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 大師級的地緣政治玩家內塔尼亞胡贏得第五個總理任期
根據4月10日的出口民調顯示,以色列現任總理、執政的利庫德集團(Likud)領導人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贏得了於2019年4月9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他將創紀錄的開始其第五個任期,從而成為以國曆史上主政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此前,內塔尼亞胡已掌權13年。
10日,在本次大選中對內氏發起強大挑戰的反對黨—藍與白聯盟(Blue and White)黨首之一、以色列前財政部長亞伊爾.拉皮德承認該黨以些微差距落敗。他說:“我們沒有贏得這一輪選舉,但我們有贏得下一輪選舉的工具。”拉皮德還對支持者明確表示,“藍與白”將繼續戰鬥,將議會變成“戰場”。他說:“我們不是來結束2019的競選活動,而是為了開啟2020年的活動。”
2019年的以色列大選:兩個本雅明之爭
藍與白政黨聯盟又被以國輿論稱之為“將軍政黨”,它由一群以色列國防軍前高階將領主導,其核心為反對派總理競選人、前以軍總參謀長本雅明.“本尼”.甘茨,領導層包括前國防部長摩西.亞阿隆與前總參謀長加比.阿什克納齊。
今年以色列大選開打前,內塔尼亞胡因貪汙和賄選醜聞陷於司法調查,以總檢察長阿維哈伊.曼德爾卜利特對國家總理做出了起訴的決定。但內氏堅稱這是反對黨對他展開的“獵巫”行動。
10日的投票統計結果表明,內塔尼亞胡所屬的利庫德集團及前參謀總長甘茨率領的藍與白聯盟將各拿下35個議會席次。以色列議會實行一院制,每屆任期4年,議會選舉於4月9日舉辦,全國634萬選民將投票選出120名議員。任何政黨在議會的120個總席位中,必須擁有過半多一的席次(61)方能執政。然而,相比代表中間勢力的藍與白聯盟,利庫德集團在尋求其他右翼夥伴組建聯合政府方面顯然更有優勢。
9日的選舉投票剛一結束,內塔尼亞胡便立刻與右翼政黨代表就組建新的執政聯盟進行談判,並獲得幾乎全部這些政黨的支援,預計在議會獲得過半的65個席次,而這也代表內塔尼亞胡將再次具有組織聯合政府的權力。
10日,內塔尼亞胡發表講話稱,投票結果是“巨大的勝利”和“難以想象的成就”。他說:“我對於以色列人民選擇第五度信任我感到十分欣慰。我依舊會組建一個右派政府,但我希望成為所有以色列人民的總理,不論你是左派或右派,猶太人或非猶太人。”
但以國媒體指出,這次的選舉結果確認以色列的右派政黨持續獲得更多人民支援,而新政府也預計會成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右派的政府。“雖然內塔尼亞胡在勝選感言中表示會成為代表所有以色列人民的總理,但他的團隊仍然延續他一貫分化社會與製造恐慌的策略。他在競選期間不斷透過指控甘茨、阿拉伯政黨結盟與左派政黨會帶來的危險來迎合右派選民。”
內塔尼亞胡更在今次競選的尾期,首次聲稱如果勝選他將正式吞併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部分猶太人定居點,試圖藉此得到多數右派選票。
4月6日,以國電視12臺記者在訪談節目中向內氏提出問詢,是否有吞併約旦河西岸一些猶太人定居點的計劃,內塔尼亞胡給出非常肯定的答覆。他說:“將擴大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主權。無論大小、或是否處於偏僻地段,每個定居點都是以色列人的,因此一定要掌控主權。”
