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贏在起跑線
-
2 # 語文夢想成真
學生有許多課外作業與老師完不成教學任務沒有任何關係,二者不能混淆在一起。
首先,必須宣告,學校要求所有老師必須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如果老師完不成本學期教學任務等於是嚴重的教學事故,後果很嚴重!
其次,從我上小學,到初高中學習甚至在大學幾乎每天都有許多課外作業。學生正因為有課外作業他才能真正意義上稱之為學生,就像士兵每天早上有晨練他才能真正稱之為士兵一樣。
第三,我要回答學生為什麼要有課外作業,即家庭作業的問題。學生寫課外作業有利於學生鞏固今天所學內容!學生在校學習任務特別重,所有學科幾乎都要學而且內容比較難,在校沒時間寫作業以來鞏固所學內容,只能在課外由家長督促完成!
最後,國家三令五申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包括減輕過重的課外作業。記住是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而不是禁止學生寫課外作業!
綜上所述,學生每天有許多課外作業與學校近半老師完不成教學任務沒有必然聯絡。據我所知,學校老師必須要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
-
3 # 夏燦幫
我聽到的看到的教師都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佈置的家庭作業確實多。因為考核教師的成績唯學生的考試分數,也就是績效工資的關係。不少老師佈置家庭作業是為了讓學生多練,重複地練,期望學生考好,是否給多考一些分數來助推老師的教學成績,師與師之間竟爭比高低。其實是大環境考核方案促使教師的無奈之舉,也是教師有違心裡的不科學不厚道的笨辦法。上面的減負口號天天喊,屢靜不止主要是沒有相應配套具體細則措施,造成越減越負擔重,應付式的口號素質教育。教師有責任,有過錯,但不能全怪教師。當今有一種哭笑不得的亂象,有功有福有好事是領導擔著,有不足有不對,無利有害是百姓揹著,只有刨根問底,標本監製才有好的發展,教育人是一個複雜而又繁重多變的工作,不是常人想的那麼簡單。一味的指責誰對誰不對是片面的。
-
4 # 我是杜佩玉
是否完成教學任務和作業多少沒有直接的觀念,所以說在這裡可以明確的答覆一下,您的這種見解是錯誤的。
我們普通人生活在社會上,為什麼天天奔波?奔波的目的都是為了什麼?其實我想不外乎是因為怕自己閒起來沒有掙到錢,而選擇了一種低效的高速奔波,這種奔波過程中可以掙到錢,可以讓自己的心安理得一些。
老師佈置大量的作業,恰恰也不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他也是為了每一份心安理得,選擇一種低效率的學習方式來保證孩子的匆忙,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一直在學習,哪怕這種效率比較低,但是總是有收穫。
這種錯覺和我們普通人忙於工作,放棄思考是一個道理,我們都在從事一些低效率的,工作或者學習。
作業多,工作煩累,往往迫使我們放棄了思考,放棄了思考的背後,實際上就是我們放棄了高效運作的過程,老師在這裡面佈置了大量的作業,其實也是老師放棄了自己的思考,放棄了一些更高效的教育教學方法。
教育就是這樣,善於思考的人肯定是優秀的老師,而大多數人優秀的過程可能有著更高的風險,那麼還不如做一個普通的老師來選擇佈置更多的作業,同時也培養了更多普通的學生。
這是一個惡性思維過程。因為不敢,所以變得更平庸。歸根結底在於教育的評價機制。老師不敢放手,因為出現了失誤。沒有人敢承擔。
-
5 # 江山165940261
教師課堂教學如何操作,每所學校都有相應的制度與檢查,比如校領導推門聽課、不定時視窗聽課等等,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會受到批評和扣發績效工資,因此所謂“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教師佔大多數”這種假設不可能成立。
教師佈置課外作業也有相關要求,《江蘇省素質教育十條要求》之第五條: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假如家長認為課外作業過多可以與老師溝通,或者向學校、上級主管部門反映。
-
6 # 月亮姐姐Nancy
題主一看就是不瞭解教師工作的友友,和你舉個例子,你就懂了,學生學習就好比我們吃飯,吃飽不是目的,我們得把飯消化掉,只有消化掉才能吸收營養,這是我們吃飯的目的。學生寫課外作業,就好比去消化他們白天吃進去的那些知識,想想看,學生一天要上多少節課,學幾門課程,每天教師都有新知識進行教授,學生必需得透過寫作業才能理解和掌握當天學過的知識。學生的腦袋不是電腦,不斷反覆的練習和訓練是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方式。再說了,教師不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那是學校所不允許的,教學內容都是按照教學計劃和課本內容嚴格執行的。學生寫的作業多,和教師上課沒有任何關係,只能說明這個這學校在學生減負這一塊還沒有落實到位,國家三令五申要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如果題主覺得學生作業多,只能說教師留的多,不能明教師教的少。
-
7 # 姑蘇講堂
題主應該是外行,根本不瞭解教師的工作。居然幼稚的將佈置學生課外作業與教師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等同。
下面,姑蘇老師就來給您講講什麼是“教師的課堂教學任務”?什麼是“學生的課外作業”?
