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因為兩家離的比較遠,父母都已年邁身體不好,老公強勢每次要求陪他父母過年,講好一邊一次或者各回各家,到年前就變卦,說他家出了彩禮,本來就應該在他家過,難道你心疼你父母,我就不用心疼我爸媽嗎? 每年都為這事糟心,困惑、無奈…… 難道我真的錯了嗎?
5
回覆列表
  • 1 # Baby樂誠

    都沒錯!錯在每個人思想不同。出彩禮的人有沒有收到同等的嫁妝這才是根本。如果有,雙方都有爭個輸贏的底氣!!如果沒有,還是依當地傳統唄!父母那個年代,也不會為過年在哪家過年爭執不休。實在心疼孃家父母,可以兩人商量,小年在孃家過,年三十婆家過!兩人沒個退讓的怎麼行!!

  • 2 # 沉山重水

    無所謂錯不錯,錯與不錯旁人說了也沒有用,旁人說了也許你自己還是心裡受阻拎不清,為了自己開心快樂不委屈,想在哪裡過年就在哪家過吧!沒人能干涉得了你。形成習慣的觀念和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 3 # 鳳凰69671232

    你沒錯,但要跟老公商量好,作好計劃。這就是雙獨家庭的難處,雙方父母老了都需要照顧,陪伴。各回各家,一年一家,把四個老人都接到一起,這些方法已經很多人在採用。

  • 4 # 江南水鄉5701

    謝邀回答這個問題,過年不回婆家,不是錯不錯的問題,是自己和婆家人的關係可能沒有容納在一起,沒有溝通,沒有共同的交流,所以和婆家人關係不怎麼樣,才有過年不想回婆家的想法,其實現代人都有這種現象,婆家孃家要用平常心看待,經常回家看看,家和萬事興。不管是孃家,還是婆家都希望一家團團圓圓,

  • 5 # 寒山遠

    過年不回婆家無所謂對錯,說明白即可,因為現在孩子都不多,甚至是獨生子女,所以對於以前的老規矩要靈活把握,不需要太糾結,只要心中有尊重,有牽掛,有疼愛,長輩與小輩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 6 # 秋漪

    首先,你沒有錯。

    老公的父母和你的父母,都是需要你們關懷的,特別是在春節這個節點上,老人們都希望全家團圓,少了哪一個,都是遺憾。

    但現實總是讓人為難的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你和老公應該達成一致。大家都要講道理啊,你是媳婦,也是女兒,出了彩禮,就是把你賣給了婆家?這個是舊社會的觀念了。當然,除非,當年你們結婚商量彩禮的時候,有相關的約定。

    實在不行,如果你願意退一步,就跟老公協商一下,去他家團年的次數多一點。比方說,每兩年到孃家去一次,或者把你老公的父母接到你們家,兩邊一起過年。

    如果你老公還是不願意,直接就不理他啦,該幹嘛就幹嘛。

  • 7 # 小橘愛生活

    沒錯啊!

    現在的老人思想也都進步了,在哪過年也是一樣的,在哪兒過年也是公公婆婆的兒媳婦啊!只要心裡想著老人,時不時的給老人打個電話噓寒問暖,也就夠孝順的了。

    對於老人,更不能挑媳婦的理,要包容,不要擺老資格。你想想,你挑媳婦的理不是讓你親生的兒子不高興嗎?你兒子心裡不好受,你能好受嗎?家和才能萬事興,作為老人,要把事看開,不要拘於形勢。

  • 8 # 樂天仙子1

    中國的傳統文化女兒結婚後就是婆家人,有句古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兒是孃家潑出去的水,婆家才是她的家,孃家成了親戚。

    所以大小節日都在婆家過,節後才能走孃家。自古以來形成風氣,歲數大的就認這個理。年輕人無法跟他們講理。因為這種思想根深蒂固了。婆婆自己也是這樣,孃家就是親戚,她們無事不去。

    過年不回婆家錯在哪裡?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變化。有的老人已經很開通,兒子媳婦可以到孃家去過春節,只因計劃生育各家只有一個孩子,春節是團圓節,孩子去婆家,孃家父母孤苦寧丁,往往因為過春節兩個孩子很糾結。關鍵兩家離得很遠很不方便。

    兩個人只有做好兩邊的工作,一家一年過春節。但是如果一方父母歲數大了,就要考慮多陪陪,另一方要理解。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影響兩家人,更影響兩個人的感情。所以說協調好是關鍵,不能自私,兩頭父母都很重要。

    你們可以在中秋節回去看看父母,跟他們一起過一箇中秋團圓節。這樣兩頭老人也就心安了。也可以讓他們到兒子女兒身邊過一階段,也是很好的安排。

  • 9 # 花生就酒

    你沒錯,你老公確實做的不對,我家也是這樣約定的,也是照著約定執行的,不管是不是獨子也不管,既然約定了那就按照約定去執行。

    當初追人家的時候,山盟海誓,追到手就不當回事?算個什麼男人

    肯定會有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那隻能祝你將來別省閨女更別獨生女

    都是新時代了還有那麼多陳詞濫調

    你沒錯,你老公心疼他家老人孝順也沒錯,只是有點不夠大氣,兩邊的老人都是自己的老人,不該區分對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2018年經濟形勢,40歲的窮人應該創業還是繼續打工?有什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