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嗯。

    南宋的法統問題很大。

    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俘虜,然後女真人冊封張邦昌為楚皇帝。雖然張邦昌只擔任一個多月的皇帝就退位。

    但是,宋高宗的法統從哪裡來?

    當皇帝,是要有依據的。

    直接一些問,宋高宗憑啥當皇帝?

    上一個皇帝宋欽宗的詔書?

    沒有。

    宋國百姓大臣的擁戴,再立新朝法統?

    沒有。

    因為,張邦昌退位,請出宋哲宗廢后孟氏,以孟氏所謂懿旨宣佈宋高宗當皇帝。

    可惜,孟氏的太后身份何來?

    女真人撤退的時候,以勝利者的身份廢黜宋徽宗宋欽宗為庶民,並強迫北宋軍民迎立了張邦昌。北宋法統已絕。

    張邦昌等人以什麼身份擁戴孟氏?

    楚國君臣,為什麼可以擁戴孟氏成為已經滅亡了的宋國的太后?

    何況,張邦昌之後是還政康王。注意,這個還字的含義。

    所以,宋高宗的法統只能來自於張邦昌,因為孟氏也是張邦昌迎立的太后。因此,南宋的法統間接來自於金國。

    紹興和議

    注意,再次屈辱的事情發生了。

    1141年,紹興和議達成:宋向金稱臣,繳納歲幣各25萬,金國冊封宋高宗為皇帝。

    其實,這不過是確認南宋法統來自金國。

    後世評價

    朱元璋北伐成功,直接宣佈廢除劉福通等人搞出來的趙宋法統,宣佈大明承繼元朝法統,其實就是當時人對南宋法統的蔑視。

    結論

    南宋無論名義上,還是實質上,確實是金國的附庸。不過,這不代表南宋不是華夏。

  • 2 # 韓I949

    我不是個狹隘主義者,但是我覺的只有漢民族才能代表華夏,華夏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域稱乎,應該·是政治文化地域的通謂,無論漢政權偏安那個地方,都是漢民族心目中華夏正統,試看元朝統治中國近百年能說他們是華夏子孫嗎?滿清佔國近三百年,孫中山還是舉起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旗嗎,淺見,謝謝。

  • 3 # 賈佔293

    這種說法不對,在大禹的時代,中華就化為九州,又分九夷,所說的夷,就是少數民數,中央集權會給有功的人分封為諸侯,把你派遣到各地去經營,去教化,東北當時叫營州,她的鎮山為長白山,當時就是華夏大地,不管是誰?掌握政權,都是華夏的內政,有什麼區別?

  • 4 # 殘陽餘暉

    荒唐,南宋繼承了北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文化先進。而遼金是契丹、女真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粗野蠻橫,文化落後。是的,南宋曾經以割地、貢物求和,那是軍事上較弱的結果,是秀才遇到兵嘛。要說割地賠款就是附屬國,那不成立。八國聯軍瓜分中國,滿清政府簽訂多少喪國辱權條約,難道我泱泱華夏就是那些侵略者的附屬國?

  • 5 # 多臻貴

    我想告訴你,遼國與金國,兩宋和西夏,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就是華夏的組成部分,都是華夏文明的延續和發展,卻替代不了華夏文明的精髓!

    按照歷史而言,遼國僅有燕雲十六州與山西部分地區算作中原故地,但因為宋朝尊其為兄,因此才有遼國為正統的說法!

    然而,遼國的經濟依託宋朝歲幣的供應,所以,遼國更加依賴與北宋的貿易,並且遼國以宋朝的貨幣為榮,因此,北宋才是經濟與文明的主體!

    金國在遼國的基礎上,疆域抵達淮河流域,控制了富庶的中原故地,並且逼迫南宋向金國稱臣,金國成為當時東亞,軍事與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但南宋的優勢是海洋貿易的發展,其打造的船隻通行南海,直到中東地區,使得華夏文明的影響力大增,也令南宋異常的富庶,抗衡蒙古鐵騎半個世紀之久!

    除此外的西夏,據有黃河流域三大平原中的兩個,即寧夏平原與河套平原!西夏秉承中原文明的基礎,加快了華夏農耕與西北遊牧民族的融合!

    因此,無論是遼國,金國,兩宋還是西夏,都是華夏文明的組成部分,不能全部的替代,但也不可或缺,否則華夏文明也就無法如此璀璨輝煌!