以色列政界人士分析稱,這表明距大選僅三天之際,內塔尼亞胡似乎是在向那些對此前解決辦法持懷疑態度的右翼選民發出的一種呼應。特拉維夫的一位地區安全專家說:“從我自己的研究來看,更多的人支援加沙的升級,而非反對。有些人認為升級是解決(示威和火箭射擊)的唯一方法。在我看來,對內塔尼亞胡處理不滿意的人認為,他在加沙的軍事反應方面做得還不夠。”
而反對黨因有三位前以色列最高階的軍事領導人掌控國家安全政策,使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今次選舉中,與前國防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領導的藍與白中間派聯盟形成激烈競爭局面,“內氏的最新表態有利於加強輿論攻勢。”
內塔尼亞胡的批評者則說,強佔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政策會進一步損害以巴達成和平協議的可能性。法新社提醒道,“從國際法角度看, 1967年以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內建立猶太人定居點的做法屬非法行為。國際社會大部分觀點認為,這一做法構成雙方實現和平的主要障礙。”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一名高官稱,內塔尼亞胡的表態並不“出人意外”。他在推特中寫道,“如果國際社會繼續無視以色列的做法,以色列則將繼續肆無忌憚地違背國際社會準則,尤其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援下。”
阿拉伯世界的部分領袖還指控內氏妖魔化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社群。阿裔佔以國總人口的20%,但他們此次大選的投票率偏低,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政黨預估最多能拿下6個議會席次。
以色列人民把2019年的選舉看成是“兩個本雅明之爭”。常被叫做本尼的藍與白聯盟總理候選人甘茨與內塔尼亞胡同名,他被一些中東媒體形容是“現代以色列版的約翰.韋恩”—綽號“公爵”的好萊塢西部片巨星。
“甘茨是一位現代以色列人約翰.韋恩,尤其是與他在1969年戰爭史詩片《綠色貝雷帽》中扮演的邁克.柯比上校相似。與矮小傲慢和說話響亮的埃胡德.巴拉克不同,甘茨輕聲細語。他接受了「公爵」的智慧:說話低聲,語速慢,不要說太多;最重要的是從不道歉,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甘茨不僅沒有為他的血腥過去道歉,而且,他實際上對此表示自豪。”
儘管以色列當前面臨的軍事、安全、經濟情勢相當複雜,但由於甘茨並沒有拿出根本不同的政策綱領,兩個本雅明之間的競爭,最後變成了對內塔尼亞胡贊同或反對的全民公決。
4月9日,一位以國退休老人在耶路撒冷投票時告訴記者說:“今年,在藍白色政黨方面,還是有不少行動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受到了青年人的關注。不過,總的來說,今年的選舉讓人覺得很不痛快的是,投票變成了是贊成還是反對內塔尼亞胡,我覺得,以色列不應該是這樣的,選舉的重要性太被簡單化了!由於被簡化,所以在長遠的政策上就沒有闡述和辯論,我覺得是少了這個。”
內塔尼亞胡:中東地緣政治的大玩家
以色列雖然很小,但在世界舞臺上,這個國家的總理絕對算得上有影響力。在以國公眾看來,他們習慣稱作“本本”(Bibi)的內塔尼亞胡,“以治國者身份大出風頭,能與華盛頓和莫斯科的大人物們合作,因此,國家的命運儘可放心交給他。”
曾有阿拉伯媒體這樣問道,“除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外,誰可以在以色列選舉前兩週內與美國和俄羅斯總統舉辦兩次成功的峰會?”
