門來。打了我五十殺威棒。我這隔壁有個王貨郎。他如今去汴梁做買賣。我寫一封書稍將去。著俺母親和趙家姐姐來救我。若來遲了。我無那活的人也。天也。只被你打殺我也。
是不是基本已經能看懂了。
我們再來看看明代的白話世情小說《金瓶梅》,李瓶兒死的時候,西門慶哭著說:“天殺了我西門慶了!姐姐你在我家三年光景,一日好日子沒過,都是我坑陷了你了!”
已經完全能夠無障礙閱讀了。
再來看看清代的《紅樓夢》第一回,只聽道人問道:“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
而同時期的明史以文言文寫成,沒有學過文言文的便很難讀懂。
《明史》列傳.一百九十六.奸臣
吉安侯陸仲亨自陝西歸,擅乘傳。帝怒責之,曰:“中原兵燹之餘,民始復業,籍戶買馬,艱苦殊甚。使皆效爾所為,民雖盡鬻子女,不能給也。”責捕盜於代縣。
元朝時期的白話小說已經基本成熟,明清時期為了在民間進行傳播,湧現了大量的白話小說。
清朝的雍正就曾經為了方便,在大臣的奏摺上硃批了一大堆白話。
例如下圖:朕就是這樣漢子……
知道了……
回覆列表
社會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用語,,民國時期跟解放後用語就不一樣,新中國到今天時髦用語改了好幾次,古時只有文人官話,官場上文鄒鄒,與民間區分分出主次等級尊卑,市井小民也就是地方方言土話,老百姓說什麼文言文,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