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閆家小廚房
-
2 # 一吃解千愁
媽媽做的菜,總是別具一格的口味。今天在小區走,飄來一縷刀魚的香味,我瞬間想起媽媽煎的小刀魚。說實在的,媽媽已經離開我多年了,可是媽媽做的煎刀魚,大鍋燉酸菜血腸,還有三鮮餡餃子,那個香味,我一輩子不能忘記。
媽媽在,家在,媽媽不在了,總覺得人生再沒有著落了,總喊不出那句:“媽,我餓了!”
我愛吃媽媽做的每一樣菜,哪怕是尖叫土豆片,拌鹹菜絲……
-
3 # 阿雲廚房
我最愛吃媽媽做的一道菜就是燜豬腳,長大了出來社會工作,離媽媽越來越遠,每次吃豬腳我總會想起我的媽媽,現在結婚生了寶寶,我也會經常給孩子做豬腳吃,因為我想讓她以後哪怕離我多遠,都能讓她想起我,想起家的味道。估計是遺傳媽媽的手藝,我做的豬腳家人孩子都愛吃,隔三差五就讓我做,下面附上教程分享給大家。
1.準備一隻豬腳,洗乾淨,焯水,然後再清洗一遍備用。
2.喜歡吃黃豆的可以提前把黃豆泡好。
3.準備姜蒜,桂皮,八角,香味。
4.熱鍋熱油,加入配料炒香,放入豬腳翻炒均勻。
5.加入料酒,生抽,少許老抽翻炒均勻。
6.換湯鍋或者砂鍋,把黃豆放進去,放水(水要蓋過豬腳),大火燒開,用小火慢慢煲一個小時左右(鍋裡滴幾滴醋,這樣豬腳爛的快)。
7.豬腳軟爛後加入適量鹽就可以出鍋了。
-
4 # 特特和包包的vlog
大家好我是吃貨包超特,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蛋炒梭子蟹。
每當中秋過後,梭子蟹大量上市,競爭也比較激烈,而且此時的螃蟹是一年中最肥的時候,味道很鮮美,個頭也比較大,數量多所以也就最便宜的時候。基本上每天我們家飯桌上都有梭子蟹的身影。
梭子蟹的眾多做法中,我最喜歡媽媽做的蛋炒梭子蟹。
小時候我經常看著媽媽做蛋炒梭子蟹。媽媽先將蟹塊炒得差不多了,最後淋蛋液上去,蛋液吸收了蟹肉的湯汁,格外鮮美,通常這盤菜上桌,我先把雞蛋給吃了。好吃的梭子蟹炒雞蛋,因為有梭子蟹提味,雞蛋比蟹肉本身還好吃,我是先把雞蛋是差不多了,再慢慢啃蟹吃的。
雖然蛋炒梭子蟹好吃,但有些體質的人儘量少吃。簡單介紹下梭子蟹:
梭子蟹肉質細嫩、潔白,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礦物質。據悉,100克梭子蟹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2.6克,且有活血祛淤之效。但食用時一定要注意,梭子蟹性寒,對蟹有過敏史,或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兒童、老人、孕婦最好不要吃蟹。
-
5 # 小夏甑糕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媽媽做的什麼飯我都愛吃哈,媽媽包的餃子,媽媽炒的土豆絲,媽媽擀的麵條子,回到家吃媽媽的飯很幸福,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跑廚房看看媽媽做的什麼飯,有時候餓極了拿起剛出鍋的饃饃,真的又香又甜,那都是兒時的味道了,現在媽媽老了,每次回來之前給媽媽打電話說要回來麼,媽媽就做好飯,在門口等著我,一進門就可以吃飯香噴噴熱乎乎的飯菜,然後和媽媽聊聊家常,時間過的很快,這樣的日子要好好珍惜。
-
6 # 原來的你
媽媽做的飯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無論我們走到哪裡,總會想起小時候放學後廚房裡媽媽忙碌的身影,每道菜都是媽媽對我們深深的愛,我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太好,媽媽為了給我補充營養,就會買一些便宜的青魚,青魚雖然有很重的魚腥味,但經過媽媽的手後就變的很美味,青魚洗淨後,放底油煎的兩面金黃,然後放入各種調料,還有最重要的白酒,加入水後燉至少四十分鐘,出盤後加入蒜末和香菜。油汪汪的特別下飯。就是現在回老家還是經常吃媽媽做的這倒家常燉青魚。
-
7 # 愛吃的黑貓
最喜歡的是媽媽那道蒸芹菜葉。其實就是一道普通的菜,媽媽留意到我對這道菜的讚美最多,所以就隔三差五做這道菜,而且越做越好吃,一點也不亞於飯店裡的味道。雖然只是一道家常菜,但這裡面飽含了媽媽的愛,體現了父母對兒女們的關注和關懷,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父母會因你的喜好專門練一道菜呢。
-
8 # 燕子日韓簡餐
最愛吃的菜就是小時候媽媽給做的酸菜!
