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帥看戲
-
2 # 墨雲說歷史
當你把曾國藩的品德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結合到一起的時候,就證明你已經對曾國藩產生了偏見,歷史上的曾國藩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事實去分析。
第一他起兵對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是偽基督教會的宗教組織,對本國原有的儒家思想全盤否定見到孔廟就毀。說明曾國藩是維護傳統禮教的。雖然沒有現代人這麼超前的思想但是比起太平天國要好很多了。
第二有些人拿他對洋人的評價來說事,這是由於當時的社會矛盾決定的,當時的主要矛盾是國內矛盾,在不出力大清帝國就要分崩離析了。洋人在後期幫助打擊了太平天國所以給予肯定。
第三圓明園是國家的瑰寶,他難道不想保護嗎?但是鞭長莫及,當時和太平天國在南方激烈交鋒根本抽不開兵力北上勤王。
第四他是漢人,和滿清有天然隔閡,英法聯軍打擊的是北方滿清,所以不出不兵也是可以理解的。
總之人無完人,他能完成自己一生的理想保住孔孟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根基也算是大功臣了。
-
3 # 部分使用者皮先生
這個是兩個問題。
太平天國運動是先起的,然後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那麼英法聯軍燒圓明園這件事,首先不能按照現代的眼光去看待當時的歷史事件。這很影響判斷,當時的情況是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的時期,這就是為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民眾在觀看自己國家的軍隊被打敗而十分冷漠,英法進入京城民眾主動給英法帶路去圓明園。
一個要財要利益,一個要命。所以太平天國優先順序絕對大於英法聯軍。而且曾國藩的湘軍是鄉勇組織起來的,軍餉都籌於本省和鄰省。北上勤王且不說裝備上,就軍餉問題可能都解決不了。
還有歌頌太平天國的人,不知道是受到了什麼樣的認知。。你們的洪秀全是靠上帝二兒子,上帝耶穌附身起家的。到了南京就不再北上了,在南京定都封了兩千多王,100多後宮,手下各級都沒有知識分子士大夫。這樣的政權不知道為何會被人緬懷。說到屠城歷史上這樣不光彩的事很多漢人和漢人的,滿人對漢人的,蒙古人對漢人的,匈奴對漢人的,漢人對色目人的等等太多了,當論政權來說清政府肯定是高過太平天國的。這也是為什麼太平天國基本上沒有知識分子在內。初期列國以為太平天國是基督教,想要發展四億基督徒最後發現太平天國只不過是邪教組織而轉而繼續支援清政府。從這可以看出各方面都不得支援的太平天國從任何角度都應該被剷除。
-
4 # 有得觀史
火燒圓明園,曾國藩認為這是小事,就連洋人在中國販賣鴉片,讓中國割地賠款都是小事,而列強在上海一帶幫助清政府打太平軍,出點小力這就是大事了。在他看來應該感謝洋人,而不該忌恨。曾國藩的這種觀點錯了,錯得離譜,但這正是他立德的基礎。
曾國藩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深受忠君思想影響,在他看來,平定太平天國保衛大清朝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列強侵略是細枝末節,所以,曾國藩才會有那樣的觀點。
曾國藩成功平定太平天國起義,把“功”字豐碑高高樹起。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後,湘軍做大,有了與朝廷抗衡的實力,很多人勸他稱帝,他堅決不幹。體現了他忠於朝廷的思想。這就是儒家知識分子的最大的德,是德的典範,這一點就把曾國藩的“德”字豐碑高高樹起。曾國藩一生記了很多日記,對後人有很大的啟發意義,這又把他“言”字豐碑樹起。立德、立功、立言被稱為三不朽,曾國藩做到了,中國有兩個半聖人,孔子和王陽明算兩個,曾國藩算半個。
但是,曾國藩的“德”有很大侷限性,它是被封建統治階級過度宣傳的儒家思想,已經偏離了儒家正宗思想。
造反歷來被儒家認為十惡不赦,但是紂王無道,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民,孔子認為沒有問題。曾國藩維護的清政府已經腐朽透頂了,打破它比維護它要好得多,至少中國喪權辱國的條約會少簽些。可見曾國藩的“德”,是被統治階級過度宣揚的儒家思想給扭曲了的德。這種德存在嚴重問題。
清朝已經腐敗透頂,維護它實際是阻礙社會進步,這種功德顯然不可取。
曾國藩竟然把侵略自己的洋人看成了朋友,就因為他們幫清廷打太平軍,他們不推翻清朝。其實洋人幫助清廷打太平天國,維護清廷統治,只是把清廷作為代理人,為他們在中國搜刮財富提供方便。
按照正統的儒家思想評判,曾國藩不算有德,站在國家民族立場曾國藩的觀點更是缺德。我們不否認曾國藩的偉大,也不盲目崇拜他所謂立德的壯舉。
-
5 # 伯樂公
太平天國是一個邪教組織。天父天兄,動不動就天父附體,迷信忽悠普通民眾,是妖是邪是正?一點小成績,就開始封王登基,高層妻妾成群,腐敗內鬥,卻不允許普通太平軍過正常生活。思想上裝神弄鬼,天弟凡胎天父下凡天兄下父,連跳大神都用上了……凡不信不從者斥為“妖”屠殺,……
太平天國其實就是邪教和一幫被武裝的恐怖邪教分子。假設成功的話,對中國文化將是毀滅性的打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即使不覆滅,也會斷代。同時由於太平天國缺乏治理國家的能力,不可能迅速樹立中央政府的權威,再加上外患不斷,中國有可能亡國滅種。即使以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國復國,也將會是象非洲一樣,成為眾多的小國。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復興資本。
內憂必將引來外患。所謂的太平天國給中國造成的後果是中國元氣大傷,沙皇俄國趁火打劫,從而侵佔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哲學家馮友蘭就曾經提出,湘淮軍鎮壓金田起義並最終取得勝利,其實是粉碎了邪教入住中原以來,金田起義從最初倡議的男女平等一系列宗教教義為基準的精神的支援,一步步地變成邪教統治行徑!
