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說清宮
-
2 # 鳳竹年少
富察皇后的歷史原型是孝賢純皇后,她是清朝乾隆帝的原配妻子,還是乾隆帝的嫡後,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關於富察皇后的具體姓名,因歷史上的女子出嫁後隨夫姓或者深居閨閣後宮,真實姓名一般是不做記錄的。
-
3 # 科普道人
富察皇后—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
清代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孝賢純皇后與乾隆帝少年時成婚,她不僅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深受乾隆帝寵愛敬重,是清朝歷史上非常得寵的一位皇后。
孝賢純皇后出身累世高官家庭,從小接受正統教育,嫻於禮法,深明大義,加之天生的端莊文靜,可以說是一位標準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
乾隆帝即位後,立她為中宮皇后,於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舉行了冊立禮。
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初二生弘曆長女。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生次子永璉。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生弘曆第三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當日),奉懿旨冊為皇后。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冊立禮。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鶼鰈情深孝賢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備受乾隆寵愛。乾隆詩由多次由衷讚美和懷念富察氏姿容“窈窕”,這在其後妃中是絕無僅有的,足見其風姿綽約。乾隆對女人的要求當然不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內涵和性格。
乾隆詩歌中對她有“絕倫軼巾幗”的褒揚,“絕倫”表示同類中獨一無二的無可比擬者。在乾隆帝心中,她是他的知音,因此他在詩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親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山亭水榭間,並輦同舟所”、“一日不見如三月”、“深情贏得夢魂牽”、“憶昔室家賦琴瑟”等不一而足。
乾隆對於富察皇后家人的賜封更是超出常制,傅恆與福康安是清代少有的非宗室王,時人載福康安“生平所受恩寵,亦復空前曠後,冠絕百僚。”富察氏一族也是清代外戚恩澤最為優渥的家族,事見《清宮詞》所載:“列戟通侯十四人,外家恩澤古無倫。
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是歷史上記載作品最多的人,但是他的詩作基本都平平無奇,唯獨有一百多首,可圈可點,內容全部都是悼念富察皇后的。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白月光沒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帝王之身難得君有情,一百多首詩魂牽夢繞,乾隆未曾忘記與富察的情。
“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不得不說富察皇后和乾隆太感人了,帝后情深,讓人豔羨。
-
4 # 虎牙萬寶閣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對歷史上真實的孝賢純皇后還原度還是很高的。
歷史上真實的孝賢純皇后就是如同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一樣溫柔善良“白月光”。
