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個非常愛貓的國家~貓是日本民族最喜愛的寵物,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為此還專為貓設立了節日!每年的2月22日的就叫“貓之日”,由來是因為“2月22日”的“2”字的發音叫“NIYAN”,類似貓叫,所以從1987年開始,每年的這個日子被確定為“貓之日”。據說,起先想到這個點子的並不是政府人員,而是一般的居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尋日本的貓文化,揭秘日本人為何愛貓如命。
貓能帶來財富和姻緣
在日語裡面,有一句話是“神佛各奉”,說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靈。但是,對貓則有所不同了。在日本,一些神社和寺院裡面都供奉著貓。日本文化學家直江廣治在《日本文化史詞典》“貓”的條目中寫道,日本這種特殊的“神佛共奉”貓的現象,顯示出貓在諸神之間的跨越性特徵。
在東京的“今戶神社”,可以在拜殿前看到兩隻巨大的招財貓。這裡還出售兩隻招財貓連在一起的“結緣貓”,有斑塊的代表男神,純白的代表女神。這兩隻貓舉的都是“右手”。通常,舉“右手”是表示能招來財富,舉“左手”是表示能招來客人。而東京世田谷的豪德寺俗稱“貓寺”,寺內遍地是參拜者供奉的招財貓。貓已經成為一種“財緣”和“情緣”的文化符號。因其“招財”,因其“有情”,貓也就出現於許多文藝作品裡面,日本民間更有許多關於貓的傳說故事。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草枕子》、《源氏物語》等裡面都有關於“貓”的故事。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小說《我是貓》,更是把貓人格化,借貓之口發洩對社會的不滿。而赤川次郎的小說《三毛貓》、宮崎駿的動畫片《貓的報恩》等在日本更是暢銷。“機器貓”還成為日本外務省任命的“形象大使”,構成日本“軟實力”的組成部分。
日語中很多詞語與貓有關,使用頻率極高,這些詞語和貓的特性有關,生動形象、詼諧幽默。比如,用“貓眼”描述瞬息萬變,“藝妓”俗稱為 “貓”。不能吃熱東西的人被稱為“貓舌”。每年2月22日在日本被稱為“貓日”。因為貓叫的聲音與日語“2”的發音非常相似。
貓最初是宮廷寵物
豪德寺如今香火旺盛,但它在日本江戶時代初期卻門可羅雀。當時的住持,養了一隻貓。某天,彥根城主井伊直孝與家臣們路過豪德寺門口時,看到一隻貓“舉手”在招呼他們,便下馬入寺休息。剛進寺,外頭竟冷不防雷雨交加起來。井伊直孝認為是貓招他們進來,使他們躲過雷雨,這是一種因緣。後來,豪德寺就在井伊家的庇護之下,香火旺盛起來。有關“招財貓”的傳說,應是日本人寵愛貓的原因之一。
據考證,貓是日本到中國的遣唐使帶回去的。貓首先出現在日本宮廷裡,成為貴族的寵物,到了江戶時代,才進入“尋常百姓家”。也正因為這種“貴族性”,日本人對貓的寵愛也就更多一些。
美女與貓的傳說
傳說在一百五十年前江戶時代的花柳街吉原,有位名叫薄雲的花魁。她非常喜愛貓,養了一隻三色貓,取名為“玉”(Tama)。主人與貓形影不離,甚至連薄雲上廁所時,貓也會跟在身後。不久,人們開始謠傳貓會令人鬼迷心竅,說薄雲肯定是中了貓魔。妓院院主深恐謠傳會影響到薄雲的人望,命令薄雲丟棄Tama。薄雲當然不肯答應,照常愛貓如命。
妓院老闆一籌莫展,只好趁某天貓又跟在薄雲身後進入廁所時,拔刀斬去貓首。巧的是 ,貓首飛落進茅坑內,院主湊頭一看,竟發現貓首咬住一條蛇首。這才知道,原來(Tama)是為了守護主人,才會跟進廁所的。薄雲不勝悲痛,便將(Tama)的屍骸送到寺院,並立了一座貓冢祭祀。
之後,有位遊客同情薄雲的哀傷,特地從長崎訂購了沉香木,刻成招財貓的模樣,送給薄雲。薄雲大喜,愛不釋手。風聲傳到整個江戶,薄雲反而益加有名了。薄雲過世後,她的木雕招財貓同樣被送到祭祀(Tama)的寺院內,與真正的Tama相伴。不過,日後寺院發生火災,也就失去證據了。據說,薄雲生前,有人同樣用沉香木雕刻了招財貓,在淺草兜售。
