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鳥言夷面
-
2 # 雲端客tyt
據我所知,現在聯合國承認的中國官方語言只有兩種,就普通話和粵語。各朝代也有差別。秦朝用粵語。中途有客家話,洛陽話和四川話。到清朝是遼話。
-
3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應是同浙江、上海、江蘇一帶方言。因為中原原住民漢族的主幹部分華夏族,為躲避戰亂,躲到當時蠻荒之地,即今江浙上海一帶開耕農田。戰亂結束慢慢也不回去了,定居下來。中原一帶,見戰亂結束,無人種地,兵丁就地轉成農民種地。古漢語裡就有漢夏族語言的特徵,所以,現在在江浙上海這一帶可以找到古漢語的蹤跡。比如:“告訴儂,阿拉是上海人。”意思是“告訴你,我是上海人。”“儂”我疑是“汝”的變音,“汝”在古漢語中也是“你”的意思。在古漢中,表“我”的詞有“吾”、“餘”等等,不太清楚“阿拉”是怎麼來的。
-
4 # 冰霜孤言莫
1:秦朝時,廣州的粵語。
2:漢朝晉朝時,客家話。
3:唐朝時,客家話。
4:宋朝時,開封和洛陽話,以洛陽為正。
5:元,明時,四川話。
6:清朝時,遼東方言。
-
5 # 貪戀長安韻
古代沒有普通話的說法,古時所謂的普通話,應叫官話、正音、雅言。普通話的叫法是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才提出的。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普通話是周朝的“雅言”。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官話,因政權的變遷、定都地點的不同、人口的自然遷移等因素,也在不斷變化。現代國語是在古中原洛陽讀書音的基礎上,隨時代演化而來。
洛陽讀書音,並非古代的洛陽口語,更不是今天的洛陽方言,而是洛陽太學裡教學採用的標準讀書音。是古代的唯一標準語音。漢語起源於中原,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中華5000年文明史,4000多年裡華人都說洛陽讀書音;洛陽讀書音至今仍保留在京劇"韻白"中。
歷史上西北建都的大一統王朝,周、秦、隋、唐,尤其是周朝800年,將《周禮》及洛陽讀書音傳播到全國,周天子封諸侯到全國,最多時諸侯多達800多,周朝諸侯的這種繼承和傳播方式極大地促進了洛陽讀書音在全國的傳播,秦朝統一文字,書同文、車同軌、要求各種規矩符合秦國統一要求。廢除其他諸侯國標準。隋朝發明科舉考試,直到唐朝一直延續洛陽讀書音作為正音,為官者須會講正音,也促使全國讀書人學習官話傳播正音。秦朝、隋朝、唐朝征服蜀國導致洛陽讀書音迅速傳播到西南地區。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仍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元代法定蒙古語為國語(主要為蒙古族使用)。
明代以中原雅音為正,明初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以南京官話為基礎,南京音為當時政權標準語音。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到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調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正音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
明朝及清朝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音。
清朝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準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
