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里一了
-
2 # 廬州小小生
這句話是孔子教育、指導兒子孔鯉學習時提出的具體要求。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國國君送了一條鯉魚給孔家以示祝賀,於是孔子便將兒子取名“鯉”,字“伯魚”。在孔子生活的時代,詩主要是指《詩經》。孔子晚年對《詩經》進行了整理,即現存的《詩經》,共305首,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在這之前,所有人都遵從周禮,秩序井然。到了孔子生活的時代,由於諸侯紛爭,誠信缺失,禮崩樂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要臉、不講規矩的人越來越多。而孔子主張只有恢復周禮,同時建立等級森嚴的制度,讓大家得到教化,社會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而按照周禮的標準,但凡說話都需先引經據典,而引用的經、典主要以《詩經》中詩句為主,所以有了“不學詩,無以言”的結論。後來到了唐朝,詩歌又開始盛行,出現了唐詩。唐詩的詩和孔子的詩有明顯區別,但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精煉、簡潔。即使在現代,一個會寫古詩的人,其文學造詣必然不低。
-
3 # 嶽麓書蟲
孔子為什麼說“不學詩,無以言”?難道“不學詩”,就真的不會說話了嗎?
“無以言”不是不會說話的意思,而是指不能很好地表達思想感情。孔子這句話有充足的理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孔子對《詩經》的價值有一個全面的總結,他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現代人認為,詩有認識、教育、審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話裡,我們都可以找到它們各自的位置。
孔子這段話,實際上是告訴你,讀《詩經》有七個好處,是哪七個好處呢?一是“可以興”。興,就是表達思想,抒發情感。二是“可以觀”。觀,就是了解社會,受到啟發,明白很多事理。三是“可以群”。群,就是涵養心性,提升素質,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四是“可以怨”。怨,就是表達訴求,疏導情緒。五是“邇之事父”。就是往近處說,可以孝順父母。因為修養提高了,知道如何盡孝。六是“遠之事君”。就是往遠處說,掌握了為政的學問,就可以為國家社會做貢獻。七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在孔子的時代,《詩經》簡直就是一部無所不包的百科全書,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飛鳥、走獸、花草、樹木,品種繁多,名字很美,可以學到動物學、植物學的知識,還可以學到天文、地理的知識。
在遠古時期,《詩經》裡的詩是可以唱的,據說周文王的母親在懷他的時候,晚上就“令瞽誦詩”,進行胎教。“瞽”是指盲人,為什麼讓盲人唱詩呢?因為盲人看不見,心地純潔,沒有雜念。《史記·孔子世家》說,《詩經》“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孔子教弟子們讀詩,與今天不同,他是按照傳統的演唱方式彈琴伴奏,或者乾脆自己譜曲配樂,教學生歌唱,有時還要配以舞蹈。你看,孔子不僅是語文老師,還是音樂和舞蹈老師,他與弟子們載歌載舞,其樂融融,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啊。
據說,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有三千篇之多,後來只剩下三百一十一篇,其中有六篇是笙詩,只有題目沒有內容,所以最後傳下來三百零五篇,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詩經》。
孔門弟子中,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他來傳詩。隋唐以前,因為印刷術還沒出現,說詩、傳詩都採取用筆抄錄或口口相傳的方式,很艱難,因此到了漢初的時候,說詩的只剩下魯華人申培公、齊華人轅固生和燕華人韓嬰,合稱“三家詩”。齊詩在曹魏時期就失傳了,魯詩在西晉時也已失傳,韓詩到了唐代還能看到,現在也只剩下外傳十卷。今天流傳的《詩經》,則是毛公也就是毛亨、毛萇所傳的毛詩。
也許你會問,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最強,那何以見得呢?這麼說吧,有一次,孔子和子夏在一起交談。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裡說的“禮”是指外在形式,“素”是指內心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畫不出豐富多采的圖案。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因此受到了孔子的稱讚。
孔子主張讀《詩經》,但他也反對掉書袋、讀死書,強調學以致用。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首,教他理政,他不會;讓他出使各國,不能獨立應對;讀得再多,又有何用?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對《詩經》有一個整體評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無邪”是什麼意思?北宋理學家程頤解釋說:“思無邪,誠也。”誠就是真誠,不虛偽。“思”是個語音詞,“邪”就是吞吞吐吐,要說不說,不說還想說,不敢直抒胸臆。《詩經》裡的詩,都是真情流露,敢愛敢恨,實話實說,毫不矯情。《詩經》的可貴就在於真,是最接近於生活本質的真。這種本真就是善,就是美,是大善、至美。
《詩經》的語言也很典雅、很文明。比如孔子以《關雎》為例,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快樂而不過分,悲哀而不傷痛,比較平和,恰到好處,所以孔子非常欣賞。
讀《詩經》的好處,除了孔子講的七點以外,《毛詩序》這樣說,“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總而言之,不管在何時,《詩經》都是教化天下的重要基石。
今天,我們生活中用到的成語,很多都出自《詩經》,不少名人的名字也取自《詩經》,比如諸葛孔明、王國維、張聞天、胡喬木、林徽因、瓊瑤、屠呦呦等,不勝列舉。我們可以讀的詩,不僅有《詩經》,還有唐詩,有宋詞,有元曲,有各個朝代的詩,豐富多彩。它們既是文學,也是藝術,更是哲學,富含文化養分,滋潤華夏子孫。
中國的詩,流淌在我們的血脈裡,生生不息。我們說話、思考、寫文章離不開詩,有了詩,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
-
4 # 猛哥厲史
因為孔子精神分裂,腦袋一拍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卻往往前後矛盾打了自己的臉。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毛傳”解釋說:“種之曰稼,斂之曰穡。”
用現代漢語翻譯,就是“不播種來不收割,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來不夜獵,為何見你庭院豬獾懸啊?那些老爺君子啊,不會白吃閒飯啊!”主旨是勞動光榮,寄生可恥吧。
這麼一看,孔子應該以白吃為恥的。但是當他的弟子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子路》
注:樊遲,名須,字子遲。
看到沒,在孔子眼裡,勞動人民就是小人,不用說,經商等其它行業的更不算人,只有當官的人才算君子。
春秋戰國時期屬於生產力低下的半奴隸半封建社會,當官的人不事稼穡而且鄙視稼穡,怎麼體念人民耕作的艱辛?更別提什麼指導百姓順應天時了!整天研究所謂的三跪九叩禮節討君主歡心,這樣的官和寄生蟲有什麼區別?