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但是他對富察皇后一直很敬重。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少年時候成婚,她不僅將乾隆皇帝的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本身也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子。
富察皇后所生的兩個皇子,永璉,永琮,都曾經被乾隆秘密立為皇太子。兩位皇太子先後夭折,乾隆都悲傷異常。
真實的富察皇后跟《延禧攻略》中的白月光唯一不相同的一點就是富察皇后的死因。真實的富察皇后其實是病死的。
皇長女,永璉,永琮的先後夭折,對富察皇后的打擊非常大,她先後信仰薩滿教,佛教,最後轉而信奉道教,渴望精神上的寄託,但是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在37歲那年病逝在返京的途中。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吳謹言飾演的令妃,的確跟富察皇后關係匪淺,她是富察皇后這個善良的女人親自舉薦給乾隆的。
史書上的令妃溫柔善良大方也都得益於富察皇后的調教。
所以,電視劇中的富察皇后的確跟真實歷史上的富察皇后相差不是很遠。
回覆列表
富察皇后就是乾隆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孝賢皇后不是“白月光”我們看看乾隆降低孝賢皇后的各項待遇:1、乾隆大幅度削減皇后待遇,降低皇后禮制待遇
眾所周知乾隆朝是清朝最鼎盛的時期,王朝越往後越奢華,但皇帝卻對孝賢皇后大幅度削減待遇。雍正的孝敬皇后活著時候,皇后宮裡下女數量32人,孝賢當皇后時,下女數量削到10個
清朝皇后按照分例待遇,生日時要收到王公大臣們進宴,孝賢皇后過第一個正式生日時,這個待遇被乾隆停止了。
2、乾隆故意推遲皇后冊封禮雍正在康熙死後又接著喪母,還是在剛登基的年底為孝敬舉行了皇后冊封禮,然而孝賢的皇后冊封禮一直拖延到乾隆二年年底才舉行,並且和貴妃同時進行冊封。
然後在乾隆繼後的冊封上,乾隆卻沒有任何耽擱,且讓她單獨進行受禮。
【孝賢皇后富察氏】
3、乾隆並不是為了孝賢皇后過濟南而不入。皇后得病於泰山,死在德州,跟濟南沒有一點關係孝賢皇后是在泰山得病,濟南修養,德州病故。
按說乾隆的傷心地應該是泰山或者德州,濟南只是中間打個盹,但泰山是意義特殊的東嶽,德州是大運河必經之路,乾隆只好讓濟南莫名其妙躺槍變成喪妻傷心地而不入了。南巡時不過在濟南停留了四天,這四天乾隆還到處玩,泰山更好玩政治意義很重大,德州是重要的渡口,這兩處不能捨棄,只好拿無辜的濟南做筏子立人設。
4、乾隆十一年,孝賢皇后大齡生育七阿哥及其坐月子期間,乾隆和皇太后根本沒人把她放心上,富察皇后成了生嫡子的生育機器。孝賢皇后生前,乾隆皇帝一直想要嫡子,孝賢皇后在時隔16年後好不容易終於懷孕,然而乾隆皇帝對此子的降生根本不上心。
①皇后坐月子期間,乾隆有十四天不在皇宮,其中六天在皇宮是進行齋戒
②皇后生完孩子第八天,乾隆和皇太后扔下皇后母子離開皇宮居住圓明園和暢春園
③皇后生的七阿哥滿月那天,皇后和七阿哥在皇宮,乾隆在圓明園,皇太后在暢春園由此可見,皇帝雖然想要嫡子,卻對好不容易得來的嫡子並不重視,乾隆在自己的詩注中提到“憶慧賢皇貴妃薨逝至今春三期矣,在時亦以嫡子未獲為憂,今得而復失是一番憂喜夢也,彼不知。興言及此,殊難為情雲。”,堂堂皇后竟然被妃嬪擔心生不出嫡子,可見皇帝想要嫡子的願望是多麼強烈,而皇后完全是為了生嫡子的生育機器。
【孝賢皇后富察氏】
5、孝賢皇后所生的2阿哥和7阿哥,作為嫡子並無其他特殊待遇。曾有大臣建議乾隆立7阿哥為太子,被皇帝駁回說:更看好三阿哥。①二阿哥永璉是乾隆和富察皇后生的嫡長子,於乾隆元年被秘密立為皇位繼承人,雖無公開和認可的皇太子身份,但也是皇后所出的嫡阿哥,但生前待遇與普通庶出阿哥無異。
乾隆三年夭折後,乾隆公開永璉是皇位繼承人,追封皇太子、給予皇太子規格的葬禮時於情於理,毫無越制,並無半分不妥。所以二阿哥永璉生前身後都無特殊待遇,他的特殊之處僅僅在於是皇帝嫡長子,並且皇帝非常渴望擁有前代皇帝沒有的福分——讓原配嫡出阿哥即位。