而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尤其令他輕易得手,“很長時間來,特朗普就一直與內塔尼亞胡協調對伊朗政策;透過退出伊核協議、將美國大使館遷入耶路撒冷,他幫了內塔尼亞胡的大忙;而就在選戰進入高潮之際,他宣佈,華盛頓現在也承認以色列對1967年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的主權要求。”
2019年4月6日,特朗普總統在拉斯維加斯出席共和黨與猶太聯盟(Republican Jewish Coalition)的年度領導會議的演講中,毫不掩飾的聲稱,他推進了多項重要決策以贏得猶太選民支援。猶太裔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7%至2.6%,歷屆大選中,共和黨獲得猶太選票的數量僅為民主黨的二分之一。
內塔尼亞胡的政治動機很清晰,他需要運用精明的外交策略來贏得國內選舉,但在這之外,以色列總理更是一位擅長地緣戰略的高手。而且,特拉維夫已經花了很長時間來經營與華盛頓、莫斯科的三邊關係,並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重新塑造中東。
有中東媒體稱,這一切都始於2016年9月底在特朗普大廈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見。當年,內塔尼亞胡正在紐約參加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峰會,他特意與競逐美國總統大位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展開了試探性接觸。根據前特朗普前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的說法,“會議很快變成了世界地緣政治的大師班。這位經驗豐富的四屆以色列總理執教這位億萬富翁政治新手,講述美以關係在中東苦行中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內塔尼亞胡與未曾謀面過的特朗普一拍即合。他不僅令人滿意地回答了未來美國總統的所有問題,還極其投合特朗普的戰略本能,為其勾勒出關於國家安全、移民問題、恐怖主義、伊斯蘭教等重大議題的政策要點—甚至包含介紹以色列修建邊界牆的優勢。
內塔尼亞胡把他對西方外交戰略的全部看法高度提煉並集中在一個簡單的公式中:“伊朗,而不是俄羅斯,是「我們」主要的敵人。”他強調,俄國總統的獨特定位是幫助西方反對伊斯蘭極端組織等敵人。
在某種程度上,內塔尼亞胡是位一流的“國際象棋大師”,他很早就積極遊說特朗普與普京修好,改善與莫斯科的關係。而特朗普在2017年入主白宮後,也堅決頂住“通俄門”調查壓力,修正對俄戰略,“與志同道合的強人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有西方媒體稱,內塔尼亞胡、特朗普和普京之間,在個人層面上,這是一個簡單的聯盟。“三人實際上似乎彼此喜歡並且相互讚美。可能有不同的過去和不同的風格,但他們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的:富有男子氣概的民粹主義或民族主義者。”而他們最討厭的人就是奧巴馬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切,“無論是多元文化主義、自由主義還是自由派外交政策。”
但特朗普的對俄緩和政策在華盛頓卻遇到極大反彈,“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都不能說服美國兩黨的傳統權勢集團接受普京,哪怕是作為對抗伊朗的方式。伊朗可能被視為一個糟糕的地區行為者,但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危險的全球敵人。”
雖然普京與特朗普個人的想法相似,但他們的國家卻似乎總是處在對立面:從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軍事幹預、最近開始向委內瑞拉部署俄國軍隊直接挑戰華盛頓的西半球后院,到網路戰、核擴散以及歐洲、中東地區安全等。
“透過這種方式,俄羅斯作為一個主要的獨立地緣政治參與者,重返全球舞臺,最常見的是美國對手。普京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他們確實都同意維護以色列的利益,或者至少普京和特朗普就對內塔尼亞胡個人的看法達成了一致。
