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諸葛亮,是三國第一智者,人稱“義絕”,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高階主管。他為劉備規劃了人生,構建了蜀漢藍圖,最後還輔佐後主劉禪,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果諸葛亮投奔曹操,在曹操眾謀士之中,他能排第幾?能排第一嗎?

    我們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大謀士,分別為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其他的小謀士們就更多了,如劉曄、楊修、孔融、戲志才、鍾繇等人。個人認為,諸葛亮在曹營之中,穩坐第一,依據演義及相關史料,分析如下。

    論戰略,諸葛亮勝過荀彧十倍

    荀彧,字文若,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他是曹操統一北方的第一謀臣,被稱為“王佐之才”。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

    對比諸葛亮,曾在隆中為一無所有的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既定方針。最後歷史軌跡也是按著他的構想走的,如劉備聯合東吳孫權,赤壁之戰火燒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借荊州,入川奪益州,與曹操爭奪漢中,奠定三分天下基業。

    荀彧的戰略僅僅侷限於北方,而諸葛亮是從整個天下出發的,他站的高畫質,看得遠,才有了劉備的基業,才有了魏蜀吳三分天下。

    論戰術,諸葛亮勝過荀攸十倍

    荀攸,字公達,是荀彧的侄兒,傑出的戰術家,被曹操稱之為“謀主”。他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如官渡之戰,征討烏巢,都有荀攸的影子在內。

    而諸葛亮也是極其出色的戰術家,曾使用“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之計,七擒孟獲,徹底收服南中少數民族之心,穩定了南方邊界。他才能專心致志地討伐曹魏,為恢復漢室江山而奮鬥一生。因此,諸葛亮的戰術比荀攸只強不弱。

    論毒計,諸葛亮勝過賈詡十倍

    賈詡,字文和,三國第一“毒士”,意為只要他出手獻計,敵人有死無生。他在董卓死後,獻計於李傕郭汜,使其反攻長安,捕殺王允,打跑呂布,控制漢獻帝。後賈詡成為張繡的謀士,獻計兩次打敗狡猾的曹操。後張繡在賈詡的勸諫下,投奔曹操,賈詡為曹操在潼關使用反間計大破西涼馬超和韓遂聯軍。

    說起“毒計”,諸葛亮更絕,他擅長用火,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兵、火燒上方谷,這五把大火,燒的敵人鬼哭狼嚎,燒的敵人膽戰心驚。有道是水火無情,火燒更勝一籌,因此,諸葛亮的火攻之計比賈詡的“毒計”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論地方治理,諸葛亮勝過程昱十倍

    程昱善於治理地方,留守後方,穩如泰山,如曹操征討徐州時,程昱和荀彧留守後方,在呂布、陳宮的強勢攻擊下,保住最後的三城。

    諸葛亮在輔佐劉備前期,善於治理地方,搞後勤,好多大戰,諸葛亮都沒在前線。如劉備入川之戰,帶了軍師龐統,將諸葛亮留在荊州,漢中爭奪戰,法正跟隨劉備到了前線,諸葛亮留守成都。因此,諸葛亮比程昱善於治理地方,搞後勤。

    論壽命,諸葛亮勝過郭嘉16歲

    郭嘉,字奉孝,人稱“鬼才”。郭嘉臨終前,遺計,使曹操平定遼東。曹操曾在赤壁之戰失敗後,大哭道:若奉孝在,決不至於有此大敗。從這兒可知,曹操非常惋惜郭嘉的早逝,郭嘉好像是曹操的第一謀士一樣。“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諸葛亮是在郭嘉去世之後,才出山輔佐劉備的。

    郭嘉在公元207年病逝,而諸葛亮卻在公元207年出山,輔佐劉備。實則不然,諸葛亮在郭嘉去世之後才出山,只是歷史上的一個巧合。郭嘉即使在有才,也英年早逝,死人能和活人諸葛亮比嗎?所以,郭嘉不能和諸葛亮相比。

    總結:透過以上諸葛亮和曹操五大謀士的對比,諸葛亮都比這五位謀士強太多了。論戰略,諸葛亮天下格局勝過荀彧的北方戰略;論戰術,諸葛亮攻心之計勝過荀攸;論毒計,諸葛亮火攻之計勝過賈詡算無遺策;論治理,諸葛亮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勝過程昱;論壽命,諸葛亮活了54歲,超過郭嘉的38歲。

    因此,如果諸葛亮投奔曹操,在曹營可能排第一,勝過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五大謀士。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 2 # 天基閣主

    曹操陣營主要謀臣有:荀彧、郭嘉、戲志才、程昱、荀攸、董昭等,主要分析如下:

