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21水逆退散

    漢語訓詁學,中國語言文字學中傳統的解釋語詞和研究語義的學科。訓詁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語言解釋古字古義,後來用作解釋詞語的泛稱。  訓詁的萌芽 訓詁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近百餘年間的事,但作為訓詁事實——解釋詞義的材料——早在先秦時期就存在了。有依據字形說解字(詞)義的,有依據字音推求字(詞)義的,有用同義字(詞)來做註釋的。當一個字(詞)賦予特定的某種學說或思想時,就用語句加以說明,如《孟子·離婁上》:“故曰: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孟子講解恭、敬、賊三個字詞),完全是為了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以上可以看成是訓詁的萌芽。  漢代的訓詁學 訓詁發展於漢代。秦末社會的大動盪,引起了語言的大變化。先秦典籍多憑口耳傳授,漢代用隸書寫出,稱為今文經。從漢武帝時起,用“古籀”、“大篆”等書寫的古文經陸續出現,其中多有古字、古義,不盡為人所識 ,訓詁由此而興盛發達 。訓詁最先從經書註釋開始 。《詩經》有齊、魯、韓、毛四家傳本,四種不同註釋,其他經書也有各種傳本和註釋。同時,在漢代產生了《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釋名》四種訓詁專著這一切為訓詁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訓詁學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人民播遷流轉,語言起了很大變化。而古書詞義深奧,不易理解,於是註釋之風日盛。在這一時期裡,不僅儒家經典反覆註釋 ,而且還註釋了《史記》 、《漢書》、《老子》、《莊子》、《楚辭》等書,其中精義頗多。南朝宋齊以後,出現既註釋經義,又註釋註文的“義疏”體註釋,從而進一步豐富了訓詁學的內容。這時的字書有《字林》、《纂文》、《字統》、《文字集略》、《玉篇》等書,但大多亡佚。  隋唐時期的訓詁學 隋唐時期進一步發展“義疏”體註釋,儒家主要經典都有義疏,其中孔穎達《五經正義》最著名。孔穎達的義疏不僅有關於詞義的註釋,而且有對文法的說解,此外,這時期還大量註釋子部書籍和史部書籍,如楊倞《荀子注》,成玄英《南華真經義疏》,司馬貞《史記索隱》,張守節《史記正義》,顏師古《漢書注》等。這時期還有解釋雙音詞的《兼名苑》、解釋日常口語的《字寶碎金》、《俗務要名林》等。此外,繼承發展了音義書。音義書產生於魏晉,唐代陸德明編撰的《經典釋文》是音義書的集大成者,還有唐代高宗時玄應的《大唐眾經音義》,唐憲宗時慧琳的《一切經音義》。上述註釋書代表了隋唐時期的訓詁學水平。  宋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忠厚老實的人不招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