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三鳳璧
-
2 # 戴褀
國史春秋提問者在發酒瘋!
一,
中國是全球第一飲酒大國!中國是全球飲酒致死量第一大國二,世界組織在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中批評中國說:
在全球飲酒量至下降趨勢時,華人均酒精消費量卻在增加,戒酒率下降,拖了後腿!中國大量飲酒拖了世衛組織後腿!
三,《柳葉刀》雜誌為此發表195個國家,從199O一2016的調查報告後指出:酒沒有安全劑量,即使喝一點也有害!酒精不論多少都殺傷肝細胞!
四,世衛組織對酒精對人傷害指出:中國酒精性肝病人數正以驚人速度上升!
《生命日報》指出:
飲酒讓身體承受巨大的負擔,每一次飲酒對生命的透支,是慢性自殺!現在人發酒瘋,懷疑少量飲酒傷身不可信!
已經指出即便少量飲酒是對生命透支,慢性自殺!酒精對人危害,少也危害,多也危害,都是慢性自殺,都是生命透支!
對發酒瘋提問者,應相信世衛組織,相信中國衛健委倡議少量飲酒,至不飲酒,酒精對人沒有一點益處!
-
3 # 雲南老賈
從各種報導看,各種說這不好那對健康不利的各種磚家死了,那些天天喝小酒的老人還活著磚家說的很有道理採訪中各種長壽老人的生活習慣也說的很清楚
-
4 # 永超8888
美國的精神科的病人大多數是雙重診斷者,即患有精神疾病和藥物濫用合併症的病人。其中藥物濫用不僅包括可卡因,海洛因和冰毒等,也包括酒精。精神科醫生們常說,酒精是合法的毒品。酒精不僅可以危害健康,還可誘發精神病發病。而精神病患者又偏偏嗜酒,所以醫生非常不喜歡酒精對病人的影響。
酒,小喝怡情,大喝傷身。
十幾年前,遇到一位北醫大在N Y U紐約大學做神經研究的醫生。她說,千萬別養成喝酒的習慣。很小量的酒精就可以導致實驗小鼠腦細胞大量死亡。
酒精不僅對肝臟有損害,導致老年痴呆的也大有人在。嗜酒的人大多睡眠時鼾聲如雷,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因為酒精可使咽部肌肉睡眠時塌陷,妨礙了呼吸。所以,對酒,能不喝盡量不喝,能少喝絕不多喝。要奉勸嗜酒和酗酒的人戒酒。
其實,少量喝一點酒沒那麼邪乎,只不過增加點肝的負擔。身體的代償能力是強大的。
-
5 # 華人耀
僅從這篇文章來看,是沒有任何科學性的,儘管它採用了很多大資料的分析方法,但對這些資料的性質並沒有做深入的解釋,沒有病理學、生理學和毒理學上的解釋,而沒有這些,這些資料統計就毫無意義。況且它引用的關於中國的那些資料,我們根本不知道是從哪裡採的樣,是一些什麼樣的樣本?到底哪些人是喝酒致癌導致死亡的,連一個具體的病例都沒有。臨床醫學上,包括疾病的教科書,甚至一個正規一點的藥物說明書上,都會說明臨床病例到底有多少例,而這篇文章這些都沒有,只是拿出一堆大資料來說明問題,這就有點唬人了。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加稅或加價,這就更不科學了。如果這篇文章真是《柳葉刀》發表的,那麼《柳葉刀》本身的科學價值也是值得懷疑的。
-
6 # 愛生活愛旅行的老黃
當然可信,我身邊兒那些愛喝酒的人全躺下來,而且百分之百的都有毛病,我有個同事也願意喝酒,我倆就嘮起來喝酒的事兒,我說喝酒這玩意兒真傷身體,我說我們家那些親戚鄰居,都把身體喝完了,有的喝的連樓都下不來了。有的喝出腦血栓,走道一瘸一瘸的,還有喝的小腦萎縮的。一陣糊塗,一陣明白,糊塗的時候誰都罵。明白的時候像個人似的,把個家攪和的雞犬不寧,最倒黴的就是老婆,每天給他做飯洗衣服,還得挨著他罵,孩子回家看一看就走了。我們那個同事不服氣,說他家有個親戚。一天四頓酒,體格槓槓的,喝酒也不代表體格不好。這話剛說完能有倆月吧,說他家那個親戚住院了,酒精肝晚期,肝兒已經全部硬化不工作了。還是你說的對呀,酒這玩意兒是真傷肝呢。看樣這個酒還是不喝甚至少喝為好。我家那個親戚今年才68。酒精肝晚期,醫生說最多能活三個月,要是不喝酒,多活個十年,八年沒問題。奉勸那些喝酒的人忌酒吧,喝酒百害無一利。
-
7 # 4宗2
這種言論不可信!以哲學的角度思考,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就以酒精為例吧,且不說酒精是醫學上最常用的消毒劑,酒精也是許多酊類藥物的重要成份。飲食方面酒精更是無處不在,酒在烹調和許多食品加工過程中新增,你能避免食用嗎?所以柳葉刀的這種說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
8 # 傳染病疫苗科崔醫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柳葉刀》是何方神聖。《柳葉刀》是一本創刊於1823年的英國醫學雜誌,是國際上公認的綜合性醫學四大期刊之一,其權威性、學術地位得到世界醫學界的認可。在醫學界有一種這樣的傳說,在《柳葉刀》上發表一篇論文,可以直接獎勵人民幣60萬,而且一旦你在柳葉刀上發表了論文,那麼你未來的工作前途可以說是非常光明的,高校、科研機構、頂級醫院任你挑!其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可信度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
1、中國酒文化酒在華人的心中有著超乎其他飲品的獨特地位,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自古文人墨客,英雄豪傑無不對酒情有獨鍾,有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王羲之的“流觴曲水,俯仰天下”,有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更有甚者“一杯玉液汾、半部全唐詩”,“中國酒文化貫穿整個中華文明”。可想而知,華人對於酒的熱愛程度。 現在專家卻說任何劑量的酒精對人體都有害,我想大部分人是不願意接受,不願意相信的。
