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針灸康復科小超
-
2 # 五月502
有些簡單的病,比如體表疾病,醫生透過望聞問切是可以做到的。但大部分疾病的診斷可以形容為隔皮猜瓜,你有本事透過拍拍瓜就確定瓜熟不熟?壞沒壞?裡邊長沒長仔?長了多少仔?如果沒有這個本事,為什麼又讓醫生有這個本事呢!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相同的表現,即使同一個病,不同階段表現也不一樣,沒有特定的檢查,即使醫生考慮正確了,也無法確證,治療起來就盲目。如果沒有相應的檢查,僅憑望聞問切或經驗很容易漏診和誤診,在目前的醫患關係比較緊張的今天,醫生都在走鋼絲,要想不出事或少出事,該做的檢查還是得做,否則一旦出現漏診或誤診糾紛,主管醫生吃不了兜著走。
-
3 # 愛很博大
哈哈,這提問簡直是重新整理人的智商下線,人吃藥是為了看病,不知道啥病就吃藥那不是傻子嗎?醫生最主要是診斷疾病,一旦確認病情治療反而是其次,另外就是一個肺炎也有細菌,病毒,支原體,寄生蟲等各種病原體,而各種病原體有需要針對性極強的藥物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和避免副作用
-
4 # -斯巴達克斯-
算命能!看病做不到!對自己的身體一分錢都不想花,還要求醫生都是神仙?佩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行你來!我讓地方!
-
5 # 三聯六段
這是兩個問題,首先說說病人。
病人能不能要求只看病,不檢查。首先得說說這個要求,病人是否有要求的權力,在當下的醫療環境中,病人及其家屬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來到醫院,全憑醫生的安排毫無提出自己想法的權力。其次,病人想不想要求,十支八九都沒有想到過,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其次,說說醫生能不能做到僅憑望聞問切治病。
首先,醫生能不能,現在的醫療體制下,想必很多醫生已經不具備這一技能了,不會當然會不能。
其次,醫生敢不敢,醫療檢查在醫療機構收入的佔比相當大,因為其很多走不了醫保,都是醫院的收入,即便醫生會,醫院讓其多開檢查,他敢不開嗎?
再次,聊聊對症下藥。什麼事過度醫療?小瘍大檢,小病大治,一下給你治好,醫生,醫院怎麼收入?不是我們腹黑,這已經成為常態了,你的病跟對症你的藥沒關係了,而和你兜裡的銀子成正比
-
6 # 骨傷科孫建峰
看著大家在嚷嚷,我就進來看一看吧。
首先,這是個命題錯誤,什麼叫不檢查?望聞問切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裡的望、聞和切就是檢查,不要簡單的以為中醫就不做檢查了,搞不懂就在那瞎嚷嚷。
經常在門診那裡看到一些病人,一個簡單的疾病,比如腱鞘炎,做了一大堆檢查,排除一些免疫性的疾病。其實直接切診就可以了。中醫裡的望診、聞診和切診就是檢查。這只是因為沒有花錢,沒有抽血,沒有讓接觸射線照片子,動作簡單近乎沒有被看到而已。
方法的選擇不同,要能診斷出疾病,治療有效才可以。中醫不能確診的需要西醫的檢查,西醫治不了的也需要中醫進行診治,中西醫結合,殊途同歸,法乎自然。
-
7 # 消化科鄭醫生
當然絕對可以,沒說的,按照規定簽字畫押責任自負,保證自己不鬧事不逼逼,自己承擔所有責任,並且還得保證家人也都不鬧事不逼逼,就可以了。或者說,去藥店啊,營業員會對症下藥的,不用任何檢查,不用掛號費。
-
8 # 再快也是86阿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肯定是可以的,醫生不會強迫你做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極少部分可以做到,絕大部分疾病做不到不檢查確定疾病。
首先第一個問題,去看病,能否接受檢查,是否接受治療,都是病人自己主觀決定的,說的嚴重一點,誰也沒有權利強迫你檢查,覺得檢查過度,大可以拒絕檢查。
第二個問題,除了極少部分疾病,比如輕度燙傷,有黃膿鼻涕和痰液的感冒之類的(就算這麼明顯的症狀一般血常規和胸片也不能省),疾病都是不典型的,不是你沒有這個症狀就不是這個病,也不是你有了這個症狀就是這個病,就說簡單的胸痛吧,至少可以說出幾十種不同疾病(雖然很多並不常見),我敢打包票,國內再權威的專家,在遇到不典型的體徵時,不做檢查能夠準確的診斷出疾病且永不誤診,這種已經不是人,可以說是神。
-
9 # 宇宙外的石頭
個人認為可以,醫院可以開一個不檢查門診科室,但必須從法律上明確這類不檢查的看病如果誤診,不能追究醫生任何責任!
-
10 # 群山河流
現在的專家、政府講究循證醫學,而循證醫學是講究證據的。到大醫院看病,醫生只能先全身檢查一遍再說,這個檢查動則就幾千或上萬,而治療疾病的藥費或者幾十塊錢就夠了。大檢查小治療,這是專家、政府提倡西醫、循證醫學;病人對醫生挑刺造成的後果。
-
11 # 曉宇152576631
很多病的症狀都不典型,做了很多檢查也不能確診,何況不做檢查呢?當然如果你去看病不想做檢查也是可以的,因為是你自己花錢,醫生也不能強迫你,但是你要承擔誤診,漏診的風險。而且這種情況下醫生一般不會輕易給你開藥的,因為診斷不明確,不能隨便用藥。事後如果病情加重了,不要說醫生沒給你看好,或者給你誤診了什麼什麼的,自己承擔後果。
-
12 # 噼裡啪啦蹦蹦啪
第一個可以,醫生每天那麼忙還有精力把你押到CT裡麼?
第二個望聞問切這種方法也叫檢查,但是隻適合中醫,西醫更相信資料。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醫生動不動就讓做檢查一點都不會看病,我都告訴他症狀了,他都不知道我得的什麼病這種人配當醫生?
按照你這種說法給你舉一個。
假設你要去A城找一個人,你去找到警察後尋求幫助。警察問你你要找誰啊,有啥特徵?你說我找B,是個胖子。警察問你還有什麼其他特徵麼?你說我都告訴你叫B還是個胖子你怎麼都找不到人,你這樣還配做警察麼?
請問透過上述例子你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
是不是當我們獲取不到足夠多的條件,我們要探尋要尋找的東西就具有越多的可能性?
找人是如此,看病更是如此。它關乎著你的身體健康,簡單的跡象可能只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
回覆列表
以前可以,現在不行了。中醫古代看病,只有望聞問切,醫生根據經驗看病,也有看好病的。好醫生十個病人能看好七八個,一般的醫生十個能看好三四個,大家對醫生都很尊敬,看好病了,這是醫生的功勞,看不好,這就是命,沒人找醫生不行。現在看病,醫生都要做檢查、化驗,花費雖然多了,但治療效果比原來好很多,就這也有誤診和漏診。現在病人有病,你不給人家查出來,過後人家會說這是你醫生失職,但你檢查的全面了,患者覺得你亂開檢查,就為了提成。所以現在只靠望聞問切看病,已不能滿足需求。醫生看病冒的風險太大,只能按診療常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