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705105518939
-
2 # 佔禮雜談
歷史上真實的地主和農民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這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不會知道。像我這麼大歲數也沒有經歷過,但是,卻也沒少聽父輩說過。
以前的地主擁有比較多的土地這倒是不假,他們把有些土地租給農民種。他們提供種子牲畜勞動工具,農民出力,到秋天兩家分紅。一般都是地主獲得六七成收入,農民得三四成收入。如果是好年頭,農民基本也能夠能獲得溫飽。但是如果碰到災年,農民就有些麻煩了,他們必須靠借貸過日子。
農民借貸只能到地主家去借,一般利息是錢三谷五。就是借錢是月息三分,借糧食是月息五分。如果按年算借錢就是春天借一塊錢,秋天要還一塊三,借糧則是春天借一斗糧,秋天還一斗半。
為什麼借糧利息比較高呢?,主要原因就是春天糧食少比較貴,秋天的糧食多比較便宜。這樣,如果有一個災年,農民就有可能掉進去。農民總是靠借貸過日子,也就沒有了翻身之日。
當然地主也可以自己種地。地主自己就需要僱工,僱工分長工短工。常工當然是整年在地主家幹活,吃住在地主家,過年時才拿工錢回家。短工就是在農忙時僱幾天,由於短工的活計比較累,工資當然是稍高一些。
過去農民和地主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對立,因為農民還不明白什麼叫剝削,如果受窮就只怨自己命不好。
解放後農民翻身做主人了,在黨的教育下才明白自己受到了剝削。那些地主富農家庭都被分了土地,受到了管制。特別是那些對待農民比較苛刻的地主還捱了鬥,有的因此還丟了命。而那些比較厚道的地主,雖然也被瓜分了土地,但是卻沒有遭多少罪。
-
3 # 白雲飄飄203071113
過去的地主也分三六九等,區別還是很大的。老地主與新興地主,明朝的地主與清朝的地主還有民國時候的地主,南方地主與北方地主等等,都有很大差別。南方地主剝削壓迫人的佔比例大,北方地主剝削壓迫的佔比例小。老地主家銀錢多,新地主家銀錢少,新興地主家沒有錢,因為有錢他還想買地。地主們性格各異,老地主大地主僱人看家護院看農田,新興地主自己照顧自己的莊田。其它地主我不知道,單說我村地主和種田人的關係是,你種地主的地一股是50畝,不管收成如何,都是三七分成,地主三,種田七。我村土改時,除兩家地主被打死外,其它只是挨鬥都保全了性命,因為他們對待窮人非常好,災荒時外借糧食不要還,窮人娶妻經濟上給予幫助,到他地裡撿莊稼或偷莊稼,看到了也沒事,相反還安慰幾句,當然這以後窮人就不再偷他的了。我說的是我村的情況,其它放不知情。
-
4 # 蔡青木
歷史上地主與佃農之間是怎樣一種關係?
地主分兩種:惡霸地主和勞動地主!
勞動地主就是擁有很多土地自耕農民,一般沒有佃農,只在農忙時節僱請短工,管伙食開工錢,地主和僱工之間是一種勞務關係,和今天老闆和打工仔沒區別o
惡霸地主和佃農之間有恩怨情仇有的甚至有血海深仇!但這種比例低o
傳統中國農村提倡耕讀傳家o有幾畝地養活一家人、一個家族,男人白天耕地、晚上讀書,他們信奉達則兼濟天下,滯則獨善其身!受這種耕讀傳家文化影響,既是土地再多丶佃戶再多土地主人一般對佃農不太苛刻,土地租金也有相應規定o
清到民國土地賦稅為十賦稅一,也就是正常年景收成十分之一;災年地主還看課,欠收年成酌情減免o
民國時期一些地方提倡富戶落捐o捐著為一種臨時收期錢物在一些鄉村是由地方鄉紳主動承擔,對於缺衣少食家庭保甲一般不攤派,一些鄉賢也以主動擔捐為榮o
歷史上象劉文彩黃世仁那類惡霸地主很少很少o
受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限制,佃農一般交完地租都所剩不多,既使不繳地租收成也不多,佃農生活都很艱苦’被剝削感受也就很強烈!
-
5 # 鬥堰衝
過去人們對資本家,地主的理解多為誤讀,他們如果真像描繪的那麼心黑,扛活的窮人早跑了,不要把窮人都當成傻子,富人需要窮人為他們打工,就必須考慮籠絡他們的人心,如果真把人壓榨死了他上哪找人去?我的老父親就說過,哪個東家摳門,就很難找到人給他扛活。農忙的時候都是肉管飽,酒管夠,農忙之前都會請人煮幾蒸子酒預備著。
富人和窮人本來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富人靠窮人打工幫他們賺錢,窮人靠給富人打工養活一家老小,也有富人經營不善成了窮人,同樣也有窮人因為有本事慢慢成了富人,窮人富人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富人是國家稅收的主要貢獻者,是緩解就業壓力的引領者,是整合人力資源與社會資源的國家精英,富人越多國家越富強,富人越少國家越貧窮,窮人支撐不了國家財政,有能力的窮人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富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樣工商業就會更加繁榮,國家用富人的稅款提高國防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出臺惠民政策,窮人同樣是受益者。
-
6 # 彩色山鄉
不管是在封建社會還是在民國時期,地主與農民都是一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是階級鬥爭不可調和的產物。
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其為低下,人們只有團結協作才抵禦饑荒和自然災害,根本沒有剩餘價值產生,所以不存在地主與農民。
再到啟建立夏朝,有了剩餘價值的產生,自然就有了剝削和壓迫,因而就有了私有制,不僅是土地,包括人口這一主要的生產資料也成了少數奴隸主的私有財產。我們姑且認為奴隸主與奴隸是更低版本的地主和農民。奴隸在奴隸主眼裡是沒有任何尊嚴和自由的,只有壓迫與被壓迫。
再到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有了大大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生產關係與之相適應。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地主與農民的關係不再像奴隸主與奴隸一樣,農民有了一定的生產資料。但是,土地還是掌握在地主階級手裡,農民為了生活只能租賃地主階級的土地或者受僱於地主階級。他們之間的本質仍舊是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
到了民國時期,有人說地主與農民的關係很融合了,甚至有人說是互幫互助的關係,那就大錯特錯了,只是迫於社會發展形式,地主的剝削壓迫手段沒有那麼殘暴和血腥罷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仍舊是社會的主要矛盾。
1952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這才徹底的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廣大農民翻身做了主人,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序!