2、《柳葉刀》的研究結論專家們從1990年至2016年進行了一項研究。對195個國家的15歲到95歲的男性和女性進行了觀察。研究的目的是弄清楚多大的酒精劑量對健康無害。但是,這項研究表明,攝取酒精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即便是偶爾小酌,也會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肺結核等健康問題的機率,只有在一週不攝入任何酒精的情況下,人體健康面臨的風險才最小。
3、少量飲酒有益於身體健康的由來在人們的觀念中:少量喝酒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事實也是如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約相當於750毫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或85毫升低度白酒;成年女性則不超過15g,約相當於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低度白酒。歐洲癌症中心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在28歲-68歲的人群中隨機選擇15000名男性志願者及25000女性志願者,根據志願者情況,並根據飲酒量將志願者分為五組,透過10年隨訪統計,最終證實少量飲酒可以降低冠心病及腦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就是說少量飲酒確實可以對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等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上述實驗結果似乎與《柳葉刀》上專家的言論有所衝突,其實不然,少量飲酒所產生的這些保護作用,在其所產生的健康危害(比如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胃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猝死、酒精性肝硬化、肝癌、戒斷綜合徵、胎兒畸形,喝酒誤事、酒駕車禍等等)面前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可以被完全抵消。
4、酒對身體的危害有哪些?除了上面列出來的危害,酒精對身體還有以下的危害。
(1)、酒對肝臟有巨大的損傷,不僅誘發肝癌,還能使唾液中乙醛的濃度高達到血液中的10-100倍,從而導致上消化道發生癌變。即使是每天僅喝半兩(25克)酒精,也會導致多種癌症的發病率明顯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其他的結腸癌、直腸癌、胃癌的發生率也有所增加。
(2)酒精可以使人發胖。酒精中含有的熱量不容忽視。每克酒精大概含7千卡熱量,每400毫升啤酒大約產生112千卡熱量,相當於30克主食。同時,它能夠減弱人體的脂肪代謝,增加體內脂肪儲存量,增加食慾,所以長期飲酒易造成肥胖。
(3)酒精對大腦的影響。美國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都不能避免飲酒對人的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某種程度上,一週飲酒量在1~6杯之間的人視為輕度飲酒者,中度飲酒者則是一週飲酒7杯以上。研究結果顯示,輕度和中度飲酒者在飲酒後均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腦萎縮,而且這種情況不分男女,也不分種族。
(4)無論飲酒量多少均可誘發哮喘,對於哮喘患者來說,不論飲酒多少以及酒精度數高低,都是有害而無益的。這是因為酒精不但可引起過敏性疾病,還可刺激咽喉,從而誘發哮喘發作。
研究表明,世界上每年因為飲酒而死亡的人數多達數百萬人,而因為每日少量飲酒的習慣,每年也有10萬人左右死亡。
所以,總的來說,《柳葉刀》上的說法:任何劑量的酒精對人體都有害,是可信的,有科學依據的,飲酒最健康的量就是零!健康人生,遠離酒精,摒棄那些少量喝酒有助健康的傳言,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
9 # 物理愛好者R
這是柳葉刀雜誌上刊登的一篇論文的觀點,並不是柳葉刀雜誌的觀點,學術雜誌本身是不能有觀點的,學術刊物的論文投稿,只要透過審稿人同行評審,就可以發表,並不是說發表了的,就一定對,實際上,相反的觀點的論文,它也登載過。
因為,對於原始統計資料的解讀,各位作者採用的方法不同、取捨也是不同的,最終得出的結論不同,很常見。
學術需要爭鳴才有進步,一家之言,百家爭鳴。這不是可不可信的問題。
-
10 # 老醫生談健康
柳葉刀雜誌的地位在醫療界是泰山北斗級的,如果連他們的研究結論都不承認的話,可以說您對現代醫學也就是不承認的,也就是說你以後有了生病什麼的也不要去醫院,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就好,雖然這話有些偏激,但基本的思路是這樣。
說實話,作為一個基本不喝酒的人來說,我真的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喝酒?你說舒筋活血讓身體暖和,拜託,那都是酒精的副作用而已不知道嗎?想讓身體暖和,現在的辦法太多了,電暖器,空調它不香嗎?為什麼要用自己的健康去換取?
