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叫我老劉
-
2 # T雲軒
01
你對爸媽說過“我愛你”嗎?
記得曾看過的一個節目中有個環節是:主持人讓嘉賓和自己的爸爸打電話說出“我愛你”。
結果有的人選擇不打電話,因為真的說不出口。
而有的人,打了電話,猶猶豫豫的才說出來,說完之後卻紅了臉,特別不好意思。
其實真的是這樣,倘若讓我們給自己的父母打個電話,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有誰能毫不猶豫的就說出來?
我想,不會有很多人能毫不猶豫地做到。
節目中的那個男生說,和爸爸打電話,兩個大男人說我愛你,實在覺得有些彆扭。
是的,可能這也是一個原因,我們覺得男人不能這樣整天我愛你什麼的,尤其是對著另一個男人。
但是呢?不知想過沒有,那個男人,是我們的爸爸啊!
我們連打電話說“我愛你”的勇氣都沒有,就更別提當面說了,我們更是不好意思。
但其實,爸爸媽媽對於這樣表達愛的方式,還是充滿期待的。
02
看過這樣一個影片。
當被問及是否聽過兒女親口對他們說過“我愛你”時,市民陳先生並未考慮就搖了搖頭,脫口而出:從來沒有過。
“原來覺得很小的房子,突然就變得很大很大了。”說這話時,李阿姨的神色有些黯然。
李阿姨說,兩個兒子都在做生意,成天跑業務,偶爾也會打打電話或者送點水果來家裡,可都是幾句話就沒人了,彼此都說不上話,更別提這些“肉麻話”。
“想聽聽他們的聲音,想見他們,但也害怕聽,怕那種越來越陌生的感覺。”李阿姨說,兒子只要一個電話來,她就會偷偷抹一次眼淚。“他們小時候不興說這些,現在大了就更不可能說了。”
當問及是否願意聽到這樣的話,李阿姨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狠狠地點了點頭。
“想聽,想聽兒子親口說一句,就足夠了。”
03
我們長大了,完全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但有時也會給父母帶來一種失落感。
父母養育子女的辛苦,往往等到我們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才更加懂得。
其實,對待父母的孝心,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有時候一句簡單真誠的“我愛你”就能體現。
畢竟對父母來說,你的記掛和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你老了,就換我來悄悄愛你吧。
-
3 # Lan出入平安
“我愛你”在這三個字當中包含一個人心中的愛,為什麼又不敢同父母說這三個字的原因,因為成長了,有些事情都不好說出口,總的是“害羞”。
是有點難為情吧,因為是父母,愛貫穿整個生活中,所以往往只在行動,不在口上,其實我感覺對父母說不說“我愛你”都沒關係,有孝心對父母就行。
-
4 # 園子vlog
哈哈,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真是可愛至極了,我是85後,我們小的時候都沒有對父母說過"我愛你"三個字,也許因為地理偏遠,條件也不太好,文化水平都不太高,對父母"我愛你"這個三個字只能在作文裡出現吧!現在我們長大了,社會也不斷髮展進步,人們也開放很多,文化水平提高,我們的孩子卻會經常對我們說"我愛你",也會對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爺爺媽媽外公外婆來表達對他的愛.現在我們也作為父母了,擔負著家庭重要的責任,上有老下有小,要愛護老人和孩子,"我愛你"這三個字都藏在了心裡,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他們深切的愛,把愛留在心裡,而不是嘴裡說出簡單地那三個字.希望大家都有自己愛的表達,更重要是用實際行動去愛自己的家人.
-
5 # DouBiBrother
華人的文化是內斂,不說就不代表不愛了,說了就代表愛了嗎?不見得吧。
華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這個問題也就沒必要回答。
-
6 # 天下第一愚768
我以為孩子在小時候受到父母的賞賜或誇獎後,會很高興,很激動,會脫12而:我愛你!這是因為兒童思想單純,想啥說啥,不管對與錯.所謂“童言無忌”是也.長大後對於最親近的人,特別是父母,說話有些矜持.當著父母的面要說我愛你,大多數人羞於啟齒.至於心中嫌棄,不愛父母的人,說不出這三個字,則又另當別論.