民國初期,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成為一個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複合普通話。後來改為以北京話為國音。 -
6 # 羅江普話奇門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心中就有疑惑了:“古代也有普通話嗎?古時候的人是怎麼交流的”
其實,古代也有所謂的“普通話”
最開始的“普通話”,叫做“雅言”,可以說歷朝歷代的普通話都源於“雅言”。
古時“普通話”的演變史“雅言”,聽到這個詞,雅,應該就能想象到,著肯定是一些文人或是貴族搞出來的東東。不錯,它正是起源於先秦時期,作為各個貴族諸侯之間的通語。《論語》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可見其應用的廣泛。
這個時候的雅言,口音比較偏洛陽口音,因為夏商周一脈相承,而最早的夏朝,帝都就建在洛陽,所以當時是以古洛陽話為標準音。
到了秦皇一統天下後,覺得光語言統一還不夠,文字也得統一,因此,提出了“書同文”的概念,用小篆體作為標準文字,至此,中華民族的文字開始傳承下來。
秦朝覆滅後,劉邦稱帝,“雅言”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而是繼續沿用了先秦時期的河洛古語發音,由於當時的社會穩定,“普通話”也進一步地發展完善了,一直到三國、西晉時期。
所以,當劉備和孫權合夥打曹操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他倆有沒有帶翻譯,能不能聽懂彼此的言語,兩人完全是可以交流的。
自五胡亂華,晉朝南遷後,“雅言”的口音開始發生了變化,北方口音和南方口音融合交錯,組成了特殊的“吳音”,就是說:有說洛陽話的人,也有說南京話的人,但洛陽話又不像正統的洛陽話,南京話也並非正統的南京話。
到了隋唐時期,對通語這塊兒更加重視了。先是隋朝編纂《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後又有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再編纂《唐韻》,此時的普通話,又叫作“漢音”或“秦音”,不過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以洛陽話口音為基礎與其他地方口音的稍加結合。
唐過後,便是宋、元了。宋朝在《唐韻》的基礎上,繼續編纂了《廣韻》,開始有了“一字一音”,逐漸捨棄了方言帶來的一字多音的情況,因為宋朝定都開封,和洛陽離的不遠,此時的“普通話”,就相對正統了!沒有那麼多交雜的口音。
元朝,大家都懂,蒙古族統治,自然是以蒙古語為國語。
後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都南京,為了消除蒙古人統治帶來的影響,於是又重新啟用了兩宋時期的“雅言”,即便是後來大明朝遷都到了北京,也一直將南京口音的“雅言”延續下去,這時候的普通話以南京口音為正統。
到了清朝,將滿語定為了國語,不過,大家平時交流談話,還是習慣性地用南京口音的普通話,時間長了,滿族口音和南京口音相互融合,便形成了獨特的北京話。
現今“普通話”的由來其實在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月15日—23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經過研究探討,大家一致決定將現代標準漢語成為普通話,取其普遍共通之意。會議上就普通話的方言基礎產生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大會採取投票的方式,在15種主要方言中選出了一個作為普通話的基礎方言,最終以“北京官話”52票位居榜首。
相傳,河南話、廣東話、四川話都上榜了,如果不是北京話的票數最高,現在的普通話還不一定是哪個地方的方言呢!
@所有人,#如果當時你也在文字改革的會議現場,你擁有一票投票權,你會投給哪個方言,為什麼?#
-
7 # 南搏悟岸
