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uzi
-
2 # 國科大科學與人文
謝邀! 這問題有點像李約瑟難題。很多人都曾試圖給出答案,包括李約瑟本人。但基本上都不太成功,從而使此問題成為懸而未決的著名難題。在所有的研究當中,陳曉平教授曾做一文,對此問題及其各種回答的前因後果做過相當詳細的梳理和分析,筆者以為最具合理性。他認為大部分人的回答不是將科學與技術混為一談,就是本身的邏輯不完整,不徹底,所以缺乏真正的說服力。他所推崇的是中國哲學家馮友蘭的答案,認為馮的回答最有深度,並且基本自洽。那麼馮友蘭是怎麼回答的呢?陳曉平指的就是馮友蘭1921年在美國留學時所公開宣讀的一篇文章《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學》。陳曉平評價說:
鑑於馮友蘭比李約瑟更早提出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學這個問題,陳曉平建議可將此問題稱為“馮友蘭問題”。
筆者在此基本同意陳曉平關於馮友蘭之答的觀點,僅略作一點補充。西方現代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古希臘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基本是個依靠航海貿易為生的商業社會。商業社會的特點,其一是打交道的大多是陌生人,彼此之間要靠契約相互聯絡,這時候誠信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如何保證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呢?這就得引入共同的價值觀,或者叫社會共識。有了共識,則大家就可在此基礎上達成一致看法,從而遵守彼此間的契約。那麼希臘人的共識是什麼?就是理性,就是要講道理,人人都講道理,則社會契約必然就能被遵守。怎麼講道理呢?希臘人是藉助對外在的自然律進行探索,來證明或解釋人的理性,比如柏拉圖的絕對理念、理想國之類,都是透過對自然本性的探索來證明人有不同尋常的理性,從而可以依據這種理性來相互講求道理。商業貿易社會的另一特點,是對未來和命運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每個人自己想法把握和對抗,這就導致了自由的傾向,包括對自然及其存在於其中的個人前途的探求。關注自然事物,加上自由探索,必然催生相應的方式方法,比如嚴格的邏輯論證,也就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了。這種文化傳統,最終導致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
反觀古代中國,也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重農輕商是最基本的統治原則和社會秩序。農業社會中,日常打交道的基本都是熟人,熟人之間不存在誠信問題,只存在親疏差序問題。所以要解決普遍的人生幸福,核心就是儘量廣泛的“仁愛”。仁愛,發乎於心,無須論證其合理性,不需要講什麼外在的大道理,只須訴諸內心世界就可以徹底解決。所以馮友蘭說中國古代是個向內尋找價值的社會。外在的自然,不過是人生必須要順應的天道舞臺,和諧相處的物件,而各種技術也不過是實現人生的外在工具和手段而已,在經驗的範圍內就能加以妥善解決,毋須過分追問個所以然來,否則,無異於怪力亂神。因此,與追尋內心世界相配套的教化、感悟、內省、修身、養性、辯證思維等等,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根本不需要嚴格的邏輯論證。而這就是近代科學無法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上生長出來的終極原因。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中國先秦的諸子百家之中,也產生了諸如墨家學說這樣有較強外向探尋傾向的學派,但卻沒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得到發揚光大,不能不說是個異數。在前述的諸多回答中,也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值得進一步探討。
-
3 # 明貞
科學並不成熟,科學源自天賦理性邏輯和判斷力,自然科學整體框架有兩大基礎:牛頓的經典力學三大定律和愛因斯坦的廣狹相對論。但牛頓本人對引力的來源並沒有說服自己以致於最後向神學尋求答案,而愛因斯坦的理論受到量子力學的衝擊。近代西方科學的本質是對一神教的反動,和神學有著共同的根基:本質是絕對的自在的,但宇宙真相是發生的成長的,規律和規則並不能造就自身,是各種意志對立統一的結果。所以,看似掌據了自身命運的近代科學仍然是命運所造化,並不能解釋過去規定未來,近代自然科學的始作俑者伽利略是忠誠於上帝的一如布魯諾,他們反對的是教會,至於牛頓和愛因斯坦並不完全相信自己的理論。
-
4 # 定慧堂
人類不得不承認兩個現實:一是科學的體系源自於西方;二是科學迄今為止人類對世界的最大貢獻!這兩點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西方國家從古希臘、古羅馬,到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從神學、數學、哲學到科學的不斷否定和進化的邏輯思維體系。
科學有別於心學的關鍵在於:把個體的人作為上帝的特使而置於無尚的地位,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追求每個人對“物體”的貢獻。只有基於此,才能產生科學的精神和方法,才能讓科學不斷釋放出智慧的光芒
-
5 # 玄谷真人
科學成熟了嗎?成熟的標準是什麼?只能說近現代科學在西方發生了重大變革,使科學技術出現了一次飛躍。但科學遠沒有成熟。
為什麼說科學遠沒有成熟呢?
