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蓋世神算
-
2 # 文鸞竹
《易經》和《道德經》是中國兩部最古老的哲學經典書籍。
這兩部書凝結了古代人民的超人勞動智慧,形成中國迄今為止思想領域的兩座最高峰。
那麼古人能夠寫出《道德經》,《易經》現代人為何很少寫出來呢?
首先作家是時代的產物,每一個時代的文化都有它特定的烙印。
《易經》《道德經》,產生的年代是商周春秋時代,由於古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在生活勞動中對大自然災害、天體執行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現象無法理解,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社會變化,只能在前人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不斷觀察摸索、思考和想象力去解釋這些自然現象。
《易經》、《道德經》,是在對遠古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宇宙執行規律,在與自然力不斷抗爭活動中積累和總結出來的樸素辯證法的基礎上,經過去粗取精提煉創作出來的。充滿了哲學思想和人類智慧,反映了先賢對天地自然陰陽消長變化規律的認識。而現代人由於所處的年代、環境、科學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對哲學思想、觀點不同,是無法寫出這樣的作品的。
其次,現代人無法創作出《易經》、《道德經》,那樣的經典作品是與現代科技不斷創新和發展,人類思維方式的改變和對世界認知程度的提高相關的。
我們生活在科技時代,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新使現代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進步徹底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生存方式和對知識的認知。100多年來人類的發明創造了歷史上空前的科學成就。這些成就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方式與生活質量,同時也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傳統思維觀念和對世界的認知。比如古代人周遊世界、科舉考試等,由於交通和資訊非常落後,人們去京城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往往一封書信都得幾個月時間;六七十年代時我們只知道汽車、電話、飛機、到電視。而步入21世紀,特別是人工智慧、計算機、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移動支付等的出現。顛覆了人們幾千年傳統的認知。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和思維方式,也使人類的思考方向有巨大變化。
現代科學技術解釋了古人幾千年來對天體執行、大自然規律、人生老病死的困惑。例如《易經》在商周時期,類似日記的書,用卦的方式記載日期。在《道德經》中還多處引用了易經的內容。比如“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等。而現代天氣日報可以準確地預知未來幾周的天氣變化。古代傳說中的上天入地的神話,現代科學已經實現。例如中國航空探測器,成功登入月球背面,徹底揭開了古人對月亮天宮中想象的謎底。海底隧道、高鐵的貫通,更是古人無法想象的,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已經完整準確地解答了古人的疑惑。而未來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更是爆炸性的突破和擴充套件,這已經勿庸置疑。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我們處在知識經濟發展的新時代。現代人不可能再回到古人所處的那個年代環境,不可能用古人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和創作。因此,現代人無法也不可能再創作出象《易經》《道德經》那樣的經典作品。
-
3 # 楚天神運算元
上古人穴居,與其它動物一樣,餓了則要找尋食物;困了則要找尋避風遮雨的地方。在那種極端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逐漸鍛煉出一種超乎常歸的靈感。所謂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慢慢地明白了,日月星辰是怎麼回事,寒來暑往又是怎麼回事。知道什麼情況下會有什麼事,什麼時候會有地震什麼的。後來發明了文字,就用文字記錄了下來。這就是《道德經》《易經》的形成過程。外國的瑪雅文化和薩滿文化也應該是這樣形成的。只是後來,人類從山洞裡走出來,進入農耕時期,那些先天的靈感,由於長時間不用,天長日久,那種功能便萎縮了,退化掉了。而那些低等動物,如老鼠、青蛙、蛇等,直到今天,還保留有那種功能,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道德經》《易經》是古人經過漫長的時間才完成的。老子出函峪關時就有二百多歲,他曾在商朝做過官,入周後擔任史官。因此掌握了大量資料,在《黃帝內經》裡,以經奠定了《道德經》的基礎。後人黃老並稱,是有道理的,老子不過是集大成者。
《易經》是在夏朝《連山》易、商朝《歸藏》易(已佚)的基礎上,由文王演繹而成。從人文始祖伏義得《河圖》《洛書》而畫先天八卦,再由文王演為後天六十四卦,周公繫辭,孔子作《十翼》其成書跨度歷兩千多年,實屬罕見!
歷史進入近代,人類發展日新月異。從古人的地心說,進入日心說,以日心說進入宇宙說,時間才幾百年!不遠的將來,甚至可以太空移民。這是古人永遠也想不到的。現代人做到了!所以說,現代人要比古人聰明多了。偉大多了!大家不覺得嗎?
