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過過掌MBA

    在2019年01月09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所高校相繼公佈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披露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及去向。

    華為連續第三年成為清華、北大就業學生的最大僱主,共從兩校招聘270人,其中清華大學167人、北京大學104人。

    80.65% 的學生簽約就業集中在公共管理、金融、資訊傳輸、科學研究與技術等行業。

    其中選擇在公共管理、金融兩大行業就業的學生均超過了550名。

    華為對於人才的渴求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連續三年成為清北的最大僱主也再一次證明了這點。

    從1987年正式註冊成立至今,華為的長青之秘究竟是什麼?

    答案是管理

    “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任正非的人才觀,而人才觀背後就是貫穿華為公司發展幾十年的價值觀。

    何為管理?

    管理也分很多種,從對員工行為的管理到對制度的管理,往大一點說對公司整體方向的管理,最終上升到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這些都屬於管理。

    好的行為和制度管理幫助公司有序的進行日常工作,公司方向的管理決定了企業走向和短期成果,而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建立決定了企業生命長度和社會高度。

    華為所擁有的人才管理和企業價值,讓他走到了如今的地步。

    管理公司成長和自身的成長是有很多地方共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循序漸進,很多公司在學習華為的道路上本末倒置,上來就學習別人的人才管理和企業文化,殊不知華為的人才管理很大程度建立在其資金背景和平臺上。

    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企業學習華為的結果以失敗告終。

    我們應該學習的恰恰是華為所遵循的管理普遍規律和原理。

    以下梳理了四項華為的基本管理原理和規律,希望大家能有所獲益。

    1、堅定的戰略導向

    無論是業務領域的選擇和轉換,還是競爭策略的組合和展開、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擴大,以及競爭能力的積累和提升等,華為始終有清晰的認知、明確的方向和管理邏輯。尤其在中國企業界普遍存在機會主義的背景下,華為基於宗旨使命和長遠目標的戰略導向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華為的戰略導向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一是在對市場、行業、技術等形勢、大局、趨向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思考並形成整體性、系統性戰略框架;二是居安思危,進行動態的戰略調整和變革;三是堅持不懈地建設能力體系和平臺,打造企業長治久安的能力基石。

    具有“戰略導向”理念和行為的關鍵在於強烈的使命意識—它是“戰略導向”的前提和源泉,不竭的組織智慧和正確的戰略思維方式。更為重要的,它是組織智慧生成的機制、程式和手段,這才是競爭能力的核心所在。

    2、惠及廣大員工的利益分享機制

    眾所周知,華為創始人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很小。華為大範圍地吸納員工入股,形成開放、共享的利益結構。華為坦率地承認,企業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組織成員共同的願景、協同的願望,以及組織的合力需以利益機制為基礎。華為重視企業文化,但從不用虛頭巴腦的“理念”來替代利益。

    華為以“奮鬥者”對企業的貢獻和自身的人力資本為尺度,透過產權和利益分配製度的創新,使員工對企業發展產生真正的關切,讓員工分享企業成長的收益;同時保持了高效、統一的治理結構。從效率角度看,形成了“高能力、高報酬、高績效”之間的良性迴圈。

    華為的利益機制是部分民營企業難以企及的,一方面許多企業創始人和控制人缺乏與員工分享利益的胸懷和境界;另一方面,客觀地說,許多企業領導人缺少基於能力、人格魅力的權威,只能以產權控制為依託保持在組織中的領導和權威地位。

    3、大規模企業的內部“組織化”

    國外及國內均有管理學家認為,由於華人的“國民性”和文化傳統—“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小生產式的自我中心傾向,以及對縱向權力關係的認同和追求,中國企業組織內部很難形成“大規模的合約”,只能分化為權責邊界清晰的小型主體(如事業部、事業部中的二級事業部等),它們以結果為導向獨立運作。

    這種體制,雖有靈活、敏捷、快變的優點,但非常不利於構建統一的能力平臺和發揮組織的協同效能,有可能導致企業內部的離心傾向和“諸侯化”局面。華為不遷就所謂的“文化宿命”,堅決倡導內部的合作,堅持客戶導向的流程化管理,以複雜的矩陣式組織結構,將內部不同機構、不同職位以及不同人員,編織成一張整體性的、縱橫交錯的協同之網。這種結構將事業分工和專業職能分工有機結合起來,兼顧平臺能力打造和市場快速反應,充分體現組織的作用和力量。

    華為彙集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但並沒有出現各自為戰的個人主義,而是彰顯出以對人格尊重為前提的團隊精神。“組織化”的難點在於合作文化、流程文化的塑造和延續,也在於流程建設的決心。