從對未知世界來說,人類未知的領域還太大,就物理學來說,物理學的統一理論有嗎?能很好解釋一切物理現象統率物理理論嗎?
從樞軸時代的東西方文化種子來說,人類現在所認為的科學連樞軸時代的很多文化種子都沒有發華出來,也不能做出科學解釋。如中國的修道和易學體系、中醫、天文、曆法、風水地理等。至少這一切納入一個科學體系並做出科學回答,發揮出科學作用,才能算科學成熟。
從老子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說,現代科學在思維方法上丟掉了一個認識方向,也自然丟掉了一半東西。
基於以上三點,我們可以說科學遠未成熟,人類文明還在發展探索中。所以,不要太武斷,不要形而上學地崇仰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既不承認近現代科學有其他文明如阿拉伯與中國文化來源,也好似要把科學的樣式停滯在這幾百年的發展狀態,好像未來科學樣式不變了一樣。某些人形而上學化理解科學,還在於把西方發展的近現代科學成果迷信化,解釋不了上述中華認識體系,就惡意貶低、汙衊,是非常愚蠢的思維。沒有科學精神可言。科學精神在於求真求實,而不在於堅持某個科學立場觀點企圖去否定甚至汙衊貶低你不可能都懂的東西。
因為近代西方科技革命性變革,而中國落後西方,所以,企圖找種種原因。但是,審視一下這些說法,基本是偏頗論斷,要麼無知人云亦云,要麼甚至可能有意對中華某些文化與科技因素視而不見。
有不少人把近代西方發展科技發生科技革命超越中國的原因說成西方有邏輯思維,中國古代是感性、知性或直覺,沒有邏輯,就是想把中國古聖先賢的思維說得低西方一些。這是亂講。
中國的邏輯思維比西方強大、嚴密。普通邏輯主要內容就是講概念、判斷、推理的,概念是普通邏輯的基礎,所以在中國以名學來稱這門學門。沒有邏輯是不能講話的,問題只在於這個語言體系文化體系是否自覺把概念、判斷、推理系統化論述出來。中國文化是自覺論述了的,謂之名辮。講話、為文首先要看你用的名詞指什麼呢?是什麼含義呢?所以必須正名。然後,名片語成句子,表達一個思想含義,就是判斷。然後,名詞、判斷組合起來表達更復雜的思維鏈條,給出個因為所以,就是推理。去看看中國儒家、名家、墨家的名學論述,概念、判斷、推理是完整的。
三段論只是推理的一種形式,不能說沒有明確把三段論表達出來就沒有邏輯。實際上中國古代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都是有的,這是邏輯思維的基本方法。如經、綸,經者理其緒而分之,綸者,比其類而合之,分析、綜合之謂也。易思維下,古人講類,易經說君子以類族辨物,類思維必然有歸納、演繹,墨經所謂“以類取以類予”也。
如果深入到易思維,你就知道,易學裡邊體現的邏輯是多麼嚴密。那就是數學化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層次數學化模型。易既是一種數學成果,也同時是一種邏輯思維方法。所以,它影響到現代對稱邏輯。而中國原生文化的中道思維也是邏輯思維核心。
也有人說中國文化順從自然向內心尋求幸福,馮友蘭說的?看來民國過來的大師要加引號了,他們未必懂中國文化懂儒家思想。中國文化的基本思維方式是易思維,講陰陽合和。所以,在易經中從基本思維架構到具體貫徹都是尊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如首先講乾坤,講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具體貫徹陰陽乾坤時,則一方面講盛德,一方面講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富有之謂大業。其它這種貫徹如:可久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人之業。明於天之道,察於民之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看看,這系列的論述都是成雙成對的,陰陽一貫的。