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齋

    筆法就是指的使用毛筆書寫的方法,是使用毛筆的方法和技巧,是中國書法和中國畫特有的一種技巧,由於古代尤其是印刷和拓片技術發明以前,筆法是非常神秘的,只能從老師那裡獲取。

    據說著名書法家鍾繇為了得到蔡邕的一本筆法秘笈《筆法決》,竟然不擇手段派人盜了韋誕的墓。

    而我們現在有了網路,可以隨時觀看名家書寫的的影片,現代印刷技術也很成熟,在書店很輕鬆就能買到各種字帖,筆法也就沒有什麼好神秘的了。

    古代筆法傳遞順序

    凡是書法家教授徒弟,都少不了進行筆法的傳授。不過有記載較集中的是《法書要錄·傳授筆法人名》。其中記載有:

    蔡邕受於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蔡邕之女)文姬。

    文姬傳之鐘繇,

    鍾繇傳之衛夫人,

    衛夫人傳之王羲之,

    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羲之第七子),

    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

    羊欣傳之王僧虔,

    王僧虔傳之蕭子云,蕭子云傳之僧·智永(王羲之的七世孫),

    智永傳之虞世南,虞世南傳之歐陽詢,

    歐陽詢傳之陸柬之(虞世南的外甥)柬之傳之侄陸彥遠。名大辭典》載,彥遠是柬之之子),

    彥遠傳之張旭(陸彥遠的外甥),

    張旭傳之李陽冰,

    李陽冰傳之徐浩、顏真卿、鄔彤、韋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傳終於此矣。

    關於蔡邕受於神人的說法當然不可信,主要還是因為之前沒有記載,只能假託給神仙了。

    到了唐代,筆法也沒有斷絕,只不過很多古法用筆確實失傳了,尤其是唐末的動亂,打亂了正常的傳遞順序,以至於到了宋朝,即使上層人物也接觸不到真正名家的墨跡,無筆法可學,只有另尋它路,開始“尚意”了。

  • 2 # 中州耕牛堂主

    什麼是筆法?筆法,簡言之,就是寫字時用筆的方法。

    那麼,古代的筆法是怎麼傳承下來的呢?韓愈在《師說》中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人學習寫字,都是有老師專門教的,而老師教學生寫字的時候,首先教的就是筆法。這裡所說的筆法,一是寫字的執筆方法;二是書寫時的用筆方法。

    (上圖為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的書法)

    說筆法神秘,它就神秘。說筆法不神秘,它就不神秘。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只要老師認真傳授,書者用心學,加之書者的天賦和悟性,很快就會把筆法掌握住的。這有什麼神秘的呢!但是,筆法,也有它的神秘之處,比如:書者向書展投了一幅書法作品,或者是寫了一幅字,讓評審和他的老師點評,當評審和他的老師挑不出其它毛病時,就會說上這樣一句話:“整體不錯,用筆(筆法)還須加強。” 用筆,這是個多大的範圍啊!這就筆法的神秘之處。看來,筆法真是個大學問啊!

    相傳,王羲之寫字的筆法就是衛夫人親手教的,而王獻之寫字的筆法是王羲之教的。具體到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寫字的筆法是跟誰學的,大家都知道的。

    古代寫字的人,大多都是出自殷實和官宦的家庭,可以說是“往來無白丁”。在這樣的家庭裡的孩童,從小就有家人花大價錢聘請有名的老師,專門教孩童們讀書,寫字,其中,在教寫字時,首先教的就用筆方法。

    說一千,道一萬,古代的筆法就是很自然的、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可以肯定的說,古代的寫字之人,都能熟練掌握用筆之法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說明:文中圖片源於網路。

  • 3 # 汶水才子

    一是說說筆法。這裡說書法筆法問題,正如任何事情都有法,如打球、音樂、舞蹈、戲劇,都有各自的法,書法也不例外。因為書法所要使用的工具是毛筆,毛筆有毛筆的特性。大家現在平時都是用鋼筆、簽字筆、圓珠筆或鉛筆等等,筆尖都硬,寫出筆畫線條粗細變化不大,也沒有誰要求你寫出筆畫粗細變化,除非你學過書法,也談不上用筆不用筆問題了。而毛筆呢?毛筆筆毫軟,富有彈性,按重一點,筆畫就粗,否則就細,中國書法正是充分發揮毛筆這一特性,方能表現出來線條粗細輕重緩急和無窮形態的之美。正如前人說書法以用筆為上。也就是說用毛筆寫字的運筆方法即是筆法。筆法的好壞決定一幅書法的藝術生命力。

