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風者

    唐代當然有詞了,這種形式的作品其實在初唐時期就有,只不過他在發展到宋朝時才進入了巔峰狀態。其實除了李白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詩人做過很多不錯的詞,只不過現在人們知道的更多的流傳的更廣的還是李白(畢竟是李白)而已。

    戴叔倫《轉應曲》

    唐代著名詩人戴叔倫就曾有非常出名的詞《轉應曲》: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當然戴叔倫所寫的詩流傳很多,但是詞流傳比較廣的也就這首《轉應曲》。

    唐玄宗李隆基也曾作《好時光》

    不僅是民眾和文人喜歡寫詩詞,連皇帝也喜歡寫,就像李隆基曾作《好時光》一詞: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也是非常不錯的唐詞代表

    唐代大詞人溫庭筠

    唐朝也出現過非常著名的大詞人,比如溫庭筠就是一個非常知名的詞作者。溫庭筠著作《花間集》讓他成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

  • 2 # 白亦詩部落

    詞起源南北朝,興於唐朝,盛於宋代,咋能除了李白就沒有詞吶?孤陋寡聞,咄咄怪事!

    李白最有名的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白居易的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始方休,

    月明人依樓。

    劉禹錫的瀟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蕭瑟怨,

    瀟湘深夜月明時。

    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還有王建、溫庭筠、皇甫松等等等等,多的是,我們小學大部分都學過,唉!

    不知道該怎麼說了!補補課吧,這樣說,人家會笑話你我沒文化的!

  • 3 # 手機使用者山丁子

    詞是詩的別體,在古代也稱樂章、長短句等,是當時供坊間傳唱所用,因此也稱曲詞。詞發端於南朝,隋唐就很多了,鼎盛於宋代。唐代的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有佳詞傳世,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大概無人不曉。本人以為唐代晚期詩人溫庭筠是最富詞才的,號稱花間派鼻祖,有七十多首詞傳世。試錄二首以娛友們: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4 # 老街味道

    問題:唐代真的有詞嗎?為何有人認為除李白外沒有任何一位詩人有詞留存下來?

    ......

    前言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序》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雖然詞盛於宋,但是起源於隋唐的宴樂,宴樂也稱為燕樂,宋朝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

    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

    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一說:"

    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

    唐朝歷史從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開始,到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篡唐為止,共289年。流傳下來不少詞作。

    一、敦煌曲子詞

    唐朝有詞,最清晰的證據就是清朝末年在敦煌藏經洞裡發現的《敦煌曲子詞集》。

    我們現在看到的《敦煌曲子詞集》收錄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從盛唐到唐末五代的這些底層民間歌曲。不過這些曲子詞裡大部分還是一些下里巴人的作品,即王國維所說的”伶工之詞“

    1、《敦煌曲子詞集》竹枝子

    羅幌塵生,帡幃悄悄,笙簧無緒理,恨小郎遊蕩經年。不施紅粉鏡臺前,只是焚香禱祝天。垂珠淚滴,點點滴成班。待伊來敬共伊言,須改往來段卻顛。

    2、《敦煌曲子詞集》洞仙歌

    華燭光輝,深下帡幃,恨徵人久鎮邊夷。酒醒後多風醋,少年夫婿,向淥窗下左偎右倚。擬鋪鴛被,把人尤泥。須索琵琶重理。曲中彈到,想夫憐處。轉相愛幾多恩意。卻再敘衷鴛衾枕,願長與今宵相似。二、唐朝文人詞

    除了李白、白居易等人偶一為之的詞作以外,晚唐時出現了不少大力寫詞的詞人,例如花間派中年齡比較大的幾位,都是晚唐和五代早期的詞人。

    1、白居易《憶江南》[ 唐 ]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2、溫庭筠 約812年-約866年)

    在唐宣宗時期,溫庭筠代人作槍手應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他是花間派詞人的代表人物。《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花間詞的特點是作者都是用名有姓的文人官員,不同與以前的”伶工“,但是思想內容上沒有太多的變化。不過其中也有風格不同的好作品,例如鹿虔扆的【臨江仙】,有南宋豪放一派的詞風。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3、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

