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材研究

    智慧家居還可以做,看你是研發智慧家居產品,還是做智慧家居的代理商。如果是想做網際網路裝修平臺,還是算了,這個裡面已經有齊家網、土巴兔、一起裝修網等公司了,難度特別大。

    看我們這篇文章吧《齊家網香港上市,募資11億,土巴兔一起裝修網們怎麼辦?》

    在大多數情況下,正兒八經地上市,意味著有能力將同行們甩開一小段距離。

    網際網路裝修平臺行業,有可能迎來這樣的改變。

    7月12日,以齊家網為主體的齊屹科技,在香港敲響了上市鐘聲。圈內人士想必都知道,齊家網就是以網際網路裝修平臺起家的。

    即使跌破了發行價,市值也有53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齊屹科技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約為2.42億股,最終發售價為4.85港元,據此計算,最終募集資金大概是11.7億港元,扣除包銷費用後,淨額為10.72億元。

    手握一筆10億規模的重金,想必,齊家網能做很多事情。

    01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齊家網的年度營收分別有1.41億元、3億元、4.7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84.1%,光看增速,還是相當可觀的。

    另外,年度毛利分別為0.877億元、1.248億元及2.39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4%。2017年的毛利率為50.1%。

    其中,毛利率最高的業務由網路平臺創造,毛利率高達89.4%。但是,自營的室內設計業務毛利率較低,24.7%。

    從這組資料裡,我們除了看到齊家網年營收已接近5個億,除了看到非常高的營收增長率,還能發現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2015年之前,齊家網的營收與利潤應該不太理想,畢竟2015年的營收才1個多億。前些年頭,每年營收也就幾千萬。

    在很多公開渠道,齊家網聲稱2007年成立,也就是說,從2007年到2015年,一共8年時間,齊家網才做到上億的營收,可見過程之艱辛。

    雖然齊家網的營收復合增長率在上升,但是,這家公司仍然處於虧損狀態,而且現金流為負。

    財報顯示,2015年-2017年度,齊家網的虧損金額為1.63億、1.54億以及1.09億元。截至2017年底,其累計虧損金額達到了16.28億元。

    按照泛家居產業的統經營思路來看,如此虧損的企業,怎麼還能做下去,居然還可以到港交所上市。有些家居家裝老闆估計很不服了,我的公司早就是幾個億,負債還比齊家網低,怎麼就沒有受到資本熱捧?

    ❶ 完整構建了主營業務體系,包括室內設計及建築網上平臺、自營的室內設計及建築業務,尤其是平臺業務做得非常強,比如傢俱建材的團購業務、裝修消費金融、裝修業務攝合等。

    ❷ 它整合了7502家室內設計及建築服務供應商,覆蓋290多個城市,月獨立訪客超過5000萬。

    ❸ 有分析認為,2017年按GMV計算,其擁有25.7%的市場份額。

    ❹ 截至2018年6月13日,透過自營室內設計及建築業務和特許經營商,目前是居美、典尚、博若森這三家公司,在全國176個城市建立業務。

    其中提到,一家公司,只要有投資團隊的力挺,並且經營收入不斷檔、增速至少保持兩位數、有效使用者的數量可觀,那麼,即使面臨戰略性虧損,也並不是很可怕。

    2007年,蘇州中新創投首輪,據說是200萬美元。

    2009年,廣發信德注資。

    2010年,百度和鼎暉入夥,總共大概是5000萬美元,當時估值到了60億元。光百度就投了1.9億元,目前,百度持有齊家網14.393%股權,擁有10.07%的投票權,屬於第二大股東。

    2015年,聲稱拿到了1.6億美元,但沒有公佈具體投資方。

    2018年3月完成C系列融資,自Cachet Special籌集資金共計2230萬美元。

    給人帶來新希望的是,齊家網給出的最新財報顯示,在2018年1-4月,平臺業務同比增長約120%,並實現了盈利。

    02

    約60%用於開發網上平臺;

    約15%用於技術基礎設施及系統的投資;

    約10%用於開發自營室內設計及建築業務;

    約10%用於其他戰略投資及收購;

    及約5%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注意這個用途的分配,大部分錢還是要做平臺業務,估計會從流量提升與流量變現入手。