其實這還是一個關於古漢語如何發音的老問題,回答這種問題必須要了解古漢語典型特徵。古漢語的典型特徵就是“平翹音對立、尖團音對立”,古韻書中莊組就是翹舌音,翹舌音是古漢語區別於東亞地區其它方言語言的最大特點,整個東亞地區只有華北平原地區大量存在翹舌音和平翹對立尖團音對立的發音特點,華北平原周圍的阿爾泰語系(滿語蒙古語北韓突厥語)、晉語、西南官話、雜南方言(吳贛湘客閩粵語)、日語、馬來語都沒有翹舌音(或者極少)。科學實驗也證明:翹舌音在向遠處傳播發展時很容易變成平舌音,但是平舌音變不成翹舌音。華北平原地區歷史上一直是人口密度最大、文明發展最成熟的地區,在華北平原地區如果發不出翹舌音會被說成大舌頭,舌頭翹不起來嘛。今年5月,世界頂級學術雜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歐洲跨學科科學家list的論文:漢藏語系發源於7200年前的華北平原地區。
-
8 # 舊城舊夢舊時光369
不同時期的官話是完全不同的,唐朝和宋朝的官話差距就已經超過了普通話和粵語之間的差距。
明清官話與現代的西南官話(下江官話)、江淮官話(上江官話)比較接近。因為明朝官話以南京地區的“金陵雅音”為基礎,現代南京話仍屬江淮官話區,但由於清初以及抗日戰爭時期遭到兵禍,周邊吳語區移民填補了部分人口空白因此現代江淮官話區受吳語影響較大。
而西南官話保留了明官聲調體系,但大部分西南官話入聲韻尾消失,入聲調歸陽平,同時平翹舌合流,以及近現代受到民國政府1932年頒佈的《國音常用字彙》的影響,尖團音也開始合流。
有一句話,明代以前無“官話”。所有的現代官話方言都是受明代官話影響後形成的,分家時間較短。還有一個與官話分家晚的六南方言就是粵語,大致於宋朝時與官話分家
-
9 # 瀟灑觀世事
秦始皇時期統一語言文字度量衡,但不叫普通話。西南官話歷史悠久保留古音好,好多次朝代更替打到四川都受到強烈抵抗,戰死很多人,戰後從各地填補四川人口,到四川都丟掉祖語統一說西南官話,可見西南官話之精簡明瞭。川西大山高原還保留著一些華夏早期語言。
-
10 # 星漢塵埃
古代不叫普通話,稱為官話。
上古秦漢魏晉——孑遺在閩,閩南話為代表。
中古唐宋——孑遺在粵桂,廣府話、客家話。
近古明代官話,留存於江淮(下江)官話,西南(上江)官話中。西官保留更多,最存古的明代口音應該在雲南和貴州的山區(原軍屯)小村裡。
至於現在普通話是旗人學明代官話的變音。歷經民國和改革開放後的推廣。已是民族最大公約數。
對比:一代比一代簡化,懶音。精簡合併發音,剔除難念音素。
腔調調值發生巨大改變。
原因?持續不斷的民族融合。
至於依據?沒有的,我瞎編的。
你愛信不信,反正我信啦。
-
11 # 西江常流
白話(粵語)就是我們漢族人始祖語、五千年前倉頡造字至宋朝四千多年裡中國曆朝歷代的通用語言。語言學家已經證實《切韻》、《唐韻》和《廣韻》這隋朝唐朝和宋朝三本的發音字典,就和今天的粵語發音高度吻合,這就是說白話系隋唐宋三個朝代中國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粵語區的日常用語同宋朝之前的日常用語一樣的原因,這也是外國大學為什麼只研究粵語和普通話的原因,外華人分別叫唐話和滿語(Mandarin,滿大人的語言),亦因唐朝的強大,外華人把在他們國家集中講白話的街區叫唐人街;史學家已經證實周朝就統一了語言,只不過當時叫雅語。而周朝、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和宋朝又是一脈相承,只不過其間分分合合,史書上亦沒有記載這段時間中原發生語音的變化,所以白話就是雅語。那雅語是不是夏朝至周朝的語言呢?今天我們終於解開了漢族語言千古之迷,那就是二十一世紀(2O18年)語言學最偉大的發現:漢字不單表意,音還表義還表感情。透過粵語的發音就知道,例如:前和後,開和合,快和慢。當粵語講前字時由前面發出,即舌頭和上顎之間發出(不是捲舌音),而後字是由後面聲帶發出;當講開字時嘴立刻開啟,講合字嘴即刻閉上;而快和慢這對反義詞,當你講快字時把手放在離嘴三五寸遠,明顯感到聲未出氣已到,而講慢字時,手帖在嘴邊越大聲聲流越弱到,這些動作都說明音同義,漢語不僅僅只是字表意。
