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觴淺酌月

    詩詞重在表達和抒發,用有格律的句子表達無限大的情懷。至於題主所說的“裝模作樣”我姑且理解為“效仿古人”。模仿是每個人天生的能力,只要活學活用,自成一格也未嘗不可。 從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在模仿大人說話的口吻和語氣,但長大之後每個人說話都會有自己的特徵。同樣的道理,學寫詩詞也是一樣,唐宋先賢們已經給我們創造了一座文學高峰,攀登之前先學會方法,這樣難道有錯麼?至於寫作水平那就是個人問題,遣詞造句本就是娛人娛己的事,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就沒什麼問題。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詩仙,詩聖。難不成攀登珠峰的每個人都登頂了麼?

  • 2 # 家人為先

    提問者為什麼會用裝模作樣來形容呢?個人覺得不妥吧,比較這個詞帶著貶義詞。

    舊體詩是中國現在一種文學術語,是五四運動之後對中國傳統的格律極嚴的詩體,包括五七言絕句、五七言律詩等多種體式的一種通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寫作者精神的一種表達。

    現在很多的寫舊體詩實際上是對自己精神的某種表達,實際上是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什麼,想透過這種方式來展現自己。相信大家都很能體會到在現在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貌似慢慢的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心也少了。沒有傾訴的物件,所以他們需要找一種載體來將自己的情感用筆和紙來寫成詩或者是文章來展現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需要表達的感情,只是我們所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說用裝模作樣來形容那些舊體詩愛好者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那是一種情感,我們應該理解,也是一種文化,需要我們的認識。

    看看古代或者近代的那些文學家,他們創造的精神財富可以說對現在都是影響深遠,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 3 # 鄞粵強

    少年不知愁滋味,對鏡感懷空賦詩。

    裝模作樣信口唸,敢與李杜對新詞。

    題主所謂“裝模作樣”是文人墨客的通病,就是喜歡把古代的東西撿起來自己嚐嚐,可能不好吃,可能也不好看,可是嚐嚐也未嘗不可,寫幾首仿古的歪詩,不過是想嚐嚐自己的手藝,可能不精湛,可能很難吃,別人看來可能酸臭不可聞,但是,解解悶也是可以的,誰也沒想過要超過李白杜甫白居易,另外,這些文人墨客都喜歡顯示自己,把自己的東西讓別人看 ,還要問別人好不好吃,好不好看,真是無聊透了,你想,中國幾千年了,古代那麼多人寫詩,你一個現代人學什麼古體詩阿,真是討厭啊。

  • 4 # 瘞花秀士

    裝模作樣這個詞用得好,先給個贊

    大約十年前,我在某文學網站做管理,有一次在編輯群裡說過,當今中國文化界有四大俗(這個提法有步王朔後塵之嫌),分別是舊體詩詞、國學、網路文學,還有個我忘了。我說詩詞在當今盛行的一個好處是減輕了人們的戾氣,降低了犯罪活動,不信可以看看我們身邊那些長得跟李逵似的摳腳大漢,由於痴迷上古詩詞,都擁有了一顆少女心,變得扭捏作態起來,取的筆名網名也個頂個的鮮嫩,比如什麼雨馨啦,什麼詩雨啦,什麼柔憶啦,都能掐出水來,你說這是不是古詩詞的一大好處?

    至於這些人的詩詞創作,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慘不忍睹,普遍現象就是不合格律,有的沒有按照平水韻、詞林正韻來寫,有的雖然依律來寫了,但因能力問題或方言問題,還是出現了不合律。

    更重要的是文學功底的欠缺,這類詩詞作者沒有認識到文學是一門涉及面最廣的綜合學問,因此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重視藝術修養的培養,對古漢語一無所知,寫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在結構上不懂起承轉合,在切入角度上都是公共視覺和思維,既不真實也不真誠,在表現上多是概念化的敘述,造成詩歌審美上強烈的隔離感,在題材上不是複製新聞口號進行宣傳,就是無病呻吟地翻來覆去寫自己那點蒼白的小感受,其文學價值無限接近於零。

  • 5 # 歪詩邪對劣酒廉煙

    不邀自來!

    主要是發覺題主的問題攻擊性蠻大且貶低意味較濃!

    寫詩的人,或許水平不夠,甚連所謂的平水律什麼什麼的都搞不明自,更遑論什麼格律樂府之類的。但,哪怕是無病呻吟,至少是其情感渲洩的缺口!

    本人文化水平可以說極低,無聊時也喜歡胡謅幾句,的確是很難入所謂“大家"的法眼。那麼,請問“大家”一句:"大家"們是否生來就是“大家”?我只聽說過含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還未聽說過含筆桿子出生的大文豪!人生本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倘有些人上房抽梯還鄙視正往上爬的人,從目的性大可懷疑人生觀道德觀或是價值取向有了偏差。

    至此止。結末提醒題主:提問題勿帶明顯導向性!

    不請自來,再次致歉!

  • 6 # 金論言

    如果裝的像也就罷了,慢慢地潛移默化從一開始的裝,後面的愛好家學習,最後那不叫裝模作樣了,是正二八經的學了寫舊體詩。如果說他一直能裝下去,說明他有一個時序的學習精神,哪怕他的虛榮心很強,鼓勵適當,我相信從裝到寫再認真的寫,還是鼓勵這樣的裝的!

