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這個不難理解,主要就是由於永樂年間國家的大動作太多,導致國家損耗比較嚴重,國家急需要休養生息,否則國家極有可能提前崩潰。也正經過了“仁宣之治”,明朝的國力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最終成功延續了近200年。

    朱棣雖然是一代雄主,但在他統治之下國家的動作實在太多了一些,例如五徵漠北、鄭和七下西洋、南征安南、編纂《永樂大典》、大修武當山宮觀等等,永樂年間雖然被稱為盛世,這些行動也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積極效果,但同樣對國力的損耗極為嚴重。尤其是佔領的安南,更是成為了明朝的“雞肋”,明朝在佔領安南之後,當地居民經常組成義軍不斷反抗,導致不得不在當地駐留大量軍隊,而安南又距離過遠,縱觀整個佔領時期,其實明朝在安南是嚴重入不敷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對明朝形成了持續消耗。

    所以,仁宗、宣宗時期的戰略收縮可以說是一種無奈的被動選擇。正如漢武帝時期對匈奴實行全面打擊之後,國家已經呈現了一定程度的凋敝,漢武帝晚年不得不下罪己詔,而西漢也是在經歷了漢宣帝的休養生息之後才緩過來。明朝也是在經歷了“仁宣之治”之後國力才緩過來。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仁宣時期的戰略收縮間接導致了瓦剌的崛起,從而間接導致了後來“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但站在仁宗和宣宗的立場上來看,恢復國力已經成了當時的首要任務,而且他們並不知道之後會出現“土木堡之變”。此外,如果仁宣時期不選擇戰略收縮,而是持續對瓦剌進行打擊,或許“土木堡之變”不會發生,但百姓的負擔無疑會持續加重,恐怕明末天下動亂的局面會提前上演。

    所以,我認為仁宣時期的戰略收縮是符合當時國情的,積極的作用更大,而也正是有了“仁宣之治”,明朝在經歷過“土木堡之變”後才沒有迅速垮掉。正如谷應泰所言“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些奇怪,和“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公然唱反調,居心值得商榷。

    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明朝在“仁宣盛世”時期確實開始了大踏步收縮,比如1427年放棄到手20年的交趾;1433年停止了鄭和下西洋遠航活動;1435年撤銷奴兒干都司。此前明朝還撤銷了長城以北的大寧衛、東勝衛、開平衛等北方衛所,明朝北方國境線全面南退到長城一線!

    那麼,明明是史書和後人大書特書的盛世,國力強盛威遠四方,為什麼明朝要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舉動呢?

    “靜Yes”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文官勢力主政,明朝國策趨向內斂

    從朱棣時期開始,明朝的文官勢力漸成氣候,到宣宗時期,明朝的文官勢力開始成型,成為左右明朝朝堂的重要力量。

    相比於武將,文臣在對外擴張上明顯動力不足。唐朝時期,可以說文武並重,所以文臣不能對武將形成壓制,所以唐朝能夠大舉開疆拓土。而到了宋朝,文臣全面壓制武將,武將地位大大降低,因此不可能在朝廷中有話語權。

    文臣當國,崇尚中庸之道,對於開疆拓土沒有太大興趣,他們更多的是在朝廷內勾心鬥角,歷朝歷代文臣當國基本都是如此。所以他們沒有精力關注外部威脅,事實上,北宋就是被文臣禍害最後亡國的。

    而明朝在以文制武上繼承了宋朝制度,因此更沒有精力和興趣經營廣袤的疆土。所以在仁宣之後,明朝的疆域基本就限制在了長城以內的兩京一十三省。

    2、皇帝進取心減弱

    作為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驅逐了元朝,建立了遼闊的版圖。而朱棣時期,明朝繼續北伐蒙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明仁宗和父親朱棣完全不同,他更多的是內斂的性格,這決定了他不可能像父親朱棣那樣向外大力開拓領土。而到了明宣宗時期,雖然和明仁宗不同,頗有進取精神,但是相比於朱棣,明宣宗還是差出很多。

    要知道,文臣再能折騰,最後還是取決於皇帝的態度,朱元璋和朱棣是完全能夠鎮得住的,而到了仁宣時期,由於皇帝進取心減弱,文臣和皇權開始此消彼長,最終文臣坐大,皇帝權力逐漸式微。不得不依靠宦官維持權利的平衡。

