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技之技
-
2 # 中國農林科技網
春風十里,不負卿 ▏今日春分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樑餘韻歸何處。盡日勸春春不語。紅氣蒸霞, 且看桃千樹。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宋•《蝶戀花》
春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時間為公曆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時。2018年春分時間為3月21日00:15,農曆二月初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春分農事
春分時節,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區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注意防禦晚霜凍害;南方仍需繼續搞好排澇防漬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區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經開始,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要注意在冷空氣來臨時浸種催芽,冷空氣結束時搶晴播種。
春分習俗
每年春分,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不風光。
春分放風箏。
春分養生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這是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飲食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
3 # 每天學點兒國學
春分由來
春分,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曆法,陰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春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名第4(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是中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
春分日期春分日,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對照公曆來看,春分一般為公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或22日。
從天文學的角度看,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點位於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Sunny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長夜短。
春分含義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顧名思義,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即平分了春季。
氣候特徵春分時節,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之外,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明媚的春天,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春分時節,氣溫回升較快,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穩定升至0℃以上。 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 江南地區則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
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任務比較重。
農事安排從春分開始,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
春分過後,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江南、江淮地區早稻育秧,北方棉花等作物也將進入整地打壟的備播時期。
由於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墒。
民俗習慣春分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講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
在這一天,過去的朝廷和官府都要舉行祭日活動。現在,在一些地方還保留著祭祖的習慣。
有的地方,這一天要進行挖春菜、吃春菜。“春菜”是一種被稱之為“春碧篙”的野覽菜,多是嫩綠的,約有巴掌那麼長。人們把採回的春菜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
4 # 六甲番人
今天是2018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初五,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
春分時,太陽位於黃經0°(也稱為春分點),也就是說太陽正好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幾乎晝夜等長,所以對於北半球的我們來說,今天是“春分”,而對於南半球的人們則是“秋分”。
在二十四節氣裡,“冬至”是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之後白晝越來越長,直到今天“春分”,晝夜等長了,明天開始白天就比黑夜長了。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尚書》的《堯典》就有記載如下: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
這裡“日中”就是指春分,黃昏時候,星鳥也就是朱雀七宿會出現在正南方。春分開始,人們會分散到田野裡勞作,而鳥獸會順時生育繁殖,一派春意盎然。
由於春分剛好日夜等長,所以也是陰陽平衡的一天,人類的氣血也正處旺盛時期,這一天要注意保持寒熱均衡,穿衣和飲食均需注意,比如禁忌大熱大寒食物,可以開始早期鍛鍊身體等等。
在傳統習俗方面,春分日很多地方都有“豎蛋”、“送春牛”、“春祭”、“拜神”、“吃春菜”、“放風箏”、“沾燕子嘴”等,只是這些習俗現在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春分也是充滿詩意的日子,許多詩人在這一天留下了優美的文字,比如南唐的徐鉉就有一首詩《七絕·甦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宋代的仲並也留下了一首詞《畫堂春·即席》: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沉一縷嫋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迴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這些動人的詩句,或許只是提醒我們,春分了,切莫辜負了春天,該踏青就去踏青,該耕種就耕種,一切都是美好的。
-
5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重要的標誌性節氣之一了。春分這天,白天和黑夜一樣長,另一個同樣晝夜相等的節氣是秋分。
古代人慢慢在生活中總結出了四季週期的變化,用圭表測日的方法。考古學家就曾在4000多年前的遺址中發現了圭尺。古代人正是透過觀測日影長短的變化,去把握太陽一年的週期。在古代,春分這天還是校對度量衡的日子。這天,晝夜均分,古人認為有天地公平的意思。
春分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春天,雷雨交加,燕子從南到北,又築新巢。玄鳥就是燕子,殷商時契的母親簡狄吃了燕子的卵受孕,那時的殷人便將燕子作為民族的圖騰,代表著生育和吉祥。所以在燕子來時進行祭祀。春分這天,還有一個民間習俗就是立蛋。在桌面上將一顆新鮮的雞蛋豎立起來,視為一年都會交好運。
-
6 # 小一時空
-
今日(3月21日)春分…… 春日正當時!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的時期。
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左河水詩云:
《七絕·春分》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
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
關於春分節氣,有很多古詩詞有相關的描述...