    一、才能功業上來看

    1.首先荀彧,無可非議的排在第一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食邑2000戶,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主要功績在於一是戰略上促成曹操迎天子,使曹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二是軍事方面,抗呂布,設計保住兗州三郡而不是曹操丟掉老巢;戰袁紹,在曹操準備退卻時力主繼續對抗,穩住了曹操決戰的信心等等;三是大力舉薦人才,如荀攸、戲志才、郭嘉、陳群等(《後漢書·列傳·鄭孔荀列傳》)。

    2.其次郭嘉,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食邑1000戶,史稱“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是曹操十分最看重的謀士,在曹操徐州戰呂布久攻不破有退意時,力主急攻終勝呂布;“十勝十敗”論助曹操謀定了戰袁紹、劉備的先後方略;東征劉備時料定袁紹遲疑不會偷襲許都,解除曹操後顧之憂;以及在平定袁紹、袁尚、袁熙,穩定青、冀、幽、並四州多獻計謀,無一錯漏。郭嘉,本是曹操最中意託付後事的人,可惜,英年早逝,郭嘉薨,曹操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曹操赤壁大敗後,大哭,說假使奉孝在,就不會有此敗。

    3.戲志才,是曹操早期的一位謀士,也十分器重,可惜早逝。“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4.程昱,曹操與呂布戰於濮陽失利後,想投袁紹,程昱知道後,及時提醒曹操是否就此甘心居於袁紹之下聽命,從而止住了曹操的不智行為,歷任尚書、東中郎將、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曹丕稱帝,拜衛尉,封安鄉侯。

    5.荀攸,多以軍師位隨軍出征,封陵樹亭侯,食邑700戶。被稱為曹操的“謀主”,呂布堅守下邳時,獻計水攻,水淹下邳城;官渡之戰,獻奇策火燒烏巢袁紹糧草,直接導致袁紹之敗。曹操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6.董昭,建議將漢先帝從洛陽遷居許都的便是此人,從此使漢獻帝牢牢的掌控在了曹操的手裡,曹操受封魏公、魏王都是董昭的謀劃。

    綜合來看,諸葛亮在治國理政、治軍、戰略戰術上強於荀彧,但是,在舉薦人才方面,荀彧要強於諸葛亮。於郭嘉相比,在謀略上應當不相上下,但是在治國理政上,諸葛亮遠強於郭嘉。其他四位,和諸葛亮相比就不在一個量級了。

    結論:從才能功業上看,諸葛亮和荀彧不相上下,各有優劣,但要比郭嘉佔優勢。

    二、從感情上來分析

    荀彧投靠曹操時間早,與曹操一起度過了創業初期,在感情上諸葛亮難以達到荀彧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且諸葛亮出山時,曹操的功業基本已達到頂峰,就是說諸葛亮就算有才能,但能施展的機會也已不多,這就導致功業上也難以超越荀彧。同理,與郭嘉相比,諸葛亮也難以戰勝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這就好比司馬懿,終曹操在世之日,都是防著,甚至想殺了。

    因此,從感情上來講,荀彧、郭嘉都優於諸葛亮。

    綜上所述,諸葛亮如果來曹操陣營,應當能夠佔據第三的位置。

  • 3 # 凡人梵思

    這個要看諸葛亮出山的時間了。

    建安十二年,即207年,劉備前往南陽三顧茅廬(南陽臥龍崗或襄陽古隆中),26歲的諸葛亮隨即出山輔助劉備。而這個時候曹操決定傾巢而出,遠征佔據遼西的“三郡烏桓”。這次遠征烏桓,曹操給歷史留下了兩筆記錄:第一是成功平定烏桓,完成北方統一大業;其次才是班師途經碣石時留下了千古名篇《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曹操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也看到了他高瞻遠矚的政治抱負,所以可以說曹操不一定能看上諸葛亮的政治眼光,雖然這一年曹操非常欣賞的郭嘉病逝,但手下謀士還有荀彧、荀攸、賈詡和程昱,這些都是一時人傑,和曹操一起打下半個中國,深得曹操信任。所以這時諸葛亮假如來到曹營,一是曹操統一北方後,天下大勢已定,給諸葛亮施展才華的機會並不多。他的到來只能是錦上添花,和在劉備那裡雪中送炭的作用,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二是論功行賞的話,從曹操一貫用人的原則看,把他排在荀彧、荀攸、賈詡之後的第四應該是正確的選擇。

  • 4 # 在下德誠讀金庸

    諸葛亮不會投靠曹操,曹營人才濟濟,好的位置早已被捷足者先登,聰明如孔明,豈甘屈居下僚?