在中庸中概括表達為合外內之道,“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怎麼可能只是向內心尋求幸福呢?內求的文化,東西方都是有的,如何能只講中國文化內求?西方基督教靜黙與神勾通,蘇格拉底講認識你自己,柏拉圖講靈魂的純潔,不是內求嗎?你可以因此說西方文化是內求嗎?因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了,你就不敢這樣講了。所以,這樣思考問題是有問題的。不懂真正去辨析不同文明的文化特點。統覽人類幾大文明圈,可以說,印度文化是更傾向於內求的,甚至可以說是以脫離這個世界嚮往一種所謂涅槃為追求的,印度大多數宗教學派都是以此為宗旨。西方在內求文化上也是存在的,如前所述,但西方的內求文化在那些城邦學者那裡太淺薄,而在基督教那裡又太迷妄,不是信仰是迷信。至於外求,假如雅典等城邦那些文化是有過的____有學者質疑沒有古希臘原文典籍喲,那麼,可以說西方文明在地中海文明圈時是有一種從最基本的存在開始思辨探索的文化的。這是西方能發展理性思維邏輯實證的文化基礎。
但是,中國文化與印度和西方比,在內求修養文化上即盛德文化上是根基深厚的,比他們也都理性,在易經、老子、孔子的論述中,你都找不到另一個世界的胡說。在外求開物文化上即大業文化上或參贊化育文化上,體系也更加完整深邃。為什麼說更完整呢?
首先中國文化合外內之道。內修本身是有認知的,不是內修就說一些讓別人蒙圈的話自以為高明。老子說為道日損,儒家說有德性之知。這個知也許有一些東西不可說,但是不可能都不可說,內外本身不是兩個東西,所以,必然有些認識體悟是與外在認識有關的。這個文化也是東西方都有,但是,中國文化最有體系化文化體現。西方有一個普羅提諾,提出過流溢說,從對他的記述說,他這個流溢說就有修煉的來源。西方也有一個哲學概念叫普鈕瑪,與印度普拉那大體同源,類似中國的氣。但是,西方這個方向的認識水平大體也就這樣了。所以,不要只講東方神秘文化,其實西方也有類似的,只不過西方在這方面最淺薄,比印度都不如。在內求文化上印度比西方強,也算起源比較早,從婆羅門教到沙門思潮,到印度教,印度人把精神頭都用這上面了,也有不少文化顯現,如所謂五明中的內明,也可以包含醫方明、符印明方面的某些內容。但是,與中國文化這方面的根源和文化體系比,印度在時間上晚,也遠沒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起源於伏羲創河洛易卦,八千年了。而伏羲創易時就已經有傳“修真理性,反其天真”了。到炎黃時代,乃至周朝,與內修有關的文化又發而為外用的,已經是磅礴盛大之狀,從天文、曆法、易學象數、中醫、地理、到道家、儒家修養,以及諸子文化,莫不滲透著易文化。
其次,中華原生科技也有經驗理性的。但由於易文化覆蓋之下,也滲透著易思維的影響。如農學、手工業、算學、幾何、聲學、力學、地理、建築、生物學,等等。這些知識和初步形成的系統,是不可能內求得來的,必須是在感性經驗基礎上運用理性思維總結。也就是這個為學日益方面的學問與西方那些城邦的科技思維是一個類別的。所以有學者評論這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墨家說,“墨子個人的成就,等於整個希臘。”“墨家的科學成就超過整個古希臘。”
那麼,把中華合外內的有易學根基的學科體系與經驗理性的諸多學科體系合起來,我們就可以發現,在同一個古典文明時代,中華的科技思維路向更寬廣,而思維深度也更深邃,形成的學科體系更豐富更完備。所以,到古典帝國時代,東方的大漢帝國科技力量更強,農業、手工業更先進、發達,軍事力量所用武器更有力量。而漢帝國在擴張力量時,也較西方羅馬帝國更顯完勝。
文明比較要同一個時代比,尤其樞軸時代到古典帝國文明時代,因為這個時代承前啟後,後來的文明發展都可視為這個時代的展開與交合。不能拿後來展開階段尤其是近代展開階段隨便說哪個文明優勝,因為你可能受眼前文明狀態遮蔽了。
所以,比較同一個時代,到古典帝國時,西方無論文化、科技還是帝國力量是比不了中華的。
那麼,有人以其近代以來慣常思維自然要問,為什麼近代西方變革成功超過中國了?
