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侯媽家庭教育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父母經常會使用一些獎勵的辦法來鞭策孩子,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父母都要合理運用。

    一、物質獎勵

    父母給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時,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可以獎勵孩子一些筆、書本等,而那些僅僅是提高孩子物質生活條件的東西最好不要給。

    二、精神獎勵

    精神獎勵要透過生活細節來滲透,如春風化雨一樣地激勵著孩子,對孩子來說,事前激勵比事後更有效。

    三、合理管束

    管束是幫助孩子確立做人做事的準則,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時候應該做,以及為什麼這麼做,管束要有權威性,讓孩子覺得父母是認真的。

  • 2 # 元寶爸爸聊育兒

    家長應該怎樣獎勵孩子才比較合適?那種獎勵方式才更有效?這些問題估計困擾著很多家長,也包括曾經為了孩子的進步而焦頭爛額的我,不過,對孩子採取獎勵的做法,真的合適嗎?

    我自己在獎勵孩子這件事情上踩過的坑

    我曾經在女兒較小的時候對孩子才去過獎勵的政策。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好習慣,曾近有幾年的時間將零花錢和做家務、洗碗、打掃衛生、收拾房間進行掛鉤,要求孩子每天必須完成這些工作,才能夠拿到每個月80-100元的零花錢獎金,如果能夠堅持3個月的全勤,還有額外的獎勵。

    這樣的做法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面確實有一定的效果,孩子每天會比較積極的完成要求的任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對於做家務、收拾內務的動力越來越弱,變得你不催她,她就不去做的狀態,而且孩子會開始關注,如果我沒做,我是不是照樣能夠拿到零花錢,她的關注焦點從做好事情轉移到了如何獲得獎勵上面,目標的變化,導致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敷衍了事,效果很差,無論我們怎麼提醒、要求,都沒法從根本上讓孩子改變過來。

    後來孩子上小學了,我們還搞過將考試成績和零花錢、假期旅遊進行掛鉤,同樣沒有達到效果,孩子的成績該考砸的時候照樣考砸,獎勵已經無法達到效果了。

    後來我們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獎勵本身,獎勵孩子的做法,讓孩子關注的焦點發生了轉移,不在關注如何做好事情本身了,價值觀和內在的動力發生了扭曲,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三年前,我調整了這樣一個做法,取消了所有的物質獎勵政策,改成固定每月零花錢的方式,以滿足孩子日常的小額支出需求。不再跟做家務、收拾內務掛鉤,不再跟學習成績掛鉤,而是想辦法激起孩子對學習和做家務的內在慾望和興趣,這樣調整以後,孩子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習的興趣和成績穩步提升,只是不愛做家務這個習慣,一直保留了下來。

    獎勵孩子會帶來哪些問題?

    獎勵孩子,尤其是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會對孩子的心智、情感和價值觀的發展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

    一、喪失內在動力

    推動一個人努力學習、工作、發展自我能力的核心要素,一定是“我願意”、“我喜歡”,而不是因為有獎勵,如果家長總是用物質獎勵的手段來推動孩子達成期望的目標,很容易導致孩子迷失自我,喪失原本驅動孩子前進的內在動力,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對很多事情失去興趣和信心,影響孩子的人生髮展。

    二、價值觀發生扭曲、喪失責任感

    金錢物質激勵的方式,容易讓孩子變得過於看重物質利益和金錢的收益,對情感、責任的重要性看的越來越淡漠,容易失去公心和責任心,變得自私自利,這樣的價值觀,對於孩子未來走入社會、參加工作、組建家庭,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孩子更需要的是鼓勵

    對於孩子而言,並沒有馬上面對生活壓力、經濟壓力的問題,對於金錢和物質的認知往往來源於父母價值觀的傳遞。真正影響孩子的,是孩子對於學習、好奇心的內在驅動力,這種驅動力能夠驅使孩子將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習、鑽研當中去,作為父母,需要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和鼓勵,讚賞孩子的行為和熱情,而不是以結果為導向去進行物質的激勵。