教師的教學任務分為幾塊:備課、上課、佈置並批改作業。
“課堂教學任務”與“佈置課外作業”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兩個不同環節。他們所處的階段不同,作用也就不同。
“課堂教學任務”包括: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點的完成、教學難點的突破等環節。每位老師為了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都會在上課之前認真分析學情、認真研究教材、認真選擇教法,精心備好課,以期在課堂上能夠完美的達成目標。
“課外作業”是教師的教學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了鞏固學生本堂課所學,以及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而設計的。
由此可見,佈置課外作業絕不是題主猜測的那樣——教師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
順便說一句,如果有教師完不成教學任務,根本不需要學生家長來提意見,學校老早就要找這位老師談話了。嚴重的要吃處分的。所以,請題主不要杞人憂天的去瞎猜測!
現在的教育,彷彿每個人都是教育專家,似乎誰都可以對教育指指點點!其實他們真的不懂!
-
8 # 九色鹿9082
我兒女兒在讀小學時課堂作業都沒有作,晚上晚自習又留作業整得11點多才睡,學校還要求晚上九點睡,是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唉娃娃累呀,童年都不知道是啥樣的。
-
9 # 我很好希望大家都好
對待教學提高學生成績老師有兩種分類一、老師自己下功夫專研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和相應考試命題規律,做到精講精煉,學生學習效率高,事半功倍!二、老師課堂把握不住重點難點對相應考試不熟只能逼迫學生用死功!威逼學生補課!第一種老師很累,功效顯著!第二種也有功效,但有點缺德!
-
10 # 田家大院田老大
見此提問,讓人歡喜惹人憂。一來人們對教育的關心關切日趨細緻入微,足見教育在人們心中的分量;二來人們對教育的理解認識遠沒有自認的那麼清楚明白。於是誤解、猜測、想當然與指手畫腳,不斷的向教育教學越界。一些對教育抱有過度期待的人們,不滿優質教育資源的不足與享受機會的不均衡,更是附和了輿論場的喧囂,人云亦云的對教育、對教學、對教師、對學校,以致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等等進行質疑和指責。
客觀的說教育存在問題雖實屬正常,但我們的宣導、溝通、解釋以及教育生態的營造本身就不盡如人意,由此說來教育者難脫其責。
譬如教學任務,它本是個專業術語,那是為完成教學目標所實行的一系列教學環節和行為,對它的詮釋本身就存在分歧,局外人又如何能明辨的清楚。把過重的作業負擔與老師未完成應盡的教學任務相聯絡,又有何稀奇呢?
人們是做了個聯想和猜測,老師若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就不應該有那麼重的作業負擔,想必是老師用過重的作業來彌補未完成教學任務的不足。這還真不能過於矯情,甭說局外人,就是老師哪個敢說我肯定完成了教學任務?完成教學任務的標準是什麼,你又如何做的認定?該上的課上課,該講的講了,該要求的要求了,該解答的問題解答了,算不算完成了教學任務?若不算,你還讓老師如何是好;若算,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就該孩子自己負責嗎?看來這事不那麼簡單,甚至也不排除個別老師真的用過重的作業來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
其實,作業作為教學任務的一個環節,如今已經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甚至作業這個概念都已經難以承受。不留作業或留的少,家長說老師不負責任,留多了又說你推卸責任,作業只是個量的問題嗎?不同的學生能整齊劃一嗎?留作業到底誰說了算?
請給教育一些寬容,也請給學校和老師一些理解。教育不是萬能的,老師也不是天然的優秀,更不是神仙。請相信多數老師們都在盡心盡力的完成教學任務,因為他們是老師,是職責與使命所在。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回答。
第一,教師。教師課堂教學都是要備課的,都早有準備,先複習回顧上節課內容,5分鐘。再講新知識點15分鐘,最後練習題鞏固新知識15分鐘。總結5分鐘。這樣課堂教學就完成了。
第二,學生。在老師把課堂知識都教完之後,學生都掌握了嗎?說實在話除非是在一些學校的實驗班,即使是實驗班,課後也要鞏固。我相信你應該聽說過熟能生巧,我們大人也是這樣,更何況是小朋友呢。
第三,課堂。一節課40分鐘,哪有那麼多時間給你練習,再說一個班級有四五十人,有些學校更多,肯定有學生不會。
只要是老師,都能完成教學任務,課外作業是必須要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