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你喝多了以後,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麻煩,包括你的親朋好友,他們會擔心你是否有生命危險,至少陪著你直到醒酒,有的時候還要到醫院,心驚膽戰的擔心你再出現什麼意外,而你藉著酒勁耍酒瘋,在家裡吹牛打屁打孩子罵媳婦兒的時候,想一想你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一醉解千愁,確實睡了以後什麼都不知道了,自己也覺得很舒服,好像整個天下都是你的,但是問題是你需要這樣自己麻醉自己嗎?酒醒了以後一切還都是照舊,自己身體也很難受,而且是不是有什麼慢性的損害,你也不知道。
事實上喝酒這段時間,第一對你的身體會造成影響,第二對你經濟會造成一定損失,畢竟酒不是一個很便宜的東西,而且喝酒的時候一般還會吃點好菜。第三,用喝酒這段時間做些別的事情,什麼都比喝酒好。
已經有現代醫學的科學研究證實,酒精哪怕一滴酒也對人體有害處,那我們就應該毅然決然的。和他們做徹底的告別。
當然以中國的客觀文化條件來說,尤其是作為男性一點酒也不喝,有的時候真心是很難做到,但是自己心裡一定要有數,面前擺的就是一個慢性的毒藥,你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其他客觀理由,實在要喝也沒有辦法,但是第一能不喝就不喝,第二能少喝就少喝。
-
11 # 大窪學者
我認為是可信的。雖然有些人覺得說任何劑量的說法禁不住推敲,但是第一,《柳葉刀》的確是醫學權威刊物,另外,酒精本身不是身體的必需品,同時少飲有少的傷害,多飲就有多的傷害,這種事不要抬槓。因為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不是始終在一個劑量之下就是安全的。
但是關於喝酒這件事不同人其實是出於不同的想法:一種是就是想喝,明知道對身體不好還是要喝;一種是覺得喝酒有好處,信奉“小酒怡情,大酒傷身”。所以就算是有這樣的說法,又有多少人會聽呢?
我也喝了很多年酒,而且喝大的時候也不少,我絕對相信喝酒對身體沒好處,因為你喝完酒和不喝是不同的狀態,像我們這種腦力工作者很多事情確實就幹不好或幹不了了。所以,既然戒不了,就想想怎麼能儘量減少傷害吧。
比如少喝,不能天天喝,頓頓喝;不能每次必多;喝點兒好的,太便宜的不要喝;多鍛鍊一下身體,算是對傷害的一種緩解。
-
12 # 火火的歌
祖國醫學認為,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喝酒壯肝膽之氣,俗話說得好,酒壯慫人膽。喝酒對人是好是壞因人而異,因量多少而異。喝適量微醉最好,但也不能天天喝的微醉,開車儘量不喝。
有人成天喝的濫醉,半百而走,有人少喝七八十歲還很健康。所以說,喝酒是好是壞,全憑自己把握!
