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客
-
2 # jianchi
劉備即使不打東吳,歷史還是一個樣子滴。
劉備不打東吳,只不過劉備自己不會死那麼快,蜀國能多幾十萬人馬,多幾十員戰將罷了。
而孫劉聯盟仍會因為荊州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爭鬥下去。
蜀國即使不伐吳損兵折將,北伐曹魏仍就過不了司馬懿那道坎,只要司馬懿佔據地利,深溝高壘,諸葛亮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他仍會一次次伐魏,一次次無功而返。
而劉備活著也不會允許諸葛亮一次次耗廢錢糧的無功伐魏,弄不好會君臣失和,蜀國反而會更快滅國,所以關羽一死,劉備也就該死了,不然諸葛亮怎麼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3 # 愛尚文史
假如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不去攻打東吳,歷史會怎樣?
事實上,正史中,劉備決定攻打東吳的時候,諸葛亮並沒有站出來勸說;真正勸說劉備,極力阻止其攻打東吳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常山趙子龍;
趙雲曾極力勸阻過劉備,他把整個局勢的利弊關係,統統給劉備分析了一遍,但劉備聽後,並沒有採納;而且趙雲的此番勸諫,似乎把劉備給得罪了;因為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趙雲就在成都,但是劉備並沒有帶上趙雲,而是帶了幾位不知名的將領,加上一位老將黃權;
夷陵之戰,劉備兵敗身死,給蜀國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國力衰退,軍費開支嚴重,老百姓入不敷出,苦不堪言;朝堂之上,三大派系爭權奪勢,進一步拉跨了蜀國的國力;諸葛亮用了五年的時間,才把蜀國的經濟給拉扯起來;
如果當初,劉備沒有伐吳,蜀國的命運會怎樣,三國的結局又會如何?
其實,就夷陵之戰來說,沒發生之前,誰也無法預料輸贏;從我們後世的角度來看,劉備的夷陵之戰,確實錯了,因為他敗了;但如果劉備贏了,結局有可能就大不一樣了;而且,夷陵之戰劉備是有可能贏的;
劉備為什麼急於發動夷陵之戰?原因很簡單,自己年齡大了,蹦躂不了幾年了,急於求成的表現;
當時,劉備除了發動夷陵之戰,沒有其他戰役給他打了,學諸葛亮兵出祁山,那是不現實的;關羽失荊州後,蜀國國力微弱,漢中、益州又常年處在戰火之中;蜀國徵調來的賦稅,不足以支付北伐開支;劉備想在短時間內取得收益,只能在東吳做文章;不打東吳,就只能修養身息;顯然劉備等不了;
所以不打東吳,接下來的“三國”,最有可能就是各自休養生息;幾年下來之後,魏國會越來越強,吳、蜀兩國相比之下,劣勢更大;
劉備想要統一天下的話,非常難,比蜀道還難;
-
4 # 眼小一樣看世界
事後諸葛亮吧!
就算是不去攻打東吳,三國的最終落地也是統一,三國的開始就決定了統一。
正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首先:劉備攻打東吳時,關羽、張飛已經被殺,由於關羽的大意失荊州,給蜀國的戰略發展已經蒙上一層陰影,國力慢慢衰退,是必然的趨勢。經濟、人口的大量喪失,必然需要一個緩衝期,而同時期的魏國和吳國,魏國本身就有人口的優勢,恢復發展會更快一些,吳國得到了荊州之地,也會帶給巨大的紅利,這兩個國家發展速度會快於蜀國。即使不去攻打吳國,在後來的發展中,蜀國也是很難得到天下。
其次:蜀國的人才培養已經出現了斷層,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後來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國家發展的根本是什麼,人,高階人才,才是國家發展的優勢,沒有人才接班,縱有一身的好家底,最終也會敗光的。另一方面說,不去攻打吳國,也就是緩一點滅亡而已。
最後:如果劉備真的就是隱忍了,不去為兄弟報仇,以蜀國的國力,想要奪得天下,無非就是北伐了,荊州的丟失,讓蜀國奪得天下的大勢完全喪失,只能選擇去北伐,以蜀國的國力,北伐很難支援成功,再加上荊州丟失後,荊州派的官員,大多數都會去往益州,無形中增加了政治鬥爭,權勢的爭奪,大大的虧損國力。北伐也只是一句話的由頭而已。唯一的好處就是,人員不會損失那麼多,經濟的恢復發展會更快一些,諸葛亮也不會那麼早的死亡,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隨著最早的這一幫跟著劉備打天下人員的老去,在面對人才匱乏的蜀國,是很難奪取天下的。
-
5 # 中路口看世界
1,劉備稱帝后已經獨斷專行了,由於蜀地強大,劉備已經開始膨脹,覺得自己也能行。
所以,如果沒去攻打東吳,只要劉備沒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那麼情況依舊是越來越糟。到最後,自己失敗了要死了方才醒悟。晚矣!