-
7 # 錫山說電影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吧,隨著慢慢的長大,我們對著父母也說不出“我愛你”這個三個字了,我們好像都把這三個字放在了心裡,然後用實際行動去表現這三個字。
我記得,在我有印象有記憶的時候,我好像就沒對父母說過我愛你,但是我一直很愛我的父母,我們那邊的人都比較靦腆,不太願意這樣說,也像是個傳統,都是這樣的。而且我發現華人對子女的愛都是特別“隱秘”的,就是每次父母對孩子的幫助都喜歡在孩子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這和外國對子女的教育有很大的區別,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兒一起去摘別個的櫻桃吃,當時被發現了,然後那個人一直追著我們跑,當時把我們嚇的,我們就跑到一個隱秘的地方躲起。後來父親知道了,就和那個人說,你把我孩子嚇到了我還要找你麻煩,你那點櫻桃值多少錢嘛。雖然這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但是還是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
8 # blue婦人
這也得看人吧,天生含蓄的人是不太會說的,但大大咧咧的人都會說的呀,現在00後會對父母說“我愛你”的也還是比較多的。
-
9 # 胡蝶育兒園
孩子表達感情是直來直往,而且喜歡說出來。我女兒現在天天說愛媽媽。但是我們成人對父母不一樣,好像自己知道愛父母,父母也知道我們愛他們就行,無需再說出來確認似的。都愛,只是不同年齡段的表達方式不同。
-
10 # 146號渡老師孫紅愛
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導致的,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含蓄的民族,中國文化對於愛的表達是比較含蓄的,小時候和爸爸媽媽經常擁抱,親吻,並且也可以說:爸爸(媽媽),我愛你,等到長大的時候,就不好意思說出口了。
長大以後,我們可以用其他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書面形式,還有行動。
我認為,中國的文化對愛的表達比較含蓄沒什麼不好,外華人口口聲聲說親愛的,親愛的,真的是親愛的嗎?不過是一種文化習慣而已,用在華人身上就很不適用,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在學習外華人,但是叫自己的另一半親愛的還可以,動輒叫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的並不多,愛固然要大聲說出來,但愛更要體現在行動中,華人更願意用行動表現愛,華人更看重行動,我覺得這樣挺好。
回覆列表
我想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的。拿我個人來講,我是七九年生的。包括我的父輩他們那一代人的傳統思想,不擅長直接的說我愛你。可能是用默默的關心或者是一種行動來表述,這可能是跟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係。我們總是比較含蓄。記得朱自清先生寫的那篇散文背影一樣。他的父親很關心,他寧願有著肥胖的身體去為他買橘子,但也不曾記得跟他講一些直白的話。我也是這樣的。好像覺得我愛你只適合於青年人,或者適合於西方國家對於父母的話,他們父輩的那一種尊嚴,或者是威嚴,我們講究的是早起請安,但不會很直接的說我愛你。人跟地域文化,傳統教育,家庭氛圍關鍵有關係。但我個人覺得,無論是講與不講這三個字,只要是用父母最能接受最適合的方式去孝順他們,這就是一種孝道。不要太在意表達的方式和形式,關鍵是表達的內涵和實質,是不是把父母真正的放在心裡。就好像前段時間過的母親節一樣。我才疏學淺。不太知道母親節的來源,只是覺得如果把父母的生日能夠記住,並且在生日的當天送上祝福,或者是購買一些衣物,甚至是錢財,那麼他們是很開心的。不一定非要過母親節,還是那句話,要把父母放在心房最柔軟的那部分,時刻惦記著他們,關心著他們,特別是父母年邁的時候,或許你一個星期的一通電話,就會讓他們感動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