    肯定孩子在學習、運動中投入的熱情,鼓勵孩子繼續加油,遠比對孩子考了100分、拿了第一名的結果進行物質獎勵,來的更有效果。

    說在最後的話:獎勵的做法,尤其是物質獎勵和金錢獎勵,容易扭曲孩子的價值導向,磨滅孩子的內在激情,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意識到,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才是根本之道。

  • 3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獎勵孩子的原則:不能讓孩子把焦點放在獎勵上面。一旦孩子過度關注獎勵,那麼最後會導致心神分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獎勵更應該作為一種肯定,而不應該是一種誘惑或者交換。

    如果我們因為孩子做好某一件事情,給孩子一個獎勵當做肯定,那麼孩子會對做好某事更有信心,也更有成就感。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去做一件本身不願意做的事,用獎勵來誘導孩子去做,那麼孩子可能更把焦點放在獎勵上面,長期下去孩子會因為對獎勵失去興趣而慢慢失去動力。

    家長現在用得比較多的是用獎勵來換取孩子認真學習。

    比如:

    期末考試得到100分,我們就出去旅遊;

    數學考上100,放假就去動物園;

    語文考到98以上,給你買個玩具....

    這樣的獎勵實際上不是很適合。因為如果這個獎勵是孩子非常在於的,那麼一旦ta沒有考好,自己就會非常失落。如果這個獎勵孩子不在意,那麼你跟孩子提ta也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更好的方式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和貢獻。

    比如:如果你能考到100分,我們大家就可以放鬆一下,一起去動物園玩一次。

    ----這裡強調的是大家,不是“你”。

    你要是這次期末考試考好了,那麼暑假作業就會少掉很多,我們暑假就不需要補那麼多作業,大家就可以一起好好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了。

    從根本上說,給孩子的愛應該不帶附加條件。而且家長應該儘量不要滿足孩子過多的物質慾望!孩子其實更需要的是內心上的關懷,大人的陪伴實際上比物質更能滿足孩子。所以,如果孩子學習好了,我們可以陪著孩子玩一些ta喜歡玩的事情,孩子就會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自然就會跟父母跟親近,大家的配合也會越來越好。

    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內心相對會比較平靜,對學習也能靜下心來,做事情也更有分寸。最終的結果是,孩子懂得體貼大人,ta不會對物質有過多的要求,因為孩子本身已經滿足了,得到了內心的滿足。

  • 4 # 月亮姐姐Nancy

    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是獎勵?獎勵是一種激勵孩子的手段,是激發孩子榮譽感和進取心的辦法,讓孩子保持一種正能量的積極性。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學校裡,孩子都喜歡被表揚或被獎勵,因為獎勵觸動了孩子的積極性。

    對於家長而言,都有日常獎勵孩子的行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為什麼有的家長獎勵會有效果,而有的家長獎勵卻沒有效果呢?獎勵的內容要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而制定。

    【獎勵的內容】

    一、幼兒園階段的孩子

    3-5歲左右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興趣點基本是集中在食物或玩具上,當孩子因為某件事情而表現的非常好的時候,家長有必要進行獎勵,孩子就會初步地懂得,原來這麼做,媽媽、爸爸會喜歡會獎勵自己,他們就會盡最大可能地好好表現,因為食物和玩具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二、小學階段的孩子

    小學生由於認知和心理要比幼兒園的孩子成熟很多,玩具和食物對於他們的吸引力就弱一些,在學校裡,很多孩子喜歡老師獎勵的小紅花、小紅旗、獎狀、學習用品之類,那麼做為家長,就有必要有學校教師的獎勵同步,以學習用品、書籍為主要的獎勵內容比較適合於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初高中階段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更強,有自己的主見和要求,家長可徵求孩子的意見,對於需要獎勵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說一說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比如,在一些很關鍵的考試或活動上,中考或高考,大型比賽等,可獎勵孩子參加自己喜歡的社會活動或比較安全的集體遊玩活動,也會有家長將電子產品(手機或電腦)作為獎勵條件,那就是看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獎勵孩子的注意事項】

