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這個問題,要看之前練過什麼字型,比如是唐楷,還是魏碑,或其它字型。

    之前練的字型,與王羲之行書、趙孟頫的行書,它們之間,筆法、字法是否有相容性,這一點非常關鍵。這就像醫院急救病人過程中急需匹配血型一樣的道理。所以,書法也是講求血緣關係、親緣關係的!

    如果不考慮彼此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絡,直接學某一種行書字型,會出現筆性過渡很困的情況,必要的時候可能還需要專門找個相容性好的什麼帖練一下才行,否則,想闖過這道坎兒確實要費些周折了……

    所以說,學書法最怕的是,初始階段起步入門時選錯範本,加之沒有考慮好以後將要陸續地學什麼帖。系統的規劃課程,系統的訓練套路,這兩個大問題必須事先考慮周全,否則,事與願違,得不償失,也就在所難免了。

    我覺得趙孟頫《洛神賦》有些過於柔和,不如《松江寶雲寺記》、《崇福寺》、《長春道院記》等更加陽剛雋美……當然了,這是我的感覺。可以到〈書法欣賞網〉上專門查閱趙孟頫行書帖,好多種。

    趙孟頫的行書,筆法規範、字法規整,比較適合初學者。

    《聖教序》是公認的行書必修課目,筆法豐富,字形多變,生手直接學它有些難度。在正式臨寫之前,最好進行短暫的筆法過渡練習,不然的話,一兩個月進入不了最佳狀態。

  • 2 # 中州耕牛堂主

    學行書,建議先從《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入手,這句話是當代行書大家張旭光說的,我認為他的話有道理。

    學行書,須入晉。書入晉,必有神。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張旭光說的“學行書,就臨《聖教序》”,就是要求學書者取法乎上。這就是經驗!

    至於趙孟頫的《洛神賦》,不是說不可學,而是建議先不要去學。請各位網友不要誤會。

    關於學習書法方面的事,由於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爭論總是不斷,我認為,有爭論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實際上,學書法先學什麼?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可有的同志非得把它弄得神神秘秘的,這是何必呢!

    我認為,學大篆,就臨寫《散氏盤》、《石鼓文》。學小篆,就臨寫《嶧山刻石》。學隸書,就從漢碑入手。學草書,就臨寫《平復帖》、《出師頌》、《月儀章》和“二王”。學楷書,就從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字入手。學行書,就臨《聖教序》和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 3 # 子衿書法

    對於學習行書從哪裡入手,這是一個很多初學者關心的問題。

    學習行書,需要有一定的控筆能力。行書的筆法變化比楷書豐富,因為這一特性,成為歷代書家最喜愛的一種書體。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多以行書名世。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趙孟頫……

    行書從什麼地方開始學習呢?很多人主張從王羲之的《聖教序》開始。《聖教序》,是懷仁耗費二十五年時間,蒐集王羲之寫的最好的字鐫刻而成。給學習王羲之書法的人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但是,《聖教序》是石刻,沒有相當的書法功底,對王羲之變幻無窮的筆法有所認識,直接從石刻的《聖教序》入手學習,便無法探知道行書多變的奧秘。臨寫出來的字乾硬無神,全無王羲之韻逸灑脫之氣。

    趙孟頫《洛神賦》墨跡本,是趙孟頫的行書代表名作。全文並序九百餘字,一氣呵成,酣暢淋漓,鋒芒變化,畢現毫端。對學習書法的朋友來說,最難的是怎麼下筆。下筆的角度、輕重、方向、映帶承接,在石刻中是很難看到的。而墨跡中,這些東西清晰的呈現在紙面。越是細緻精微的地方,越是書法的機樞所在。把這些東西學到手,理解透徹以後,再去學習《聖教序》,就不會受困於石刻中乾硬的點畫。寫出有血有肉,神飛韻逸的行書。

  • 4 # 翰墨書道

    我認為還是在有了較好較紮實的楷書臨摹讀帖基礎以後,臨摹《懷仁集王聖教序》為正宗。但《集王聖教序》由於是集字和碑刻作品,相對缺少墨跡本的那種精氣神韻,需要透過臨摹王羲之的其它臨摹墨跡本拾遺補缺,然後可以在去臨摹趙孟頫。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如果自己確實比較喜歡趙孟頫的書法的話,自然也可以再具備紮實的楷書基礎後直接去臨摹學習趙孟頫。