  • 7 # 過客春

    此出題人是何居心?是表達有誤還是內心醜陋?但無論哪樣,實屬無知無德之人:

    一、若是說有些人功底不夠卻只固執寫舊體詩,一味排斥其它形式的詩,且沾沾自喜,將這類人稱做“裝模作樣”,倒多少有點規勸之意,但言辭太激,要知道還有“惡語傷人”這個詞,還是要積點口德。人家自愛寫什麼,只要不違法,皆是個人自由。真懷好意適當建議一下即可,畢竟千人千性,在你眼裡視若珍寶的東西可能在其他人眼裡就是一俗氣之物。還是那句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容人便是容己”。

    二、若是將所有喜歡並堅持寫舊體詩的人一棍子全部打死,皆稱為“裝模作樣”,則此人心理黑暗可見一斑。往小了說,是個人無知妄自尊大,或者有些許“羨慕嫉妒恨”;往大了說,是居心險惡,企圖全盤否定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舊體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湧現了多少優秀詩人和名篇佳作,它們集文學性、思想性、藝術性於一身,璀璨奪目,輝煌於世,中外都為之景仰。今人對它感興趣並實踐之,是文化傳承。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雖有不足,作品有不少稚嫩之處,但“千里之行積於跬步”,只要有一定規模的人在堅持,早晚會人才輩出。即便不能直追李杜,也會給今人創造出膾炙人口的詩篇。

    三、如果說,出於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努力創作以舊體詩為形式的名篇佳作的人是“裝模作樣”的話,那我倒希望這樣的“裝模作樣”更多一點,規模更大一點,而我自己,當然是始終不渝投身其中,成為“文化復興”戰旗下的一名小卒。而到我們國家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的時候,那些企圖否定中國傳統文化、阻礙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的跳樑小醜們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哀嘆他們的失敗。

  • 8 # 王姨823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化傳承素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稱。

    唐詩應該是現代的我們相對於其他文化更為熟悉的了。唐朝國力強盛,社會繁榮。文化發展迅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文人雅士。更是留下了很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千古名句。

  • 9 # 陳老牛1

    現在寫舊體詩詞的人很多,全國性和地方性詩片語織和成員的眾多就是證明,加上一些雖不在詩片語織內,卻有詩詞修奍的老文人甚至老科學家就更多了。他們之中有相當一些人的作品非常好,質量遠比現在的新詩在上,讀著讀著,那種新奇的構思,俊俏的語言,以及嚴整格律造成的對仗美、音樂美,往往不由教人拍案叫絕,擊節讚賞。好些作品可與古代名詩詞家比肩甚至超過之。不涉其境,不知其妙。當然平庸之作也不少,這不奇怪,任何時候,任何文藝領域都有,何止舊體詩壇?我看新體詩中那種朦朧得像一灘夢囈,鬆散得活像是散文,扭捏作態,無病呻吟的東西也太多了。總之舊體詩詞亡不了,還會茁壯成長呢。只應好好呵護,不可冷潮熱諷。

  • 10 # 小野素材站

    雖然我不是你說的好多人中的一個,但是我覺得寫舊體詩就一定想成為李白嘛?不能是一種愛好嘛?就你那樣說:我學畫國畫,學畫蝦就一定想成為齊白石嘛?這太可笑了。

    寫舊體詩就不能是一種愛好,一種情懷嘛!

    我覺得舊體詩是古人留傳下來的一種文化,很多人追逐這種文化,就應該被提倡。而不是嘲諷人家。

  • 11 # 石趁

    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一種情感的形式,一種對經典的追憶。

    歷史的發展和文明的交流,是從古代延伸的。

    人們去寫舊體詩,並不是成為當代李白。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以及情感。

    第一:人們在自己的意識裡有一股衝動,用別的方式覺得不妥,就用文字表達。

    第二:寫下舊體詩,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認知自己的心靈。

    第三:人們嚮往那種文人墨客的讀讀寫寫的情懷。

    給身心愉悅,與靈魂相遇。

  • 12 # 流行皇帝

    我是華人,所以寫中國詩詞,每個國家都有其格律詩詞,如莎士比亞,寫十四行,非十四行題材的文字被歸納為文集類。

    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其英文版用英式格律,出版時按詩,但中文版翻譯後被歸類文集。泰戈爾《飛鳥集》,在印度出版因用該國詩詞格律,被稱詩集,但翻譯後在歐美歸為文集。

    什麼現代詩,其實是翻譯體文章,最多是散文,中國《語文論叢》到現在也沒有將現代散文歸類為詩的體裁,詩,首先得是韻文。而格律詩詞是歸類到詩類的。

  • 13 # 老實185501065

    本人很喜歡舊體詩,也在學寫,但因水平有限,總難達到有關要求。所以寫出的東西只能算順口溜而已。

    試詠一首:《織金洞嘆》

    織金洞府奇特景,

    一睹真容鬼神驚。

    歎為觀止氣勢宏,

    形態萬千色彩紛。

    山川河流天外天,

    湖泊堰塘洞中存。

    塔林群山靜寂寂,

    宮殿樓閣霧森森。

    自然景觀形狀異,

    人物身態栩如真。

    天造地設世少有,

    億年岩溶始生成。

    三層洞境若覽盡,

    清晨到夜走不停。

    2018.7.19老實

  • 14 # 王彬彬39

    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自然受大眾喜歡,也許是唐詩太過輝煌,當今的人們總以會背誦古詩,來顯示自已有文化素養,那些詩歌的確能夠帶給人們美好的藝術享受!詩歌的繁榮也是一種文化的繼承!有繼承自然也有創新,現在凡是有點文化素養的人都會吟詩,創作數量更是驚人,也有不少佳作,只是可惜這種文化從高雅變成了通俗,所以優秀作品不是那麼容易脫穎而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麵千層餅的做法,五香發麵千層餅怎麼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