又比如: 食和飯,飲和水。食和飲就是進飯和吞水的動作(講食字時儘量往聲帶裡面發出,還可以感到嘴嚼一下再吞下),當然食比飲的閉合慢(飯比水難吞下);而飯和水就是嘴在碗邊和杯邊的動作,飯的開口比水的開口大,而讀水字時嘴有點嘟。又比如: 聲和音(有開有合,有前有後),走和行(走由前面舌頭處發出的急促音,足以證明走是跑的意思,行由後面的聲帶發出拖長音),長和短(在上顎與舌頭處緊挨著發出兩個音,0.1毫米都是距離,長是拖長的音,短則是短音),爆和炸(爆用嘴唇上下擴張表示,沒有氣出,炸用舌頭處聲流水平噴出表示),遠和近(遠字由前面發出,嘴嘟一喐,示意遠處。近由後面的聲帶發出),牙和齒(牙由兩邊的大牙發出,齒由前面的齒髮出),摩和擦(摩字由下嘴 唇摩一下上嘴唇發出,擦字由舌頭用力擦一下上顎而發出)。簡單一點自己體會: 白和黑,光和暗,大和小(細),上和下(落),內和外,出和入,收和放,香和嗅,呼和吸,風和氣,軟和硬,升和降,笑和哭,吹、噴、射,洞、孔、窿、管,呑、吐、嘔,圓、方、平、扁、癟,嘴、舌、喉、胸、肺、心,甜、酸、苦、辣、鹹, 耳、鼻、頭、頸,咬和切,正和歪,好和壞,左和右,等等,而北方話幾乎都是開囗音,毫無意義(當然北方話個別詞語有一點兒感受到音標義,比如噴和射、摩和擦,爆和炸)。
其實最偉大的是我們的祖先還根據感情來設計漢字。比如把好的、正面的都設計成開口音(好的才開懷): 美、靚、好、正等字 ;利用鼻孔能發出深沉、深情的聲音,把陰、森 、心、金等設計成閉合音。例子:當同時用嚇人的聲音讀陰森森三個字時,白話明顯比北方話恐怖;由於聲帶是本職所在,所以聲帶可以發出強勁有力的聲音——入聲(這個入聲是指位置,不同於詩韻的入聲說法),比如: 決、喝、系等字,讀《滿江紅》最後一句: 朝天闕,入聲字闕是多麼有力,說出了滅敵人的決心;在這裡重點講下語言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的變音 :
即舌 頭和上顎處發出的音叫變音,又分前單向音、後單向音 和雙向變音。當舌頭和上顎接觸形成了後面的空腔,就好似壓強原理一樣,舌頭一下噴出發出急激和鄙視聲音(前單向音),比如: 走,嗅;亦因舌頭上升形成封閉,當聲帶發出的聲音頂回鼻孔、胸腔則分別發出激奮和難受的音。第一,當頂回到鼻孔則發出激動的音,比如:怒(後單向音),當用力讀時,怒從鼻孔“唔”出來,即所謂的“氣憤”,猶如虎嘯;第二,當聲流回流到胸腔時則令人難受,比如: 難、困,等等;最神奇的是舌頭處可以發出一個字兩種感情的音,比如:死 ,當我們希望對方死時,比如: “死你就去”,舌頭封閉後面形成空間,死字由舌頭處噴出,痛快淋漓,而當自己不幸時,比如:“死了”,讀死字舌頭一下頂住上顎,讓聲流回到胸膛而令人難受。正因為存在恥(雙向變音)、怒(後單向音)、恨(後單向音)、雪(入聲)、闕(入聲)等字,當我們按書中的情境讀《滿江紅》時,悲傷、激動、憤怒等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用手摸肩、胸、腹等部位,明顯感到動起來。當然粵語還保留漢語的字表意的用法,比如:阿(拉,排洩時發出的a和e的音),返(回,反方向走為回,),企(站,人止為立),姣(騷,女人想交合為姣),等等,所以字表意、音表義還表感情的粵語就是漢族的始祖語。
而北方話因捲起舌頭講話,舌頭頂住雙唇不能閉合,沒有閉合音;捲起的舌頭兩側漏氣沒有變音;靠舌尖摩擦振動發聲而沒有用聲帶發音的入聲,因此北方話讀 起《滿江紅》來如同嚼臘,和尚唸經。大家還可以試下:抽任何一句話分別讀每一個字細心對比,白話就比北方話有力。有血(字表意),有肉(音表義),有靈魂(閉口音、變音和入聲),這才是漢語,粵語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
正因為精心設計,迫使北方話把近五千年來穩定和至簡的漢語日常用語幾乎改了一篇、棄用和變複雜。因此有一種判斷是不是古漢語的簡單方法:因各種原因,你已不用宋之前的日常用語,只要你口音還在,現在用回肯定能表達得出,你要是用得越多古語來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詞,不會岐義為準,證明你的語言越接近古漢語(比如北方話把“你吃了沒有”的吃改為食,就會聽成“你死了沒有”,這就叫岐義)。比如:屙(拉),著(穿),食(吃,吃字唐朝才出現,應以食為準),飲(喝),喝(吼),行(走),走(跑),企(站),幾多(多少),文(塊),幾時(什麼時候),姣(騷),斟(倒),晏(中午或遲),箸(筷子),翼(翅膀),肶(腿),返歸(回家)家,未曾(還沒有),尋日(昨天),啖(口),驚(害怕),得閒(有空),面(臉),衫(衣服),睇(瞧),隔籬(隔壁),抵(值),舊時(以前),後生(年輕),渠(他),諗(想),畀(給),攰(累),揀(選擇),差人(警察),游水(游泳),返歸(回家),卒之(終於),定(還是),爭(欠),廿(二十,白話一個音,日曆上就有),卅(sa,三十),亦(也),未(沒有),聞(聽見),等等。