    這裡為什麼一直在強調必須具備紮實的楷書技法基礎的呢?原因在於毛筆行書點畫線條比較流走暢達,一些偏旁部首需要一氣呵成,讀帖能力不足或技法不嫻熟,可能在寫行書是會捉肘見禁,難以顧全。如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的去學習,也不會感到太難了,學習興趣也更高漲。

    話又說過來,《集王聖教序》由於是集字作品,耗費了懷仁幾十年的心血精力,其中包括了很多其它書體或作品不具有的技法,就集字創作作品的技法。這對於初學書法的愛好者而言非常重要,非常就要學習和參考價值。他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的臨摹學習和書法創作的思路和技巧。

  • 5 # 師範小王子

    謝邀。這個沒有規定。我認為首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古人法帖。今人用筆失誤較多,剛開始莫選今人的字。儘量選擇體態變化豐富,用筆提按自然,粗細變化微妙,用墨燥潤處理合宜的字帖。你所提到趙孟頫《洛神賦》,集字《聖教序》,都是佳帖。先練哪一帖都可。行書臨帖雖則有練結字技巧方面的要求,但主要是練習用筆,鍛鍊駕馭毛筆的能力。能隨心所欲的寫出自己所想要的筆畫是臨帖的主要目的。因為你最終是要寫出自己獨具風格的字,所以亦步亦趨的練習方法最終還是要捨棄的。要有蜜蜂採花的精神,集眾妙為我所用。

  • 6 # 剖析與建構

    第一種,從集王聖教序,或書譜。

    我當時是從聖教開始的,一段時間後,易出現呆板的現象。

    而其他書友從書譜入手的,比學聖教的更有書寫性,對於各種筆法也掌握的豐富而精準。

    第二種,從趙孟頫的真草千字文入手。

    趙的真草千字文,真書流暢妍美,筆法一窺即知,況趙的結字平穩,點畫精到,對於打基礎還是不錯的。

    第三種,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理由同上。

    有的書友字容易歪,或者結構鬆散的,你可以臨一段歐體來化解這個問題。

    有書友為得粗曠而寫碑,平時可以注意花點時間就可以寫寫趙孟頫,文賦等之類精到的帖子,互補一下。

    等等。

    假如,你喜歡聖教序,可以每天花八分時間臨它,剩下兩分時間用來寫寫二王尺牘或者二王一路的墨跡。

    哪有那麼複雜的規矩,史上有名的書家,似乎都是各有各的套路,沒有說必須先學誰,再學誰。

    殊途而同歸,都是拿古人精華,入我筆下。

  • 7 # 千年蘭亭

    學行書,臨《洛神賦》還是臨《聖教序》,其實都有道理。但我更贊成聖教。

    趙孟頫是書法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的書家,他簡化了王羲之的筆法,讓王字變得易學,從《洛神賦》從手學行書當然不錯。

    而《聖教序》是集的王羲之的字,雖然行氣上有些問題,但《聖教序》勝在字數多,相當於一個王羲之的“字型檔”,學習行書,直接取法“書聖”無疑l是最好的選擇。

    但學習《聖教序》一定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應該同時臨習王羲之的其他經典手札作品。聖教因是集字,連貫性稍差,而其手札正好可彌補這一缺點。

    我的看法您同意否?

  • 8 # 重墨堂陳墨之

    學習二王,做靠近的應該就是松雪了,開宗立派成一代大師,但是趙體不好學。歸結於沒有底子就學,容易入媚,松雪少年時代深入聖教序,打下紮實基礎。但學習二王的,個人更加喜歡米芾,王鐸兩位大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既有二王的運筆,又有自己的結字風格,不規規學似。更有線條的表現力,更具有書寫性,能形成書法的表現力,“然風檣陣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董之輩所能及也”,但是,他們三個人都是對聖教序深入骨髓的,這點他們是共同的。

  • 9 # 臨池管窺

    既然已到了學習行書階段,那肯定是有一定楷書的基礎了。不然無論學習任何一家,都會有一股“野氣”。

    學習行書最好還是首選“墨跡”本,其次才是取法高低的問題。根據古今書家經驗:大都依次以元、宋、唐、晉、魏為取法順序。絕少以明清書家為宗法物件的。

    元只有一家可宗法,即趙孟頫。且墨跡本眾多精良。

    宋有“宋四家”,但歷來書家只是多臨米、蘇;多讀黃、蔡。

    唐的行書取法有些複雜。個人面目鮮明、流派眾多是其難點。歷代以學《聖教》的態,取李邕的勢為多。

    六朝是行書取法的終點。不僅鍾、王,幾乎家家都可宗法,且不脫王氏書法體系。只是以求不同的“韻態”而已。

    總結下來回答問題:學趙孟頫是首選;但不一定從小行楷《洛神賦》入手。可先臨《前.後赤壁》☞《閒居》等賦後,再上手《聖教》;學趙孟頫要學其骨勢,不要重其豐腴;學《聖教》不要學其“瘦硬”,要重“韻態”。此為個人淺識,以供參考!