-
6 # 用心感動人生
曾國藩在1862年的一篇日記中曾經說過:"洋人十年(咸豐十年即1860年)入京,不傷我宗廟社稷,目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二者皆有德於我,我中國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
在曾國藩看來,英法聯軍等洋人對滿清政權有兩大恩德,第一是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時,沒有堅持摧毀愛新覺羅皇室,沒有損傷太廟等建築;第二是洋人在太平天國和滿清政權之間選擇支援滿清,為滿清剿滅太平天國出了大力。曾國藩認為,中國不應該忘記洋人的這兩樁大恩,而去計較洋人火燒圓明園讓中國割地賠款強制鴉片貿易合法化外國教會勢力深入中國列強特權從沿海擴大到長江流域等等小事。
(曾國藩)
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英法聯軍在佔領北京的過程中,將圓明園這所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搶掠一空然後一把火燒掉。即使當時英法的有良知人士,也對英法聯軍的暴行進行了強烈譴責。
但要是站在曾國藩的立場上,覺得火燒圓明園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理解。英法聯軍雖然火燒圓明園,但沒有火燒太廟和紫禁城,也沒有在北京進行屠城。相比當時的清軍如曾國藩的湘軍,英法聯軍已經算軍紀不錯了。易地而處,曾國藩的湘軍肯定把整個北京城搶掠一空,在北京進行一場無差別的大屠殺,曾國藩的湘軍攻陷天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就是如此做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先後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中國對俄國割讓了東北、西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英國割讓了九龍;對英法共賠款1600萬兩白銀;實現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讓鴉片橫行無忌的毒害華人;有特權的西方傳教士可以深入整個中國傳教,為後來的義和團等西方傳教特權造成的衝突埋下伏筆;增加了更多的通商口岸,英國勢力深入長江流域;確定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中國單獨對列強關稅低稅率,列強則對中國高稅率)等特權。不過,這一切,在曾國藩看來,都不過是小事,列強畢竟沒有去消滅滿清愛新覺羅皇室,讓滿清政權繼續存在,這是洋人的巨大恩德。
曾國藩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晚清時代官員的想法。西方列強展示了強大的武力而沒有去消滅滿清政權後,滿清政權轉而全力配合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實質上已經淪為了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代理人。
而對西方列強來說,中國相距太過於遙遠,在19世紀的交通條件下,西方列強最多也就能動員兩三萬軍隊侵略中國。這點軍隊打敗甚至消滅滿清政權問題不大,但將中國變為殖民地是沒有可能的。保留一個實質上成為列強傀儡的滿清政權,符合西方列強的利益。
一直到甲午戰爭後日本崛起和20世紀初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通車,日本和俄國才有將中國大部變為殖民地的野心。
晚清時代的滿清政權,已經完全站在了華人民的對立面,成為列強侵略中國的工具。曾國藩的言論,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
7 # 禾呈雲
圓明園事件發生之後,曾國藩自然是沒有時間,來對此事做出迴應,不過在後來他的筆記當中,我們找到了他對此事的看法,筆記中有這麼一句,他寫到洋人在十月入京之後,並沒有摧毀中國的宗廟社稷,還幫助我們鎮壓剿匪,他們有德於我們,不可因小失大。字裡行間透漏著,曾國藩對英法的感謝之意,可以看出曾國藩就是一個一心維護統治階級的人,他所注重的是做官之道,在其他方面並不會過多的在意。
-
8 # 獨立聯隊二炮手
凡事都不要站在上帝視角,以後人論前事,主要是借鑑。需要設身處地的想想起當時的情形,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政府腐敗不堪,軍隊後援無力又裝備落後,曾老頭他還能怎樣,他不是鋼鐵俠不是超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何況當時的清政府閉關,思維模式還不如現在的開放,處置在今天看來必然不行
-
9 # 方草野原
跟有德無德無關,我們需要知道是在什麼樣子背景下被燒的,我們後世應該怎麼更好的去理解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為什麼圓明園會被燒,為什麼被燒的只是圓明園而不是其他的,比如朝廷.