讓學生看的《詩經》裡提倡勞動光榮,有學生真想學勞動技能了,又背後大罵學生是小人,應該只學禮義等為官之道。這樣的老師能是好老師嗎?只用禮義等空虛的東西來當為官之道,根本不體察民情,這樣的官能是好官嗎?事實勝於雄辯,孔子一生跑官要官,不但沒能治國平天下,連官也沒當長就倒臺了!
至於《詩經》的作用,子曾經曰過:“不學詩,無以言”,就是說不讀《詩經》無法很好的表達感情或者無法和人溝通。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但孔子這幾句話又把他的智商低劣嚴重的暴露無遺。當代有幾個讀過《詩經》,但有幾個人無法和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感情要靠詩嗎?至於詩的興觀群怨作用,更打了孔子自己的臉。《論語•顏淵篇》仲弓問仁,孔子說:“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既然你哪都不怨,說好的“不怨天,不尤人”,幹嘛又學詩抱怨別人啊?
至於讀《詩經》可以“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更是瞎扯。你把《詩經》倒背如流,看看到野外能認識幾個鳥獸草木之名?首先,《詩經》裡並沒有鳥獸草木的插圖;其次,就算有插圖,中國古代美術水平連個最基礎的素描都達不到,畫出來的鳥獸草木根本就不像真實的動植物!第三,中國古代並沒有多少美術顏料,五彩斑斕萬紫千紅是無法在畫作中表現出來的。最後,光靠文字描述是無法讓人把鳥獸草木想像出來的!
也就是說孔子在《詩經》問題上又一次被我把臉打成了豬頭肉。
-
5 # 寂語堂齋
《詩》的內涵是什麼?
在沒有回答正題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詩》的內涵。我們看《論語.八佾篇》,原文:
3. 8 子夏問日:巧美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日:繪事後素。日:禮後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巧、美、素都是《詩》裡邊的語言,孔子說就象用白紙繪畫一樣,從而匯出仁和禮的關係,仁就象白紙,禮就象繪畫,仁是基礎。這就是說《詩》非常純淨潔白,能淨化人的心靈。我們再看《論語.為政篇》,原文:
2. 2 子日:《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孔子用《詩》來形容政治,為政就要象《詩》那樣純淨無瑕。就象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孔子把《詩》的境界引伸於政治上,古時大多從政者必言《詩》,象徵著政界的清明。
《詩》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看《論語.學而篇》,原文:
1. 15 ……。子貢日:《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日: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問題就出在告諸往而知來者,讀《詩》能知道未來的事。透過《詩》對往事的描述,讀者就能判斷出未來將要發生的事,這是《詩》的最大用途。這一點似乎叫人懷疑?我們都知道預測學起原於《易經》,從沒有聽說過《詩》也有這樣的功能,也許這只是孔子的認識吧!我們再看《論語.泰伯篇》,原文:
8. 8 子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是周朝初期非常有道德的一個人物,他把王位讓給了他的弟弟,當時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該怎麼稱頌他了。孔子說的意思是泰伯用《詩》把自己修煉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然後用禮立世,最後還懂得音樂。這就說明《詩》能夠起到修身的作用。
《詩》除了能知來者和修身以外還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看《論語.陽貨篇》,原文:
17. 9 子日: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是幹什麼的,季氏把持魯家的朝政,陽貨效法季氏又來把持季氏的朝政。但是陽貨沒有季氏的根硬,季氏把持魯家的朝政已經四代了,陽貨發動政變失敗就跑了。在這樣一個政治背景下,孔子讓其弟子們學《詩》的目的有三個,其一是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是一種警惕心態。其二是遠之事君,這是為將來著想,孔子的弟子們可是有很多當大官的。其三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是讓弟子們寄情於鳥獸草木,不要參於現在的亂事。這已經脫離了知來者和修身的作用,完全是適情雅趣,寄情於《詩》了,有點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味道。