更正:常歸為常規,函峪關為嘉峪關。
-
4 # 毫光一一國學研修
古人能寫《道德經》《易經》,其中的古人也只是幾個人,如老子寫《道德經》,周文王寫《易經》,孔子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大學》《中庸》《論語》,還有孟子和莊子的著作,這些古人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是道德大師,亦可說他們都是成道之人,其修行境界已跳出普通人能認知的範疇,因此,這些經典能經久流傳,經得住時間和實踐的檢驗,為中華文明的根。
從古至今,未證道之人也有許多著作,但其境界未至合道之境,其觀點有許多處存在侷限性,因而經不起事實和時間的考驗,由此難以廣為流傳。
而當今社會,所謂的專家學者絕大多數受塵世慾望的束縛,其眼界不能涵蓋宇宙,難以古今合一,其學術觀點距真理相差頗遠,經不起廣泛驗證,因而大家難出,其理論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
當然,由古至今,證聖成真者並非只有以上幾人,而很多人證道後亦有著作,如六祖慧能大師的《壇經》,張伯端的《悟真篇》……這類主要是修行人專用,當代人很多人,見欲不見道,對道德境界不看重,為追求人間名利而捨生忘死,其作品能流傳幾千年嗎?
希望越來越多的有志於道德境界提升的朋友,真修實證,即證今生福報(師語),即今生幸福,又證來生不墜(師語),即證聖成真,如是,則如《道德經》《易經》之類的聖人經典必能在今天更多湧現。
-
5 # 南山樹下lisong
現代人都處在經濟快餐和高速發展,而且人心浮動,根本沒有那種寫出這些文字的能力。
當然也有一些文學者們認為自己寫得出來,但時代與背景不同,幾乎沒有人寫得出來了。
-
6 # 經世鬼谷子
其實答案就在《莊子》的書裡,大鵬能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蜩與學鳩卻只能決起而飛,搶榆枋而已。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世上學鳩成群的生長,卻從此不再見大鵬。
現代的人都普遍認為時代是進步的,人當然也是越來越聰明的。聰明到什麼程度呢?聰明到連古人的書都看不明白了,反而譏諷古人的知識都過時了。就好比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都嘲諷那些大智若愚的人是傻子一樣。
為什麼看不懂古書呢?其實恰恰相反,是因為現代人越來越笨了,智力不足以再通天徹地。他們的智力,視野變得特別小,所以他們的理解力只能侷限在一隅。對於一隅之外的東西,對於超出他們智力範圍的東西,因為他們看不懂理解不了,所以通通概括為“沒用”。就好比是莊子《逍遙遊》中的蜩與學鳩嘲笑大鵬一樣,是多麼的好笑。
《道德經》與《易經》講的都是關於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站在宇宙之外看宇宙,一覽無餘。現代的人呢?眼睛只有錢,一錢障目,一輩子就為了一百萬兩百萬的奮鬥,你認為他們的視野能超出一己之身的奮鬥,超出社會,超出國家,超出地球,而去探討整個天地萬物的真理?
第一點是智力衰退,不足以再通天徹地,所以寫不出來很正常。
第二點呢,就是現代人學鳩太多了,他們歪解經典,把自己的那些“小聰明”“小學問”強解為經典的原意,說白了就是,“我說什麼意思就什麼意思”,我的意思就是經文的意思。看吧,這樣胡亂一通的解經,得誤導多少的後人呢。
所以學術垃圾太多,把真正的珠玉都掩蓋了。
第三點,現代人的智力,根本不足以辨別什麼是珠玉跟垃圾。他們整天都在垃圾堆裡找吃的,假使把真正的珠玉放在他們面前,他們因為看不懂也會把珠玉當成垃圾一樣扔掉。
第四點,看不懂還好,更可惡的是,那些看不懂,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故意要毀掉我們的文化,然後透過一系列的謀劃與營銷事件,專門挑壞的說,什麼封建迷信啊等等的來打擊傳統文化。好的呢,就是什麼科學啊,宗教啊,武器啊,西醫啊等等,讓很多人都跪下來向西方求智慧。自己家就有黃金,卻被蠻夷忽悠去撿垃圾。
第五點,現在都是經濟社會,市場社會,你寫這樣的書出來,根本賣不出去啊,因為這樣的書所面對的讀者都是高智力人群,大眾都是奶頭樂,越低俗才越有市場。你教他怎麼賺一百萬,他會把你奉成神;一旦你告訴他,人當以法天則地而活,他會認為你扯淡。
第六點,經世道術都是秘傳的,就好比祖傳秘方一樣,不對外洩露。你得是那樣的“天才”,高人才會多看你一眼,給你指點一二。如果你自己本身是蠢材,相信我,你身邊不會有高人,即使有,你也不知道。除了遇到高人,另一點,就是靠自學成才,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
所以,如果你見到有人詆譭我們的中國文化,認為那是沒用的東西,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那些人都是蠢貨;二是那些蠢貨被人洗腦利用了。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內心就要警惕了。如果你靠近他跟他成為朋友,要麼你會變蠢,要麼你會被洗腦利用。
