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面朝大海

    很多年前人們沒有更好的脫粒辦法,只能透過石頭碾壓脫出麥粒。但是在八九十年代農村就已經使用半機械的脫粒機進行脫粒了。如今時代進步,石頭碾麥粒只能出現電視機裡,全自動收割機取代了人工,收割不再勞累,農人不再繁忙。

  • 2 # 農場小丹

    成熟的麥子用石頭滾能把麥仁脫殼,於麥稈脫離,一年的收成就算完成了,還有我在江蘇這邊看到的都是把麥稈直接鋪蓋在馬路上,讓來往汽車反覆碾壓,把麥仁分離出來,農民的智慧,不用一己之力就能完成收成。

  • 3 # 農村王小霞

    您說的是以前用石滾來為小麥脫粒

    大概在70、80年代,那個時候國內的農業生產水平極低,麥子靠手割,而脫粒靠石滾。現在我們村子裡還能看到當年用來為小麥脫粒的大石滾,有的已經被人收藏起來了。

    下圖既為石滾

    石滾

    石滾,是中國北方農村一種用來碾麥的農具,石滾的作用就是利用自身重量對麥穗進行摩擦,便麥粒從麥穗中分離出來,也可理解為為小麥脫殼。

    石滾脫粒

    其實用石滾為小麥脫粒這種效果非常不好,在脫殼完成後還需要人工將麥殼清理掉。但在那個年代這種為小麥脫粒的方式比手工脫粒好很多了,並且效率也要遠高於手工脫粒。

    機械化農業

    近些年農業機械化大大提高,小型的收割機都很少見了,幾乎全是一體化的大型收割機,直接將帶杆麥子變成乾淨的麥粒,希望中國的農業化生產越來越高階,越來越現代化。

  • 4 # 小胡集市錄

    為什麼農民種的麥子要用石滾碾壓?

    在冬天,我們的農民朋友可以在小麥地理隨意走來走去,有的還有把養的牛羊趕到小麥地,去啃食一些小麥苗,甚至我們可以看到有的還會用石滾來碾壓一遍兩遍,難道我們的農民朋友這麼不心疼自己辛辛苦苦種的莊家嗎?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冬天正是小麥分櫱,麥苗生長根系的關鍵時期,農民伯伯用石滾碾壓一下,讓麥苗受損,可以有效的讓小麥根系更好的吸收養分,有利於小麥分櫱,還可以起到保墒情,防風,防凍,使小麥更好的生長,從而能使小麥達到高產。

  • 5 # 碩豐甄品

    旺苗一是對由於土壤肥力基礎好、基肥施用量大、墒情充足、播期偏早等形成的過旺麥苗,可採取連續深鋤斷根,控制旺苗,一般不宜深中耕,發現有旺長現象,可用石磙碾壓,以控制主莖和大櫱徒長,控旺轉壯。二是對播期過早、播量過大形成的徒長苗,冬前要及早疏苗、間苗並進行碾壓,疏苗後可能出現脫肥的麥田應酌情追肥澆水,促其健壯生長。

    看懂了嗎?

  • 6 # 鹿塬農事

    這個問題描述的模糊,大概說的是麥子與你所謂的“石頭”之間的關係。

    首先,我來給你科普一下這塊石頭,它叫碌碡,標準讀音∶liu、zhou,陝西關中的讀音是lou、zou,也有地方稱石碾。

    這麥子與碌碡的“親密結合”一年之中只有二次,都是碌碡“壓迫”小麥,“強迫小麥”更好的為人類服務。即生長期的徒長和收穫期的碾打。

    麥無兩旺,兩旺糧荒

    這句農諺說的就是小麥入冬前的徒長直接會造成產量的減產。

    中國北方地區是小麥的主產區,大多以冬小麥為主,播種時間很重要,過去有“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現在隨著環境汙染、氣候變暖,這個農諺已不準確了,種下的麥子入冬前都有徒長的現象。

    麥苗入冬前的徒長對糧食產量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過冬凍害。小麥安全過冬,必須保證根系發育良好,過早的拔節分頭直接影響根系的扎深,遇到低溫後極易發生凍害。

    第二,是病蟲害。小麥種植過早,容易讓病蟲害入侵過冬,蟲卵會藏於麥苗中禦寒,開春後直接對小麥進行傷害。

    第三,是底肥浪費。“麥苗發黃,連片死亡”,說的就是麥苗冬天旺長,造成底肥供養不足,出現的大面積凍死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麥苗根本就挨不過冬天,會連片凍死。同時也造成了底肥的浪費。

    這時傳統的方法就是拉著碌碡在麥苗上來回碾壓,以控制麥苗生長,促進根部發育,保證來年豐收。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這是過去農民收割麥子的經驗,十成熟的麥子,在收割中會撒落一成。一般都是九成熟就收,九成熟的麥子不容易碾打,就會套上這大碌碡頂著烈日在酷暑中一遍一遍的碾打著。