而以色列總理並不是理所當然獲得美俄兩國總統難得的信任的。“特朗普和普京有一次最終以失敗告終的峰會,四次短暫相遇;內塔尼亞胡在兩年內與特朗普成功舉行了五次會談;並在過去四年中,與普京舉行了13次同樣成功的會談。”
從內塔尼亞胡角度而言,儘管他在幫助拉近華盛頓和克里姆林宮的關係上遭受了多次挫折,但他仍堅持與普京保持密切關係。“因為俄羅斯是與中東各主要參與者:包括哈馬斯和真主黨,伊朗和沙特等地區競爭對手,以及土耳其和埃及間進行公開對話的唯一大國 。”
內塔尼亞胡還藉助他與特朗普的特殊關係,在事關以色列安全的敘利亞問題上,從普京那裡獲得讓步。最巧妙的是,在敘利亞的多方博弈間,內塔尼亞胡緊緊抓住了普京總統的微妙心理,“充分利用了俄羅斯希望華盛頓對其超級大國地位及其影響力地位的認可的渴望。”
以色列在敘利亞與莫斯科差點鬧出一場危機。2018年9月17日23時左右,俄軍一架伊爾-20偵察機返回赫邁米姆基地途中在地中海上空距離敘國海岸35公里處失聯。同時,4架以空軍的F-16飛機用制導炸彈對拉塔基亞市地區的敘國目標實施了打擊。以軍飛行員利用俄國飛機作掩護,將俄飛機置於敘防空火力下,致使伊爾-20被敘國S-200防空系統導彈擊落,造成15名俄軍人死亡。
但事情過後,俄國總統似乎很快忘卻了這起悲劇,並同意與以色列成立一個工作組,考慮從敘利亞撤走外國軍隊。“他還預設以色列定期侵犯敘利亞領空,並對那裡的伊朗目標進行無限制的轟炸。”
華盛頓中東問題專家稱,內塔尼亞胡對俄國關係的投入如此之大,以至於他被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規勸要“非常小心”,就敘利亞與克宮簽署的協議,或會“影響美國利益”。
內塔尼亞胡有時候也不得不得罪一下克里姆林宮,當普京最近要求他調解美國、敘利亞和伊朗之間的大規模撤軍交易時,以色列總理不得不拒絕,因為該提案要求儘早取消對德黑蘭的制裁。作為迴應,普京與內塔尼亞胡在4月份的會晤中沒有就敘國局勢採取任何實質行動,而以色列向俄美提供瞭解決敘利亞衝突的原則性建議,特別是伊朗從敘撤軍。
對此間的以色列—美國—俄羅斯三角關係,美國媒體評價稱,“俄羅斯可能需要一些追求,但內塔尼亞胡無法想象在白宮有更好的合作伙伴。特朗普完全接受了以色列對伊朗的立場,以及對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的佔領。”
特拉維夫與華盛頓、莫斯科的友好互動,還為內塔尼亞胡修好同沙特實際掌權者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和埃及總統阿卜杜勒.塞西的關係,挪騰出開闊的空間。
因為應對伊朗的地區擴張及敘利亞、黎巴嫩等地的衝突威脅,特拉維夫與利雅得一直在秘密走近。一家法國媒體說,“與特拉維夫和利雅得有關的主要發展可以總結為,以色列開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部分國家進行合作政策,雙方在安全和情報共享領域展開了合作。”
內塔尼亞胡本人曾證實:“特拉維夫與不承認以色列國的所有(阿拉伯)國家保持有聯絡,因為這些國家在經濟和安全領域需要以色列。”
一反過去白宮中東政策的特朗普政府尋求的則是,在海灣國家和以色列之間建立非正式聯盟,這些目標中最突出的是削弱伊朗的勢力,這是美國在中東戰略的一部分。“透過利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新冷戰」,特朗普尋求在海灣國家和以色列之間建立一個非正式聯盟,並致力於在海灣國家之間建立另一個正式聯盟,以此作為在中東建立戰略聯盟計劃的一部分。”
不過這個大膽的想法最初並不是華盛頓的倡議,而是由以色列和阿聯酋雙方分別提出的。“這個要求經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確定,並在2016年底透過與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進行系列會晤後完成的。”
接下來,2017年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白宮把第一次出訪選擇為沙特,並在當年5月於利雅得緊鑼密鼓召開了三次峰會:美國總統與沙特國王薩勒曼的雙邊會晤;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領導人的多邊會晤;與55個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首腦的會晤。