  • 6 # 醉伊笑紅塵

    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是混淆華夏曆史發展觀的看法。中國有禮儀之大,故曰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雖然中國夏商周歷史上,都用夏或者華夏指代中原禮儀之邦,而四方稱為"夷蠻戎狄",但這種說法隨著歷史車輪的不斷向前,華夏不同民族之間的交融,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可以說華夏這一概念,每一箇中國曆史發展時期都是一個增量,直到今天華夏中國已經擁有56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概念。

    當然,從當時的歷史角度來分析,不光南宋、遼國、金國也都是華夏曆史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是1125年,金國滅了遼國。而作為遼國本體民族的一百多萬契丹民族,大多數都融入了金國的本體民族女真,而兩年後的1127年,金國攻破北宋的首都汴梁,擄走了徽欽二帝,而原來遼闊的北宋疆域下,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大多數都留在故土,而沒有向南方逃離,金國為了更好的統治原來北宋疆域內的漢人,促使金國國內改革,使得金國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而原來北宋疆域內的漢人和金國的女真民族經過將近一百年的商業交流、民間通婚,民族間的壁壘已經被打破,尤其是金國在這一期間,還創造性的提出來“中華一統”的概念,主張民族平等,不分夷夏,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第一次很清醒的認識到中華多民族融合不可分割的事實。

    而金國在滅掉北宋百年後,又在1234年被蒙古南宋聯軍滅掉,除了金國皇族損失殆盡,民眾百姓大多與女真人與漢族、契丹族融合,到元朝時期,都被當做漢人了。又經過元朝統治一百多年後,多民族之間的融合,可以說很難單從血脈上來區分民族了。

    這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共性,用紅塵君打趣的話來說就是:“中華民族是個筐,啥都能往裡裝!”

  • 7 # 京豬大將軍

    此為一派胡言,連蠻夷之身的乾隆,都認為宋朝是正統。

    首先宋遼之間,宋遼乃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宋怎麼可能是遼的附庸呢?問題描述都有錯,遼國先予以排除。

    其次是宋金之間,以力論,金確實實力強於宋,但是隻有宋高宗的短時期,才名義上是君臣之國,高宗朝也有岳飛北伐的壯舉,打得金國都要避其鋒芒。

    孝宗以後,南宋擺脫臣國恥辱,金宋以叔侄,伯侄相稱。後期南宋和蒙古聯盟伐金,將金國皇帝挫骨揚灰,報了靖康大仇。

    況華夏一詞,根本不是力強者得之,她不是地域概念,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上面。她的承載者是人,也即創造她的漢族人民。

    金以野蠻入中國,多少屠殺,幾多破壞,在它治下的人民,苟延殘喘而已,哪裡談的上文化創造。

    而南宋,攜中華正朔南渡,在南中華創造出了璀璨的文明,經濟上,文化上,遠遠超過包括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

    日本的史學家,甚至認為南宋行在臨安有500萬人口,繁華文明的程度,令人驚歎不已。

    南海一號,就是南宋對外貿易的大海船,泉州廣州,聚集了大量外國商人,對應的金朝呢?

    比破壞更難的是創造,這才是華夏價值的體現,這才是南宋為何為華夏正統的原因,這是蠻夷所不能理解的。

  • 8 # 柚子愛歷史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點小問題,遼與北宋是南北並存的,金滅遼國和北宋之後又與南宋南北對峙。由於遼金當時的政治軍事都比較強勢,因此北宋和南宋都曾向遼金納歲幣以求和。南宋高宗甚至自貶帝號,稱宋康王。天會八年(1130年),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南宋成為金朝屬國。因此,南宋是金朝的附屬國這個說法是對的。

    什麼是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左傳》記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與夏為同義詞,合稱華夏。三國時期,謀士荀彧對曹操說“今華夏已平”,說明此時的華夏是指中原一帶,也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

    對於華夏的含義,《春秋左傳正義》解釋說: “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中國自古乃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華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因此說,華夏一詞既指地理層面上的中原地區,但更多的是代表一種文化概念,一種傳承,一種積澱。

    從地域上看,遼國的疆域是北宋的3倍(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6冊《遼北宋時期全圖》),南宋的疆域又比北宋小了很多,相當於金朝疆域的一半(《金南宋時期全圖》)。還有一點,遼國據有幽雲十六州,金朝據有中原地區,也就是華夏所在地。

    雖然遼金都是漢人眼中的夷狄建立的國家,但是遼金在建國之後也用漢人文官,也奉行漢人治國之策,如遼國曾實行南北面官制度,透過南面官來管控漢族地區,“樹城部,分市裡,以居漢人之降者”。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 可見遼國在幽雲地區也是實行唐朝的制度,設立三省六部等機構。