透過上面的六點,如果你明白了,生活中有兩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是遠離蠢貨,二是學習古聖經典,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強大。
-
7 # 阿斌之夢
感謝邀請。《道德經》,《易經》的文字極其質樸,思想極其深刻,是智慧的結晶。《道德經》是老子所做,《易經》的傳是孔子所做。這兩個人是文化大爆炸年代的代表人物,同期有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要寫出這樣的書,需要一個世界性的氛圍:文化大爆炸,處於一個特殊的時代:軸心時代。現代當然有大師,但頂級大師基本同時出現的現象可能再也不會有了,這就意味著《道德經》《易經》的思想已經是人類智慧的頂峰,後面只能是其論證補充。《佛經》也是這樣的。
《道德經》《易經》是用智慧寫成的,現代人尤其缺乏智慧。這一點,釋迦摩尼認識得非常深刻,他在和婆羅門大師的辯論過程中,討論到一個終極話題:對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善良和有智慧。如何獲得智慧?婆羅門大師回答不出來,釋迦摩尼給出了答案:禪定。中國也有類似的看法,心外無理,智慧只有在人心和宇宙感應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正如易經總結的那樣:“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幹此”。現代人普遍感受不到“無思無為”的境界,只是不斷的往腦袋裡灌知識,這種情況,老子稱為“人為”,科學就是一門最大的“人為”知識體系,為者偽也。現代人離智慧越來越遠了,當然寫不出《道德經》《易經》這樣的書。
-
8 # 人之無良
《道德經》本名《老子》,其版本目前發現的有郭店楚墓《老子》甲、乙、丙。馬王堆《老子》甲、乙。王弼注《道德經》等,傳說老子乃太上老君傳世點化世人所著,即便沒那麼玄,《老子》通大道,世界公認偉大名著。
兩書類似九天玄女傳下的神書一般,凡人怎可著呢?莫說著,解也解不好。
-
9 # 房小二623
據考證,《易經》不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從文王到孔子再到唐宋,經歷一千多年的時間才有今天的《易經》。《道德經》相傳老子所做,真實性有待考證。
古代,書寫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有興趣可以查下竹簡的製作過程。得來之易,古人分外的珍惜,用心雕琢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現在看《易經》,每一個字都是一個意象,一句話多個意象的結果。
古人對事物的描述方式沒有今天這麼多,所以書中一個字分別代表今天不同的意思。一件事做到極致就無法被超越。今人想超越這種大作,恐非易事。
今人的智慧,不見得比古人高,很多的知識,古人不用藉助先進的儀器就得知了,而且不是個例。
況且今日,資訊繁雜,社會結構日漸複雜。想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中做出些成就是非常的不容易。今日群體的智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個人的智慧....
由此可知,今人的著作難以達到《易經》、《道德經》這樣的高度。也許這世上還存在我們現世未發表的經典著作,想來是一種奢求吧。
-
10 # 使用者碧家小玉
這就是小聰明與大智慧。
現在人為什麼不能寫出《道德經》和《易經》等,之類的書?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生活中古代文化中的現在人,連古文化就在眼前,就在嘴上都不知道,有還能寫出什麼《經典》留給後人?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和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有區別嗎?
乾為天,坤為地。男為陽,女為陰不就是大同小異嗎?
古代人留給我們的是,智慧的結晶。都還沒有學明白就敢用誤以為來排斥。
古代人的智慧是把複雜的事變簡單。
現在的學者,教授,專家,騙子是把簡單的事變複雜。讓人看不明白的才是高文化。
回覆列表
那是格局與視野決定的。現代人行業劃分鮮明且封閉,沒有全面學識見地,領悟不了宇宙天虛理論。
現代教育去掉原汁原味知識原貌,修正而授予,使人們已經失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天賦。
可以肯定,寫出《易經》雛形概論的先賢,可為聖可為民可伸亦可屈,情懷純粹。現代華人談何情懷?垃圾理論成專家,色情抄襲名俱揚!人品低劣,頑固自封,連理解都難,奢言揮筆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