    3、窮兵黷武,國力虧空

    這也是仁宣時期全面收縮的原因之一。

    朱棣時期,五次北伐蒙古,但始終不能徹底消滅蒙古勢力。而在平定交趾後,角質地區也是叛亂不斷。明朝朱棣時期的不斷擁兵,最終導致明朝國力的不堪重負。

    再加上鄭和下西洋帶來的巨大消耗,國庫早已空虛。而經營邊疆領土投入大大超過產出,因此可以說,明朝在仁宣時期已經沒有精力經營如此大面積的領土。

    這使得明朝不得不全面收縮。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可汗說事

    1.背景介紹。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仁宣二帝即位的歷史背景。仁宣二帝即位之前是永樂大帝在位,歷史上但凡有大作為的皇帝,無不都是體現在開疆拓土、興建大型工程等,比如秦始皇、漢武帝、隋煬帝,永樂帝也不例外,有的甚至導致帝國直接毀滅,比如秦朝二世而亡,隋煬帝也是。

    我們先看看永樂朝有哪些特別燒錢大工程和軍事行動。

    1)修纂人類最大類書《永樂大典》。2)遷都北京,興建故宮。 3)派鄭和六下西洋。4)南筑武當(十幾萬人修建,規模很大,創下多個世界第一)。 5)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寺廟南京大報恩寺(毀於清朝太平天國時期)。 6)修築世界上最大的銅鐘,300年後,沙俄彼得大帝想超過他,最終功虧一簣,這是技術活。 7)重建長城,現在大家看到的基本都是明長城。 8)五徵蒙古,歷史上第一個遠征漠北的皇帝。 9)設立奴兒干都司,宣誓中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地位。 10)駐兵庫頁島,歷史唯一。 11)征服安南。 12)大規模移民雲南貴州,使雲南貴州擁有納入中華核心版圖。鎮壓地方叛亂,設定貴州布政使司,進一步加強對貴州的控制。 13)疏浚大運河。 14)設立舊港宣慰司 15)設立三大營,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 16)首次將南沙和西沙群島納入中國版圖(今天還在使用永樂群島、宣德群島等名稱)。17)靖難之役。18)修建明孝陵➕明長陵。

    上面哪一個都是特別燒錢的工程,大家都知道秦朝修長城,隋朝修大運河,元朝治理黃河都讓帝國元氣大傷,甚至直接導致滅亡,明成祖一個人短短20年就幹了這麼多事。前提是國家得有錢啊,所以,永樂帝把朱元璋積攢的錢,全花光了,嚴重透支國力。

    2.這是無奈之舉。

    透過上面,大家知道原因了吧?由於明成祖短時間內的頻繁大動作,如果仁宣二帝再不實行戰略收縮,借用《明朝那些事兒》裡的話,明朝這筆買賣可能很快就要歇了。歷史上,西漢經過文景之治40年的積累,漢武帝即位後,盡全國之力打擊匈奴,最終匈奴沒有受到毀滅性打擊,而西漢自己卻走向崩潰的邊緣,以至於漢武帝晚年不得不下罪己詔。經漢昭宣二帝的休養生息,西漢才緩過勁來。

    仁宣二帝有鑑於此,也不得不採取同樣的戰略措施,大規模停止明成祖在位期間的大工程和大規模軍事行動,採取修養生息的方式,恢復國力。為此,仁宣二帝放棄了安南等部分版圖,但也沒一些人說的直接退回長城以內,只剩下內地兩京十三省了。而且,仁宣二帝在位時,也是有一些軍事行動的,也有一次鄭和下西洋。

    3.仁宣二帝的主要政績。

    1)開始中國歷史上五大盛世之一的“仁宣之治”。

    2)平定藩王叛亂,徹底解決朱元璋留下的外藩問題。

    3)親征兀良哈,維護領土完整。

    4)派鄭和下西洋。

    5)完善內閣制。

    6)完善科舉制,明仁宗規定科舉取士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永樂帝時期版圖

    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版圖,比永樂年間要小了近20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主要是少了內蒙古附近➕安南➕舊港宣慰司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明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明朝曾派遣欽差大臣到奴兒干地區巡視10次,對都司、衛、所官員授予官職、印信,賞賜衣物錢鈔。並在奴兒干都司的山頂上,修建了永寧寺和立石碑。1434年(宣德九年)之後,其史料不可考,但衛所一直存在,仍奉明廷為主。直到萬曆年間(1573—1620年),奴兒干都司還牢固控制在明朝手機,轄區內衛所數量由永樂時期130多增加到萬曆時期的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16世紀末17世紀初,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女真才逐漸取代了明朝對該地區的統治。