    《松漠記聞》上曾記載了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大遼道宗朝,有漢人講《論語》, ......至‘夷狄之有君’, 疾讀不敢講。則曰:‘上世獯鬻、獫狁, 蕩無禮法, 故謂之夷。吾修文物彬彬, 不異中華, 何嫌之有!’卒令講之。” 反映了遼朝的華夷觀念,也表明了遼朝統治者對華夏文化的認同,如遼道宗末年修成的《皇朝實錄》稱“遼為軒轅後”就證明了這一點。

    而金朝的官制也是以尚書省為中心的三省制,除了政治制度,經濟方面也基本沿襲了宋朝。遼與金在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漢化程度較深,因此說,漢化後的遼金,是與華夏民族充分融合下的產物,你說他們是華夏的一部分我不否認,但是北宋、南宋也是華夏的重要組成。

    關於遼金是否華夏正統的爭論其實從元人議修遼宋金三史就開始了。因為宋遼金對峙時期,宋人自稱 “中國”、自稱 “正統”,遼人和金人也自稱 “中國”、自稱“正統”。因此,在修史時,圍繞著遼宋金的 “正統” 問題,也曾展開激烈的爭辨,直至元朝末年,才由脫脫最後拍板確立了遼宋金 “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權衡撰,任崇嶽簽證《庚申外史簽證》 )的修史方案,使得《遼史》、《宋史》、《金史》納入二十四正史之列,承認了遼金的正統地位。

    自古對於在中原地區由漢人建立的國家我們都稱之為華夏正統。承繼華夏文化的北宋和南宋是華夏不假,但是漢化的遼金同樣是華夏的一部分。

  • 9 # 小南史

    這肯定是錯誤的,宋朝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雖然一直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但不妨礙宋朝代表華夏正統,就算到了南宋時期,那也只是一個逐步衰弱的過程而已,當然了,如果按照現在的版圖來看,遼金都有一部分屬於我們中國,因為這是一個逐步融合的過程,但當時的情況下只有宋朝才能代表華夏。

    宋太祖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建立大宋,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自唐之後,到了五代,然後才是宋,這是一個傳承問題,那麼宋朝就做到了承上啟下,華夏文化幾千年,一直流傳,那必須要有傳承,都是一個接替一個,遼國如果說繼承,那只是繼承了燕雲十六州,真正接替的是宋朝,在傳承方面,不管是遼還是金,都不可能動搖宋朝的正統性。

    遼金和唐朝有繼承關係嗎?

    最初的時候契丹人只是唐朝羈縻制度下的一個州而已,唐王朝覆滅之後,在五代混亂期間,才開始依逐步吞併北方,擴大疆域,但也一直未能進入中原腹地,即使它最強盛的時候,也僅僅是越過長城沿線而已,對著傳統的中原腹地還只能遠遠觀望,文化上、政治上、土地上、人口上,跟唐朝沒有任何繼承關係,何來正統說法?

    金國也是和遼國的情況類似,在遼國衰弱的時候,才由一個小小的部落發展而來,隨後發展壯大。

    遼國在歷史地位上雖然比較高,但是絕對不可能將遼國列入正統地位,最關鍵一點,就是它沒有跟前朝的繼承關係,連正統都不算,如何能代表華夏?

    一個作為代表華夏的王朝,前生後世起碼都得有吧?

    北宋的前身“五代”,五代的前身唐朝,一目瞭然、一脈相承,而遼國的前生就“嘎仙洞”雖然經過擴張,佔據了不少中原領地,但能扛起代表華夏的大旗嗎?誰能重新修葺遼國的先前傳承關係?

    金國雖然打敗了遼國,但是遼國的傳承被金國繼承了嗎,這個很明顯也沒有,因為遼國被打敗之後,後人又在西邊建立了西遼,這個才算是繼承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不管是遼還是金,都沒能把大宋全部佔據,只有元朝才能算,而且我們的說法也是唐宋元明清。

    所以說,不管從哪方面來講,宋朝才是華夏正統,就算後期衰弱了,那也只是衰弱了而已。

  • 10 # 吐槽能

    對!南宋時金是正統,南宋是金諸候國。岳飛死後,議和成功。雙方簽訂了和約。和約規定,南宋向金稱臣,途叔侄禮。也就是金是南宋的叔叔……南宋一年一期貢,歲貢白銀20萬兩,帛20萬匹……但不關遼什麼事。宋遼也議和成功,先於金,在北宋時即訂立了盟約(即:檀淵之盟),雙方敘兄弟禮。宋是遼的哥哥……北宋未年,宋背盟,派童貫統兵,聯金伐遼……被殺的大敗虧輸……(北宋是個奇葩的存在,從開國就總是文官或太監為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示輕的四字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