2,諸葛亮事必躬親,導致自身身體累垮,也由於諸葛亮平生過於謹慎,年紀大了後更是連膽魄都收斂起來了。以至很多時候錯失良機。在後期與司馬懿對決中可見一斑。所以,就算劉備不去打東吳,仍然不敵曹魏。
3,劉備之後無雄主,諸葛之後無能臣。劉備老矣,阿斗當不起大任。就算劉備一心攻打曹操,也是經不起折騰了,跋山涉水兩腿一伸後結局仍然不會改變。
這只是一種推測,實際上的發展無人能料。任何一種契機都可能產生奇蹟。
三國註定歸司馬,後人嘆之慨之,所謂“臉皮厚者天下無敵”,誰能敵過司馬懿?
-
6 # 董元奔古典情懷
首先,諸葛亮勸劉備不要東征孫權,這在《三國志》中語焉不詳,即便是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也未努力勸阻劉備,雖然諸葛亮知道劉備此去凶多吉少。
其次,劉備借荊州不還是有錯在先,失去了荊州就去復仇,一錯再錯。而且推諉不還荊州這件事,諸葛亮也是全程參與的。劉備和諸葛亮固然知道荊州在“隆中對”整體規劃中的重要性,但是拆解孫劉聯盟更是與“隆中對”背道而馳的。
第三,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並未重用他,諸葛亮也就是個重要謀士而已,地位遠在關、張、馬、黃等人之下,跟法正、龐統差不多,諸葛亮未必滿意。
基於此,可以認為,劉備東征,成就了諸葛亮。
劉備臨終前,重要謀士只剩下諸葛亮、李嚴等,劉備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和李嚴。然而,劉備死後數年間,諸葛亮相繼做了丞相(百官之長)、軍師(其實就是軍事統帥)、司隸校尉(保護首都皇帝和監督百官的禁衛軍首領)、益州牧(漢中之外幾乎全部蜀漢轄區的最高執政官),還因駐兵漢中而成為漢中的實際最高執政官。後來,諸葛亮還因李嚴工作上的失誤把李嚴削職為民。
結合以上分析可知,無論劉備是否走東征孫權這步臭棋,蜀漢的結局要麼被禪讓給諸葛亮或者其兒子,要麼被外敵滅亡。
-
7 # 9紫氣東來
如果僅是比方,那就比方一下。
失了荊州,關羽被斬,丟了近三萬多人馬,這對劉備來說她同五雷擊頂,傷失了理智,情因半個蜀漢沒有了。
諸葛亮,趙雲勸劉備別去攻打東吳無效,這也能看出諸葛亮在劉備心中份量,在軍事行動上打仗的事劉備並不看好諸葛亮,史記證明劉備出征很少帶孔明。
若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不去進攻東吳,當然蜀漢要好得多,最少對蜀漢本來就人口稀少,在夷陵戰場上犧牲的近五萬人馬,對蜀漢來說是一半以上的軍力,讓蜀漢又添幾萬孤兒寡母,這是什麼概念,這對僅存益州的蜀漢是雪上加霜,若不發生夷陵之戰,劉備也不會死這麼早,要彌補這個濾洞諸葛亮需化上幾年的時間,蜀漢老百姓少受多少煎熬,後來事實證明諸葛亮北伐老是缺軍響被迫退兵,勞而無功,國力負擔到了極限。
不管怎麼講,此時的蜀漢再想打著漢正統的旗號伐魏純屬做清水大夢,真正的以卵擊石,若不發生夷陵之戰蜀漢的老百會舒服很多,人口也會增多,絕不會總人口在百萬之下,因為這死去的五萬左右的將士都是種子,有種子才能有莊稼,這話是否有點道理呢?