  • 4 # 庭州行者

    宣德九年,奴兒干都司的職能徹底消失,明朝在東北地區的政策由都護轉向羈縻;宣德五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隨著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死在返程途中,大規模的航海行動也開始取消;宣德二年,安南擊退明軍,獲得獨立,結束了明朝對於安南20年的統治。此時距離明朝建國,不過六十餘年。相比於漢朝建國六十年時期的大規模用兵,開拓河套地區以及河西走廊,經營西域,以及唐朝李隆基前期一直在西域擴張,一度使得唐朝勢力達到中亞,明朝的大規模收縮,的確是一種異象。至於其原因,應當有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財力不足以支援繼續擴張或保有之前擴張所獲得的領土。仁宣之前的永樂時期,朱棣大規模對外用兵,並且六次進行大規模的航海運動,其花費巨大。首先,對於蒙古的作戰,朱棣一共是五次大規模對蒙古用兵,但是實際效果並不大

    永樂皇帝五次遠征蒙古,其實並沒有能夠給予蒙古太大的打擊,蒙古時不時進犯邊境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而明朝卻因為多次大規模集結兵力遠征,導致了財政的大量消耗和軍心的動搖。其實在1421年,朱棣決定第四次出兵蒙古時,戶部尚書(管理財務)夏元吉便以財政緊張為由勸阻朱棣,但朱棣並沒有聽從,反而囚禁了夏元吉,戶部侍郎方賓因此而自殺。

    而從朱棣第五次征討蒙古以後,他實際上已經看清了,蒙古問題他不可能解決,他由此改變了明太祖時期的在塞外建立衛所的措施,而將重要衛所遷到內地,這也標誌著他對蒙古的進攻戰略失敗,而轉向防守

    所以,明朝在北方的收縮,從永樂後期就已經開始。而永樂皇帝五次勞而無大功的出征行動,卻造成了財力的巨大消耗,也正是因為如此,永樂皇帝才撤回塞外哨卡。他的五次遠征,可謂得不償失。

    遠征尚且如此,更弗論對安南用兵,大航海以及大航海帶來的諸多支出(贈送給朝貢國的禮物等),這一切,預示著明朝的進取勢頭已然終結。

    其二,宣德皇帝本身便傾向於經營內政而非對外擴張。從明史的記載可以看出,明宣宗採取的政策主要是在休息民生方面,以及制度完善方面,這使得他的重心已然不在於對外。這固然和永樂時期留下的爛攤子有關,但和宣德皇帝本人的政治理念也存在聯絡。

    其三,相關人員的短缺。明朝的傑出將領,隨著朱元璋,朱棣的大清洗已然消失殆盡,而明宣宗時期由於制度的完善文官的勢力漸漸崛起,武將逐漸不受重用。彼時的武將,除張輔擁有豐富作戰經驗且負有盛名之外,其餘並無突出。如此一來,絕無進取的可能。

    但歸根結底,明朝之所以在短短60年間就開始轉向保守,還是和立國基礎有關。明朝對老百姓嚴格的人身控制制度,導致了其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撐其大規模的開拓;而明朝第三位君主的短視,則造成了國力短時間巨大的透支,如此一來,明朝的大收縮,不可避免。

  • 5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經過朱棣那20多年的折騰,估計大明已經民窮財盡了,國家貨幣完全是紙,然後財政的一半用於戰爭和出海,什麼國家受得了這樣的折騰!關鍵是沒效益啊!光花錢不進錢!

    之前所說的五出漠北,哪一次都是十幾萬幾十萬大軍,這裡面要消耗多少糧食和財帛,當然,那個時候明朝使用的是紙幣,大明國的政府可以亂印,但是糧食是真的呀,消耗的武器器械這些都是真的!南征交趾,西南的土司向來不好對付,大民國打仗佔領的費用也是一筆非常沉重的數字!

    仁宗和宣宗採取那樣的政策,也是逼不得已!