  • 10 # 大成國學堂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一、趙孟頫《臨王羲之聖教序》是酷愛趙字者逐步弱化趙字甜媚,進入二王法脈的最佳路徑。

    我們首先釐清趙字和二王的關係:

    1、趙孟頫不是純二王法系。有碑學的DNA;

    2、趙孟頫早期中期晚期是不同的。晚年作品基本上已經完全迴歸二王法系;

    3、趙孟頫是五體皆能的超級大家,書體上已經超出了二王法系的楷行草。

    很多初學者,練書法的初心,就是基於趙孟頫行楷之美,從這個角度說,趙孟頫於大眾的書法普及,功莫大焉。但從書法修習路徑的角度,習練趙書實在不是初學者的最佳選擇。

    趙字的美奠基於一個“熟”字。史載日書二、三萬字的趙孟頫的臨池之勤奮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他以李邕的融合碑帖二學的結字方法為依歸,再以宋高宗趙構的“簡化版二王筆法”為筆法支撐,兼以終生的勤勉和藝術修為,形成了他獨有的清華風韻。

    趙孟頫的另一個特徵是強化單字的美,弱化篇幅章法的變化與整體性。

    所以,趙孟頫是書法史上罕見的超級大家,但其有兩點特質導致不適宜於學書者追隨:

    1、熟才能美。

    假如你不具備趙孟頫那樣的勤勉和不可測的臨池深度,學趙,只能把你導向一條死衚衕。以唐伯虎之天資,大半生學趙,書學無所成。晚年恍然轉學李邕,才得小成。即為此例。

    2、書法章法缺一堂重要的課。

    二、趙孟頫和王鐸的《臨集王聖教序》各佔勝場

    王鐸少年學《集王聖教序》而二十七年不改初衷。至三十七歲前後方開始廣泛涉獵其他書帖,尤其是《淳化閣帖》,也並沒有脫出醇正的二王法系。

    世傳王鐸臨本《集王聖教序》可以說體現了無法輕易追隨的大王原版氣質,入古之深,不在“集古字”的米芾之下。線條沉厚剛健、結字清雅勻稱,極少懈筆,反而因此失去了初學者臨寫的必要性,因為既然你如此之像,臨你還不如直接臨《集王聖教序》,對嗎?世人都知王字之美,卻很少有人能理解“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右軍如龍”中所述王羲之書法的矯健剛強,王鐸的筆力是右軍、北海之後罕見的,至今如此。

    他的臨本,臨的好,很大程度上是筆力雄傑力追右軍的結果,並非在一筆一劃上承接了二王筆法的原版再現。從某種意義上說,王鐸臨本其實是意臨,而不是實臨。初學者基本上是無法望其項背的。

    趙孟頫臨本則不同,點畫形質力追原作,一改平日寫字的“二王筆法”的簡化作風,點畫亦步亦趨,有些碑版模糊難辨之處,也用所學二王筆法(尤其是定武蘭亭本)加以彌補和生動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除了少數趙孟頫晚年“人書俱老”階段的風神散淡的書札作品,真正原汁原味於“二王法脈”的,還真只有這部《臨王羲之集字聖教序》。可謂初學者窺探《王羲之集字聖教序》的絕佳津樑!

    三、墨跡筆法有“法帖3.0”本,可得全豹。

    對於古代墨跡,200線印刷質素的印刷品字帖的還原度是可笑的。古人字跡筆法微妙、轉瞬即逝,精微處的蛛絲馬跡往往被印刷品丟失殆盡,更何況還有印刷廠沒有學過書法的美工運用PHOTOSHOP進行的自以為是的修圖作業,印刷之下的古人法帖其實已經與原作沒什麼關係了。

    幸好有“法帖3.0”系統可以幫我們無限接近真跡,讓我們在詳細讀帖中能體會古人每一根筆毫的轉動、翻折和微顫,古人筆法,就在其間。

    臨習《王羲之集字聖教序》的書友,可以收藏“法帖3.0”版的《趙孟頫臨王羲之聖教序》絹長卷,心摹手追,在兩位古人之間,找到那條通往“魏晉筆法”的入山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你們發年終獎了嗎?如果發,發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