    二是筆法都有哪些?書法須筆筆斷而後起,一筆有一筆之法,而一筆之法又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則筆畫無不美。到底筆法有哪些內容呢?具體舉例如下:

    1.起筆、行筆和收筆。起筆就是筆落紙即寫第一筆畫的開始。行筆就是筆毫鋪開,用中鋒上下或左右運動,也是筆畫的起止中間部分。收筆是指承接行筆趨勢,調整筆鋒,回鋒收筆,也是一筆畫結束。

    2.逆鋒、順鋒和調鋒。逆鋒也是常說取逆勢,按筆畫前進方向的一個反方向的落筆動作。正如常說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順鋒就是運筆和進行方向相一致,順著下行,與逆鋒相反。調鋒就是書寫逆鋒之後,轉換筆鋒時出現的一種用筆方法,一般用於橫豎撇捺等筆畫的起筆處或折畫的轉折處。

    3.中鋒、偏鋒和側鋒。中鋒就是正鋒,運筆的主要方法。偏鋒就是運筆時筆桿傾斜,筆毫端不在點畫中央而偏向一側,使筆毫、筆腰、筆根一起著紙。側鋒就是介乎中鋒和偏鋒之間的一種用筆方式。偏鋒一般都是一偏到底,側鋒則由偏鋒轉為中鋒過渡。

    4.藏鋒、露鋒和搭鋒。藏鋒就是把鋒藏起來了,使筆畫開頭和結尾鋒尖不露。用筆以藏鋒最多。露鋒就是所寫筆畫筆鋒顯露,特別是在點畫之間的呼應多用。搭鋒就是指一字中第一點畫起筆的筆鋒與承上一字最後一筆,行草書體最為常用。

    5.提按、頓駐。一般都是輕筆叫提,重筆叫按。按筆也有輕重,重按叫頓。往往在頓筆的地方稍微一駐,用筆雖頓,惟不重按,筆鋒就又轉向別處。這種用筆方法叫蹲筆。

    6.輕重、粗細、轉筆和折筆。輕重和粗細我們不難理解,也好掌握。轉筆又稱圍法,不是寫字時用手指轉動筆桿,而是筆觸紙面在起止處所寫出的圓轉回旋,沒有方折稜角的圓轉筆畫,也是採用暗度形式轉換筆鋒的一種筆法,轉以成圓就是這個意思。折筆就是折鋒,指寫出方形有稜角的筆畫。

    7.方筆、圓筆和遲速。方筆和圓筆是對筆畫起止和轉折不同的處理方式。方筆嚴整凝重,剛健有力,圓筆則圓美清秀,活潑秀健。明代祝允明說過一句話,用筆不可太遲,遲則慢無神,不可太急速,急速則失勢。

    三是筆法的傳承。大家都熟悉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其中記載:

    蔡邕受於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

    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

    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

    羊欣傳之王僧虔,王僧虔傳之蕭子云。

    蕭子云傳之僧智永,智永傳之虞世南。

    世南傳之歐陽詢,詢傳之陸柬之。

    柬之傳之侄彥遠,彥遠傳之張旭。

    張旭傳之李陽冰,陽冰傳徐浩、顏真卿、鄔彤、韋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傳終於此矣。

    不管怎樣傳承下去的,我們學書法必須搞清筆法的問題,慢慢學各種筆法,這是寫好各字型的一種不可少的訣竅。

    祝你好運。

  • 4 # 如石書藝

    時下許多文章,把筆法說得神乎其神。其實,筆法並沒有這麼玄乎,實際些好。懂書法的人一看便知哪些是有理的,哪些是戲說加玄幻的;不懂書法的人,你說到天花亂墜也沒用。只是遊蕩在中間的人容易被忽悠。

    古今許多筆法理論,皆人為因素太多,使得筆法變得很玄妙。古人論中側鋒說,我就欣賞王羲之的說法:“藏鋒者大”(藏鋒取勢筆力強);“側筆乏力”(側鋒力弱);“押筆者入”(側勢按押鋒,力強)。這一說法,與“令筆鋒在點畫中行”,更為科學合理。因為筆鋒在書寫過程中,是處於360度全方位運筆狀態的,怎麼能時時刻刻保證中鋒呢?正如王羲之所說,一旦側鋒形成,只要以按押使得力同樣傳遞到紙張,與中鋒有什麼區別呢?故王羲之書法,包括魏晉書法、唐楷,大多以測取勢,就是這個道理。總之,作為筆法理論研究,可作筆法靜態分析,但實際書寫過程中,不能將理論死般硬套,否則適得其反,誤入筆法歧途。

    米芾對自己的筆法很自信,批評唐楷,是一筆書,而他自以為是四面皆能。談到筆法時說:“提鋒、運腕、懸臂”。這個說法,也非常有科學道理,相信懂書法者,都會認同,也符合米芾的“刷字”特性。要說筆法秘訣,我認為米芾的“六字”就是秘訣,如何掌握,要靠自己在書法實踐中,多多練習,不斷領悟和完善。皆因人而異。

  • 5 # 狂喜淡墨a

    筆法是什麼?古代的筆法如何傳承下來的?