  • 6 # 論史

    明朝仁宣之際之所以採取收縮政策,實在是形勢所然。其實在永樂末年亂像已經是開始萌發了。如果再發展下去,只恐怕有亡國之禍。所以,仁宗、宣宗適時調整政策,達到了為明朝續命的功效。

    永樂時期五次親征蒙古、鄭和下西洋、進佔安南、營建北京等大工程和大戰事,每一樣都要調動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來完成,雖然這些功業看起來很輝煌,但是它們確實給國家和百姓造成了嚴重的負擔,雖然相關費用缺乏史書記載,只模糊的寫了“供億轉輸以鉅萬萬計”。但是據黃仁宇先生的推測,明成祖進行這些事業的費用超過正常收入的兩倍到三倍。

    關於民生問題,永樂末年也是不容樂觀,儼然出現了一副民不聊生的景象。就在永樂十九年,明成祖下詔求直言,翰林侍讀李時勉和侍講鄒緝就道出了民生多艱、官無儲蓄的情況,大家看一下。附圖。

    今山東、河南、山陝諸處,饑荒水旱相仍。至剝樹皮、掘草根、簸稗子為食。官無儲蓄,不能賑濟;老幼流離,顛沛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

    在永樂十九年明成祖第五次北征的時候,身為戶部尚書的夏原吉就警告說:“比年師出無功,軍馬儲蓄十喪八九,災眚迭作,內外俱疲。”經濟困窘,社會矛盾加劇,事實上唐賽兒在山東起義,已經對明王朝發出了警告。

    所以,調整統治政策實在是迫在眉睫的事。

    首先,仁宣時期就不得不節省開支,減去永樂時期大興土木向民間或海外採買物料的舉動。在洪熙元年的六月召回在外採辦的中官,“罷所市物”。宣德元年的七月停止湖廣採木。宣德三年十一月,錦衣衛指揮鍾法保請在東莞採珠,被明宣宗投入監獄。

    冬十一月癸酉,錦衣衛指揮鍾法保請採珠東莞,帝曰:“是欲擾民以求利也。”下之獄。

    在邊疆政策上,也採取收縮排行休地息兵,對蒙古採取單純防禦的政策,不再提倡主動進攻。如宣德元年七月當朵顏三衛不向明廷朝貢之時,遼東總兵朱榮請率兵打擊,被明宣宗果斷拒絕。

    上曰:“馭夷之道,毋令擾邊而已。”不許。

    而安南自永樂五年設交趾郡,各地抗明覆國的武裝起義真是一茬接一茬,先後有陳簡定、陳季擴、黎利等60餘次起義,在永樂年間直至宣德初年,明廷不斷派兵鎮壓,不僅沒能好轉,反有愈演愈烈之勢,明軍還出現多次敗北。終於在宣德二年,明宣宗決定撤兵。

    我接句題外話,現在有一些論調說明宣宗時期的收縮政策是文官集團主導的,文臣主張戰略收縮。但是我認為,仁宣之際的收縮政策就是來自明宣宗的乾綱獨斷,只是明宣宗心裡所想的與文官集團保持了一致,才會引起這樣的錯覺。

    我就拿此次安南撤兵來說,明宣宗旁敲側擊的至少試探了兩次。

    一次是在洪熙元年的十一月,原文太長,我就貼圖讓大家自己看吧!明宣宗上來就對楊榮和楊士奇講:“皇考(永樂)說他是因為陳氏無後,才順應民心在交趾設立郡縣。如果陳氏有後,還得扶持。我認為這說的很對,陳氏有後,就繼續讓他做藩屬國,三年一貢。”在這段話的最後才說出了中心,“省中國屯戍之勞”。附圖。

    另外一次,就是宣德元年的四月,明宣宗把撤兵的目的講的更明確了,乾脆把明太祖的《皇明祖訓》給搬了出來為他的撤兵觀點找依據。四位閣臣,蹇義、夏原吉表示反對,楊士奇和楊榮表示支援。附圖。

    在宣德二年正月,明宣宗乾脆把上次得兩個反對者蹇義和夏原吉支開,專門與楊士奇和楊榮商量,表示蹇義和夏原吉“拘常見”,而他“欲成先志”(見第一段對話)。楊榮和楊士奇立刻表示支援給皇帝臺階下。附圖。

    所以,仁宣收縮戰略更像是一國之主乾綱獨斷,文官集團順勢而為,而非所謂的文官集團主導。

    所以,綜上所述,仁宣之際奉行收縮戰略在當時的情況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戰略推行過程中也有一個很大的負面因素。一、正如我上面所述,明宣宗對蒙古採取單純的防禦戰略,這無疑等於坐視蒙古的強大。二、明宣宗在宣德五年六月將開平衛遷移到了獨石,北方防線因此大為收縮,給邊防帶來不利影響。

    自此蹙地三百里,盡失龍岡、灤河之險,而邊地益虛矣。

    上述就是我對仁宣之際採取收縮戰略得看法。

    參考資料:《明史》、《國榷》、《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劍橋明代中國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水煮魚的詳細製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