    如果流量真實,對比齊家網的營收規模、收入構成,這些流量存在不小的浪費。

    有很大的可能性,齊家網將在平臺業務上繼續做深耕,開發一些符合業主、裝修公司與材料公司三個埠的爆款產品,按這條路走下去,齊家網的前景將更為廣闊。

    有10%的資金用來做自營裝修業務,意味著齊家網目前執掌的居美、典尚、博若森等三家裝修公司,會繼續獲得資金注入,招兵馬買,開疆拓土。

    值得注意的是,齊家網專門安排了資金用於收購,雖然只有1個億的體量,放到國內,放到泛家居產業裡,也能做不少事情了。

    像目前的一些風口,比如定製、整裝、智慧家居等,都可能是齊家網盯的方向。

    有一句話,大家要注意,齊家網也說了,計劃繼續提升平臺的多渠道變現能力,包括廣告服務、貸款服務和供應鏈服務。

    平臺流量大,開發適合的廣告產品,可以給材料品牌、裝修公司等廣告主,提供營銷業務。

    畢竟齊家網的受眾,可能比大多數家居建材入口網站更具價值,如果做好了,這也是數億規模的空間。

    僅金融這塊,做好了,想像空間就足夠大。

    03

    一般來講,同樣的細分行業裡, 尤其是網際網路+這類行業裡,第一家搶先到上市的公司,往往會佔盡絕大部分天時、地利與人和。

    這裡的上市大多數時候是指: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納斯達克、紐交所等,國內認可度比較高的交易市場。

    就比如早年網際網路旅遊裡的攜程與藝龍。

    攜程,用4年時間就成了OTA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佔盡第一的鋒芒。

    而藝龍晚了一年上市,可以說在後來的競爭中,藝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雖然用了幾年價格戰,酒店預訂量直逼攜程的一半,但自身也是元氣大傷。

    2015年時,攜程聯手騰訊、鉑濤收購了Expedia持有的藝龍股權,攜程佔股37.6%,成了第一大股東。

    在網際網路裝修平臺這塊版圖上,在齊家網之外,還有另外一家實力相當的公司:土巴兔。

    一起裝修網、裝一網、我愛我家網、我要裝修網、齊裝網、裝修123網、土撥鼠網、X團裝修網、搶工長、優裝美家等。

    這些公司都在從事同樣一種業務模式:

    ❶ 一個是整合供應商,包括整合裝修公司、室內設計公司、工長、設計師等服務商資源,為這些公司或個人引流。

    ❷ 同時整合裝修材料商,透過傢俱建材團購活動、廣告營銷等服務,給這些公司引流。

    ❸ 另一個是整合消費端,透過內容、社群、服務商等資源,吸引業主訪問,沉澱買家,培養粉絲,為業主提供從裝修設計到材料、貸款分期等一站式服務。

    齊家網搶先登陸港股之後,手上掌握有數額不菲的資金,可以用來補齊短板、打造長板,勢必會對一些網際網路裝修平臺形成嚴峻的壓力。

    至少對土巴兔來講,壓力應該是比較大的,兩家公司在平臺業務方面,形成了正面交鋒的態勢。

    04

    不過,至少在此之前,從一些公開的資料看,齊家網與土巴兔兩者間的差距,看起來不是太明顯。

    兩家公司在使用者關注方面,差距並不是非常大,各有優勢。

    而百度指數表現方面,齊家網單月最高1.1萬+,非常搶眼;土巴兔、土巴兔裝修網兩個核心詞加起來,最高也才4000多,又差了齊家網一大截。

    從主營業務來看,土巴兔的平臺型業務,跟齊家網差別不大,涉及家居商場、團購、裝修分期、資金託管等,可以幫助業主免費設計、免費報價等。

    一個亮點是,土巴兔專門開闢了智慧家居板塊,面向業主提供設計、施工、 安裝等一站式智慧家居服務,從官網展示的資訊看,涉及的智慧家居產品包括:

    智慧熱水器、空氣清淨機、智慧空調、淨水器、智慧窗簾、智慧鎖、海康螢石智慧攝像頭等。

    這種智慧家居的一站式服務,倒是在眾多網際網路裝修平臺裡脫穎而出。截至本篇分析出爐前,齊家網還沒有單獨上線智慧家居業務。

    不過,區別於土巴兔的是,齊家網現在力推典尚、博若森、居美等自有的裝修公司,增強了落地能力及直營業務的造血功能。而土巴兔的自營業務,並沒有得到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土巴兔背後也有幾家投資公司,包括58同城、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作為投資方,自然期望上市退出,或者能把公司賣個好價錢,才能實現投資增值。

    齊家網以網際網路裝修平臺的名義登陸港股後,土巴兔如果要上市,可能要另外選擇合適的地方,而且齊家網的成長性,將影響土巴兔以後的估值、市值與上市的順利性。

    05

    在土巴兔之外,一起裝修網曾是頗有影響力的角色,2009年創辦,在2017年的時候,掛牌了新三板,屬於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網際網路裝修平臺。

    它的平臺業務,跟齊家、土巴兔差別並不大,但重點突出了內容與社群服務,一個是裝修論壇,放在醒目位置;另一個是裝修學堂,還單獨開闢了“家居新聞”,非常難得。

    據其官網顯示,累計已有700多萬業主選擇了一起裝修網,整合了80多萬家商戶,在服務方面也很拼,提出了多項保障策略:

    90天退換貨、質保金先行賠付、30調補差價(買貴了雙倍返差)、24小時客服、資金託管、假一賠三等。

    從目前的落地行動來看,一起裝修網將不少精力放到了團購活動上,以公益大講堂一類的形式,在各地辦分站活動,比如西安、上海、石家莊、北京、武漢、濟南、成都、天津、大連等。

