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1.形聲。從耳,門聲兼表詞義,合起來後意思是“門裡面的耳朵聽到了”。本義:聽到心裡去了。
2.同本義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3.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雞起舞(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夜半聞荒雞鳴,乃與琨起身舞劍。後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起)。
4.聽說;知道
聞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聞道也。——唐· 韓愈《師說》
5.又如:聞問(通音訊,獲得音訊);聞道(聞知領會道理);聞說(聽說);聞得(聽說);聞知(聽說;知道)。
6.接受。如:聞教(受教;領教);聞命(接受命令或教導);聞令(接受教誨)。
7.傳佈,傳揚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王維《老將行》
8.又如:聞誦(傳佈與稱道)
9.報告上級。如:聞達(向皇帝報告);聞問(通訊息)
10.趁,乘 。如:聞早(趁早,趕早)
11.聞名,出名 ,馳名。
名聞天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聞於諸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2.嗅;嗅到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
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史記·滑稽列傳》
13.又如:自不可聞
14.通“問”。古字聞、問同音同義。《禮記·檀弓上》:“問喪於天子乎?” 問本作聞——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名〉
1.知識;見聞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博聞強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又如:聞見(見聞)
3.傳聞,聽到的事情;訊息
求聞之若此。——《呂氏春秋·慎行論》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4.又如:新聞;趣聞;要聞;舊聞;奇聞;見聞
5.聲望;威望
令聞令望。——《詩·大雅·卷阿》
6.又如:聞達;聞譽之施(指身受美名);穢聞(醜惡的名聲)
〈動〉
1.形聲。從耳,門聲兼表詞義,合起來後意思是“門裡面的耳朵聽到了”。本義:聽到心裡去了。
2.同本義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3.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雞起舞(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夜半聞荒雞鳴,乃與琨起身舞劍。後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起)。
4.聽說;知道
聞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聞道也。——唐· 韓愈《師說》
5.又如:聞問(通音訊,獲得音訊);聞道(聞知領會道理);聞說(聽說);聞得(聽說);聞知(聽說;知道)。
6.接受。如:聞教(受教;領教);聞命(接受命令或教導);聞令(接受教誨)。
7.傳佈,傳揚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王維《老將行》
8.又如:聞誦(傳佈與稱道)
9.報告上級。如:聞達(向皇帝報告);聞問(通訊息)
10.趁,乘 。如:聞早(趁早,趕早)
11.聞名,出名 ,馳名。
名聞天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聞於諸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2.嗅;嗅到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
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史記·滑稽列傳》
13.又如:自不可聞
14.通“問”。古字聞、問同音同義。《禮記·檀弓上》:“問喪於天子乎?” 問本作聞——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名〉
1.知識;見聞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博聞強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又如:聞見(見聞)
3.傳聞,聽到的事情;訊息
求聞之若此。——《呂氏春秋·慎行論》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4.又如:新聞;趣聞;要聞;舊聞;奇聞;見聞
5.聲望;威望
令聞令望。——《詩·大雅·卷阿》
6.又如:聞達;聞譽之施(指身受美名);穢聞(醜惡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