    筆法就是用筆規律,提按頓挫,使轉,方圓用筆,諸如永字八法,中側筆鋒的運用,實際筆法的運用是經過先有書寫後人歸納總結,有的筆法是在書寫中不經意出現的,比如歐陽詢的險峻筆畫都是因為純熟的筆力功夫而自然形成的。這種情況都是透過臨摹前人經典而自己的感悟與實踐,所形成的書寫習慣和書寫必然,例如需要轉,自然筆鋒順勢提按而轉化運走,或是快則有提飛,或是慢走則有頓挫,終究是一種一如走路一樣,快走有疾馳之跡,慢行就有抑揚頓挫狀。穿插急緩停駐則有抑揚錯落有致,好看的筆墨行運都是一種根據需要而筆有揮灑。因為筆法的構成是在書寫的規程自然流露,故學習書法也不必要過分強調理論的說教,一般情況書論都是在根據某一個書家的書寫特徵而理順總結,後人的感性認知,或許正確或許玄虛或是深不可測而意會的東西。就說中側鋒的使用,古人一個寫手一個樣,欣賞的過程皆有一種感性的歸納,最終還是貫穿一個習練中自己的體驗和實際操持,於心性而訓練之。不可當做宗教似的信條,只有自由的舒展筆鋒,重要的是筆墨訓練,在臨摹過程自然形成的,很容易有古人筆墨的刻痕。而今書寫的刻意之形狀都是在筆法的束縛中亦步亦趨。中規中矩,或是一味追求神乎其神的筆墨法度。其實沒有那麼的複雜,這已經是大家的共識,只要是先學習嚴謹的唐法,有點過早的練習艱難書之度,不是學習的好方法,應該是由易到難的過程,也是合乎漸漸入書境的學習規律。

    故筆法貫穿書寫,從書寫中體驗筆法,不可一味在筆法中轉來轉去,筆法就存在書寫中。重中之重,練習臨摹,自己體驗。於理論兼有的知曉而已。一味書法藝術終究是先有感性的認知後再有的理性的歸納。一半感性富有意境想象,才有自己的理性思維的總結而體驗收穫。久了自然形成自己的筆法――用筆方法。

  • 6 # 千年蘭亭

    有時,我很驚歎於古人的智慧,比如地動儀,比如木牛流馬,等等,但這些又都失傳了。為何?

    一是古人言語簡潔,一篇百十字的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往往數百字甚至上千字。而言詞的簡潔往往給後人的理解帶來困難。

    什麼是筆法?古人沒講清楚,也講不清楚,於是後人只要透過碑帖去胡亂地猜。

    於是,每個人的理解不同,關於筆法的解釋也就不同。但是時間長了,有些共同的理解就出來了,這些共性的理解雖說出自機率學上的統計,但也有道理。

    關於筆法,說法很多,但我認為,其根本在提按,可以說,幾乎所有筆法都源於提按。

    書法的根本在調鋒,要能保證毛筆中鋒執行。毛筆的筆頭是一個軟的圓錐體,筆按下去,筆毫鋪開,再往上略提,筆毫重新聚在一起,此時再往任何方向鋪毫執行,都能中鋒執行。

    可以說,運筆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調鋒,不斷提按的過程,只不過很多提按極細微,細微到我們寫字時自己都感覺不到。

    所以說,懂得了提按,其他筆法都不在話下。

  • 7 # 谷鳴書社

    國晉唐時期筆法一脈相承,法度精嚴,在那個時代書法百家爭鳴,若一座一座高山,巍峨挺拔,令人仰望而高不可攀。而唐之後,筆法遺失,書法從巔峰一落千丈,演化到今日,早已不是本來的面目,只剩幾塊破落的石碑和散落各處的殘片,證明書法曾經在世間存在過。

