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俺是臨沂小夥

    魏忠賢出身於市井無賴,父母為街頭雜耍藝人或小手工業者,好賭成性,曾賣掉自己的女兒作為賭債。認魏朝作為 "幹父" 而改名換姓。後為賭債所逼遂自閹入宮做太監,在宮中結交太子宮太監王安。後來又結識了皇長孫朱由校(明熹宗)奶媽客氏,並於其私通。

    明熹宗即位後,魏忠賢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熹宗的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魏忠賢與客氏裡外配合,樹黨攬權,排擠不依附的宦官,逼迫妃嬪,甚至誣陷皇后和正直的大臣,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魏忠賢黨派與外朝官僚的鬥爭,比起明代任何一次類似的鬥爭,更具有黨爭性質。然而,政權鬥爭歸鬥爭,魏忠賢也不是沒幹過"好事"。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掌權後,平定遼東所需馬匹數量太多,但閹黨不敢加農民的賦稅,因為魏忠賢本身就是農民出身,他知道農民的難處。閹黨透過強售禁宮騎馬權,來籌集馬匹,得罪了一大批官員,但沒有增加農民負擔;閹黨在全國各地徵收各種商稅、海稅,雖然大有貪汙,但沒有加百姓賦稅,河南當時遭災,還能免除賦稅,內庫撥款賑災;閹黨除掉東林黨後,幾十年未修的黃河水道,也開始派人修建起來。

  • 2 # pegasus1

    類似問題回答多次了,魏忠賢也好,崇禎帝也罷,處在大明帝國即將崩潰的時代,都沒能力扭轉乾坤。

    明朝曾經強大,但從萬曆年間開始就已經走下坡路,官員的免稅則例和宗室官爵的俸祿已經使國家入不敷出,只要有一點大的支出專案,國家財政體系就會徹底完蛋。魏忠賢風光無限的時候比崇禎年間好一些,也沒有達到中興的程度,只是國家的底子還有一點,沒有最終坍塌而已。

    而且這個看似略好的景象是以黨爭為代價,有些人為了往上爬賣一點力氣而已。不管是哪一方獲勝,都不會全心全意為國家出力。所謂東林誤國,是因為閹黨失敗,大明最後在他們手裡滅亡而已,如果是閹黨獲勝,也同樣可以說是閹黨誤國。

    而且閹黨有打擊異己無所不用其極,許多作為已經遠遠超出了臣子的本分。單是建生祠,稱魏忠賢為九千歲,就是皇權至上時代無法容忍的。所以崇禎拿下魏忠賢,沒有任何錯誤。至於之後沒有扶植起魏忠賢第二,崇禎在位十七年,臨了後悔,早幹嘛去了!

    而且退一步講,就算有那樣的人,以崇禎的脾氣,能不能君臣一心?所以說要是真假設魏忠賢可以救得了大明,也得以崇禎徹底放權或者甘當傀儡為前提。以十七年五十四相的皇帝來看,他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兩個能臣,還得有一個無限透支賬戶,一支百戰百勝還能絲毫不引起他猜疑的軍隊。

    當然,一個失敗者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產生一個如果我當初那麼做會不會怎樣怎樣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也不過是想想。一個帝國如果到了只有用某一個不是皇帝的人或某個方法才能挽回敗局,就說明這個國家已經到了該滅亡的時候。

    再說魏忠賢真的沒資格擔任這最後一個希望,因為他沒拿出真正解決財政危機的方案,真正拿出那個方案的是張居正。張居正一死,萬曆減免則例出臺,大明帝國就已經進入倒計時了,因為再也沒有人能夠抗住整個官場把帝國拉回來了。

  • 3 # 轉世輪迴追夢人

    殺人是最沒有效果的舉動,尤其是掌握國家重器的錦衣衛掌門人,任何事不是隻有屠殺才能夠擺平,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大敵當前,一致對外,集中力量對付韃子才是要點。

  • 4 # 國史春秋

    崇禎皇帝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殺死魏忠賢,崇禎身邊也有兩個太監,一個叫曹化淳,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時候,曹太監開彰義門迎降。另一個叫王承恩,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崇禎無路可走,王太監親自侍候著崇禎皇帝上了吊。由此可以,關鍵時刻兩個太監都能派上用場,一個獻媚了李自成,一個效忠了崇禎皇帝。而魏忠賢活到了九千歲,沒幹過一件好事兒。這樣的人死不足惜、死有餘辜,如果崇禎臨死前想到了魏忠賢,也是後悔大明王朝怎麼就毀在了一個閹人手裡。