戶時代起,養貓在越來越平民化,民間又誕生了許多關於貓的傳說...這次不是貓妖吃人那一掛的了...這個時期,貓往往被賦予神秘的力量,經常在傳說裡救人,成為了能為人帶來福祉、幸運、甚至財富的化身,據說,招財貓的形象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現如今,貓的形象在日本也越來越正面,憑藉萌噠噠的外表霸佔日本商店、熒幕、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貓的身影,以壓倒性優勢成為了日本人心中情有獨鍾的小動物。
動漫也成為了最能體現日本人愛貓的一種形式,貓咪的形象往往是人類善良忠誠的朋友,比如這隻萬能的“藍胖子”:
比如人氣絲毫不遜色於“藍胖子”的Hello Kitty:
還有《夏目友人帳》裡那隻傲嬌、小氣、愛欺負人,但是心地超級善良的貓咪老師
就連動畫大師宮崎駿參與的動漫作品中也到處都有喵星人的身影。比如《貓的報恩》,比如《魔女宅急便》裡能聽人傾訴、與人交流的黑貓吉吉等:
除了這些二次元紅貓,日本還有許多現實生活中的“網紅”貓。
最近,日本有一隻長了八字眉貓咪走紅網路。這隻貓出生於東日本大地震後的一個月,現在成了日本水戶地鐵站前召喚幸福的“使者”。
此前,還有一隻名叫“阿玉”的喵星人曾擔任日本鐵路貴志站前的站長,靠超高人氣吸引大量遊客拯救了遭受經濟危機打擊的小城,去年這位功德無量的貓站長去世後也是得到了厚葬和隆重的禮遇。
阿玉的粉絲說每當他們疲憊不堪地離開職場和學校,經過車站看到“貓站長”那優雅和淡定從容的身姿時,總是被一股無名的力量所淨化和感動,彷彿又充滿了力量,感覺它就在那裡守護著過往路人。
如今,日本人愛貓、寵貓,不僅僅是因為喵星人可以抓老鼠,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相信貓咪能帶來好運和財富,更多的還是因為貓咪慵懶、安靜又萌萌噠的氣質讓精神緊繃的人們感到無比的放鬆和舒適。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個非常愛貓的國家~貓是日本民族最喜愛的寵物,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為此還專為貓設立了節日!每年的2月22日的就叫“貓之日”,由來是因為“2月22日”的“2”字的發音叫“NIYAN”,類似貓叫,所以從1987年開始,每年的這個日子被確定為“貓之日”。據說,起先想到這個點子的並不是政府人員,而是一般的居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尋日本的貓文化,揭秘日本人為何愛貓如命。
貓能帶來財富和姻緣
在日語裡面,有一句話是“神佛各奉”,說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靈。但是,對貓則有所不同了。在日本,一些神社和寺院裡面都供奉著貓。日本文化學家直江廣治在《日本文化史詞典》“貓”的條目中寫道,日本這種特殊的“神佛共奉”貓的現象,顯示出貓在諸神之間的跨越性特徵。
在東京的“今戶神社”,可以在拜殿前看到兩隻巨大的招財貓。這裡還出售兩隻招財貓連在一起的“結緣貓”,有斑塊的代表男神,純白的代表女神。這兩隻貓舉的都是“右手”。通常,舉“右手”是表示能招來財富,舉“左手”是表示能招來客人。而東京世田谷的豪德寺俗稱“貓寺”,寺內遍地是參拜者供奉的招財貓。貓已經成為一種“財緣”和“情緣”的文化符號。因其“招財”,因其“有情”,貓也就出現於許多文藝作品裡面,日本民間更有許多關於貓的傳說故事。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草枕子》、《源氏物語》等裡面都有關於“貓”的故事。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小說《我是貓》,更是把貓人格化,借貓之口發洩對社會的不滿。而赤川次郎的小說《三毛貓》、宮崎駿的動畫片《貓的報恩》等在日本更是暢銷。“機器貓”還成為日本外務省任命的“形象大使”,構成日本“軟實力”的組成部分。