②七阿哥永琮是乾隆盼望多年才得到的嫡阿哥,但似乎乾隆七阿哥出生的態度和心情似乎與多年盼望不符合(七阿哥出生那天是佛誕節,並且終於下雨,乾隆非常高興寫詩慶祝,並且在詩裡提到一句,皇后今天也生了阿哥,以此作為七阿哥的特殊待遇,似乎有點寒磣)。這位七阿哥也沒有養大,在除夕之夜夭折,乾隆必然悲痛,下令七阿哥後事視普通夭折阿哥從優,並且賜諡悼敏皇子。雖然這是七阿哥的特殊待遇,但是對比順治四阿哥的追封親王、葬禮高於親王;雍正八阿哥的以親王禮治喪,乾隆對七阿哥的那點特殊似乎也不是特別多。
所以孝賢皇后所生兩位阿哥的特殊待遇也不過如此。他對嫡出阿哥的相對重視(只是態度重視,生前待遇和庶出阿哥無異),只是源於他那原配嫡子即位的心願。
6、乾隆多次讓貴妃高氏與孝賢皇后同等待遇,可以看出乾隆是多不願意抬舉富察皇后,以及乾隆和高貴妃的各種(①貴妃在皇后冊封典禮上和皇后一起接受命婦行禮。
(④皇后在貴妃去世後生了第二個唯一嫡子種痘不成功大過年離開了皇后,皇后忍住悲傷強顏歡笑面對皇帝,皇帝說自己愧對貴妃。
(⑤皇后帶著痛失愛子的悲傷和感冒的病痛伺候太后出遊病逝在外面,皇帝說皇后死在外面很快樂。
(⑥皇帝說貴妃死後自己在皇后陪伴時夢到貴妃皇后深情安慰他,皇后離去後沒人安慰他了。
(⑦皇帝說貴妃在自己憂農抑鬱時總能給予最強有力的安慰,皇帝說皇后在世時對於雨旱和皇帝同喜樂和憂戚。
如此可見,在乾隆後宮貴妃就已經有和皇后平起平坐的待遇,是否可以推算出,乾隆對孝賢皇后更多的是不願意抬舉且多次打壓。
【孝賢皇后富察氏劇照】
7、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病逝一個月後,乾隆就立刻安排大封后宮,並且讓官員上供江南美女。孝賢皇后去世僅半個月,乾隆就下旨將孝賢皇后居住在養心殿房間騰出,給其他嬪妃使用【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亥刻,皇后崩。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二日】乾隆下詔,皇后能夠伺候他和太后,就算死在外面,心裡也是欣喜愉悅的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七日】辛丑,孝賢梓宮奉安長春宮。
【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皇后生前討慧賢皇貴妃的諡號,乾隆滿足其願親賜諡號孝賢,並且將孝賢皇后在養心殿的住處騰出,讓新晉的貴妃居住。
【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皇后、皇貴妃影堂建設完畢
【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因太監殷勤巴結乾隆寵妃,乾隆派孝賢皇后弟弟傅恆去教訓太監要按位次順序一體尊敬妃嬪。
【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一日】孝賢皇后周月,乾隆心急大封后宮:令嬪封令妃,舒嬪封舒妃,陳貴人封嬪,陸常在封陸貴人,那常在封那貴人,林常在封林貴人。
【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冊諡孝賢皇后,作詩講述皇后生前討諡號一事,並強調賜諡孝賢不是私恩愛偏
【乾隆十三年五月底】下詔孝賢皇后喪制參考明朝喪制被至殺再殺的孝潔陳皇后。
【乾隆十三年七月】乾隆表示孝賢皇后去世後他正常飲食起居
【乾隆十三年十月初七日】孝賢皇后與兩位皇貴妃同移奉靜安莊,並作詩感嘆三位女子能夠如平日和睦相處一起同敘話。
【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喪期內,乾隆默許官員物色江南美女供自己享用
8、孝賢皇后去世三個月多,乾隆和皇貴妃(繼後)、純貴妃共度七夕。資料如下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七日早膳延春閣抱廈下同皇貴妃 純貴妃進膳 用洋漆花膳桌擺 紅潮水盌菜一品 五福琺琅盌菜二品 二號黃盌菜四品 攢盤肉一品(銀盤)髮廊葵花盒小菜一品 琺琅碟小菜四品 湯膳盌 琺琅盌 金碗蓋 晚膳垂華宮進膳用洋漆花膳桌擺 紅潮水盌菜一品 龍鳳呈祥盌菜二品 攢盤肉一品(銀盤)點心三品(黃盤)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 琺琅碟小菜四品 湯膳盌 琺琅盌 金碗蓋【孝賢皇后劇照】