    魏忠賢原名叫李進忠,得寵後,天啟皇帝給他改名換姓,希望他又忠又賢,給果一樣都沒佔。

    魏忠賢原本就是一個潑皮無賴、市井流氓,二十一歲自宮,進宮到了太監,之前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

    進宮後的魏忠賢就是一個御膳房打雜的夥計,後來飯做的合客巴巴的口味兒,人也合客氏的口味兒,兩個人很快就沆瀣一氣。

    天啟皇帝每天忙著木匠活,客氏、魏忠賢、奸臣,三股勢力趁機形成閹黨集團,把持朝政。

    魏忠賢比皇帝還風光,天下人只知道九千歲,沒有人知道還有個天啟皇帝。一些諂媚的地方官員還給魏忠賢修建生祠,把他的牌位和孔子擺放在一起。

    魏忠賢手下有五隻老虎為其出謀劃策,有五個彪形大漢為他誅殺異己,有十個宮員充當其走狗,有十個官員拜他為乾爹,為四十位官員做他的幹孫子。簡稱: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

    朝廷撥下軍餉,魏忠賢先拔一層皮,然後其徒子徒孫再薅一把毛,到了前線將士手中已經所剩無幾。從地方收上稅來,還是第一個孝敬魏忠賢。

    同樣,只要有軍隊的地方,就會有魏忠賢派去的監軍,太監不懂軍事,但可以指手畫腳,指那打那,朝廷的大將軍都要巴結它們,看它們的臉色行事。

    這樣的魏忠賢,你說該不該殺?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朱由檢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殺魏忠賢。網上流傳的那個所謂崇禎曾厚葬魏忠賢的故事是假的。

    不但崇禎厚葬魏公公是假的,事實上,連崇禎那封催人淚下的遺詔都是胡編亂造的。

    為了拯救明朝的覆滅,有些人已經快急出病來了。

    最近,魏公公救國論甚囂塵上,到處流傳說什麼魏公公死得可惜,要是活著,大明王朝就可以遍地黃金,滿山遍野肉包子,士兵領到的餉銀多得背都背不動,糧食多到豬都吃不完。

    還在做夢呢?

    在這些人的夢想中,大明王朝就是靠著皮島主和連小丁丁都木有的傢伙們一代代撐起來的。 怪不得明朝這麼黑暗和窩囊。

    真可惜,這個故事純粹是瞎編的。

    《明史》、《國榷》、《明季北略》、《罪惟錄》都沒有記載崇禎後悔殺魏公公。

    而明末有個鄒漪,他搞了個《明季遺聞》,其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這是真的嗎?

    這鄒漪在瞎編,曹化淳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當時並不在北京城內。那也許是崇禎認錯人了,他可能看到的是魏公公的遊魂?

    《明季遺聞》的作者鄒漪是個百分之百的三無扯淡派明粉,為什麼?因為他是非不分,黑白巔倒,誣衊孫傳庭。

    《明季遺聞》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說孫傳庭是個懦夫,根本不懂軍事,是個牛皮筒子。

    鄒漪還把潼關失守的責任推給了孫傳庭,說是崇禎下旨命孫傳庭“憑關固守,勿事浪戰”,而孫傳庭就不聽。非要開關迎戰李自成,結果中了計,丟了潼關。 這種連廁紙都不如的無良沒品的文字,居然也有人信?!

    再說一個更加令人悲傷的事情,連那封感天動地的崇禎遺言都是假的。

    就在這本胡編亂造的《明季遺聞》一書中有這麼一段:

    而同樣的內容也出現在馮夢龍的《甲申紀事》中:

    大家要注意了,清修《明史》記載崇禎遺書是這樣的描述: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清修《明史》,這個壯懷激烈,令人感動落淚的崇禎遺書的情節居然是抄編的! 除了“虜”那一句被刪節,其它的部分純粹就是照抄小說。

    而真正的崇禎遺書又是什麼樣的呢?

