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文寫作
-
2 # 微雨潤苗
別說學生怕作文,就是拉出老師十個來,其中怕作文的也至少佔了九個!
學生怕作文,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老師的因素也不容忽視。關於老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有多重要,我先與各位分享一個有關於跳蚤的故事。
相傳有一個生物學家做過這麼一個試驗——他把一隻跳蚤放在桌上,輕輕一拍桌面,跳蚤馬上從桌面一躍而起,跳出自己身高130倍的恐怖成績。
生物學家記錄下跳蚤的第一次成績,接下去他拿了一塊玻璃,水平放置於跳蚤身高120倍的高度,再拍桌子,跳蚤的頭狠狠地撞在玻璃上;玻璃保持同樣的高度,生物學家多拍幾次,他驚奇地發現:跳蚤在最後幾次跳起的高度,比玻璃的高度低了一釐米左右。
於是,他不斷降低玻璃的高度,不停地拍桌子。當玻璃和桌面的距離僅剩一釐米的時候,生物學家拿掉那塊玻璃,在跳蚤頭頂毫無阻礙的情況下,他再次拍桌子,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無論生物學家如何拍打桌面,跳蚤完全不跳了,只是在桌面上爬來爬去,傳說中的“跳蚤”變成了“爬蚤”,何其諷刺!
我們學生對作文的害怕,與實驗中的跳蚤又是何其相似!當我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在一次月考之後,我們年級實行全封閉式閱卷(封住學生的詳細資訊進行公平閱卷)。那一次,我的作文成績考了36分(滿分是40分)。當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教語文的林老師陰陽怪氣地對班級裡的同學說:“這一次考試,大家都考得相當反常,連我們班平時傻乎乎的xxx都考了36分,而林xx(那位語文老師的兒子)卻只考了27分。所以考好的同學不要得意,別翹尾巴,下一次你就沒那麼幸運了!”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語文獲得高分的喜悅一掃而光,心裡彷彿壓了一塊千斤巨石似的。更讓我噁心的是,那位老師讓我們把作文重新抄在作文字子裡,以作業的形式由他重新定分。我非常認真地把自己的“佳作”謄寫在每一個作文格子裡,期待著自己老師的讚賞。可是,在作文講評分發作文字的時候,我絕望地發現,林老師只是給了我一個及格,和一個鮮紅的60。雖然這次作業無關緊要,但我的自尊心卻如同覆巢之下的鳥蛋,頃刻間破碎……
學生為什麼怕作文?是不是他們天生就怕?當他們像小時候的我那樣時時刻刻在老師異樣的眼光中“碰壁”,不怕作文才怪!
當我自己走上講臺後,我發誓,絕不戴有色眼鏡看待學生。當學生需要信心和鼓勵的時候,我毫不慳吝地給予他們讚賞的言語。在我現在所教的這一屆,已經有好幾位同學的作文在校報、省教育廳網站上發表。
很多時候,失敗是失敗之母,只有成功才能孕育出成功!教師的鼓勵和讚賞,是學生戰勝恐懼、征服作文這隻攔路虎的“殺手鐧”。 -
3 # 芳華校園
學生為什麼怕作文?其實不是所有學生都怕作文,只是部分學生對作文有恐懼心理。這樣的學生平時害怕老師佈置作文,拿到作文題沒有思路,或無話可說,或胡編亂造,或盲目抄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學生沒有生活。作文一般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這“物”和“情”不是憑空而來,它是來自於生活。雖然每一個學生都跟生活緊密相連,但他們往往不留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因此學生們也就不會把精彩的生活裝入自己的內心。人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活就是“做飯”時所用的“米”,缺少這做飯的原材料,當然是不會做出香噴噴的米飯的。過去常說“生活即語文”,強調的就是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而作文水平恰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說它是半個語文都不足為過。作家創作需要採風,演員表演需要體驗生活,都是一個道理。