-
7 # 鄉村陽
過去的地主也分三六九等,區別還是很大的。老地主與新興地主,明朝的地主與清朝的地主還有民國時候的地主,南方地主與北方地主等等,都有很大差別。南方地主剝削壓迫人的佔比例大,北方地主剝削壓迫的佔比例小。老地主家銀錢多,新地主家銀錢少,新興地主家沒有錢,因為有錢他還想買地。地主們性格各異,老地主大地主僱人看家護院看農田,新興地主自己照顧自己的莊田。其它地主我不知道,單說我村地主和種田人的關係是,你種地主的地一股是50畝,不管收成如何,都是三七分成,地主三,種田七。我村土改時,除兩家地主被打死外,其它只是挨鬥都保全了性命,因為他們對待窮人非常好,災荒時外借糧食不要還,窮人娶妻經濟上給予幫助,到他地裡撿莊稼或偷莊稼,看到了也沒事,相反還安慰幾句,當然這以後窮人就不再偷他的了。我說的是我村的情況,其它放不知情。
-
8 # 蔣山老徐
題主提到歷史上真實的地主與農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
這個話題比較敏感,在那以階級鬥爭的年是不敢實話實說,我對歷史上的地主真實情況以外地地主的情況也不敢亂說,但對我本地地主與農民之間關係非常清楚,並且蒐集整理有關本地主的有關資料,留給後人參閱,現談點自已的看法!
一,我多謝爺爺是位吃貨,使我們子孫後代沒有成為地主的一份子。
以我自然村(徐村)為例,土地全村4戶地主,5戶富農,|戶小土地出租,2戶上中農,11戶為中農,原本地主應該是我家和另一家徐姓,因為我家上代有幾十好田,爺爺不下田,僱工種田,又非愛吃,後來將兒子們分家後正好土改,爺爺己過世,三個兒子劃為中農。
另一家原來也村上最好的,由於爺爺賭博敗光了家產劃為下中農,土改時還當了代表。
在我們村上的9戶地主富農原來是最苦的人,是勤儉持家,又有靈活的經營頭腦是後來居上當上地主富農的。
二,我們本地地主是如何產生的!
1,靠繼承祖業做地主的,如本宗族叫窯頭徐家,在長毛造反時,8o多戶全部絕戶,只留一戶,所有財產由他一戶繼承,經歷了清未,民國,到土改時成了地主,本地像這樣的地主有好幾戶。
2,有靈活的頭腦,發展多種經營,如本村一位地主叫徐惠利,他利用旱地裁桃樹,8畝多旱地的桃樹年產桃子一百多擔桃子,當年一擔桃子可值一擔大麥,到下半年一擔大麥可得150斤稻穀,他家幾年後就富了,買田置地,在他的帶領下,全村人都栽桃樹致富,一直延續到50年代中期。
3,經商致富,開各種作坊,如油坊,糟坊,糖坊,麵坊,壠坊,糕坊,以及日雜店,百貨店,以經商致富做地主。
三,地主與農民之間的關係怎樣!
以我村為例,我們二家與他們9戶地富家庭關係一直很融洽,一直持續到今天,原因,我們的窮不是受他們的剝削而造成的,而是自已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如他們,艱苦創業的精神不如他們。
四,在1979年1月1日中央作出地主富農摘帽子問題和地富子女成份問題的決定,從而取消成份論,今天人們對這一敏感問題才敢於講真話講實話。
-
9 # 戈壁胡楊的微笑
我記得小學時候太爺爺去我們學校做憶苦思甜 結果他老人家說地主家的窩頭好吃 ,被校長給請下臺了 說您老了 其實 太爺爺 爺爺他們都是地主抗年終 地主待長工都很好 地主是自己努力工作累來的
-
10 # 11278永往直前
首先我是80後,像我們這麼大的包裹父母那一輩都沒經過和地主打工的關係。地主也有好的也有孬種的,並不是所有地主都是壞的。
聽我媽說,我姥爺小時候就是給地主家幹活的,就是在地主家幹些家務活,逢年過節的還給年餃子等在給點工錢過年了嘛,這是好地主的做法,壞地主咱就不用說了大傢伙都應該知道點。
說白了就是現在的僱傭關係,往小了說就是現在的家庭保姆關係差不多,給人家看看孩子做飯洗衣服等這類的活,有的家庭對保姆就挺好,工錢給的高吃喝都和家主一起吃,有的人就不一樣,對待保姆真的就像以前那些壞地主一樣,刻薄找事難為保姆之類的事。
往大點說就是現在工廠僱傭關係,其實都和上面的差不多,就是工資高待遇好了點,有的還是小氣工資不高不說,逢年過節的發點福利都不捨得發,這就是壞地主的樣子。
回覆列表
歷史上從明朝以後中國的大地主己經很少了,土地大部份集中在家族這個集體中管理,分配給各農戶耕種!除交少量地租外主要是交公糧。地主和顧農的關係存在著剝削削。民國時期允許大地主出現,是一種很不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