-
13 # 兵鄰南山
這個說法,站在實驗室研究的角度,問題不大。但是,如果較真,那麼說法是不嚴謹的!因為按這種說法,我們每天飲食、呼吸接觸到的微量有害物質又如何評估?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來自實驗動物與人群調查的結論是有區別的。因為我們是人,不是小白鼠。不論何種型別的酒,不同種族、不同文明起源的人們都在喝。為什麼呢?曾和朋友聚會聊夏之少康失國,逃入深山老林困頓難當,絕望之際偶然發現了有甘醇之味的酒,於是振奮精神、昂揚鬥志、聚集力量而復國的段子,意思就是讓大家喝點酒。大約二十年前,WHO對飲酒與健康的的問題提出:原來能喝酒,現在少喝一點,對身體有好處;原來不喝酒,現在少喝一點,對身體有好處!我不重複原有中西醫界在酒對人體益處的說法。我要說的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我的一同事聊起來,講酒精代謝中間產物乙醛為一級致癌物。可為什麼大家還要喝呢?喝了開心、愉悅!而多數情況下的飲酒都是群體相聚。這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人的社會性、社會價值的體現。良好的心理狀態與社會存在,無疑對人的健康是有益的!
-
14 # 李慕太白
1.不要迷信西方權威。並不一定西方的理論就比中國的更有理,更科學。所有的中醫中都有關於以酒治病的方子。這次新冠疫情中藥大顯神威就是一個例證。
2.不要模糊概念。酒精不等於酒。酒精有害不等於酒有害。不論是白酒還是紅酒,裡面除了水、酒精以外,還有酸酯醇醛酮酚等各種微量物質。發酵而來的酒,這些物質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互相轉化的。酒精就是乙醇,醇類可以在發酵蒸餾陳化過程中轉化為其他物質。
3.不要拘於一時。人們的認知是不斷深化的。柳葉刀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過法國紅酒有益於健康的文章。網上可查。現在又說酒精有害。隨著研究的深入,這個說法或許還會改變。
4.不要慫人聽聞。病從口入,人類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因為吃喝引起的。五穀雜糧吃多了身體也不好。天天吃燕窩也會拉肚子。砒霜有毒,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治病。即使酒精沒有一點好處,但並不代表不能喝酒。任何事物都要講究一個度。適度、平衡是最好的。
5.不要再炒作這個話題了。千百年來,酒是中外各華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東西。尤其在中國,哪家哪戶離得開酒。即使你本人對酒精過敏,那麼當你家裡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你能說酒精有害,不讓大家喝酒嗎?當你和家人親朋聚會的時候,大家喝得正歡,談得正興,你突然冒出一句柳葉刀說酒精有害不能喝酒。傻不傻?
總之一句話,健康飲酒,飲健康酒,才是正道。
-
15 # 柳葉刀Lancet
1.這個因人而異。具體如下。
2.認知越高越可信。
3.認知越低越不信。
4.不用強迫他們相信,也強迫不了。畢竟有的字都認不全。
5.他們連西醫是科學都不認,還指望他們認可《柳葉刀》?[狗頭]
-
16 # 賀點松以文濟世
作為一個喜歡喝兩杯小酒的54歲的中年人,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2020年,我也在網路上看到,柳葉刀雜誌說,任何劑量的酒精對人體都有害。
柳葉刀是國際知名、頂尖的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觀點無疑是可信的,如果你相信科學,就要相信柳葉刀。按照柳葉刀的觀點,相當於說人們應該滴酒不沾才無害健康。
不過,我認為,柳葉刀研究的是應該是酒精對人的生理的影響,或者說危害。並沒有研究酒這種食品帶給人們的精神放鬆和愉悅。
我也是一個很喜歡喝兩杯小酒的人,根據我自己的體會,跟好友偶爾聚一聚,吃頓飯,喝兩杯小酒,精神非常愉悅,心情非常放鬆,一掃一段時間以來的沉悶和壓抑,我自己感覺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許許多多的愛喝酒的朋友們,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吧。
這樣說來,我在想,酒精對人體產生了一定的危害,但是人的精神卻得到了放鬆和愉悅,這兩種作用綜合起來,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有利呢,還是有害呢?這就說不定了吧。
所以,我想,關於喝酒這件事,既要尊重科學,也要相信感覺,那麼對於喝酒,我們選擇少喝一點應該是最好的,最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不喝我們也許做不到,但是尊重科學,少喝一點應該是必須做到的。
正如醫生經常告誡我們的那樣:戒菸限酒。
但是如果連限酒都做不到,任意酗酒,那麼酒精戕害你的身體,可就是咎由自取了,呵呵呵。
親們,我的以上觀點,你能認同嗎?