2.老師指導不當。剛才說過,“難為無米之炊”的“米”,相當於生活,寫作素材來源於生活。有了“米”,要想做成香噴噴的“米飯”,還得有“巧婦”。當老師的都希望學生做出的“米飯”又香又好吃,這前提學生得是個“巧婦”,“巧”是什麼?當然是寫作的技巧,“巧”從何來?一靠學生自己,透過學生的閱讀、感悟、模仿等而得來。二靠老師,老師主要透過閱讀課中的文章分析、作文課上寫作指導等方式讓學生逐漸把握寫作技巧,包括審題、立意、佈局、謀篇等諸多面(快速成文的技巧,吸引讀者的技巧,寫作創新的技巧,製造波瀾的技巧……)。而有的老師的做法卻成了學生不會作文的原因了。比如有的老師進行作文指導時,大講作文理論,不會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學生聽後,似懂非懂,真正寫作時卻不知所云。還有的老師,不是踏踏實實地去引導學生感悟真正的作文技巧,而是告訴學生一種“捷徑”,那就是背誦範文、套用範文的“技巧”,奉行“拿來主義”“改造主義”。人家的東西,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只會機械的照搬套用,敷衍成文,一旦碰上真正懂作文的老師給學生指出作文的不當之處,學生便會不知所措,受到嚴重打擊,一遇到作文就會覺得無從下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心理陰影,反而不會寫作文了。學生怕作文,還與老師缺乏鼓勵有關。有的老師在批改作文時,指出的大部分都是學生的作文毛病,批語缺乏激勵性語言,久而久之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3.學生讀書太少。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初中)廣泛閱讀各種型別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然而真正落實《課程標準》要求,達到這個閱讀總量的學生能有多少呢?閱讀是作文的前提,葉聖陶先生曾說過“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平時應從閱讀入手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閱讀對作文可謂好處多多:學生可從中獲取寫作材料;可以理解並借鑑寫作手法;可以學習語言表達技法(語法、邏輯、修辭等);可以提高閱讀者的思想水平;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實踐證明,閱讀量與寫作水平是成正比的,讀書少的同學怎麼能寫好作文呢?又怎麼能不懼怕作文呢?
-
4 #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速強觀點:學生怕作文,老師家長的引導錯誤,是主要原因!大人錯誤的“好作文規範”將學生帶進“坑”裡出不來了。
一、跳出作文看作文作文只是一種表達形式而已。
作文和說話、表情動作、塗鴉繪畫、唱歌跳舞一樣,都是孩子表達自己所看所思所想的“作品”。
二、怎麼樣的作品是好作品?表達孩子內心的真實情感,並能引發你的情感共鳴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上圖是五歲孩子自己畫的《三代同堂》,如果按畫得像不像、線條是不是流暢、色彩是不是豐富這些標準,孩子這畫可當垃圾扔了,但孩子媽“被打動了”珍藏起來!她看懂了,中間那位有頭髮沒笑容的正是自己,在孩子畫畫那一刻,自己在孩子的心中是不那麼可愛的……我這媽媽是不是要反思一下?)
三、孩子為什麼怕寫作文?和“孩子讓我給報了畫畫興趣班,為什麼才幾天就不想畫畫了?”的問題類似,
孩子沒興趣了,是因為你以形狀、線條、構圖、色彩等規劃要求和衡量他的作品,為什麼不嘗試從孩子的塗鴉中讀懂孩子並欣賞他,讓他體會表達的樂趣呢?
沒有做一手好菜的媽媽,是因為熟背了做菜的規則而給家長做一桌子好菜的,而是在因為家人將她的菜吃得精光和那句“你做的菜太好吃了!”……媽媽的菜才越做越好吃!
四、家長應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文?不想陷入作文這個坑,還是跳出作文看作文,以媽媽有具體體會的做飯為例子。
1、省心又能吃上好菜的A先生
妻子在廚房忙著做飯,A先生在修壞的電器。(各忙各的,不串位)
A先生去洗手,“嗯,真香!”順便抱一抱妻子。(欣賞,愛)
菜上桌了,“這不是前天你查菜譜做的紅燒肉麼?嗯……啥味和餐館的差不多了。如果再軟一點口感就更好了,我會吃完一碗。”(發現妻子主動學習的細節,及時肯定,巧妙地將規範要求包在糖果內)
妻子在收拾洗碗,“你辛苦了,為了慶祝我們家第一碗紅燒肉的成功出口,今晚去我倆去看場電影!”A先生邊說邊掏出手機訂票。(及時肯定表揚,鞏固效果)
從此,妻子變成美廚娘。
2、吃力不討好的B先生
妻子回家才放下包,B先生很正式的下命令:“到點做飯啦!快點!”,開電視看足球。
電視廣告時間,B先生很不放心的進廚房輔導妻子做菜:
“多放點油!”“再加點醋!”
“油鍋沒夠98度,怎麼就倒青菜下去啦……你媽沒教過你麼?油熱才能下鍋啊!”