日語中很多詞語與貓有關,使用頻率極高,這些詞語和貓的特性有關,生動形象、詼諧幽默。比如,用“貓眼”描述瞬息萬變,“藝妓”俗稱為 “貓”。不能吃熱東西的人被稱為“貓舌”。每年2月22日在日本被稱為“貓日”。因為貓叫的聲音與日語“2”的發音非常相似。
貓最初是宮廷寵物
豪德寺如今香火旺盛,但它在日本江戶時代初期卻門可羅雀。當時的住持,養了一隻貓。某天,彥根城主井伊直孝與家臣們路過豪德寺門口時,看到一隻貓“舉手”在招呼他們,便下馬入寺休息。剛進寺,外頭竟冷不防雷雨交加起來。井伊直孝認為是貓招他們進來,使他們躲過雷雨,這是一種因緣。後來,豪德寺就在井伊家的庇護之下,香火旺盛起來。有關“招財貓”的傳說,應是日本人寵愛貓的原因之一。
據考證,貓是日本到中國的遣唐使帶回去的。貓首先出現在日本宮廷裡,成為貴族的寵物,到了江戶時代,才進入“尋常百姓家”。也正因為這種“貴族性”,日本人對貓的寵愛也就更多一些。
美女與貓的傳說
傳說在一百五十年前江戶時代的花柳街吉原,有位名叫薄雲的花魁。她非常喜愛貓,養了一隻三色貓,取名為“玉”(Tama)。主人與貓形影不離,甚至連薄雲上廁所時,貓也會跟在身後。不久,人們開始謠傳貓會令人鬼迷心竅,說薄雲肯定是中了貓魔。妓院院主深恐謠傳會影響到薄雲的人望,命令薄雲丟棄Tama。薄雲當然不肯答應,照常愛貓如命。
妓院老闆一籌莫展,只好趁某天貓又跟在薄雲身後進入廁所時,拔刀斬去貓首。巧的是 ,貓首飛落進茅坑內,院主湊頭一看,竟發現貓首咬住一條蛇首。這才知道,原來(Tama)是為了守護主人,才會跟進廁所的。薄雲不勝悲痛,便將(Tama)的屍骸送到寺院,並立了一座貓冢祭祀。
之後,有位遊客同情薄雲的哀傷,特地從長崎訂購了沉香木,刻成招財貓的模樣,送給薄雲。薄雲大喜,愛不釋手。風聲傳到整個江戶,薄雲反而益加有名了。薄雲過世後,她的木雕招財貓同樣被送到祭祀(Tama)的寺院內,與真正的Tama相伴。不過,日後寺院發生火災,也就失去證據了。據說,薄雲生前,有人同樣用沉香木雕刻了招財貓,在淺草兜售。
戶時代起,養貓在越來越平民化,民間又誕生了許多關於貓的傳說...這次不是貓妖吃人那一掛的了...這個時期,貓往往被賦予神秘的力量,經常在傳說裡救人,成為了能為人帶來福祉、幸運、甚至財富的化身,據說,招財貓的形象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現如今,貓的形象在日本也越來越正面,憑藉萌噠噠的外表霸佔日本商店、熒幕、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貓的身影,以壓倒性優勢成為了日本人心中情有獨鍾的小動物。
動漫也成為了最能體現日本人愛貓的一種形式,貓咪的形象往往是人類善良忠誠的朋友,比如這隻萬能的“藍胖子”:
比如人氣絲毫不遜色於“藍胖子”的Hello Kitty:
還有《夏目友人帳》裡那隻傲嬌、小氣、愛欺負人,但是心地超級善良的貓咪老師
就連動畫大師宮崎駿參與的動漫作品中也到處都有喵星人的身影。比如《貓的報恩》,比如《魔女宅急便》裡能聽人傾訴、與人交流的黑貓吉吉等:
除了這些二次元紅貓,日本還有許多現實生活中的“網紅”貓。
最近,日本有一隻長了八字眉貓咪走紅網路。這隻貓出生於東日本大地震後的一個月,現在成了日本水戶地鐵站前召喚幸福的“使者”。
此前,還有一隻名叫“阿玉”的喵星人曾擔任日本鐵路貴志站前的站長,靠超高人氣吸引大量遊客拯救了遭受經濟危機打擊的小城,去年這位功德無量的貓站長去世後也是得到了厚葬和隆重的禮遇。
阿玉的粉絲說每當他們疲憊不堪地離開職場和學校,經過車站看到“貓站長”那優雅和淡定從容的身姿時,總是被一股無名的力量所淨化和感動,彷彿又充滿了力量,感覺它就在那裡守護著過往路人。
如今,日本人愛貓、寵貓,不僅僅是因為喵星人可以抓老鼠,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相信貓咪能帶來好運和財富,更多的還是因為貓咪慵懶、安靜又萌萌噠的氣質讓精神緊繃的人們感到無比的放鬆和舒適。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