那時候在農村家裡困難,上學帶的飯盒就是土豆,白菜,酸菜!現在每次看到媽媽白了的頭髮,臉上的皺紋,那雙辛勞的雙手!心裡總是能想起母親的偉大!家的味道,媽媽做的菜,都是我們值得細細品嚐!真希望媽媽們不要老去!
-
9 # 小清靜的美好生活日記
今天看到這個話題,我就來說下我最喜歡吃的媽媽燒的一種菜就是田蟹燉酒,我生在沿海地區因此這裡有許多海產,海鮮成了我最鍾愛的美食之一,但是大家都知道螃蟹性寒,女生本身體質偏寒,多吃海鮮會加劇這種情況,而我今天介紹的這道菜不僅不會造成這種情況,相反吃了她可以活血,對女生大有好處,下面我就來介紹做法吧!
1.先挑選兩隻田蟹也就是大閘蟹沖洗乾淨,把他們從中間剁開,分成兩半
2.切幾片薑片,拿出幾個紅棗洗乾淨備用
3.把洗好的螃蟹放入鍋中,再放入我們洗好的薑片跟紅棗,倒入黃酒沒過螃蟹即可
4.先大火燒開,再小火5-10分鐘就夠了,開鍋後加入紅糖,口味根據大家自己的來調節,好了美味的田蟹燉酒就完成了,大家喜歡的可以做起來啊,暖身又補身行動起來吧!
-
10 # 美食樂團
羊肉粉做法
用料
羊肉+羊骨燉湯 2斤
米粉 半斤
油辣椒 適量
大蒜 適量
香菜(必放) 適量
會理酸菜 可以不放
醬油、醋、鹽、花椒等 適量
羊油(必放) 適量
會理羊肉粉的做法
羊肉+羊骨水焯過之後,燉一大鍋湯。不喜歡羊肉羶味的可以加些草果、八角、桂皮等。
紅油辣椒提前做好(菜油燒熱澆到辣椒麵上,不需要其他任何調料)。這辣椒十分關鍵,如果不會制,那麼用老乾媽雞辣椒也可以了。
羊肥肉煉出羊肉。這個一定要有,有沒有這個羊油,直接決定了羊肉粉的成敗。
-
11 # 擂茶妹
只要媽媽做的菜,我都喜歡,最喜歡的就是辣椒炒牛肉,雖然是最簡單的家常菜,每個人的做法也差不多,但是菜中有份親情在裡面。
將牛肉切成一片一片,放入碗中,加鹽加料酒澱粉醃製5到10分鐘,將鍋燒熱倒油(油是用豬油加菜籽油混搭調配的)放牛肉炒到變色,加自己家裡曬的乾紅辣椒一把,放點水,加點鹽,翻炒2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我們家的辣配比是2比1 辣椒是牛肉的2倍,才配得上湖南辣妹子的稱呼 辣的程度根據自己能接受多大的程度來放)
想回家了
-
12 # 蘇老大的幸福生活
我最愛吃媽媽炸的酥肉:
用料. 豬後腿肉2斤,雞蛋2個,鹽適量,料酒10克,姜米5克,花椒麵5克,紅薯粉一斤。
做法. 1. 豬肉洗淨切片,加雞蛋,料酒,姜米,花椒麵,鹽,醃製20分鐘。
2.肉醃製好了加紅薯粉攪勻,鍋裡燒水水溫80度,邊加水邊攪拌,“注意”不能太乾,也不能太稀適中就可以了。
3. 攪拌好後,鍋裡到菜籽油油溫80度下鍋炸制,炸成金黃就可以撈出,出鍋後簡直又酥又脆,好吃得不行。
總結
1. 炸制時火不能太大,不要炸糊了。
2. 一定要用菜籽油,這樣炸出來的酥肉色澤金黃好看。
-
13 # 長安久熙
家的味道,舌尖的味道。媽媽做的飯,永遠都是那麼適合。
一道簡簡單單的西紅柿炒雞蛋。媽媽做的,就吃出了不同的味道。
一鍋開水,一把掛麵,一把蔥花,簡單的食材吃出了不簡單的感情。
-
14 # 羊忘記了羊
我喜歡媽媽做的任何一道菜,其中最愛是紅燒排骨,那滋味只有媽媽做的出來,自己都模仿不了媽媽的手藝,媽媽是我們在外工作的想念,趁媽媽沒有滿頭白髮的時候多聯絡聯絡媽媽吧!因為媽媽在家想著外出關注的孩子,怕自己的孩子吃不好,受委屈,,,,最後祝媽媽爸爸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
15 # 白雲悠悠666
最喜歡吃媽媽做的蘿蔔乾炒臘肉,又香又下飯
-
16 # 思季美食坊
我最喜歡媽媽做的燒茄子 雖然沒有飯店的好看 但是有媽媽的味道 很香
-
17 # 晶寶愛吃呀