    1、獎勵要少而精,一些孩子本該完成的內容,就不能隨便去獎勵,比如,每天需要完成作業,每天需自己整理的生活用品等等,就不能用獎勵作為條件,這樣會讓孩子養成無獎不做的壞習慣。孩子第一次得三好學生獎狀,第一次做好人好事等等,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家長需要獎勵。

    2、物質獎勵要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經濟條件,不能孩子盲目地要獎勵,家長沒有底限的滿足。培養出一個物質、虛榮的孩子就大錯特錯了。什麼東西能獎勵,什麼東西不能獎勵,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

    3、正面的表現需要獎勵來讓孩子更進一步,但是有些事情,比如孩子能自己吃乾淨飯,卻非得家長獎勵才能完成,這樣就失去了獎勵的意義,而且,這樣會讓很多孩子為了騙取獎勵,而故意的不好好去做,家長一說獎勵馬上變好。

    4、精神上的獎勵和物質上的獎勵要分配得當,口頭表揚,趨向於賞識教育,也會讓孩子在得到肯定的同時,越來越好。而且作為家長,最好不要用人民幣來做為獎勵,這和具體的物質獎勵是兩個概念,家長要心中有數。

    【結束語】

    適合你孩子的獎勵就是最好的獎勵,無需攀比,無需糾結,獎勵對於家長而言,如果是發自內心的獎勵,那麼,孩子自然也接受高興,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獎勵,那麼孩子拿著獎勵也會不開心,反而徒曾壓力。

  • 5 # 丁媽親子時光

    家長對孩子的獎勵能夠鼓勵孩子繼續正確的事情,堅持好的習慣。

    但是對孩子的獎勵也要把握一定的度呢,否則達不到想要的目標。

    那應該如何對寶寶正確的進行獎勵呢?

    第一,用語言表達獎勵

    馬來西亞心理學家林文采博士在《心裡營養學》這本書中說過:五大心裡營養學,“喂”出健康孩子,其中第四個心理營養是:肯定、讚美、認同。

    如果父母願意去欣賞孩子並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你很棒,爸爸好愛你”,孩子會認為我很好,爸爸媽媽覺得我很可愛,因此他會充滿自信,真正源自內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孩子有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並且明白“我是誰”,然後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難題。

    第二,獎勵的方式

    獎勵的方式可以是孩子喜歡的玩具,想做的事情,或者是金錢上的獎勵,以及心靈獎勵。我覺得應該多給孩子一些心理上的獎勵,比如說抱一抱,多陪伴,給他講故事,表揚他等。如果物質獎勵太多了,會讓他做事變得有目的性。

    第三,獎勵的次數

    給孩子獎勵的次數不宜過多。一週最多獎勵兩到三次,如果孩子做某一件事情變得特別簡單,就要適當的加大難度。總之要在他努力後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再去獎勵他。不然他會覺得獎勵特別的容易,沒有了進取的心。時間長了也就不求上進了。

    第四,獎勵制度的嚴格

    要嚴格要求孩子的行為,只有當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時候,再去獎勵。不要因為孩子無法堅持,就降低對他的要求。因為一旦對孩子妥協,降低了對他的要求以後,再實施起來就會比較困難。

  • 6 # 袋鼠想學

    有些家長認為獎勵孩子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他做好了一件事,我就給他獎勵。我有錢這些可以節省我的時間,孩子也開心挺好的。不過也有的家長反饋說,孩子有了獎勵之後,剛開始有效,後面沒效果,或者慢慢胃口越來越大,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正確獎勵孩子?