    我們先看一張筆者整理的的筆法傳承圖。根據孫過庭《書譜》及相關資料整理。

    然後我們把其部分確鑿的說法列舉出來。有些作品已淹沒於歷史,只留下個名字。畢竟歷史年代久遠,就是如今看到的早已不是原跡字型,不知被後人臨摹翻刻多少次了。

    王獻之《中秋帖》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歐陽詢《九成宮》

    褚遂良《大唐三藏聖教序》

    ▲ 陸柬之《文賦帖》區域性

    張旭《嚴仁墓誌》

    顏真卿《家廟碑》

    柳公權《玄秘塔》

    懷素《自敘帖》

    我們看以上帖子,這是一脈相傳的書法家留下的字跡。透過對比,神似!但是又不全是。

    神似的是用筆方法,不全是的是每個人的結體風格。應了那句:筆法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異。

    從臨摹的角度,臨蘇黃米蔡、董其昌之輩是沒有什麼難度的,但是要臨摹以上這些帖子,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甚至終身不入其門。原因就是你只會看解字,不懂筆法。

    我們接著看宋以後的書法作品.

    蘇軾《寒食帖》

    米芾《資金研貼》

    黃庭堅《 砥柱銘卷》

    蔡襄《澄心堂帖》

    董其昌《紫茄詩》

    ▲ 董其昌 《臨米芾方圓庵記》區域性

    看起來也神似不是?但和晉唐的書法比起來,明顯不是一個體系,壓根就不是一個路子。

    按時代的發展來講,應該是書法越寫越好,這個叫發展觀。但事實恰恰相反,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面目全非了。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深層次的思考下:唐代的書法家是怎麼學書法的,宋代的書法家又是怎樣學書法的,比如說蘇黃米蔡,他們是在什麼條件下學書法的?

    有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

    這就是下面展開的文章。

    我們都知道張旭,擅草書。張旭寫碑大家可能瞭解少,因為他留的東西少。有拓片的,只留下了一個碑。實際上他的楷書寫得很好,和他的草書同樣好。

    ▲ 張旭《郎官石柱記》

    張旭的母親是陸柬之的侄女,張旭的老師是陸柬之的兒子,叫陸彥遠,號稱“小陸”。路彥遠在唐朝的時候是有名的書法家,留下的作品極少,這也是我們看不到的原因。

    ▲ 張旭《古詩四帖》區域性

    張旭是跟陸彥遠學的,“小陸”毫無疑問跟他父親陸柬之學的。陸柬之跟誰學的?跟虞世南。虞世南是他親舅舅。那我們再追溯,虞世南跟誰學的?跟智永學的。智永,王羲之的九世孫,也就是說“二王”的傳人。這個傳承傳的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毛筆的使用方法,換句話說就是:筆法。顏真卿拜張旭為師學筆法,然後傳與柳公權、懷素、鄔彤。據考古發現,1992年河南洛陽出土的《唐侯知什墓誌》為鄔彤所寫。

    鄔彤楷書《唐侯知什墓誌》

    整個兩宋時期,文人都是根據閣帖來學書法的。什麼叫閣帖?在宋太祖、宋太宗的時候,淳化閣是宮廷中的一個閣,專門收藏名人書法。把這個名人書法編輯出來刻在木頭上,拓印出來,這叫閣帖。後來就形成兩套書法系統,一套叫帖學,另一套是碑學。

    帖學,就是刻在木頭上印出來的字帖,分送給一些大臣,大臣們拿這個帖再翻刻,在民間流傳,於是在整個宋代有各種帖,包括很多私人也在刻帖。

    ▲ 宋刻《泉州本淳化閣帖》

    大部分文官在小時候透過看這樣的碑帖,跟著碑帖學書法。

    這是唐之前及宋之後在書法上的本質差別。前者口傳手授。後者對著碑帖臨摹。

    唐朝跟宋朝是平行的兩個政體,如果從書法的角度對抗,宋蘇黃米蔡,作為國家隊代表。唐朝不用派更牛的人,只派末代傳人柳公權一個人就已足夠。瞬間碾壓,壓根不在是一個維度。

    我們回頭看柳公權的書法:

    一,是一種獨特風格,跟“二王”不同。

    二,充分具有個人特點,一眼就能從書群裡看出,這就是柳公權的書法。

    三,他裡面流露出來的法度、結構是相當精研。這點蘇黃米蔡無法企及,這是用筆的問題。

    柳公權《神策軍碑》

    為什麼筆法的傳承到柳公權嘎然而止斷了呢,筆者另一篇文章《筆法的斷代和原點》深入探討過,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翻下筆者的文章記錄。

    看完三件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偉麟愛的力量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