“放4上.5克的鹽……不懂?不懂不會去網上查啊!氣死我了。你怎麼這麼笨啊!我真是倒了十八輩子的黴,怎麼娶了你這樣的笨女人……”
“算了,沒眼看你了,我看足球去!”
“這個做得還勉強,那盤醋熘土豆絲太軟不夠爽號,這茄子太鹹……你以為買鹽不要錢啊”……
“啪!”妻子筷子一摔,圍裙一脫,回房間哭去了。
五、小結1、跳出作文看作文,就容易看出問題的本質在那裡。
2 、速強本人87年高考理科作文滿分,出版了幾套教材,目前對作文的所謂規範也似懂非懂。
3、沒自己的真實情感,再正確的文體結構,再華麗的詞彙堆積……寫出的文章也像“無病呻吟”,沒可讀性,更談不上好作文。
-
5 # 小謝語文
我接觸過很多小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非常抗拒,一聽到寫500字,就會說一句話:“老師,怎麼可能寫得到呢?”然後開始動筆時,寫不到一半,學生就開始無助地說:“老師,我實在編不下去了。”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沒素材:其實說到素材,很多同學可能有一個誤解,以為都要什麼大事件,其實身邊的小事情觀察仔細了,那麼也可以寫出非常深刻的道理 。例如《怕Sunny的草莓》,這是之前小謝老師寫得一篇文章,內容是:小謝老師以前種了一顆草莓,每天早晨起來都會把草莓搬到陰涼處,晚上又放到頂樓吸收露水,但是有一天,小謝老師上課匆忙,忘記把草莓搬到陰涼處了,然後草莓在烈日當空中曬了一天,結果枯萎了,最終小謝老師結尾得出:其實人難道不也這樣嗎?如果過度被呵護就經不起大風大浪,因此人的成長是在歷練中長大的。
2、描寫不夠具體:很多同學寫文章都是以概括性句子和詞語為主,根本沒有描寫,例如,寫到人物的時候,直接就寫他做事情了,而不會把人物外貌等描寫一下,而寫做事情的過程中,直接就把結果寫出來了,根本沒有詳細寫如何來做這件事情的。
3、文章開頭結尾普通:很多同學開頭和結尾千篇一律,沒有多少特色,例如寫到《最敬佩的人》時,基本上都是寫道:在我記憶深處,敬佩的人有很多,有警察叔叔、老師、解放軍叔叔等,但,他是我最敬佩的。
那麼,這樣的現狀,如何提升呢?小謝老師支招如下:
1、學會擴寫:擴寫能夠把培養孩子把內容寫詳細,只有把內容寫詳細了,才能讓作文有話可說,才能達到字數。
2、學會改寫:改寫提升作文最好的方法之一,可以把內容寫得豐富多彩,小謝老師在課堂之上,讓同學們改寫過《回鄉偶書》《鷸蚌相爭》等古詩或者古文,孩子們寫起來,非常有話可說,而且還寫得很好。如下圖:
-
6 # 閆老師教作文
學生怕寫作文有“五因”
學生害怕寫作文,是一種普遍現象。原因很複雜,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因素,現就主觀原因談五點:
一、學生選材能力差選材能力是學生寫作文的一個重要能力,缺乏這種能力的學生,一寫作文,就不知道寫什麼。有一名四年級的學生,期末作文考試題是以“生日”為內容寫一篇400字的作文,他卻一個字都沒有寫,理由是沒有找到材料。這就是選材能力差的典型代表。
其實,“生日”這個題目,選材並不難。寫自己過生日,寫給別人過生日,或寫祖國的生日都可以。
二、學生構思能力差作文構思能力強的學生,看到一個題目,很快就能考慮到寫幾段,怎麼開頭,怎麼結尾,在腦子裡迅速就形成了一個框架。而構思能力差的學生,左想想,右想想,頭腦中就是一點思路也沒有,硬著頭皮去寫,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有的寫一半了,發現不對頭又重新再寫。總之,就是沒有思路。
這種學生,就是構思能力太差。
三、學生表達能力差什麼是表達能力差呢?表達能力差,就是不會運用表達方法。
寫記敘文,不會描寫。有一名五年級的學生,作文考題要求寫一件事500字,他只寫了300多字,就沒 詞可寫了,離要求少了100多字,被老師扣了10分,25分只得了15分。
寫議論文,不會論證方法。寫議論文,不會舉例子,不會作分析,不會作對比,不會引用材料……這些論證方法都不會,你靠什麼去把議論文寫好啊!