我最愛吃媽媽做的肉丸子,用油炸鍋,外表金黃酥脆,裡面鬆軟,還帶有肉的汁水,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會做這道菜,每次都是在廚房等著媽媽做,聽到鍋裡油炸的啪啪聲就饞的不行了,一出鍋就上手抓,現在再吃好像就沒有那個味道了,還有幹菠菜餡的包子,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吃過,但是這是我的最愛,有些味道,無法形容只有吃過才知道,
-
18 # 雲南妹週週
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形容,我和媽媽之間有過無數次的慪氣,我不聽她的話,她不理解我的處境,我們爭吵,冷戰,又和好。唯獨在做飯這件事情上,媽媽永遠讓著我,永遠挑我愛吃的做給我,沒有一點含糊。可是,我想不到媽媽最愛的菜是什麼。只要是媽媽做的我都喜歡吃,
有的時候,我們不愛吃的,她剛好就愛吃。有的時候,我們愛吃的,她說什麼也不愛吃。
回覆列表
大家好,非常樂意回答這個問題。媽媽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是一個人童年記憶裡最美的味道,長大以後無論身在何方,吃過多少的美味佳餚,總會有一種味道始終縈繞在你的心頭,那就是媽媽的味道。
無論離家多久,當你滿身風塵開啟家門,深深的吸一口氣,當那股熟悉的味道從廚房鑽進你的鼻孔時,瞬間會讓你覺得家真好!有媽媽在真好!
我老媽特別會做飯,煎、炒、烹、調全都拿手,記得小時候物質匱乏,尤其是到了冬天可吃的蔬菜就只有蘿蔔和白菜,每天重複著吃吃的夠夠的,媽媽會經常的變個花樣做給我們吃,勾起我們大大的食慾。
要說我最喜歡媽媽做的飯就是包子,毫不誇張地說我從來沒有吃過比我老媽蒸的還好吃的包子,凡是吃過我媽蒸的包子的人吃過一次就會惦記吃下次。每次我們要回老家時媽媽就會不停地打電話問想吃什麼?我們的回答當然是:包子、包子、大包子。媽媽就會早早的去市場買新鮮的肉和菜,早早的把面和餡準備好,掐著點的蒸,等我們進家門剛好熱氣騰騰的大包子出鍋,早就饞了很久的我們也會敞開肚子大吃,減肥的事兒等吃飽了再說吧。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道,好吃到滿嘴流油的香菇醬香包的做法。
食材準備:
主料:豬肉500g,香菇250g,麵粉1000g。
輔料:蔥一根,姜一塊,鹽少許,豆瓣醬兩大勺,味極鮮醬油少許,油兩大勺,酵母粉3g
製作方法:
1、把所有的材料準備好。豬肉要選擇有肥有瘦的豬後腿肉,香菇選擇新鮮肉厚的,口感會更好。甜麵醬和豆瓣醬都可以,個人更喜歡豆瓣醬的味道。
2、蒸包子的第一步是發麵。酵母用35度左右的溫水化開,加麵粉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蓋上溼布發酵。待面發酵到原來的2倍大,呈馬蜂窩狀時就好了。
3、把豬肉洗淨,肥瘦分開,切成粒狀。 香菇洗淨攥下水切碎、蔥、姜切碎。
4、鍋中放兩大勺油,待油七八成熱時把切好的肥肉放入鍋中,小火煸出油,至肉成金黃色。
5、待肥肉煸至金黃色時把兩大勺豆瓣醬放到鍋中,順時針不停攪動,待醬炒至變顏色關火,把切好的瘦肉放入鍋中,把切好的香菇和蔥、姜放入,加少許味極鮮醬油提亮顏色,依個人口味酌情加鹽,攪拌均勻。
6、把發酵好的麵糰揉光滑,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包子皮。
7、皮中放入餡,依次捏出褶子,就成了包子。蒸好的包子醒十五分鐘左右,放中蒸籠冷水入鍋,蒸三十分鐘。鍋開後關火燜三分鐘,熱汽騰騰的美味醬香包就可以出鍋了。
廚房小貼士:
香菇最好選用新鮮的,口感會更好。
醬本身就有鹹味,加鹽請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