-
-
《七絕·甦醒》南唐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
-
《春分日》南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
-
《畫堂春》仲並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嫋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迴雪,歌喉宛轉留雲。
人間能得幾回聞。休嗔。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
-
7 # 草根有德
24節氣:燕子來時是春分---
春分及春季之分,九十日之半,太陽行至南迴歸線,出現晝夜等長平分。既為平分季節,也為平分一天。
春分十五日,五日為一候,一候元鳥(燕子)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這個節氣陽氣漸回,氣象雷鳴電閃,雨水漸漸充沛。
對於此時有很多農諺,預測收成,指導春種,預測風雨冷暖,注意起居養生之道。“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春分大風夏至雨”,“春分南風,先雨後風”,“,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在大時空序列裡,春分節氣正在陰陽結構的天火卦,上乾天,下離火,勢而向上相同,又稱之為同人卦。兩人契義,同心斷金,君子正心誠意,與人同和,打破人與人交往之間的藩籬,破除私見。在這Sunny明媚,惠風和暢之節,呼朋喚友,暢所欲言,談古論今,析道釋惑,求同存異,共同進步。
回覆列表
春分,在古時候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取晝夜平分之意,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十二小時,屬二十四節氣的第四位。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
比較流行的春分習俗有:
1、玩“豎雞蛋”的遊戲。有一句順口溜:春分到,蛋兒俏。這就是指的春分習俗之一“豎蛋“。每逢春分,人們愛玩”豎蛋“,選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來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春分這一天為什麼雞蛋容易豎起來?雖然說法頗多,但其中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是:春分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一般長,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這種情況有利於將蛋豎起來。為什麼要選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雞蛋呢?主要是因為這種新雞蛋的蛋黃素帶鬆弛,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有利於將雞蛋豎起來。
2、祭日。官府在春分時刻還有“祭日“的習俗。舉行”祭日“儀式的地方位於日壇。日壇坐落於北京朝陽門外,是明清兩朝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而春分祭日的習俗,據史料記載,在周代就已經有了。
3、摘福。摘福就是摘了春聯。每逢春節,家家門口都貼有春聯,以示慶祝。那麼春聯在什麼時候摘呢?其實,過完春節了,春聯就可以摘除,但最好在春分這天摘。因為在這天摘,有“在春暖花開的日子摘福迎春“的意思,可以保佑這家人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4、春祭。“春祭“就是掃墓祭祖。春祭的規模非常大,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的墳墓,這個時候,全族和全村的人都要參加,人數非常多。然後再由各房掃祭各房的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自家的私人墳墓。
5、吃“太陽糕“。”太陽糕“是祭祀太陽神時所用的供品,寄託著人們祈禱太陽普照人間、養育萬物的美好祝願。它是一種用大米麵和綿白糖蒸成的圓形小餅兒,上面印著一隻硃紅的金雞(傳說中的雞神)引頸長啼,彷彿呼喚天下之雞齊鳴,為人間報曉。
據說太陽糕的名字還是慈禧太后給起的。慈禧在位時,有家小店的年糕上不知為何都被打上了小雞紅戳。一天,慈禧想吃這年糕,便命人買來送進宮。那天正值二月初一“太陽節“,慈禧看見年糕上的硃紅金雞非常喜歡,說道:”你看這雞引頸長鳴,又趕上今兒是太陽節,太陽東昇,真是個吉祥的好兆頭,象徵著咱大清國如太陽般永遠發光!“於是,親自為這年糕取名為“太陽糕”,從此這名兒就流行了下來。太陽糕一般在春分日的前三天開始出售,那時,即使手頭拮据的人家,也總要買上幾塊應個景兒,放在祭祀太陽神的供桌上,以此來報答太陽神的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