四、學生想象能力差寫作文是需要想象能力的。為什麼需要想象能力呢?這是因為我們經歷的一些事情,有的過得時間太久了,一些細節已經記不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得根據生活經驗進行想象,把事情的原貌還原出來。另外,你要寫的事情和主題,有的情節不合適,你要捨棄,缺少的情節,你要透過想象,把它完善起來。
所以,想象力差的學生,寫起來就比較困難 ,也很容易害怕寫作文。
五、學生讀書能力差不愛讀書,讀書能力差,也是害怕寫作文的一個原因。因為他不讀書,寫作文就缺乏思想、缺乏內容、缺乏詞彙。於是,就造成寫不出來,進而導致害怕寫作文。
-
7 # 鄉村樹
大多數學生都怕寫作文,這是因為:
1、實力不足,寫作文就暴露了自己語文的短板。如,錯別字,句子不通,內容空洞構思不新穎,語言不生動等。
2、寫作文有時會暴露自己的生活隱私。
3、寫作技巧沒掌握,不知如何寫。如,不會審題,寫作沒有素材,不知如何開頭與結尾,等。
4、因為經常寫不好作文,形成寫作恐懼症。
如何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呢?
多閱讀,多背誦積累,多練習寫作,逐漸掌握寫作技巧等。但是學會寫作絕非一日之功。
-
8 # 逍遙144112844
1:作文,字,詞,句的唯一基礎,實現體系成型。
2:作文,是字,詞,句掌握,理解的水平真實,程度,完整,成熟的檢驗和評價。
3:作文是個人對周圍事物環境抒發表達。對周邊所見所聞熟視無睹,缺乏瞭解和感受的人就不會表達,就行不成作文。
4:作文需要日常,全面,系統歸納總結。
總結:作文非一日之功,非輕而易舉為之。
-
9 # 老頑童有話說
學生為啥怕作文 ?這個問題好回答,因為學生不會寫作文,形成作文恐懼症,所以怕作文。下面,老頑童給學生指指路,希望這些學生從中有所受益。第一。語文主要培養學生四個能力。即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 "寫 "是書面表達的形式。聽,就是要聽明白別人說的話,能理解別人說這話的意圖。說,就是把自己得想法明白的告訴別人。讀,就是透過閱讀作品,理解主題思想,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文章的寫法等等。這四個能力循序漸進,缺一不可,有的學生忽略了前三個能力的培養,自然就不會寫作文。
第二。怎麼做到不怕作文呢 ? 1,多鍛鍊自己說的能力,能把一件事說明白。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2,練習表達,對一些問題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3,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這點,對寫作文非常有好處。4,加強閱讀訓練,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在讀書中領悟寫作。5,經常小練筆,文章是寫出來的,由簡單到複雜,由淺入深進行訓練,透過以上作文方法的學習,掌握作文寫法,自然就不怕作文了。
語文這個學科很重要,它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工具。有的學生在學習語文時 害怕作文,這很正常,只要多練習,掌握作文的一般方法,加強閱讀訓練,其實作文是很容易的。
老頑童又囉嗦了不少,最後祝學生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
-
10 # 芝蘭其室
“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就心煩”,這是流傳於學生中的一句口頭禪。學生為什麼怕作文呢?下面談談個人看法。
1、缺乏興趣
學生對寫作沒有內在動力,也就是沒有寫作的興趣。每次寫作都是被動的勉強的去寫,寫的越多,越感到壓力、壓迫,從而也就越怕作文。
2、缺乏積累
積累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對自己的積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由於平時不勤於觀察,也不留心身邊的人或事,積累少了,無法潑灑成文,只能搜腸刮肚去編,越編越難,不怕作文才怪呢?
3、缺乏自由
寫作本是學生一種心靈自由的表達,可多數作文是命題和半命題,並且還有各種各樣的要求:選材要典型;語言要生動;敘事要有條理;內容要充實……學生在條框下寫作,受到各種束縛,就像“戴著手銬跳舞”,能不難受嗎?
4、缺乏成就感
寫作文時間比較長,大腦高度集中,可以說費時傷腦。可結果得分並不高,也很少受到表揚。辛辛苦苦寫了卻感覺不到進步,也體會不到成功,寫作自然成了苦差事。
綜上所述,怕寫作文的你是否有同感呢?