    稍稍展開一下。

    首先,年齡是個大問題。

    建安十二年11月(公元207年),諸葛亮出山,時年27歲。

    同年,郭嘉為曹營服務11年,屢建奇功,曹操徵烏桓,途中郭嘉染病,38歲英年早逝。曹劉雙方兩大頂級謀士擦肩而過,竟無緣同臺較技。

    還是同一年,曹操時年53歲。次年,曹操盡起水陸大軍八十三萬,意欲橫掃江南,統一天下,赤壁之戰爆發。結果,曹操大敗,橫槊賦詩的豪情,反成時人笑柄。

    在此風雲激盪的大時代,年輕的諸葛寸功未立,滿腹經綸尚未經實踐檢驗。若曹操將諸葛驟然拔至高位,萬一錯用了紙上談兵的趙括,豈不大傷曹公知人之明?

    所以,就算孔明真的投了曹操,只可能在基層幹,並且很大可能會紮根基層一輩子。當然,杜詩“諸葛大名垂宇宙”也將不會出現了。

    其次,再看劉備陣營。曹操雖首倡“唯才是舉”,而劉備對人才的需求肯定百倍於曹操。出身草根的劉備,自24歲鎮壓黃巾起家,二十多年來顛沛流離,一事無成,深感人才難得,尤其是缺乏治政與軍略雙全的頂級人才。

    所以、當劉備終於見到諸葛,會是怎樣的迫切,就可以想見了吧?47歲的劉備給予了27歲的諸葛亮毫無保留的信任,外化於行的是,兩人“食則同席,寢則同榻”。如果他們是現代人,這樣的行為,鐵定“斷背山”無疑。(哈哈,開個玩笑)

    講個並不離題的題外話。

    不知道聽誰說過一段很有意味的話:“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三班人馬,任何一家都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不幸的是,這三家在同一個舞臺上。”

    是的,三家中多少驚才絕豔之士,在三國這個超級舞臺上,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華。表演越精彩,他們的老闆越開心。他們也許不會注意到,在三國世界,還有另一個族群,廣大的底層平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彷彿這亂世永遠沒有盡頭一般。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5 # 漫步文史

    我是抽菸侃歷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假設諸葛亮投奔曹操,在曹營能排名第幾?排名第幾,決定於是否被重用,如果不被重用,排名之說也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來對比下曹操治國、用人的策略,看下諸葛亮是否能被重用。

    第一,知人善任,唯才是用。

    以前和答友辯論過一個問題,劉邦與曹操誰的用人手段高明,我覺得是曹操。曹操手下謀士、將領非常多、非常雜,多而不偏、雜而不亂。單說長坂坡一役,趙雲打傷、打死的就有50名大小將領。曹操對自己手下將領的特長與缺點都做到心中有數,之人善人,大家各盡其才。

    曹操一生經歷50多場戰役,只有兩次用人有誤,其中一次是擊敗張魯、奪取漢中後,漢中留守的將領有夏侯淵、曹洪、曹休、張郃和徐晃,張郃的孤軍進攻致使魏軍陷入被動,這雖是一次軍事指揮失誤,但在用人上也是一次不小的失誤,張郃遠非統帥型將才。另一次是赤壁之戰,採用了謀士徐庶的鐵索連船策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僅發言一次,曹操就認真了,之後周瑜火燒赤壁,曹操南征計劃破滅。

    諸葛亮本是一階文人,因赤壁之戰外交聯吳有功,才晉封軍師中郎將,掌管兵權。進了曹操集團只能入謀士之列,縱觀曹操一生用人,從未有過謀士帶兵的先例。

    第二,疑心太重,唯親信可掌大兵權。

    曹操疑心之重,眾所周知。曾夢中殺人,醒後裝做不知。

    郭嘉臨死,對曹操說了司馬懿這個人的一些情況之後,曹操從此疏遠司馬懿,不在重用,致死都不曾讓司馬懿掌控兵權。

    諸葛亮不是將領、也不算謀士,軍事方面是張良、韓信的一個綜合體,但單方面均不如張良、韓信。諸葛亮也不是曹氏或是夏侯氏,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兵權。

    第三,治國思想,法家為主儒、墨並用。

    在治國興邦方面,曹操與諸葛亮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兩人都是法家思想治國為主。但又有很多異同之處,曹操法家為主,儒、墨並用,而諸葛亮是法家為主,黃老並用。