-
8 # 小程看歷史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後面的過程還是一樣的,但結果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在稱帝以後,親自帶領著七十萬的大軍去攻打東吳,但最終還是沒有奪回荊州,而且還全軍覆沒,劉備自己也因為戰敗懷恨而終。
但是劉備伐吳雖然在戰術上是一種錯誤,但在戰略上卻是對東吳的一種威懾,我們都知道東吳一直以來對荊州之地不肯罷休,千方百計勢在必得,然而在當時關羽北上伐魏的時候,東吳趁機偷襲了荊州,導致最後關羽也被東吳給滅了,所以劉備才會出兵伐吳,從表面上看是在為關羽報仇,但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奪回荊州,荊州對劉備來說太重要了。如果說劉備不去伐吳,那麼東吳就會認為劉備捱了打不還手,就會認為他承認了荊州的歸屬,也會覺得劉備的實力不足為慮,如果這樣以來,東吳可能會在以後劉備伐魏的時候趁機進攻川蜀。這樣以來劉備方面就會更糟了,但是這裡很複雜,東吳方面始終給人琢磨不透,也許會在劉備伐魏的時候,坐山觀虎鬥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在出擊,其實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後,都各自獨守一方在觀看時局等待機會,哪方弱就會從哪方下手,最後的事實證明,劉備這方是最弱的,三國裡面蜀國最先被滅。也就是說劉備不去伐吳,必將帶著軍隊去伐魏,雖然說劉備諸葛亮君臣同在實力強大,但從後來諸葛亮伐魏途中遇到的些問題,劉備去伐魏也還是會遇到,這樣以來伐魏也還是不簡單。也就是說劉備不去伐吳,帶著這些兵力去伐魏雖然說從力量上有所增加,但是長期消耗也還是改變不了最終的結局。所以蜀國的實力必須要保證荊州不丟的情況下兩路大軍同時進攻才有可能成功。
-
9 # 大道有李
如果劉備沒有去打東吳,那麼蜀漢可以再多撐幾年。至於歷史大勢,改變的可能性很小。
但重新獲取荊州的問題在於由誰擔任荊州方面的駐守大員。最合適的人選,無過趙雲。但是,劉備一直都不怎麼重用趙雲。所以,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另外,不與東吳作戰,可以使蜀漢把精力先放在內部治理方面。比如,對南方諸蠻的征服,比如對內部矛盾的處理。對於蜀漢內部權力鬥爭的根本問題,即三派人員(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之間的明爭暗鬥,諸葛亮沒有很好地解決。但劉備作為第一代創業者,其人格魅力是公認的,或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蜀漢內部可以團結一致,慢慢奪取隴右,再佔領長安,後事就不好說了。不過這也得看劉備能活多久。
-
10 # 一般小賤
如果不打東吳很可能是另外一番局面,當時正值曹丕篡漢,曹魏外有外族侵擾,內有大臣造反,一片亂局。天下大勢尚有可為之時,劉備完全可以高舉興復漢室的大旗,聯合孫權和那些思漢反曹的勢力,難說不會有一番作為。然而在曹丕篡漢之時東征孫權,事實上等於捨棄興漢大義進行軍閥戰爭,兩個弱國較量直接將雙方打殘,給了曹魏喘息之機。
回覆列表
假如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言,不伐吳,歷史是有可能改寫的!
關羽之死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而劉備伐吳發生在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稱帝之後釋出了一道詔命:“朕自桃園與關、張結義,誓同生死。不幸二弟雲長,被東吳孫權所害;若不報仇,是負盟也。朕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生擒逆賊,以雪此恨!”劉備帶領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起兵七十五萬伐吳。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劉備率軍八萬軍隊伐吳。《三國會要》記載蜀國當時的人口狀況:“漢章武元年,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
劉備伐吳的結局是,東吳派兵五萬抵禦,劉備大敗,東吳大勝,“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歷史上的劉備伐吳以失敗告終。