    (一)第一種情況是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每個人他都有他擅長的一方面和他不太擅長的方面。

    比如說有的孩子他從小數學就比較的薄弱,而他對於數學的學習其實也已經進行了一些努力,但是考試起來成績卻不盡如人意。這個時候家長要怎麼做?首先不可以批評孩子,那可不可以用獎勵,當然明確是可以的。因為人都有畏難的本性,孩子已經努力了,效果還不明顯的時候,他就很想放棄,透過他自己本身的內在這樣一個驅動力,他很難去做到的時候,還我們家長就可以去幫助他,給他進行一個鼓勵和指導。

    雖然沒考好我們還是可以肯定孩子可以肯定的方面,比如說上一次考試他考的不及格,後面通過了自己的努力,現在的成績已經是從不及格到達及格了。雖然在班上可能還是拖後腿這樣一個情況,但是他的努力和付出我們要看到了,這個時候給他一些獎勵,買一個什麼樣的小禮品或者完成孩子的一個心願,這個都是可以的,我們是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地獎勵他,能夠讓他有面對困難並且克服困難的勇氣。這個時候獎勵真的是非常的有必要

    (二) 第二種,獎勵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不算是一個困難,它只是一個行為習慣的改變。

    比如說有的孩子他特別喜歡吃糖,我們家長認為他吃糖太多,可能對他的牙齒不好,所以對它進行一些限制,並且對他講,如果你能夠達到一個什麼樣子的要求,比如說今天少吃幾顆糖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也有的孩子沒有做家務的習慣,有的家長就會說今天幫忙做家務就能夠得到一個什麼樣子的禮物,這些都是可以的。不過建議家長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們要把這個前提跟孩子一開始就要講清楚,有正確的引導和約定。

    我們在獎勵的同時讓他的情緒愉悅,同時我們要把一個好的信念種植在他的大腦之中,讓他知道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獎勵,而且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那麼這樣子就的獎勵就是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另外一個程度,也就是精神層面了。在這裡的話也要多說一句,因為通常這種情況大家用的也是特別多,我們要及時的去變換一些規則,就是讓孩子能夠處於一個新鮮的狀態,他不會習慣於原來的一種獎勵,而且千萬不要把獎勵弄得越來越大,獎勵只是一個附加的條件,這個事情說白了本身就是我們希望孩子越來越好的,如果你把獎勵弄得好像一步一步越來越大,孩子的慾望也會無限的大。

    (三)第三種的情況是好上加好。

    這種情況要重點說一說,比如說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已經是挺優秀的了,經常有聽到家長會跟他的孩子說,寶貝如果這次考試能班級前十名來自省內遊,如果你能夠達到班級前三名,我們來個國內有當然如果你能夠拿到滿分,那更好了,我們就可以去歐洲或者美國等等類似這種獎勵。這種是最不推薦的,需要謹慎使用。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我們都知道,一個考不及格的孩子,比如說他考50分要提高十分到60分和一個考90分的孩子從90分到一百分同樣都是提高十分,可付出的努力是大大不同的。

    如果我們只是簡單的評判孩子,只是增長十分,這樣來看肯定是不對的。我們也知道從90分到一百分就這十分的一個提升,其實有著非常大的難度。光想就可以知道分數的基數越高,提升越困難。隨著學科難度的加深,更是難達到這樣一個完美。那麼如果家長用這樣一種獎勵的話,其實在我看來是有一點苛責的。第二點就拿這件事情為例,我們來分析,出去旅行是增長孩子的見識。有一句話叫做觀世界才有世界觀。那麼旅遊本來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好好學習同樣也是有意義的一件。

    讓孩子的學習跟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在一起當然很好,可是如果孩子提高了分數,讓他覺得他是很難做到的,那麼考試就成了出去旅行的一個阻力。他就很有可能反感考試,也會萌生不想出去旅行,我也不用考那麼高分,起到一個這樣子負面的作用。所以這種獎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種情況是不是就不能獎勵了,其實也不是。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孩子愛看書怎麼獎勵呢?千萬不要說因為看書來獎勵孩子,因為獎勵人類的本能,會覺得自己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達到,它會抹殺孩子原本求知的興趣,可以換成獎勵您50元去買書看,這個可以作為我們第三種情況的獎勵模板。

    考試考好了,可以獎勵你做喜歡的事情,獎勵你去做攻略,帶著爸爸媽媽去旅行,我們聽你的導遊,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獎勵孩子的付出,同時鍛鍊了孩子的責任感和領導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啥子比較耐冷、好養的大型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