-
11 # 因風而響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難的一道題了,事實上作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運用。當然讓大多數學生害怕了。
用語言文字描寫或闡述,這對於從課本上汲取的學生來說是很大的考驗,沒有一定的知識和寫作訓練,作文自然讓人害怕。
-
12 # 老穆說語文
作文作為小學和中學必考題,一直是學生和老師們共同關注的話題,當然,也是令他們感到頭疼的一個話題。
學生為什麼怕作文?
1、量大
寫一篇作文,動輒好幾百字。但又不是搬磚,還需要構思,就像一部電影的導演一樣,非常辛苦!尤其是懶的學生,更是害怕!
2、審題有難度
有的作文審題難度較大,學生拿捏不準,會急躁,因而也就不想寫了。
3、立意難
一篇文章要有一個好的主旨,立意淺,不夠高遠得不到高分!如果立意與作文要求產生偏差,更是得不到分數。
4、選材難
學生寫作文,素材很少,每次就是一個套路。比如寫挫折,考試沒考好!寫親情,爸媽夜雨揹我去醫院或寫奶媽的白頭髮等等。
不妨留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素材。
5、文章不會構建框架
開頭老套,過程不夠豐富,結尾無力,旨意不夠高遠。
沒有線索,沒有鋪墊、照應、對比和襯托等材料手法。
寫作手法不會應用等。
不妨這樣設定結構:
6、語言組織難
有的孩子,平時讓他講話,滔滔不絕。一讓他寫作文就蔫了!
孩子不會寫作文,究其原因,如下: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
13 # 全球知事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書讀的多了,寫起文章就是信手拈來。然而,在這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里,很少有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閱讀一兩本書,在業餘時間,他們往往對現代化的電子產品更感興趣,這並不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寫作技能,所以當老師出好一個作文題目讓大家開題寫時,大家往往哈哈抓耳撓腮、苦思冥想一堂課才蹦出幾個文字,這也讓老師感到犯難。
另外,現在的學生為了高考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每天坐在教室裡十來個小時,足不出戶,對外界的事情茫然不知,也缺乏對生活的實踐,所以思想認知上可能會比較空洞,也很難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若想改變孩子怕寫作文的狀態,不僅要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還需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孩子的實踐經歷,提高孩子的見聞,自然就會多一些對生活的感悟,從而寫出好的文章。
-
14 # 弦上花
學生為啥害怕作文?因為作文的本質是創造,是要寫出自己有而別人沒有的東西。
這個自己有別人沒有的寶貝,藏在心靈的最深處,似有似無,影影綽綽,要想找到它,用恰當的語音文字把它表現出來,就得冥思苦想,就得字斟句酌,就得留下自己的血肉。
小學階段的作文是從寫話開始的,到了三四年級寫片段,也就是寫幾個有相互聯絡的句子。到了五六年級,才開始寫400字左右,有頭有尾有重點的作文。
小學階段的作文,重在培養興趣,瞭解寫作方法,積累感興趣的材料,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而不是要求寫出多麼優秀多麼感人的文章。
如果一個學生小學畢業了,還能喜歡作文,還能從作文中找到樂趣,那就說明,他的老師非常優秀,他的家長非常稱職。
所有的作文指導書,所有的語文老師,教給學生的都是前進的方向,而不是具體的道路。寫好作文的每一條路徑,都掩蓋在雜草和荊棘叢中,需要學生自己滿懷信心,不怕困難地去開闢。
面對作文,人人都會擔心,人人都會害怕。老師和家長需要做的是鼓勵、是幫助,而不是其他。
-
15 # 安老師聊作文
很多孩子,一聽寫作文,頭都大了。他坐在椅子上晃來晃去,鉛筆圖都咬破了,寫了三行,半天寫不出一個詞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其實孩子遇到這個問題啊,說白了就兩點,第一,他不知道寫什麼,第二,他不知道怎麼去寫,咱們先說第一個問題,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咱們寫文章肯定是先確定一個主題,一個觀點啊,比如說同學之間要互相關愛吧,那孩子就琢磨了,我得寫什麼事兒呢?孩子的精力往往很有限,他可能都壓根就沒發生過同學之間互相關愛的事兒呢。假如真的是這樣,那怎麼辦?沒法寫了,不寫了嗎?完全可以憑想象合情合理的編一個故事來表現這個主題啊。讀者不會關心你這個事是真的發生還是假的發生,只要你編寫合理。你看《西遊記》明顯是編的,是吧,那讀者就不喜歡了?讀者很喜歡,因為讀者覺得很精彩,很吸引人,很有趣,好玩,是不是?你看讀者關心的是這些,是你的文章,能不能吸引他,能不能表現主題,好玩不?有趣不?是否吸引人、生動,等等,他不關心你這個故事本身是真的發生還是假的發生。孩子經歷比較有限,發生的事兒比較少。那完全可以憑藉想象編織一個合情合理的故事來表現這個主題,孩子剛好處在想象力最發達的階段,要充分利用孩子這個特點,透過想象合情合理的編一個故事來表現這個主題,不好嗎?