    帝王之術,儒家思想才是核心。諸葛亮不利於百姓的長久穩定。這種治國治國之道的分歧,將會是諸葛亮受排擠的根本原因。

    綜上,諸葛亮在曹操集團,談不上排名的,曹操是不會重用諸葛亮這種全能型人才的。諸葛亮最擅長的治國興邦之道,也會因與曹操思想不同,受到眾人排擠,更談不上排名次了。

    反觀諸葛亮,這種全能型人才也不會選擇曹操這種奸雄、疑心重的領導輔助的,所以,劉備才是諸葛亮的伯樂。

  • 6 # 豹眼看歷史

    無論諸葛亮走到哪裡,如果把他排第二的話,沒人敢稱第一。

    即便是在曹營裡,也是如此,曹操都不敢稱老大。

    就個人能力而言,曹操恐怕還不如諸葛亮。

    但諸葛亮只是宰相之才,格局、氣度差點,沒有曹操霸氣。

    曹操是帝王、領袖之才,儘管許多事很離譜,但格局的確是大得很。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就能力而言,恐怕還要超過他們。

    但諸葛亮與管仲相比,在境界、格局上似乎有不少差距。

    管仲與召忽共同輔佐公子糾,公子糾被殺後,召忽就以頭觸殿盡忠而死。

    可管仲捨不得死,而且振振有詞,說什麼盡忠是盡國而不是盡君。

    其實,我覺得管仲還是有他的道理。

    愚忠很可敬,但不可取。

    劉備跟曹操一樣,要說英雄都是英雄;要說漢賊都是漢賊。

    這不該分姓劉還是姓曹。

    否則,劉表、劉焉等人也要稱帝,豈不也是匡扶漢室嗎?

    諸葛亮要成就的只是自己的名聲,並沒有真正為了漢室,為了社稷。

    說到底,還是境界、格局不夠。

    管仲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第一相”。

    如果管仲為公子糾盡忠,還會有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嗎?

    還有誰會去計較他不能盡忠哪?

    一樣留名千古。

    諸葛亮如果輔佐曹操,那天下就會是不一樣的結局,是中華民族的幸事。

    遺憾的是,二人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都是任性的大佬,功過自有後人公論。

    我等打醬油都不夠資格,圖的就是個熱鬧。

    閒的難受,扯個淡也是個樂事。

  • 7 # 我愛祖國美166

    三國之中,除了武夫和文士大臣外,真正能在外交,地理軍事上,都不如曹操。

    諸葛亮和司馬懿一樣一身本事,在外事上欠缺能力,在之前諸葛亮不敢涉足政事,連司馬懿都怕董卓勢力,兩人只會隔岸觀火,自持精明,一次次的兵敗無數,諸葛亮、司馬懿一點法沒有,唯有曹操不怕,在戰場上成長出來了!

    曹操當然瞭解諸葛亮,他不會用一個天天座輪車的軍師,諸葛亮在小事上精明,許多要事並拿不倒,非劉備不行,諸葛亮的北伐,缺乏實際經驗,打來打去,他不但沒佔中原,連蜀國的邊界也沒出。

  • 8 # 郝喜

    諸葛亮在謀士裡應該是獨一檔的。論名聲論成就都是三國裡其他謀士級別的人沒法比的。看過三國的人也許能多知道幾個其他人。沒看過三國的人恐怕只知道諸葛亮。

  • 9 # 新141019416

    諸葛亮的才能,在當時是天下第一,聰明才智,文治武略,無於倫比,但一生唯謹慎,在行進過程中,常有悲憫之痛。

    而曹操在當時絕對是第一梟雄,他不盡有文韜武略之能,更有駕馭局勢玩弄權術,於股掌之間,在當時無人能及,他眼光遠大,才氣橫溢,大氣磅薄,不具小節,為達目的,是絕對不擇手段,這樣看,諸葛亮就難以於其並肩的了……

    就此,也能看到,諸葛亮也不會選擇投身曹操。而曹操就是用他,也就是一謀士的地位,諸葛亮他和司馬懿相比,因他在用人上的缺陷,就是到曹操那裡,從勢力地位上,都高不過司馬懿,最終司馬懿的後人滅魏建晉,就可看到司馬懿的胸襟之大,在這點上相比,諸葛亮不言而喻,就遜色不少。

    當然歷史不會重新來過,更不會,讓我們重新驗證一下;也沒有這個必要。

    但不可否認的是,諸葛亮能有如此高的歷史地位,只有劉備這樣的人,才能給於他,也就是說,是劉備成就了他,讓其聰明和智慧發揮到極致;而映襯著的恰是,曹操司馬懿給於其展現的平臺。

    由此看,曹操有什麼必要,讓諸葛亮為其發揮些什麼嗎?當然,曹操當時想的是,最好在當時就不應該有,諸葛亮這樣的人出世,這才是曹操所企昐的。

    當然諸葛亮的存在,這也是,司馬懿及所有的對手所痛苦的事,周瑜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即生喻何生亮"的悲嘆!這句哀嚎,也就從那一刻起,迴盪在人間千年之久,而且將伴隨著人類,一至迴響下去!

    大家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自己帶孩子真的能帶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