圓明園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被燒的:外華人為了尋求更多通商口岸和貿易機會,在談判未果的情況下從天津登陸,結果大家都知道,結果不提了,談判重啟,因為我們的閉關鎖國,和對工業世界的不理會,壓根不在乎老外的實力,為了面子把這幫子聯軍的代表團,很多都是首腦給關押在圓明園,最後給折磨沒了,等到這幫人打進來的時候發現很大部分人掛了。還有沒掛的,全身卻都有長了蟲在爬,是可忍孰不可忍,圓明園遭殃了,很多熱心北京市民積極提供火把,參與搶劫!!!燒的是我們的自大和無知,損失的是我們華人的智慧結晶和文物。
-
10 # 九小水人
這個問題看似平庸,細品很有意思。這裡我倒不想引經據典,分享史實。 說說歷史中的 德。 歷史是由人組成的,有德缺德也都是形容人,這個字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說藝術家德藝雙馨的,說領導德高望重的,還有說華人一出去旅遊就沒有公德的等等等等。德字意義很多,隨著時間動態變化。形容歷史人物的德,顯然不是現代那些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譁,不隨地大小便之類的德,那要高尚厚重的多。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普羅大眾認可的所謂的德臣(上古和中古史實不詳的除外),比如包拯,比如海瑞等等。他們一身正氣,大義泠然,傳說演義眾多,大眾喜聞樂見。歷史上還有許多權臣,比如霍光,張居正,曾國藩等等。他們總有那樣或者這樣的缺點,在不同歷史時段可能還被鞭屍批判,引萬民餤食其肉,他們的德可能總不如前面幾位的吧。德真是壓垮人的致命稻草。我的歷史觀裡面有一條基本認識,就是所有歷史人物,不管他是偉大,光明,正確還是渺小,黑暗,錯誤,他首先是個人。是人就有錯誤,缺點,是人就要吃喝拉撒,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大美女胡因夢不能因為便秘表情醜陋就不去上廁所,大詩人李白不能因為酗酒社會影響不好而戒酒。 胡因夢還是大美女,李白還是大詩人。 這個德字有時候反被古代統治階級作為愚民和壓民的工具,沒有人是所謂的清教徒,人終歸是一種動物。我的另一條史觀的基本認識,實用為王。看看他做了什麼,功過權衡。曾文正公南方剿太平天國,得洋人不少支援,英法侵華的時候,文正公或不以為意。但文正公剿中華五千年文明之塗炭,功成不居,隱居山林,大好時機卻不篡清,避免內憂外患,生靈塗炭。這個角度,文正公應該是有德的。 天佑我中華!
回覆列表
曾國藩在1862年的一篇日記中曾經說過:"洋人十年(咸豐十年即1860年)入京,不傷我宗廟社稷,目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二者皆有德於我,我中國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
在曾國藩看來,英法聯軍等洋人對滿清政權有兩大恩德,第一是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時,沒有堅持摧毀愛新覺羅皇室,沒有損傷太廟等建築;第二是洋人在太平天國和滿清政權之間選擇支援滿清,為滿清剿滅太平天國出了大力。曾國藩認為,中國不應該忘記洋人的這兩樁大恩,而去計較洋人火燒圓明園讓中國割地賠款強制鴉片貿易合法化外國教會勢力深入中國列強特權從沿海擴大到長江流域等等小事。
(曾國藩)
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英法聯軍在佔領北京的過程中,將圓明園這所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搶掠一空然後一把火燒掉。即使當時英法的有良知人士,也對英法聯軍的暴行進行了強烈譴責。
但要是站在曾國藩的立場上,覺得火燒圓明園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理解。英法聯軍雖然火燒圓明園,但沒有火燒太廟和紫禁城,也沒有在北京進行屠城。相比當時的清軍如曾國藩的湘軍,英法聯軍已經算軍紀不錯了。易地而處,曾國藩的湘軍肯定把整個北京城搶掠一空,在北京進行一場無差別的大屠殺,曾國藩的湘軍攻陷天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就是如此做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先後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中國對俄國割讓了東北、西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英國割讓了九龍;對英法共賠款1600萬兩白銀;實現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讓鴉片橫行無忌的毒害華人;有特權的西方傳教士可以深入整個中國傳教,為後來的義和團等西方傳教特權造成的衝突埋下伏筆;增加了更多的通商口岸,英國勢力深入長江流域;確定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中國單獨對列強關稅低稅率,列強則對中國高稅率)等特權。不過,這一切,在曾國藩看來,都不過是小事,列強畢竟沒有去消滅滿清愛新覺羅皇室,讓滿清政權繼續存在,這是洋人的巨大恩德。
曾國藩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晚清時代官員的想法。西方列強展示了強大的武力而沒有去消滅滿清政權後,滿清政權轉而全力配合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實質上已經淪為了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