-
17 # 閒人深藍
定量定性地去研究,我相信沒錯。但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僅有內臟還有精神、思維、情緒,它們相互作用、影響,共同發揮作用,所以說“對人體有害”幾個字未免片面和侷限,要看到整體和全域性。我這麼說絕不是鼓勵飲酒,而是一個研究問題的態度,多學學中國哲學和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用正確的方法論支援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
18 # 青絲恍如雪
首先,柳葉刀的權威性,到底是什麼含義?是說它上面所刊的論文都是終極真理、永遠正確嗎?
我覺得它做不到。因為沒人能做到!
所以,其權威性本身,就值得懷疑。
大資料分析,偶爾精準,多數荒謬。這個道理,凡是研究大資料的人都明白。如果沒有嚴格的約束與對照,可以說萬事萬物皆有相關性,那這結論還有什麼意義呢?
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還非常淺陋。百歲老人到底為什麼長壽,分析了這麼多年了,沒有結論,最後歸結為基因好!也就是說,命好!這是科學的解釋嗎?
所以,所謂的科學精神,首先是要質疑所謂的科學家的論斷。對於實驗,必須保證過程重複與結果重現。對於分析,必須有嚴格的樣本取樣規則和經得起推敲的分析框架。
所謂的權威,其實就在於不斷地質疑權威,底盤紮實地推翻權威的荒謬。
-
19 # 陌上花開紫蘇莊園
柳葉刀說任何劑量的酒精對人體都有害可信嗎?我是陌上花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酒在中國,文化很深,酒文化源遠流長。華人熱情好客,來客必喝。有些人非得讓客人喝的酩酊大醉不可。
中國古人早就說,酒是穿腸毒藥,喝酒就是慢性自殺。因為我喝醉過好幾次,也就是自殺過好幾次,但還是命大,自殺沒有成功。
但酩酊大醉後的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受。大醉後,頭暈目眩,甚至頭疼欲裂。肚子裡翻江倒海,只想嘔吐,一旦嘔吐,那是更難受,恨不得把苦膽都吐出來。
那種難受勁,真是有苦說不出。發誓以後再也不喝了,見酒場就躲,聞酒味就心煩。
柳葉刀是頂級的國際醫學期刊,具有科學性,更具有權威性。我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我覺得酒精這種東西對人體利大於弊,還是不喝的好,哪怕少量的喝,對身體也是有危害性的!
所以說,我認為柳葉刀說任何劑量的酒精對人體都有害的,還是可信的。因為我相信科學!
-
20 # 老茂2020
我爺爺89週歲那年無疾而終,生活上很節儉,就是愛喝酒,80歲時一次能喝半斤,但不是每天都喝,80歲以後,我們對他飲酒有所限制,每天中午晚上都喝,但每次不能超過二兩。去逝前五天還跟老友在喝,我去給他批發點酒(一次一般都是二十瓶老村長)沒批來,就買了兩瓶先讓喝著,等下週日回去再去批,結果是沒到下個週日。並且爺爺不是什麼癌什麼腦梗心梗,而是吃過早飯(兩根油條一碗豆漿)說去給他檢查一下身體,他下樓時我叔扶著,也不用背,等坐上汽車,告訴我叔:不用去檢查了,沒用,回老家吧。離老家總共不足20公里,走到一半多的時候就沒呼吸了。爺爺在他們兄弟姊妹中是唯一喝酒的,也是唯一活過75歲以上的,並且是唯一一個老年沒受過病疼而自然去逝的。專家的理論我不懂,僅以此例說明喝酒不是那麼可怕,還有我父親一滴酒不沾,僅活到71歲,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能不能喝酒要看自己的狀態,但無論如何都不能酗酒罷了!
回覆列表
科學是模糊的。不要說酒精的問題,就是人類生命的威脅如癌症、如心梗多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看法,那叫人信誰?如吸菸致癌嗎?前一陣“吸菸致癌論”甚囂甚上”,似乎是鐵板釘丁的事,可是美國又出了一個大資料的調查認為肺癌與吸菸無關,大家都是科學不知道信誰?
那心梗如何形成的又出現科學打架的事,一會兒說多吃紅肉要得心血管病,應該寶塔形的膳食結構,以素為主紅肉少吃,現在又改了,多吃紅肉與心梗無關,反而疏菜多吃有害,是心梗的主因,看科學又在打架了不知信誰?
還有體檢和癌症在“捉迷藏”,明明今年剛做了體檢完全正常,可身體不適入院檢查是癌症,那體檢有效嗎?
癌症和心血管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疾病,你這也檢查不出要你何用?
所謂科學真要能服務人類還早著呢?打架的事起碼還有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