    韋莊是韋應物的四世孫,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是晚唐五代時的代表詩人和詞人。與溫庭筠並稱為溫韋,《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 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 還鄉須斷腸。結束語

    唐朝的詞多是小令,一直到宋朝,張先、柳永等人開始作長調,其中柳永對於慢詞(長調)的貢獻最大。

    唐朝人作詞,多是歌詞之詞,就是酒席宴會上的配合燕樂演唱的歌詞。因此唐朝的填詞是依據曲譜填詞,宋朝初期也是如此。

  • 5 # 一往文學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個時期,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思想的相容幷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創造了對經濟發展極為有利的環境。談起唐代很多人都聽說過唐詩三百首,唐詩確是在唐代大放光彩,也是唐代文學的代表。其實唐代的散文、賦、傳奇小說和詞也對後代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詞的興起與唐代經濟的發達,五七言詩繁榮,有密切關係。詞隨燕樂起,選詩配樂,依調填辭,都是為了歌唱。詞是詩與樂在隋唐時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結合的產物。詞興起於隋唐五代,繁榮於宋代。

    詞從孕育、萌生到詞體初步建立,有很長一段時間。初唐作品有限,創作呈偶發、散在的狀態。到中唐,有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從事填詞,詞的創作走向自覺。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了兩首膾炙人口的詞, 分別是《憶秦娥》和 《菩薩蠻》。《憶秦娥·簫聲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那麼除李白外還有詩人有詩存留嗎?答案是肯定的。詩人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以其敏感和熱情,開始了詞的創作。晚唐五代溫庭筠和韋莊擅長寫詩的同時,創作了很多詞。

    張志和,在湖州刺史顏真卿席上,與眾人唱和,作《漁父》五首,第一首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江南的景色,漁父的生活,都寫得極為傳神。這組詞和者很多,還傳播到海外。

    韋應物和戴叔倫的詞《調笑令》反映了邊塞景象,《調笑令》為唐時行酒令所用曲調名。韋應物的詞《調笑令·胡馬》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戴叔倫的詞《調笑令》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這兩首詞契合,符合酒令中“改令”“還令”的要求,可能是唱和之作。這說明填詞的風氣在中唐已經非常流行了。

    白居易、劉禹錫曾被貶於巴蜀湘贛一帶,受民間文藝薰染頗深。兩人都愛好聲樂歌舞,經常為歌者作詩填詞。白居易的詞《憶江南》有三首,第一首《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劉禹錫《憶江南》自注:“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說明詞的體裁日益成熟。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獨坐含嚬。這首詞中女性和閨閣的氣質突出了。

    唐代的詞中敦煌曲子詞數量很大 ,作者包括溫庭筠等人,其餘為無名氏創作,這裡可能有一些詩人的創作。作品範圍廣泛,多屬下層。有名的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晚唐五代溫庭筠和韋莊擅長寫詩的同時,創作了很多詞。他們也有詞存留到現在。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作者:藍甜玉)

  • 6 # 無聊到巔峰

    唐代是有詞的,並非只有李白的詞留存下來。

    第一個問題,唐代是有詞的,且是近代詞。什麼意思呢?詞這個文體諸如長短句、聲樂性的特點是來源於更早之前的樂府。《樂府古題丨序》中很明確的寫出詩有六義,又在六義之外有二十四個名稱,且這二十四個名稱中又僅有歌、曲、詞、調這四種是用來配合音樂來歌唱的。

    而這歌、曲、詞、調便是楊慎所謂的“詩詞同源而異流”的考據所在,但這僅是古樂府詞,並非隋唐及以後的詞。

    詞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配樂而歌,用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歌詞。古樂府是漢代的音樂體系,但並非是隋唐詞的音樂體系,隋唐詞所本的音樂系統是“燕樂雜聲”並非漢樂府的清商三調。這意味著古樂府詞和近代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第二個問題,唐代至今流傳非常的廣的詞就有劉禹錫的《竹枝詞》、白居易的《望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望江南》白居易