    《烈皇小識》中是這樣記載的:

    《甲申核真略》中也有幾乎雷同的記載:

    《明季甲乙兩年匯畧》的記載與前兩文幾乎相同:

    《烈皇小識》、《甲申核真略》 和《明季甲乙兩年匯畧》三本書中的記載幾乎是完全吻合的。

    《甲申核真略》 的作者是明朝當時的大臣左諭德楊士聰,崇禎死後,他還進宮去,一個親眼見到毅宗屍體的周姓宦官告訴了他這個情況。

    周姓宦官還曾經問他“啥是行在?”。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這封遺書才是真正的崇禎遺書。

    後來,楊士聰還對那些亂七八糟的遺詔大力闢謠,說“諸臣誤我”、“分屍”等都是胡說八道,胡編亂造的。

    除了楊士聰和趙士錦,還有當時的錦衣衛指揮王世德的《崇禎遺錄》都從來都沒有提到什麼“諸臣誤我”和“勿傷百姓”。

    讓各位明粉們失望了。崇禎根本沒那麼高尚,他臨死前,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百姓”兩個字。

    而心裡從來都沒有放著“百姓”,恰恰是明朝覆滅的真正原因!

  • 6 # 長江一口

    死前才被公佈罪狀、發配鳳陽,死後被碎屍萬段、懸首示眾,崇禎上臺後對魏忠賢的這一系列處置,在給當時的黑暗政壇帶來些許新鮮空氣的同時,也讓他贏得了聖明之君的歡呼頌揚。然而,17年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禎卻下密旨收葬魏忠賢的遺骸,墓址就選在了魏忠賢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雲寺! ​​​

  • 7 # 黑力始

    首先說一點,沒有任何的歷史文獻記載,崇禎皇帝,在死之前曾經後悔過殺魏忠賢,這只是網友單方面的杜撰罷了。

    魏忠賢該不該殺呢?該殺,能不能殺呢?也能殺,但是對於崇禎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殺了之後,自己在戰略戰術上應該怎麼做?

    至於說為什麼魏忠賢該殺呢?很簡單,他在當權期間矇蔽君上、假傳聖旨、殘害忠良、勞民傷財、結黨營私等等一些惡行,哪一條哪一款都能要他命。

    不過近些年來有些人說,魏忠賢在政治上能制約東林黨,這些朝廷官員在廠衛和錦衣衛的監視下,起碼還能幹點人事,在經濟上他不顧大臣反對強收礦稅,把一部分經濟負擔轉嫁在商人身上,相對來說,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在軍事上,魏忠賢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一些對明朝有用的武官,如袁崇煥等等,在軍費這個問題上,也從不含糊,所以那個時候天下不安穩,但也不至於如此動盪,所以有人就得出結論,魏忠賢也做過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也是懂得為國為民的,可是在筆者看來,真有些高抬他了!

    咱們現來聊聊魏忠賢是什麼人?沒當太監之前就是一個潑皮混混,吃喝嫖賭啥都幹,沒受過啥教育,後來因為賭本太大還不上了,才選擇當“太監”這種相對來說快速的脫貧方法。為了當太監把祖產家當全賣了,老婆不要了,閨女賣掉換了錢。

    所以如果放在太平盛世,魏忠賢這種人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社會底層人渣,而巧就巧在他生活在一個特別重要的封建主義社會節點,還恰巧幹了那麼一點事,不過就算是幹了又怎麼樣?在我看來,和他當太監一樣,純粹是為了他自己。

    政治上之所以打擊東林黨,是因為魏忠賢已經覺察出東林黨對他的不滿,他得出結論,東林黨那幫老傢伙遲早要了她的命,所以就巧立名目,假傳聖旨,除東林同時也殘害忠良,別管是不是東林,只要與閹黨作對,便一個東林黨的頭銜安上去,抄家滅族,所以這徹徹底底的就是為了自保。

    經濟和軍事上做的那些事,看起來是為了大明朝,為了皇帝,其實還是為了他自己,為什麼?

