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教育需要思考? 例如,今天一位女性朋友和我討論一事,具體內容我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她質疑我的方式讓我頗為震驚。 “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你就不能呢?” 這種思維方式,我覺得無理又無奈。 為什麼評判一件事情的準則不是正確與否,而是: “大家都這樣做,所以我也必須這樣做。” 那末,真理何在? 什麼是教育? 兒童教育是框架下,五顏六色,熱鬧,精彩紛呈。 【成人教育是舞臺下,沒有聚光燈,在空白中,默然前行。】 例如下圖。 各位覺得呢?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1
回覆列表
  • 1 # 家長網校老楊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一萬次的灌輸,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上教師不停的灌,學生不停的聽,長此以往,課堂失去光彩,學生失去興趣,學習效率就會越來越低,喚醒才是教育的真諦,我們該喚醒學生什麼?

    1 喚醒學生自信的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要讓孩子任何時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什麼都弄不好。喚醒學生的自信心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喚醒的前提是要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給學生。讓每名學生都能認為:我能行,我準贏。

    2 喚醒學生自立的慾望

    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某些才能的素質,這些素質,如同火藥,要有火花來點燃他們。這個火花就是引爆劑,就是教師喚醒的力量。學習如同爆炸,是學生自己的事,只需教師引燃;學習如同找物件,教師是媒婆,只要牽好線,剩下的讓他們去做主就可以了。只要教師把具體的任務分給學生,學生就能自立自主的處理,但前提必須要喚醒學生自立的慾望。

    3 喚醒學生自思的動力

    所謂學生,就是學習的“生”,自主學習的人,課上我們必須要喚醒學生自我思考的動力。課上滿堂灌,學生已經適應了這種這種灌的方式,完全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絕不是向行李箱中塞東西,而是一種心靈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思維的磨練。三流教師傳知識,二流教師教方法,一流教師授理念,能喚醒學生獨立思考的動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教師才是一流的。

    喚醒就是相信學生能行,利用學生去做,發展學生成才。只有當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礎之上時,喚醒才會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

  • 2 # 思源1666

    什麼是教育,到不如說為什麼要教育,目的或目標是什麼?更加有意義。

    單講教育,每個人從降生到死都在主動或被動的接受著從未知的啟蒙家教,課堂教,社會教直至死亡,著重點必須首尾呼應,否則雜亂無章,禍害無窮。

    啟蒙教育是誘導,示範,指導,誇獎性教育,範圍只在家庭,目標是開發智力,現時被幼師代替,雖然解放了婦女的社會生產力,帶來是一幼師頂百母的家教效應,利與弊??

    課堂教育,明理知事,儲備知識,堅定信念,目標是理想的未來生活。

    社會教育太廣大,但它是決定教育成人,立事的根夲,環境決定人的一生。社會教育的重點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是結合體,並非單體而行,一旦兩者分離,必然會追隨,勞心者治人的不平衡現象。夲人主觀看教育,希望眾師批評指正。

  • 3 # 愚翁良知

    教育的初衷和本質很簡單,是為了培養更好的生活能力,延續人類的發展。是人自身成長的需要,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要為學習者服務。

    人在大自然中生活,學習大自然的知識才能和大自然相處獲取生活資料。

    人是群居動物,在社會中生活,學會團結合作才能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

    學習生活的主體是人,瞭解自己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人要學習要研究的全部內容就是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自己。這也是教育的全部內容。

    教育的方法。

    教育是自身成長的需要,喚醒自身學習的意識和主動性才是根本。

    青少年好玩是本性,只有在玩耍中才能瞭解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學會相處的技能,說教沒有太大作用。青少年缺乏自我約束力才需要成年人的管理和督促,包括懲戒。

    教育要有利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開發心智。學習知識和經驗的目地不在本身,是開發心智的手段,是為了學會學習,學會運用,學會創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別人不能代替自己思考所以要學會獨立思考。

    華人喜歡高大上,總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其實你就是億萬人中的一份子。在群體中的地位是由自己的作為決定的。現在人們往往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古人學習為己(自我修養),現代人學習為了別人(炫耀),謙虛謹慎,踏踏實實才是學習的正確態度。

  • 4 # 月輪山老人

    謝謝!教書育人,韓愈在"師說"一文中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事物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當今,中國的教育對古人所言的育人任務,更有了創新具體的發展,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青少年一代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等。現在,中國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幹部和廣大教師,正在熱情敬業,為貫徹黨的教育政策而努力奮鬥!請指正。

  • 5 # 天天陪伴

    孩子從出生之後,首先接觸到的是家庭教育,而後是學校教育,再後是社會教育。這個人最終成長成什麼樣子,是這三方和他內在成長系統的共同作用,缺一不可。當然根源還是在家庭教育。所以有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孩子。

    關於兒童教育,題主對“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你就不能呢”感覺到疑惑,前後沒有具體事件,作為家長媽媽,我想大概是報培訓機構興趣班這類的選擇,“大家都這樣”,說明大環境就這樣。環境造就人,也影響著人,家長要對當下環境有一個全面而清醒的認識,再結合自家孩子的成長特點。

    當然不必要跟風,但要有自己的思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你家孩子也是。相對於成人教育下的“默然前行”,兒童教育其實也不是喧囂的,這取決於家長你怎麼看怎麼選擇。

    如果你家孩子偏外向,而你注重孩子的才藝展示,希望孩子光環加身,那麼就去鍛鍊他的果敢和自信。

    如果你家是個內向的孩子,他喜歡一個人安靜地搭積木或是下圍棋,那就不必要參與到“五顏六色”當中去。

    重點要看孩子的發展需要,關鍵是家長的選擇。

    但不管怎麼選,教育說到底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活一口氣一副皮囊,但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存在。我們首先是精神人(人的六大精神軟體,即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進取精神、學習興趣和良好的習慣)。

    家長和老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相長負責任,去粗存精,去掉負面的消極的不好的,培育正面的積極的好的精神種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無論成績好賴,至少是個精神昂揚積極向上的健康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科學地練習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