而對於野心勃勃的沙特穆罕默德王儲來說,如能在海灣國家間組建一個類似北約的聯盟,亦正合他心意。“很可能這個計劃是具有凝聚力的,這是由於沙特在這個新聯盟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美國在北約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整個過程中,華盛頓處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態度也悄然改變。“特朗普政府並沒有致力於尋求美國中東和平計劃—即所謂「世紀交易」的成果,而是致力於將巴以衝突邊緣化。因為該衝突阻礙了美國實現自己的很多戰略目標。”巴以衝突諸如耶路撒冷地位、約旦河西岸爭端等,隨即被阿拉伯國家逐漸邊緣化。
西方中東觀察家得出的結論是,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內塔尼亞胡可能未能讓美國和俄羅斯共同努力重塑中東,但他顯然已成功讓特朗普和普京為以色列服務,進而重塑了與之息息相關的東地中海地緣格局。
內塔尼亞胡 大師級的地緣政治玩家內塔尼亞胡贏得第五個總理任期
根據4月10日的出口民調顯示,以色列現任總理、執政的利庫德集團(Likud)領導人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贏得了於2019年4月9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他將創紀錄的開始其第五個任期,從而成為以國曆史上主政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此前,內塔尼亞胡已掌權13年。
10日,在本次大選中對內氏發起強大挑戰的反對黨—藍與白聯盟(Blue and White)黨首之一、以色列前財政部長亞伊爾.拉皮德承認該黨以些微差距落敗。他說:“我們沒有贏得這一輪選舉,但我們有贏得下一輪選舉的工具。”拉皮德還對支持者明確表示,“藍與白”將繼續戰鬥,將議會變成“戰場”。他說:“我們不是來結束2019的競選活動,而是為了開啟2020年的活動。”
2019年以色列大選被看成是兩個本雅明之爭2019年的以色列大選:兩個本雅明之爭
藍與白政黨聯盟又被以國輿論稱之為“將軍政黨”,它由一群以色列國防軍前高階將領主導,其核心為反對派總理競選人、前以軍總參謀長本雅明.“本尼”.甘茨,領導層包括前國防部長摩西.亞阿隆與前總參謀長加比.阿什克納齊。
今年以色列大選開打前,內塔尼亞胡因貪汙和賄選醜聞陷於司法調查,以總檢察長阿維哈伊.曼德爾卜利特對國家總理做出了起訴的決定。但內氏堅稱這是反對黨對他展開的“獵巫”行動。
10日的投票統計結果表明,內塔尼亞胡所屬的利庫德集團及前參謀總長甘茨率領的藍與白聯盟將各拿下35個議會席次。以色列議會實行一院制,每屆任期4年,議會選舉於4月9日舉辦,全國634萬選民將投票選出120名議員。任何政黨在議會的120個總席位中,必須擁有過半多一的席次(61)方能執政。然而,相比代表中間勢力的藍與白聯盟,利庫德集團在尋求其他右翼夥伴組建聯合政府方面顯然更有優勢。
藍與白聯盟領導人9日的選舉投票剛一結束,內塔尼亞胡便立刻與右翼政黨代表就組建新的執政聯盟進行談判,並獲得幾乎全部這些政黨的支援,預計在議會獲得過半的65個席次,而這也代表內塔尼亞胡將再次具有組織聯合政府的權力。
10日,內塔尼亞胡發表講話稱,投票結果是“巨大的勝利”和“難以想象的成就”。他說:“我對於以色列人民選擇第五度信任我感到十分欣慰。我依舊會組建一個右派政府,但我希望成為所有以色列人民的總理,不論你是左派或右派,猶太人或非猶太人。”
但以國媒體指出,這次的選舉結果確認以色列的右派政黨持續獲得更多人民支援,而新政府也預計會成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右派的政府。“雖然內塔尼亞胡在勝選感言中表示會成為代表所有以色列人民的總理,但他的團隊仍然延續他一貫分化社會與製造恐慌的策略。他在競選期間不斷透過指控甘茨、阿拉伯政黨結盟與左派政黨會帶來的危險來迎合右派選民。”
3月27日,為因應加沙地帶緊張局勢以軍出動坦克部隊。內塔尼亞胡更在今次競選的尾期,首次聲稱如果勝選他將正式吞併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部分猶太人定居點,試圖藉此得到多數右派選票。