    這就是第二次動用碌碡“對付”小麥的收穫季節。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這種傳統的碾打方式由開始的脫粒機到現代的收割機所替代,碌碡這種農具己經“移居”到“農家樂”及“民俗景區”作為古件供遊人展覽,這是農業發展的寫照、是社會進步的見證。

    《碌碡和麥苗》的故事是一部舊“劇”

    我的回答是本著述寫鄉愁而作,讓年輕一代瞭解一些過去傳統農業耕作的艱辛,找回一些丟失中的記憶。並且此文來祭奠這部劇中逝去的老演員們,是他們在非常時期的無私奉獻,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 7 # 小視聽

    前面有幾個類似的問題也是關於小麥的,因為我家裡還有二畝田地,所以一看到關於小麥的問題就忍不住的想對大家說點什麼,我家每年都會種一畝地的麥子,種一畝地的大蒜,關於為什麼麥子要用石頭來滾這個問題下面對朋友們說下緣由,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在前些年農用車和一些農用工具還不多,農村種有種小麥的家庭收完麥子不像現在一樣一臺收割機全套搞定,從收割麥子,麥杆打捆,麥粒打出來,一畝地半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然後麥子裝袋回家有平房的就倒在平房上晾曬,沒有平房的就找一塊空地打掃乾淨在上面曬,天氣好就曬天氣不好就收起來,一直曬乾為止!

    說了現在的麥收流程再說回問題的所指,就是用石頭來滾麥子,說實話現在真的沒有人去用石頭滾麥子這個土方法了,但很多地方還可以看的到這種石柱子,過去用它滾壓麥子都是用毛驢拉著,很少有人拉它,因為太重了真的很辛苦一直壓倒米粒和米殼分開在收糧食,收完後的流程和上面一樣就是重複曬,直到曬乾為止!

  • 8 # 無限明哥

    我這裡不用壓 現在秸稈還田如果是拖拉機正旋作的田不用壓 因為正旋把草蓋在泥土中間你一壓正好種子壓草上 壓草上一開始長的不錯但是時間長就會枯死了 只有反旋的可以壓

  • 9 # 悠然居龍鄉

    你說的在我們這裡叫碌硃(luzhu),又叫石磙,是一種脫粒工具,是一圓柱形大石頭,表面是豎石槽,石柱兩邊有石窩,用木拱形坐軸,木弓連繩子。開始收小麥脫粒靠它。以前沒有聯合收割機,小麥用鐮刀收割運回場院。鋪開晾曬,待小麥穗子乾燥後,或用牲口,或人力,拉著石磙反覆碾壓小麥。過程中用叉不停翻麥子,直至脫粒完成,將麥秸挑走,麥粒用木掀揚麥粒,靠風力吹去麥殼。這個過程很是辛苦。

    隨著時代發展,出現了脫粒機,小麥收割後,用鍘刀鍘下麥穗,在用脫粒機脫粒,大大提高效率。

    現在,則出現聯合收割機,在田裡收割脫粒一條龍,大大提高了效率,是種田不那麼辛苦。

  • 10 # 商道風雲錄

    用石頭滾,農曆三月份滾地細長型石頭,過去人把它叫碾子。麥地經過碾壓,平整,壓去麥的幹葉,壓實土與麥跟的接觸,使小麥很快生長起來,同時打破土地經過一冬形成的幹痂。壓碎土塊,使麥青很容易露出地面外,總之,看季達到促苗作用。

    麥收以後,用石頭滾,那種石頭短,粗,叫碡砫。過去農業不發達,用牲口拉著石頭碾麥孑,大家叫碾場,要碾三次。把麥子先抖散,用叉,有木叉,後來有鐵叉。鐵叉有三刺,後來有四刺。把麥子鋪墊好,讓驢,牛,馬或者騾子拉著石頭在麥子上邊轉。時間放在中午一點到三點,太陽好大,牛熱的吐出了長長的舌頭,馬和驢則象洗過澡一樣,毛溼漉漉象長頭髮小孩洗過的頭。小孩專門接牲口糞,時常盯著它們尾巴,看見它們抬尾巴就往跟前跑,有過會被石頭掛倒,也會遭到大人打罵!

    起場最勞人,還是技術活。要把麥子從麥草中抖出來,還要把麥草端出去。新鮮的麥草又溼又重有撒不開,頭連著尾,象粘在一起。幹得人們大漢淋漓。等把麥草弄完,要把抖出的麥孑和麥皮堆起來,準備揚場。揚場絕對要把式,否則,你無能為力。

    弄好的新麥子曬乾裝倉,一年的收成就大功告成,家裡人喜滋滋地準備享受,那別提有多高興,摞麥草剁時,全村人一塊炒菜喝酒,會小小慶祝一番,一表一年收成完成,相互詢問收入多少,作個小小評論,七零後我們的童年,就是在拾牛糞中一天天長大的,那有你們一手拿著玩具,一手拿著手機這麼逍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喜歡第五人格中的攝影師監管者的哪個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