    4、知識型員工的管理

    華為的主體是來源於一流大學的知識型員工。對這類員工的管理,長期以來是中國企業的管理難題。他們思想活躍、個性鮮明、渴望尊重、注重公正、嚮往公平、希冀參與,有強烈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關鍵在於:既要充分保證和發揮其自主性、創造性,又要使其認同組織、融入團隊、樂於合作。不能使人才成為“原子化”的個體,更不能使人才成為奴才。

    華為將他山之石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了知識型員工管理的結構化體系:以能力為核心,以任職資格為基礎,招錄、培養、使用等多個模組相互銜接;以體現公正原則的價值評價為中心,考核激勵、職業發展等多個環節聯為一體,同時注重企業文化和組織氛圍管理,營造員工滿意度高的文化環境。

    從華為的經驗看,知識型員工管理的關鍵在於:是否真正重視人力資本,是否真正尊重和理解知識型員工,是否堅守客觀、公正的組織規則,是否願意投入資源長期進行體系建設,是否具備對知識分子的領導力,以及與其溝通的能力等等。

    其實本文也只講述了華為管理行為的冰山一角,但也大概夠各位看官咀嚼一二。

    任正非也曾出過一本書叫《管理的真相》,筆者僥倖之下度過此書,也感嘆任正非對經管方面的理解。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呢?透過MBA來提升自身管理素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MBA的課程甚至就是為在職人員提升管理人員而設定的。

    同時智聯招聘職業顧問郝健指出,國內企業對MBA管理人才需求量將達到5%,可望突破10萬人。而智聯招聘當天MBA線上人數只達到3.23%,足以證明MBA回國就業還有很大的空間。

  • 2 # 大H先生

    這個問題可以換種思維解讀,簡而言之就是讀MBA有什麼好處?我是管理者,讀了MBA是不是能為我的工作管理提供幫助?我現在已經是管理者了,還讀個MBA有點畫蛇添足?時間和精力的付出跟回報比起來自己是不是賺到了?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出於以上幾種擔心考慮的才有此疑問?

    我是一個做MBA專案的,基於這個層面我可以很負責的說,對於一個管理者讀MBA是很有必要的,我手底下的學員都是各行各業的管理者,基本都是經理以上職位的管理者,在職場上做到這個職位的人絕對是聰明的,既然他們都來選擇讀MBA,那就證明管理者讀MBA是有必要的。其實換一種角度也能解釋得通,你對比一下MBA的學費和其他專業研究生學費,明顯的MBA的學費要貴很多,價格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含金量!

    至於說讀MBA你能從中獲得什麼,我們這裡可以看一下MBA的課程表,你也可以對比一下自己的職場情況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

    現在MBA主要分為雙證的全日制國內MBA和單證的國際MBA,所以比起有沒有必要讀MBA,我覺得選擇讀怎樣的MBA這個問題更重要些。如果你的時間和經濟能力允許,我建議你讀全日制的國內MBA,像清華北大人大的MBA都是很不錯的,如果你不想脫產,時間有限,我建議你讀國際在職MBA,具體的原因請翻看我的其他回答或者私信我諮詢,希望對你有幫助。

  • 3 # Alven艾文

    要不要讀MBA本質上是動機的問題,之所以會問這個問題,說明你暫時還沒有這個學習MBA的動機。也就是還不知道為什麼要學MBA,或者當前遇到的問題還沒有上升到用MBA的內容去開拓思路,還在用當前現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

    那就回到正題吧,有沒有必要學MBA?

    ①如果你像馬雲、史玉柱一樣,閱讀無數,天生有領導天賦,那麼你可以不用去學,因為你的管理哲學已經達到很高境界。

    ②如果你還是小主管、中層經理,自我感覺很多管理上的思維、方法還很匱乏,那很有必要學。

    ④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創者,如果時間可以支配,建議學一學,這樣會少走一些彎路,成長的更快。

    ⑤如果你想拓展人脈,建議選擇EMBA,並且選擇有名氣的機構。

    ⑥如果你想挖掘潛力人才,可以選擇優質的MBA培訓機構。

    總之,MBA有沒有必要學,關鍵在於你的情況、需求。

  • 4 # 社科賽斯

    為什麼要讀MBA,很多人都會問,花錢費時,真的值得嗎?

    給你一些例項做參考,讀MBA有必要嗎?能得到什麼?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YyNTcwOQ==&mid=2653902635&idx=1&sn=f636d6170267b701aef0898cae615848&chksm=8449e029b33e693f27bd92ae6ba5474e05e867b530e092c4167e38d2f05b8f9a2a7d5e055d7f&token=1297252269&lang=zh_CN#rd

  • 5 # 網際網路日談

    即使是平時特別喜歡且深入研究過管理類書籍、職場管理經驗十分豐富的企業管理者,我也要肯定的回答:企業管理者有必要讀MBA!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現在所在公司的領導就是這樣啊!