—— 在這還不要求你按漢語的語言習慣使用。比如:望( 看),從唐詩宋詞中可以睇到出現十個望字還未出現一個看字,因此漢語的習慣以使用望字為主,而北方話不單沒有這習慣,還直接廢了望字(前面提到的幾多和多少亦是一樣的情況,把幾多廢了);在這還不要求你使回所有的單音詞,比如: 識(認識),知(知道),明(明白),見(看見),椅(椅子,多數加子字的詞都是多餘的),頸(頸部,把身體各器官加多一個字多數都是無謂的),等等。北方話實際上就是雙音詞的海洋,近五千年來漢語都是一音一義,不用兩個音表一個義。
精心設計(每一個動作一個音)就是講北方話(絕大多數都是靠舌頭處振盪和摩擦發音)要使用宋朝之前所有的日常用語代替現在的日常用語,就必須使用白話(粵語)來表達,這是唯一的方法,只有白話才能完全表達宋之前四千多年裡所有的日常用語和單音詞,只有白話才能表達九調六聲(北方話是四聲四調)的古漢語(所謂的平上去入的古漢語,用白話一讀就明明白白,平就是最外面的嘴唇發聲,上就是舌頭處發出,去就是舌頭和聲帶的中間發音,入就是最後面的聲帶發聲。北方話平音減半,去音也減半,入聲更是完全消失,捲舌厲害的其它三種音都沒有,只剩上音),雖然這是多麼簡單的漢字,輪不到你不服、逞強和發怒。
高曉松曾說:“唐詩就是用粵語寫的”
我們的詩人元帥陳毅也說道:“千年唐音聽粵腔”。
清代音韻學家陳澧在《廣州音論》雲:“廣州方音合乎隋唐韻書切語,為他方所不及者約有數端”。
明朝大文豪朱熹曾和弟子在討論雅言時有過這樣的評價:“四方音多訛,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蓋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來,只是太邊南去,故有些熱。若閩浙則皆邊東角矣,xx聲音尤不正”。前一句就是說粵語最契合雅言(廣中人就是廣府人,即白話人),“自洛中脊來”就是說珠三角的人來自中原。
漢字音表義證明了他們的研究是對的。四大發明多數是假的,中國真正的偉大古發明是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 白話。(音標義資訊量太大,因此研究漢字音標義可以產生語言、歷史百多個博士)。
在這裡再解釋一下“自洛中脊來”。現在有些人借蘇東坡、韓愈等人的話來汙衊粵語,其實蘇、韓等人被貶的地方在當時根本不是白話區,在宋之前白話人由於太少,幾十萬秦人可以想象在當時的原始森林的環境還剩多少?不過少極都比土著多得多,秦兵未到達時整個嶺南不過是區區十多萬土著(臺灣直到明末才二十萬土著),並且被打走東西兩向,秦人只是龜縮在桂平至廣州的西江兩岸據點(貴港在當時只不過相當於山海關),根本無力擴充套件,連海邊都沒有到達。直到宋末才迎來大規模的中原移民,走梅關古道進廣東(不同於秦時走靈渠),然後在珠三角休養生息,經過明朝人口澎漲後在清初沿江而上才填平西江兩岸的平原和向沿海延伸,後到的客家人、福建人得到小平地和丘陵。因此現在的兩廣白話人絕大數都是宋末中原遷來的後代,所有你來到粵西(當然包括廣西)問當地的白話人,95%的白話人都是來自珠三角,而不是從其它地方來。這就是“自洛中脊來”。
宋朝之後中國受到各種北方少數民族的佔領和統治,中原語音(白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時把口語叫白話,簡化後寫成書面語就叫文言文,這就是所謂的文對白),很明顯不是漢語了。因距離中原太遠,不受到影響,逃難到兩廣的漢人得以把漢語儲存下來,這是幸運。毫無疑問白話就是黃帝、商王、周天子、秦始皇直至宋朝的各朝皇帝的語言,亦是孔子、李白、蘇東坡、岳飛等人講的話;總之白話(粵語)是祖先留給我們比都江堰、兵馬俑等所有的文物加起來都珍貴的遺產,每一個華人都有責任傳承下去。請大家一定要轉發。
回覆列表
當然是帝都附近了。
古代皇城帝都長安、洛陽、開封、北京周邊一帶的方言就是古代的普通話。
因為皇城帝都是集政治、經濟、文化於一體而向外輻射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