4月6日,以國電視12臺記者在訪談節目中向內氏提出問詢,是否有吞併約旦河西岸一些猶太人定居點的計劃,內塔尼亞胡給出非常肯定的答覆。他說:“將擴大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主權。無論大小、或是否處於偏僻地段,每個定居點都是以色列人的,因此一定要掌控主權。”
以色列政界人士分析稱,這表明距大選僅三天之際,內塔尼亞胡似乎是在向那些對此前解決辦法持懷疑態度的右翼選民發出的一種呼應。特拉維夫的一位地區安全專家說:“從我自己的研究來看,更多的人支援加沙的升級,而非反對。有些人認為升級是解決(示威和火箭射擊)的唯一方法。在我看來,對內塔尼亞胡處理不滿意的人認為,他在加沙的軍事反應方面做得還不夠。”
4月8日,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最大的菜市場發表競選演說。而反對黨因有三位前以色列最高階的軍事領導人掌控國家安全政策,使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今次選舉中,與前國防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領導的藍與白中間派聯盟形成激烈競爭局面,“內氏的最新表態有利於加強輿論攻勢。”
內塔尼亞胡的批評者則說,強佔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政策會進一步損害以巴達成和平協議的可能性。法新社提醒道,“從國際法角度看, 1967年以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內建立猶太人定居點的做法屬非法行為。國際社會大部分觀點認為,這一做法構成雙方實現和平的主要障礙。”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一名高官稱,內塔尼亞胡的表態並不“出人意外”。他在推特中寫道,“如果國際社會繼續無視以色列的做法,以色列則將繼續肆無忌憚地違背國際社會準則,尤其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援下。”
以色列的阿拉伯裔人阿拉伯世界的部分領袖還指控內氏妖魔化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社群。阿裔佔以國總人口的20%,但他們此次大選的投票率偏低,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政黨預估最多能拿下6個議會席次。
以色列人民把2019年的選舉看成是“兩個本雅明之爭”。常被叫做本尼的藍與白聯盟總理候選人甘茨與內塔尼亞胡同名,他被一些中東媒體形容是“現代以色列版的約翰.韋恩”—綽號“公爵”的好萊塢西部片巨星。
“甘茨是一位現代以色列人約翰.韋恩,尤其是與他在1969年戰爭史詩片《綠色貝雷帽》中扮演的邁克.柯比上校相似。與矮小傲慢和說話響亮的埃胡德.巴拉克不同,甘茨輕聲細語。他接受了「公爵」的智慧:說話低聲,語速慢,不要說太多;最重要的是從不道歉,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甘茨不僅沒有為他的血腥過去道歉,而且,他實際上對此表示自豪。”
藍與白聯盟總理競選人甘茨儘管以色列當前面臨的軍事、安全、經濟情勢相當複雜,但由於甘茨並沒有拿出根本不同的政策綱領,兩個本雅明之間的競爭,最後變成了對內塔尼亞胡贊同或反對的全民公決。
4月9日,一位以國退休老人在耶路撒冷投票時告訴記者說:“今年,在藍白色政黨方面,還是有不少行動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受到了青年人的關注。不過,總的來說,今年的選舉讓人覺得很不痛快的是,投票變成了是贊成還是反對內塔尼亞胡,我覺得,以色列不應該是這樣的,選舉的重要性太被簡單化了!由於被簡化,所以在長遠的政策上就沒有闡述和辯論,我覺得是少了這個。”
2018年9月27日,內塔尼亞胡在聯大指責伊朗違反核協議。內塔尼亞胡:中東地緣政治的大玩家
以色列雖然很小,但在世界舞臺上,這個國家的總理絕對算得上有影響力。在以國公眾看來,他們習慣稱作“本本”(Bibi)的內塔尼亞胡,“以治國者身份大出風頭,能與華盛頓和莫斯科的大人物們合作,因此,國家的命運儘可放心交給他。”
曾有阿拉伯媒體這樣問道,“除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外,誰可以在以色列選舉前兩週內與美國和俄羅斯總統舉辦兩次成功的峰會?”