    這可以視為區別於齊家網的道路:

    一是繼續沿實惠、品牌與口碑這三條路,做透、做大傢俱建材的團購生意,並將金融產品植入到採購環節,想像空間就是非常大的。

    二是口碑,現在整個裝修行業裡,最主要的問題裡,必然有一個位置是投訴留的。

    2017年度,家居家裝類的消費投訴13.78萬件,同比增長37.8%,可想多麼誇張,即使是齊家、土巴兔這類平臺,或者東易日盛、龍發等裝修公司,在口碑這事兒上都栽過很多根頭。

    如果網際網路裝修平臺能將好的口碑做起來,就可能吸引規模化的業主買單,有使用者的熱捧,何愁大業不成。

    當你在擴體量、圈地之時,我專注做口碑,最後的勝利者,有可能是做口碑的那些公司。

    在裝修行業,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是,規模大、網點多的公司,往往容易做不好客戶的服務,口碑較差,結果經不住風吹雨打,容易崩盤。

    06

    土巴兔曾經有一個廣告叫:裝修,就上土巴兔。

    這家公司主要定位成裝修類門戶,聲稱開通分站600多個,直營分站200多,加盟合作的分站300多,日均獨立訪客超30萬人次,註冊會員500多萬。

    從業務來看,裝一網的線下落地力度並不大,主要在兩條路上開拓:

    一個是內容路線,同時放開分站加盟,吸引廣告投放與會員推廣。還有一條路是裝修的招投標,業主可以線上發標,裝修公司、工長與設計師等,線上競標。

    按照裝一網目前的佈局,成長空間相對有限。

    在網際網路裝修平臺戰場,還有一家活躍度較高的公司:裝修快車網,業務比較全,涉及:

    免費量房設計、線上裝修招標、預算比價、裝順保(託管裝修尾款)、裝修貸款等。

    業主可以線上免費發標,然後3家公司競標,其官網聲稱,已經幫助21萬多業主解決裝修問題,對比其它裝修平臺來講,這個數字不算特別出色。

    不過,裝修快車網定位成“公益裝修平臺,永遠免費服務業主”,這個提法倒是極為少見。另外,它的旗下有一個裝修投訴曝光臺,業主可以投訴。

    另外,提供有一些免費的小軟體供使用,比如:裝修吉日、裝修計算器、免費的裝修設計軟體、裝修秘書等。 甚至還開了一個裝修影片的欄目,用影片的方式講裝修知識,這就比較拼了。

    客觀來講,裝修快車網沒有太多的落地動作,主要還是侷限於網際網路裝修的內容服務。如果在目前的業務格局基礎上,將裝修點評做到足夠好,也是有可能突出重圍,獨樹一幟。

    在齊家網、土巴兔創辦之前,還有一家老資格的公司:裝修123網,前身是四川裝飾建材網,模式同裝一網有所相似,全國各地開分站,據說已開了300多個城市分站,合作裝修公司超過6000家。

    一手做內容,比如裝修效果圖、學裝修、裝修問答等,一手做裝修業務的發標與競標。

    就目前的情況看,90%以上的網際網路裝修平臺,主營業務都侷限於兩個方向:

    一是裝修公司與業主之間的交易撮合,業主發標,裝修公司競標。

    二是做內容,比如裝修指南、裝修案例、裝修效果圖、省錢裝修、影片、社群、問答等。

    業務受限,創收方式自然也有明顯侷限,以廣告營銷、會員費、裝修撮合佣金等為主。

    即使齊家網上市,對這類公司有影響,但不會導致殺傷性的後果,畢竟齊家網並沒有全面發力內容,這給眾多同行留下了施展空間。加之中小公司的運營成本不高,日子還能好好地過一段時間。

    不樂觀的是,齊家網、土巴兔等頭部公司,本身已經具備流量高地優勢,如果同時插手內容與社群,可能形成強大的虹吸效應,導致中小裝修門戶與平臺流失損失,只要流量沒了,訂單轉化乏力,這些中小平臺就可能喪失那些廣告與會員客戶。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建議中小網際網路裝修平臺走重度垂直路線,尋找差異化的細分方向,比如走內容路線,建議做精做深,做成裝修內容與社群這塊的頭部品牌,這個也是有可能的。

    極少部分公司會涉足:裝修的全程監理與資金託管、傢俱建材團購、裝修貸款與分期、供應鏈金融等,能做到這個層次的,規模才能起來,市場想像空間也才可能更大,比如齊家網、土巴兔、一起裝修網等。

    毫無疑問,齊家網將繼續在這些接地氣的業務環節發力,持續深耕傢俱建材團購、裝修撮合、裝修金融等,有可能對業務重合度比較高的幾家公司,造成不小的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綠開頭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