9、乾隆多次記錯孝賢皇后及所生孩子各種資訊乾隆不僅記錯皇后年齡,記錯和皇后做了多久夫妻,光那首詩注又記錯了嫡子死了多久,記錯嫡子的諡號,對於嫡子的死亡,乾隆卻看的很開,認為嫡子夭折是天數使然。
(1、至瀛臺作 同觀人去遙,玉輪依舊朗。 嫌人稱結髮,嗟我失齊眉。 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雲。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注:孝賢皇后於戊辰大故,偕老願虛,不堪追憶。
昔日漫教思老伴,開年且喜得玄孫。注:孝賢皇后與予齊年,亦當古稀有四,視玄孫矣。
----------------------------------
孝賢應該比乾隆小一歲,而乾隆這裡記錯了孝賢的年齡,以為她和自己同齡。
(2、乾隆御製詩記錯孝賢皇后兒子的諡號,認為七阿哥是悼慧皇子。後又再次記錯富察皇后生的七阿哥的諡號,記錯為悼惠皇子
(3、乾隆記不清和孝賢皇后做了多少年夫妻,一會二十一年,一會二十二年,二十一年版:
孝賢皇后陵酹酒(乾隆四十八年)祖陵瞻謁便,此可恝然過?鹿駭蕉成夢,龍鱗鬆放科。注:皇后入地宮已三十一年矣
廿年徒有憶,注:自雍正丁末,後於歸至乾隆戊辰凡廿一年,舉成數也
廿載覺無何注:自戊辰至今癸有廿五年矣。
事遠重提處,能忘獨旦歌?10、孝賢皇后生前並非住在長春宮,當時的長春宮一直都是破爛不堪不宜居住根據清宮造辦處的檔案,乾隆十三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下旨對破舊不堪的長春宮進行大規模的改拆和重新裝修,當時長春宮的地炕都漏水了。
如果孝賢皇后真的住長春宮,乾隆十二年除夕夜七阿哥夭折了,孝賢皇后正傷心欲絕,怎麼可能正月初三就大修她的寢宮?長春宮當時比較破舊,也不像皇后寢宮。
而乾隆十三年年初開始的長春宮重修裝修改建工程即將接近尾聲時,恰逢三月份孝賢皇后東巡途中病崩,於是乾隆就整好拿新裝修的長春宮當后妃們的紀念館了。
【孝賢皇后劇照】
11、長春宮後來是供奉乾隆后妃所有遺物的地方,並非孝賢皇后專用孝賢皇后去世後,乾隆確實在長春宮供奉了皇后的畫像和物品。不過這裡並不是專門紀念皇后一個人,也不是隻供奉皇后物品,慧賢皇貴妃生前用過的嵌珠石金鳳鈿就供奉在長春宮。
第一批和皇后一起被供奉的有慧賢皇貴妃和哲憫皇貴妃,之後又陸續加入了逝去的淑嘉皇貴妃、純惠皇貴妃和令懿皇貴妃等。
都紀念了這麼多位后妃,怎麼可能保持長春宮原有陳設不變?
長春宮供奉乾隆皇后和皇貴妃們的畫像、物品是從乾隆十三年開始,到乾隆四十二年結束,這期間長春宮作為乾隆后妃的集體紀念館,每年乾隆都要帶著后妃們來此悼念先逝的故人舊侶。
12、乾隆給孝賢皇后的100多首詩,作秀成分大於真感情,並且在這一百多首裡一部分不是寫給孝賢皇后的眾所周知乾隆非常喜歡青雀舫,孝賢皇后去世後,皇帝仍把它帶回京城,把它放在避暑山莊觀賞,單單就這條船,他就寫了30多首詩。並非為了孝賢皇后而把船帶回京城;
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而給皇后只寫了100多首,其中還附帶其他妃子,100/4萬……;
乾隆完美主義,重視形象,不排除有作秀成分,悼念亡妻從來都是最好的政治題材
乾隆把孝賢的年紀,兒子諡號都記錯;孝賢生前大部分時間伺候太后,死後沒幾天就和兒子商量再立後;皇后死了十天左右,就把養心殿皇后的房間騰出來讓貴妃居住;死絕了兒子不敢哭,卻哭高貴妃,還哭討她的諡號。【孝賢皇后劇照】
13.孝賢皇后在南巡途中得病,乾隆卻不聞不問,繼續和太后吃喝玩樂。在出行前,欽天監就預測到皇后將會有災難,但乾隆和太后都沒當回事,還是按照規定時間出行
途中孝賢皇后在伺候太后爬泰山得病後,但太后和乾隆卻在濟南好吃好喝玩,在皇后去世那天,乾隆還是沒有很在意富察皇后的病情,上船之後還好心情觀賞景緻寫了一首詩,結果應了欽天監的預測,孝賢皇后就在船上一命嗚呼了。
14、孝賢皇后去世後,乾隆多次壓榨應給予皇后的待遇按照清朝規定,皇后去世要撥給其莊園頭七頃五十畝土地,用來收取稅收,再置辦皇后的祭祀事宜。但孝賢皇后去世,經禮部請求後乾隆也沒有撥給其應有規格的土地,負責皇后祭祀的莊園頭只能在之前列祖列後地畝裡竭力辦理,經常賠墊,甚屬拮据。
從這些能看出乾隆很愛孝賢皇后嗎?愛她就是各種降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