我的易思維分析是,自唐朝滅亡以後,東西方的文明發展再也不是同一個時代。就是說,古典時代的漢朝與古羅馬是有時代可比性的,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是有時代可比性的,是東西同時代稍有前後的可比性帝國文明。但自唐朝滅亡,東西方的文明演進進入一個共同的文明運動圈範圍,東西方文明按時序分先後隨時代展開,如春夏秋冬一樣,此長彼消,此消彼長,有演進的時代差,沒有了時代可比性。就是東方文明旺盛時,西方應該是暗談的;到西方文明旺盛起來時,東方文明就停滯暗談了。如日月不同出。而演進時代差,是東方旺盛時,西方開始發展,西方進入旺盛狀態時,東方新一輪文明運動又開始了。所以,宋元明時,近代文明在東方萌發,宋代時西方還在中世紀,蒙元西征後西方才逐步文藝復興,到明代永樂高峰過了,西方就逐步走上科技發展軌道,到清朝東方停滯了,西方發生質變。你如果身處宋元明,至少到明仁宣之治前,你看當時的東西方,東方科技比西方發達。到明末時,已經是東西方各有長處。到清朝,西方在政治文明、科技等方面就在有時代性的文明因素上超越中國了。也就是西方只是在最近一個時代發揮了階段作用。那麼,你比較的科技就是人類文明最近一個時代的科技,也不能完全叫西方科技,這中間包含了阿拉伯、印度、中國的科技貢獻。但既然是一個時代,那麼,人類文明就還有下一個時代。你怎麼知道下一個時代人類科技在學科面貌上科技水平上不改變西方近代以來發展的體系和狀態?
如果說英、美帝國是西方文明近代帝國文明高峰,那麼,美國按節律中後期將象明末一樣與東方中華文明互有短長,甚至也可能象清朝一樣停滯。而東方已發生新文明階段革命,將有新一輪文明覆興。到東方文明進入高峰,東方以自己文明為基礎融匯西學的科技面貌很可能大大改觀。
實際上,近現代科技中包含著中華宋元明時代的科技貢獻。有的經外國發展,有的中國自己也在發展。如代數、法醫學、化學的起源、十二平均律的運用、鋼鐵冶煉、槍炮、地雷、水雷、火箭、有現代新發展的紙張、瓷器、石油開採、造船中的一些技術,電腦中的秩序控制與儲存技術,等等。
這還是在沒有充分自覺利用傳統思維和充分利用傳統科技的情況下的發展。已有學者提出中華整體論科學的概念,如果這一思路得到發揮,整個科學思維和體系可能面貌大變。中華文明的科技仍在發展,能不能有革命性貢獻,中華科技工作者當努力!
回覆列表
科學的本質實為超自然哲學,不是西學傳統如牛頓所謂的“自然”哲學,具體是原型理念的假設和格式邏輯的論證之間思維的完美結合,也就是華人乃至西方人自己還不一定有意識的形而上學,後者就是古希臘人二、三千年前就發明的超自然學,metaphysics,這也是為什麼其他任何文明沒有走進科學殿堂的直接原因。歷史上古希臘人的遺產隨著古希臘城邦的毀滅而失傳,到了中世紀末才從伊斯蘭中東傳回基督教歐洲,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就有了他們的歷史必然。
華人首先必須認識有關歷史,走出自鴉片戰爭以來兩百年的敗者心態,進而理解和珍惜祖先的道學智慧,認知超自然邏輯思維和自然辯證思維的區別和兩者的實用優劣,調整心態,不強求無謂的創新、更不追求古希臘式凶多吉少的霸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