你說,我的孩子就是就是想寫真人真事怎麼辦?好,還是這個主題,同學之間要互相關愛,讓我想起那一次,我打乒乓球,打著打著腳崴了,同學趕緊上前詢問我,關心我,這也是同學之間關愛關心啊,是不是?但是這是真人真事,真人真事它發生的時候,他就是按照自然時間順序發生的,他不是為了你後來寫作文準備的,往往不能特別有力的表現這個主題。因為同學上前詢問,這雖然能體現關心你,但是很有力度嗎?能夠特別好的表現這個主題嗎?不能,那怎麼辦?我們要學會添油加醋,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學會添油加醋,合理的改編這個故事,那我完全可以說,哎,我受了傷,流血了,同學詢問我啊,趕緊又把我背起來去,去診所的路很遠,同學中間都不歇息,滿身都是汗,把我背到診所了。你看,這比剛才那個要好了吧,比只是簡單的詢問一下要好吧?但是還不是很曲折,不是很吸引人,是不是?咱們接著編,到診所沒帶錢,這可咋辦?醫生不給看是不是?我父母不在家,那同學呢,就說讓醫生先給我看著,他自己趕緊跑回家讓他父母來啊,或者回家拿錢啊,等等,你這樣就比剛才那個真人真事要精彩的多、好玩的多了,也能更好地表現主題了,是不是?
所以說,解決寫什麼的問題,你可以從兩個方面,要麼合情合理的編一個故事表現主題,因為孩子想象力特別發達,第二你非要寫真人真事,你要學會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添油加醋改編故事,怎麼精彩怎麼表現主題怎麼寫。這不就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嗎?至於怎麼寫的問題,可以關注我的專欄,咱們接著聊。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一線小學教師,一直致力於小學作文探索,藉此來聊聊自己的看法。
when?我們的學生是什麼時候開始怕寫作文呢?經過相當多的調查,我發現更多的時候,孩子是從上三年級開始,漸漸有些排斥寫作文了。眾所周知,三年級開始接觸真正的大作文,也就是說,必須得寫一整篇文章,藉此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然爾呢,孩子也正是從這個時候,漸漸與作文漸行漸遠,最終成了兩條平行線,無法相交,無法相知,落了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下場。
why?作文是用來幹什麼的?我個人認為,作文是用來交流的。跟身邊的人,事,物交流,跟朋友交流,跟陌生人交流,跟有生命的機體交流,跟無生命的機體交流。這種情況下,才是正常的。
然爾呢?傳統作文教學是什麼樣的狀態呢?老師留好作文後,學生很賣力地開寫,寫完後交到老師手裡,費九牛二虎之力後批閱完成,學生進行簡單修改。算是大功告成!
可是,這樣的形式變成了什麼?變成了學生與老師單向互動,或許說,老師自我的互動,什麼意思呢?
我們想想,孩子費盡心思,把自己積攢了七八年的知識與能量,都運用了。終於寫好了這篇文章,到了老師手裡,卻被批改地一無是處。難道說,我們批改的就都對嗎?有一點點地尊重過學生嗎?
學生的習作,運用的是學生的語言系統,是童真的,是幼稚的。老師的批閱,運用的是成人的語言系列,是成熟的,是嚴謹的。兩者相遇,要麼學生服軟,要麼老師服軟,要麼彼此都不服。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學生服軟後,作品變得一成不變,沒有生機,出現了更多的套路式作文。老師服軟後,班級作文全面開花,無論是形式還是語言,都是五化八門的。彼此都不服,出現的狀況就是孩子越來越不會寫,越寫越吃虧,索性就不寫了。老師呢,越判越生氣,越來越感慨,世風日下之類的語言。
這正常嗎?why?
以上呢,只是我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