    《望江南》即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江南好》。《金奩集》入“南呂宮”。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偶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

    第三個問題就是關於李白的詞作,目前傳的最廣的兩手詞是《憶秦娥》、《菩薩蠻》------但這兩首如今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就是李白寫的。

    首先,這首詞記載在邵博(北宋末南宋初人)的《邵氏見聞錄》,又為《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收錄,均放在李白名下,後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稱“二詞為百代詞祖”。

    但實際上呢,李白可是復古一派的詩,“大雅久不作,吾哀竟誰陳?”、“將復古道,舍我而誰?”都很明白了表明了李白的詩學觀念是以“風雅”自任的------什麼是風雅?令詞肯定不是,令詞就算是在宋代都是“鄭聲”而非“正聲”,這種情況下,李白大機率是不會去寫小詞的。再有一個疑點,這首詞不見李白所有文集中,並且等李白死了300年之後才出現。

    綜上,《憶秦娥》、《菩薩蠻》並非一定是出自李白之手,如果非要說李白填過詞,那麼這詞顯然是《清平調》。

  • 7 # 謝小樓

    唐代當然有詞,而且詞作不少,唐圭璋先生編撰的《全唐詞》,輯有唐詞1817首。

    李白的詞

    李白是否作過詞,在中國文學史上引起過不小的爭議,歸在他名下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被後人評為百代詞曲之祖,然而這兩首詞到底是不是李白寫的,至今未有定論。

    唐代有哪些大詩人寫過詞?

    李白是否寫過詞?不確定,但唐代確有許多大詩人寫過詞,試舉幾例:

    1、劉禹錫

    “詩豪”劉禹錫就寫過不少詞,他的《憶江南》一詞下有序:“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文學史上“倚聲填詞”的最早記錄。他著名的《柳枝詞》九首,是直接用民歌曲調創作,可以看作是詩,也可以看作是詞。

    2、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填詞較多、成就較高的一位詞人。他注意向民間新聲學習,舊曲新翻,創作新詞,對唐代文人詞的發展起了一定推動作用。

    白居易的《花非花》、《憶江南》等,均是著名的詞篇。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溫庭筠

    溫庭筠是晚唐文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是花間詞派的鼻祖,對詞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至今確定為溫庭筠詞作的有69首。

    菩薩蠻

    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4、韋莊

    韋莊與溫庭筠並稱“溫韋”,他的詞清麗自然,王國維《人間詞話》甚至認為,就“情深語秀”而言,韋莊詞尚在溫庭筠之上,近人輯得韋莊詞54首。

    菩薩蠻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唐代還有劉長卿、韋應物、王建、皇甫松、司空圖等諸多大詩人寫過詞,甚至楊玉環都留下過一首《阿那曲》。

    總之,唐代不僅有詞,而且數量可觀,稍有文學常識的人,都不會認為唐代除了李白,就沒有詩人留下過詞作。

  • 8 # 行學組

    唐代當然有詞。

    《菩薩蠻》、《憶秦娥》,有傳說不是李白的作品,不管是不是李白作品,至少是唐代的詞作無疑。

    白居易有《憶江南》三首,流傳廣泛,最著名的是下邊這一闕: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只要上面任何一個結論成立,唐代無詞的說法就不攻自破了,更何況,還有一部《全唐詞》擺在那裡。

    詞之形成,大約是在唐朝至五代時期,我一直認為,最早的詞,其實就是唱詞的詞,中國第一部詞集《雲謠集雜曲子》說明了這一點。

    詞在民間形成後,慢慢被文人重視,逐步走向了高峰。這期間,不同的作者,如果能夠寫出一段很好的詞,只要作者名氣足夠大,作品叫得響,之後便可能形成一個新的詞牌,反正也沒有標準,比如《憶江南》詞牌,就來自於白居易那三首著名的作品。

    終於,到了宋代,詞開啟了大爆發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沙特決定就記者失蹤事件進行內部調查,就等於承認事件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