劉備伐吳的軍隊有八萬多人,剩下留守蜀國的軍隊大約四萬人,這樣綜合計算,蜀國的軍隊大約是十三萬人。
假如劉備不伐吳,蜀國其實還是有很多事能做的。
一,平定西南蠻族
劉備剛建蜀國時,西南少數民族懼於劉備聲勢,不敢造反,但是並沒有真心臣服,如果劉備不伐吳,劉備鎮守成都,命諸葛亮平定西南蠻夷,就像諸葛亮七擒孟獲那樣平定南方,可以有兩個好處,第一是西南方蠻夷徹底平定,永不反叛,只需少數軍隊留守邊疆地區即可;第二是可以從西南蠻夷徵兵,增強蜀國軍隊實力,預計可增加軍隊兩萬人。
二,向東吳討要半個荊州
歷史上劉備伐吳之處,東吳就急於向蜀國示好,只是劉備為了獲取更大利益,想要整個荊州而沒有同意。其實,假如劉備不伐吳,向東吳討要半個荊州,以安慰關羽的在天之靈,東吳為了避免同時和蜀國、魏國兩面作戰,是願意把荊州一分為二,把荊州的一半送給蜀國的,這樣蜀國擁有了荊州的一半,就能極大的增加蜀國的領土面積、人口紅利和良好的對魏國作戰出發地,對蜀國是極為有利的。
三,張飛在世威懾魏國
假如劉備不伐吳,張飛也就不會準備伐吳,張飛也就不會死,歷史上的張飛大戰馬超,大戰許褚,都稍勝一籌,張飛對於魏國和吳國都能產生極大的威懾力!張飛若在,是蜀國的又一個支柱,能鼎蜀國半邊天。
四,蜀國實力大增
假如劉備不伐吳,經過劉備和諸葛亮的治理,平定西南蠻夷,取得半個荊州,張飛在世,蜀國的領土、人口都獲得很大擴張,蜀國實力大增,以劉備的梟雄之才,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國定能蒸蒸日上。
五,蜀吳兩國共同伐魏
蜀國和吳國和好後,經過幾年休養,國力大增之後,蜀國和吳國共同伐魏,平分天下。劉備鎮守成都,命諸葛亮領軍十萬伐魏;孫權鎮守建業,命陸遜率軍十萬伐魏,魏國同時分兵抵禦蜀國和吳國,一場大戰在即。
劉備鎮守蜀國成都,監督糧草,不會出現諸葛亮伐魏時糧草不濟的狀況,同樣吳國也是一樣。以劉備運籌帷幄的實力,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孫權也不干預陸遜北伐魏國,這樣諸葛亮和陸遜都毫無後顧之憂的討伐魏國,實在夠魏國吃一壺的。
劉備稱帝時,曹操已死,曹丕建立魏國,但是曹丕的能力遠不及曹操,也不及劉備和孫權。魏國的實力雖然不差,但是國家之間的征伐,主要看國君之間能力的差別,曹丕運籌帷幄的能力比劉備差很多,識人用人的能力也差很多,指揮軍隊打仗的能力更差,所以當蜀國和吳國同時出兵伐魏,魏國將會非常吃力。
魏國此時能率領大軍的將領主要是曹真,但是曹真的能力遠在諸葛亮和陸遜之下。魏國為了應對蜀吳兩國同時伐魏,不得不分兵應對,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曹丕牢記曹操關於司馬懿鷹視狼顧,絕不可以授予兵權的話,絕不任命司馬懿為將領,所以為了應對蜀吳兩國討伐,曹丕會命曹真率領十五萬軍隊抵禦陸遜,曹丕則御駕親征,率領二十萬大軍抵禦諸葛亮,這樣分兵作戰的結果是,兩處兵馬都大敗,曹真被陸遜打敗,曹丕被諸葛亮打敗,魏國實力大減,蜀吳實力大增,不斷瓜分魏國,最終消滅魏國。
第二種可能,曹丕為了應對蜀國和吳國同時伐魏,為了抵禦諸葛亮,不得不任命司馬懿為大將。曹丕鎮守洛陽,命司馬懿率軍十五萬抵禦諸葛亮,命曹真率軍十五萬抵禦陸遜。這樣的結果是司馬懿能拖住諸葛亮,但是假如張飛也率軍出征,那麼司馬懿就不一定能抵禦住諸葛亮了,我們假設司馬懿能抵禦住諸葛亮,但是卻只是扼守,並不敢出戰。曹真在抵禦陸遜時,中了陸遜之計,曹真大敗,陸遜乘勝追擊,魏國震動,但是司馬懿被諸葛亮壓在西線,不能支援東線的曹真,這樣一來,魏國整個形勢則岌岌可危,後續魏國將實力大減,司馬懿雖有領兵之才,但卻是在魏國國力支援之下,假如魏國實力不行,魏蜀實力相當的話,司馬懿是抵禦不了諸葛亮的,只會被諸葛亮打敗,魏國仍然避免不了被蜀國和吳國滅亡的命運。
第三種可能,曹丕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被滅國的危險,不得不起傾國之兵四十萬,命司馬懿為大將,讓司馬懿率軍二十萬抵禦諸葛亮的十萬大軍;曹丕則御駕親征,和曹真一起,率軍二十萬抵禦陸遜的十萬大軍。司馬懿堅守城池,二十萬大軍還是能抵禦諸葛亮的,曹丕御駕親征,二十萬大軍也聽從司馬懿的建議,堅守城池不出,陸遜也無可奈何,在堅持了兩三年之後,蜀國和魏國糧草不濟,只得撤軍,這樣一來,三國打成平手,三國時代繼續;假如魏國在這兩三年的堅守當中,國中發生糧荒,魏國就會失敗,但是這種可能性很小,維持三國現狀的可能性是最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