而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尤其令他輕易得手,“很長時間來,特朗普就一直與內塔尼亞胡協調對伊朗政策;透過退出伊核協議、將美國大使館遷入耶路撒冷,他幫了內塔尼亞胡的大忙;而就在選戰進入高潮之際,他宣佈,華盛頓現在也承認以色列對1967年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的主權要求。”
特朗普參加RJC年度會議2019年4月6日,特朗普總統在拉斯維加斯出席共和黨與猶太聯盟(Republican Jewish Coalition)的年度領導會議的演講中,毫不掩飾的聲稱,他推進了多項重要決策以贏得猶太選民支援。猶太裔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7%至2.6%,歷屆大選中,共和黨獲得猶太選票的數量僅為民主黨的二分之一。
內塔尼亞胡的政治動機很清晰,他需要運用精明的外交策略來贏得國內選舉,但在這之外,以色列總理更是一位擅長地緣戰略的高手。而且,特拉維夫已經花了很長時間來經營與華盛頓、莫斯科的三邊關係,並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重新塑造中東。
有中東媒體稱,這一切都始於2016年9月底在特朗普大廈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見。當年,內塔尼亞胡正在紐約參加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峰會,他特意與競逐美國總統大位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展開了試探性接觸。根據前特朗普前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的說法,“會議很快變成了世界地緣政治的大師班。這位經驗豐富的四屆以色列總理執教這位億萬富翁政治新手,講述美以關係在中東苦行中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內塔尼亞胡與未曾謀面過的特朗普一拍即合。他不僅令人滿意地回答了未來美國總統的所有問題,還極其投合特朗普的戰略本能,為其勾勒出關於國家安全、移民問題、恐怖主義、伊斯蘭教等重大議題的政策要點—甚至包含介紹以色列修建邊界牆的優勢。
內塔尼亞胡視察邊境戰備內塔尼亞胡把他對西方外交戰略的全部看法高度提煉並集中在一個簡單的公式中:“伊朗,而不是俄羅斯,是「我們」主要的敵人。”他強調,俄國總統的獨特定位是幫助西方反對伊斯蘭極端組織等敵人。
在某種程度上,內塔尼亞胡是位一流的“國際象棋大師”,他很早就積極遊說特朗普與普京修好,改善與莫斯科的關係。而特朗普在2017年入主白宮後,也堅決頂住“通俄門”調查壓力,修正對俄戰略,“與志同道合的強人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有西方媒體稱,內塔尼亞胡、特朗普和普京之間,在個人層面上,這是一個簡單的聯盟。“三人實際上似乎彼此喜歡並且相互讚美。可能有不同的過去和不同的風格,但他們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的:富有男子氣概的民粹主義或民族主義者。”而他們最討厭的人就是奧巴馬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切,“無論是多元文化主義、自由主義還是自由派外交政策。”
但特朗普的對俄緩和政策在華盛頓卻遇到極大反彈,“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都不能說服美國兩黨的傳統權勢集團接受普京,哪怕是作為對抗伊朗的方式。伊朗可能被視為一個糟糕的地區行為者,但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危險的全球敵人。”
俄軍警在敘利亞街頭巡邏雖然普京與特朗普個人的想法相似,但他們的國家卻似乎總是處在對立面:從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軍事幹預、最近開始向委內瑞拉部署俄國軍隊直接挑戰華盛頓的西半球后院,到網路戰、核擴散以及歐洲、中東地區安全等。
“透過這種方式,俄羅斯作為一個主要的獨立地緣政治參與者,重返全球舞臺,最常見的是美國對手。普京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他們確實都同意維護以色列的利益,或者至少普京和特朗普就對內塔尼亞胡個人的看法達成了一致。
而以色列總理並不是理所當然獲得美俄兩國總統難得的信任的。“特朗普和普京有一次最終以失敗告終的峰會,四次短暫相遇;內塔尼亞胡在兩年內與特朗普成功舉行了五次會談;並在過去四年中,與普京舉行了13次同樣成功的會談。”
從內塔尼亞胡角度而言,儘管他在幫助拉近華盛頓和克里姆林宮的關係上遭受了多次挫折,但他仍堅持與普京保持密切關係。“因為俄羅斯是與中東各主要參與者:包括哈馬斯和真主黨,伊朗和沙特等地區競爭對手,以及土耳其和埃及間進行公開對話的唯一大國 。”