    魏忠賢,雖然後來貴為九千歲,但是實際來說,他還是皇帝的一條狗,就算是這條狗,再怎麼會忽悠主人,這兩個角色也不會轉變,他所謂的權利也完全來自於皇權。軍事上做的是出於短期考慮,希望武臣能夠抵擋住建奴的侵犯,不至於天啟被趕下皇位,而它則會變成流浪狗人人喊打。

    經濟上的一些作為則是長期考慮,平衡一下農民和商人的社會負擔,順帶著重新分配一下資源,使得農民階層不像是崇禎時期那樣處處造反,烽煙四起,若是那樣的話,他這個九千歲的位子坐的估計也不安穩。

    所以有些人不要把他說的那麼高尚,他境界沒這麼高,只不過是為了一己私利時偽裝的像是憂國憂民罷了。

    第二點,他能不能殺呢?能殺,對崇禎來說也不得不殺!

    崇禎時期,東林黨一家獨大,皇帝完全成了一個象徵和擺設,被臣子忽悠的一愣一愣,成了瞎子、聾子、傻子,他想幹些什麼事情只要侵犯了士子的利益,那都幹不成,武官不停被打壓被迫害,農民的負擔壓力越來越大,李自成、張獻忠一干人等揭竿而起,崇禎皇帝最終吊死在了煤山,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崇禎殺了魏忠賢導致的?不見得。

    新官上任還三把火呢?更何況皇帝,那個時候魏忠賢的權勢實實在在的危害到了,剛上任崇禎皇帝的地位,更別提崇禎皇帝在當信王的時候,就與魏忠賢拉下仇恨了,所以,新仇舊恨一起算,崇禎也不得不殺他,至於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只是崇禎自己能力不行,蠢罷了。

    魏忠賢死了,就不能制衡東林黨了?魏忠賢死了,就沒有一兩個太監能堪當大用了?曹化淳、王承恩就算比不上堂堂的九千歲,但崇禎讓他們放手去做的話也能發揮點作用吧!

    自己沒點帝王之術,分不清形勢被別人矇騙也就罷了,還剛愎自用、生性多疑,該支援的不支援,該打壓的不打壓,碰到這麼一個皇帝,就算是魏忠賢還活著又能怎麼樣?他能力挽狂瀾?

    所以說,魏忠賢該殺也能殺,只是崇禎殺了之後掌控不了局勢,祖宗留下的爛攤子,再加上自己下的臭棋,任誰也救不了他!

  • 8 # 人之無良

    慎重!慎重!慎重!明史研究之難,難於上青天。滿韃靼修《明史》,修了一百年,為抹黑我漢人正統大明皇帝不遺餘力。《明史》成,怕真相流出,乾隆焚燬《明實錄》。據說日本南韓北韓至今藏有部分真正的的《明實錄》。所以研究明史要去日韓朝找原始資料,太難!滿清文字獄之酷,順康時江南士人莊庭瀧怕真相湮沒,招集人手編修明史,被金庸先祖出賣,康麻子凌遲十四人、入獄一千多、殺頭七十多,殺的江南漢人心膽寒。清修《四庫全書》網羅天下書籍,焚燬一切不利於滿清言論,故《四庫全書》成,中華傳世文獻焚燬一多半。造成今天研究中國歷史、中國傳統文化難上加難,只能依據考古出土文獻、出土文物,方可見中華文明之真貌。學術研究不是狂歡,貶我大明者,要麼不明真相、人云亦云,未見到真史,依據偽史亂搞。要麼別有用心,為滿遺招魂。現我華復興在望,滿遺又蠢蠢欲動,意欲何為?滿清一朝,害的我中華還不夠苦嗎?若真心認同中華民族身份,就該深刻反省,誠心改過,共同努力振興中華才對,而不是處心積慮顛倒黑白,為滿清招魂,處處歌功頌德大清皇帝、處心積慮貶低大明皇帝、乃至歪曲中華文化,於影視劇、於小說、於是輿論界處處玩弄卑鄙無恥伎倆,可嘆盲從者!

  • 9 # e_listen141814398

    野獸謀殺恐怖。當一個環境只能夠容下野獸的時候。這個地方,就不是人類的家園,只能生活著野獸和畜生。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檄文中說,江南人民如果罵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馬士英控制下的弘光朝廷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 10 # 阿華13

    其實崇禎就是傻逼,本來魏忠賢收商人的稅可以養活軍隊。魏忠賢雖然不是好人,但是起碼能讓明朝維持下去。窮苦老百姓不會造反,不會去逼迫窮人。窮人也不會造反,換了東林黨,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盜女娼。商人的稅被他們阻止了。然後沒錢,就往老百姓身上加。明朝不亡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黛玉的葬花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