    2018年二月底我入職了一家做網際網路教育的公司,我的直接領導是一個三十幾快四十的運營經理,他平時特別喜歡看一些管理類的書籍,像我之前推薦的《管理學》《營銷管理》這些他都看過,平時感覺帶領團隊,為人處世的情商還是挺高的,但就在今年,他也是透過身邊的朋友介紹認識了法國佈雷斯特商學院的沈校長,然後瞭解了下佈雷斯特商學院MBA的課程,就報讀了。

    據他自己說,雖然平時不管是書還是公號文章,他看的管理類的東西挺多的,知道的也多,但都是很零碎的,不繫統的,今天看下管理學含義,明天瞭解下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最無語的是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文章解讀還各不相同,所以他很崩潰,在他這個管理級別上,最容易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最容易被經濟下滑的裁員浪潮所打到。但讀了法國佈雷斯特商學院MBA後,他跟我說,那感覺就不一樣了,課程設定很科學合理,還有一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區塊鏈、大資料、網紅經濟課程,最重要的是貼合了他的需求,他覺得值,還給我們灌輸了一大堆,最後我也忍不住報名了,現在這個商學院不是面向全球招生嘛,機會難得,正好也報的線上MBA,適合我們在職的上班族。

    總結一下,企業管理者報讀MBA有哪些好處:

    1、打破固化思維,跟上時代發展,不斷接收和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

    2、可以科學系統深入的學習管理類知識,而不是零碎片面,依靠經驗去處理問題;

    3、因為已經是管理層帶領團隊了,那麼就可以將學習到的MBA知識隨時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學用結合,效率倍增;

    4、結識不同行業的人脈和積攢各類資源,可以更好的服務於自己的專案或者工作;

    5、提升自己的學歷,增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增加更多職業發展機遇。

  • 6 # 清知書院MBA

    企業管理者當然有必要讀MBA和EMBA。

    老闆和職業經理人在日常運營中都有一套習慣的打法,這種打法不一定對,但是很有效。

    問題是,如果市場變化了呢?原來的打法還有效嗎?

    帶著這些疑問,大量的managers和enterpreneurs來商學院學習商業理論,結交朋友、開拓思路、尋求合作。久而久之,學校、學生和企業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脈圈子,大家在圈子裡混來混去,謀求發展。

    清華、北大全日制MBA創立,致力提供權威的提前面試、筆試諮詢

    2012年以來,助力數百名考生考取清北人MBA專案

  • 7 # 大思糊

    必要肯定是有必要的

    首先你需要想這幾個問題

    一:你是否對你現在的薪資和職位不是很滿意

    二:你是否覺得達到了一個瓶頸,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三:如果你是創業者,你是否需要公司上市

    四:你是否需要擴充你的人脈

    五:你是否需要為你的公司開拓新的發展方向

    如果你有以上的需求,那我建議你可以考慮讀MBA

  • 8 # 在職免聯考MBA諮詢

    企業管理者很有必要讀個MBA!原因如下:

    1.商業決策更科學

    人是制約企業成功的關鍵,是企業興衰的核心要素。轉型關鍵時期,企業真誠、科學地用人、培養人,最大限度地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還可以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助力企業在艱難時期渡過難關。

    2.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很多管理學家認為:企業就是問題的載體,沒有問題的企業不存在,企業就是在不斷的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的,企業的發展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管理中總是存在一些讓人彷徨和無奈的事情,一個又一個問題沒有盡頭,如何才能避免問題?其實,只要有人的存在,問題是無法避免的。只有解決問題,才能不讓這些困擾持續不斷地影響企業和管理者的決策。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整個企業,長此以往,企業只有倒閉。

    3.管理層的管理能力

    事實上,管理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很多問題並不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比如,很多管理者都有這樣的問題:當企業處在變革期時,是先管人,還是先管業績呢?其實兩個問題可以兼顧,並不矛盾。在一個團隊中,不管是採用何種戰略,目標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企業健康、積極的發展。而企業業績的提升,朝著健康更好的方向發展都離不開員工的工作。因此,管理者要想管好企業,必須管理好員工。

  • 9 # 懂你MBA

    如果你以前不是經管類專業畢業的,有機會條件的話可以讀個MBA,對自己的管理經驗和人脈資源積累都有很大幫助。

  • 10 # 思想磁石

    有必要!

    1、根據目前的報考資料來看,MBA報考中層管理者居多,也說明MBA對於他們的幫助還是很重要!

    2、MBA可以帶來的好處:1、學歷提升,2、圈層提升、3、系統學習管理知識體系!

    3、MBA考試分為:提前面試和筆試!

    4、擇校方面,儘量選擇好的商學院,國內一類的商學院:清北人復交中,

    5、MBA提前面試的時間節點:

    6、提前面試:很重要,多報考幾所,增加擇校選擇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火影》中鳴人比佐助強,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