內塔尼亞胡與普京私交甚好內塔尼亞胡還藉助他與特朗普的特殊關係,在事關以色列安全的敘利亞問題上,從普京那裡獲得讓步。最巧妙的是,在敘利亞的多方博弈間,內塔尼亞胡緊緊抓住了普京總統的微妙心理,“充分利用了俄羅斯希望華盛頓對其超級大國地位及其影響力地位的認可的渴望。”
以色列在敘利亞與莫斯科差點鬧出一場危機。2018年9月17日23時左右,俄軍一架伊爾-20偵察機返回赫邁米姆基地途中在地中海上空距離敘國海岸35公里處失聯。同時,4架以空軍的F-16飛機用制導炸彈對拉塔基亞市地區的敘國目標實施了打擊。以軍飛行員利用俄國飛機作掩護,將俄飛機置於敘防空火力下,致使伊爾-20被敘國S-200防空系統導彈擊落,造成15名俄軍人死亡。
但事情過後,俄國總統似乎很快忘卻了這起悲劇,並同意與以色列成立一個工作組,考慮從敘利亞撤走外國軍隊。“他還預設以色列定期侵犯敘利亞領空,並對那裡的伊朗目標進行無限制的轟炸。”
華盛頓中東問題專家稱,內塔尼亞胡對俄國關係的投入如此之大,以至於他被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規勸要“非常小心”,就敘利亞與克宮簽署的協議,或會“影響美國利益”。
部署在戈蘭高地敘利亞一側的什葉派民兵內塔尼亞胡有時候也不得不得罪一下克里姆林宮,當普京最近要求他調解美國、敘利亞和伊朗之間的大規模撤軍交易時,以色列總理不得不拒絕,因為該提案要求儘早取消對德黑蘭的制裁。作為迴應,普京與內塔尼亞胡在4月份的會晤中沒有就敘國局勢採取任何實質行動,而以色列向俄美提供瞭解決敘利亞衝突的原則性建議,特別是伊朗從敘撤軍。
對此間的以色列—美國—俄羅斯三角關係,美國媒體評價稱,“俄羅斯可能需要一些追求,但內塔尼亞胡無法想象在白宮有更好的合作伙伴。特朗普完全接受了以色列對伊朗的立場,以及對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的佔領。”
3月25日,特朗普簽署戈蘭高地為敘利亞領土的檔案。特拉維夫與華盛頓、莫斯科的友好互動,還為內塔尼亞胡修好同沙特實際掌權者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和埃及總統阿卜杜勒.塞西的關係,挪騰出開闊的空間。
因為應對伊朗的地區擴張及敘利亞、黎巴嫩等地的衝突威脅,特拉維夫與利雅得一直在秘密走近。一家法國媒體說,“與特拉維夫和利雅得有關的主要發展可以總結為,以色列開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部分國家進行合作政策,雙方在安全和情報共享領域展開了合作。”
內塔尼亞胡本人曾證實:“特拉維夫與不承認以色列國的所有(阿拉伯)國家保持有聯絡,因為這些國家在經濟和安全領域需要以色列。”
一反過去白宮中東政策的特朗普政府尋求的則是,在海灣國家和以色列之間建立非正式聯盟,這些目標中最突出的是削弱伊朗的勢力,這是美國在中東戰略的一部分。“透過利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新冷戰」,特朗普尋求在海灣國家和以色列之間建立一個非正式聯盟,並致力於在海灣國家之間建立另一個正式聯盟,以此作為在中東建立戰略聯盟計劃的一部分。”
2018年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不過這個大膽的想法最初並不是華盛頓的倡議,而是由以色列和阿聯酋雙方分別提出的。“這個要求經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確定,並在2016年底透過與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進行系列會晤後完成的。”
接下來,2017年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白宮把第一次出訪選擇為沙特,並在當年5月於利雅得緊鑼密鼓召開了三次峰會:美國總統與沙特國王薩勒曼的雙邊會晤;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領導人的多邊會晤;與55個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首腦的會晤。
而對於野心勃勃的沙特穆罕默德王儲來說,如能在海灣國家間組建一個類似北約的聯盟,亦正合他心意。“很可能這個計劃是具有凝聚力的,這是由於沙特在這個新聯盟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美國在北約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舉行暴動在整個過程中,華盛頓處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態度也悄然改變。“特朗普政府並沒有致力於尋求美國中東和平計劃—即所謂「世紀交易」的成果,而是致力於將巴以衝突邊緣化。因為該衝突阻礙了美國實現自己的很多戰略目標。”巴以衝突諸如耶路撒冷地位、約旦河西岸爭端等,隨即被阿拉伯國家逐漸邊緣化。
西方中東觀察家得出的結論是,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內塔尼亞胡可能未能讓美國和俄羅斯共同努力重塑中東,但他顯然已成功讓特朗普和普京為以色列服務,進而重塑了與之息息相關的東地中海地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