那麼孔子為什麼又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季氏篇》裡,我們知道季氏把持著魯國的朝政已經四代了,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孔子是非常矛盾的,還有另外一個背景,這句話是孔子向他兒子伯魚說的。孔子在這樣兩個矛盾的狀態下,只是非常簡潔的對其兒子說了,不學詩,無以言,並沒有深刻去解釋《詩》的內涵和作用。這裡有兩個意思。
其一是孔子告誡弟子們,在這樣一個政治背景下,不學《詩》就不要亂講話。其二是孔子做給弟子們看的,孔子的意思是,我對我的兒子並沒有偏心進行單獨教育,和弟子們是一樣的。
所以孔子說這句話,是在一個特殊的背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下說出的,帶有一種馴斥自己兒子的口吻。
-
6 # 血色舞臺
《詩經》是孔子親自選編的一部詩歌集,是孔子進行語文教學的教材,一共305篇。風雅頌是三種不同的體裁,詩歌的內容非常豐富,貫徹的基本精神是“思無邪”。孔子之所以說“不學詩,無以言”,因為學習了詩就會有助於培養美好的感情,並善於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而不會失控,能夠運用學到的技能為君主服務,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學到各方面的許多知識。詩的概念在古代也包括其它的文學形式,不限於詩歌一種形式。孔子眼裡,理想的君子形象應該是文質彬彬的,學習詩經裡的詩歌是一個很好的途徑。“無以言”不是說不學詩就成了啞巴,而是說不學習詩就不會有說話的藝術性,也就是說一個人沒有修養就說不好話的意思。
-
7 # 亦有所思
記得我們上學時,經常要背中心思想一類的爛梗,尤其是古詩文,總會有一些現實意義,比如揭露統治階段的醜惡和黑暗,抨擊封建社會對人性的扼殺。比如朱自清先生那一篇《荷塘月色》明明就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偏偏要強加許多標籤。
過度解讀!
過度解讀的老祖宗就是孔子,以及他編撰的《詩經》和註釋的《易》
原本就是一個Sunny般的少年在河邊遇到了一個月色般的少女,從而心生愛慕,相思成疾。可是在孔子有色眼鏡的加持下,這就是倡導王化之源的篇章《關睢》。人生價值的終點都可以用這首詩來概括。
明明和情人離別(有可能是還同性戀),日夜思念,比瘦黃花。可是在後人看來,這就是一個忠臣外放為官,然後擔心自己走後有小人進獻饞言詆譭自己——“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四詩風雅頌,風指民歌,而民歌體現了樸素而簡單的美好情感,這種情感可以被輕易地引伸為道德,因為道德一定是美好的,所以美好的道德可以附身於美好的詩歌,它們之間道理相同,所以涵義相通。
雅是貴族詩歌或者是士族詩歌,它脫離了衣食住行,偏向於情感和休閒,因此被他們解釋為“正”(精神與思想),正者,政也!那麼貴族的“正”在孔子眼裡有什麼內涵麼?有,這個內涵就是規矩!做臣子的規矩,做臣子的本份。雅裡面有許多宴會詩歌,所有宴會就引伸為社會交際,和社會觀點。即知識分子應當具有的操守和擔當。聽起來是不是很熟,彷彿是另一種文字獄。
頌,更好解釋,就是古代宮廷舉辦派對時,那些臣子拍的馬屁。可是在孔子看來,這個馬屁可以引伸為讚美,其核心就是頌揚王化之德。相當於讚美仁政,讚美明君,讚美聖人。當然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古人常說的“凡頌皆刺”。頌的核心就是批評,批判。做為臣子,要勇於向君王提出意見,建議,甚至批評。
老百姓的民歌,知識分子的牢騷,權臣的馬屁,這就是《詩經》中“風雅頌”的本真解釋,可是當戴上的有色眼鏡之後,這些詩就變成了人生追求,人生價值,現想抱負,意識形態。
把流行歌曲變成思想品德,把夜店聊騷變成人文情懷,把滔天馬屁變成君明臣賢。
如此穿鑿附會偏偏還毫無違和之感,儒家子弟,真鳥不起!
-
8 # 墨白客的修行日記
孔子說的“不學詩,無以言”,詩指的是《詩經》,而《詩經》是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文化精髓。作為貴族階層,對《詩經》的涵養高低則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層次,所以孔子有此言。
回覆列表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這位伯魚就是孔子的獨兒子,姓孔名鯉,字伯魚。
要理解孔子這句話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詩的特點。二是言的特點。詩是指《詩經》,詩的特點,簡要講,詩言志,吐露心聲。詩無邪,直抒胸臆。詩講比興,注重修辭。一句話,《詩經》是透過比興的手法,直抒胸臆吐露心聲的典範。那麼言的特點呢?《說文》講.″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可見古時言和語是有區別的。言是準確表達自己的觀念,語是與人辯論時的話語。一個人要把自己的觀念表達清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要準確,直言,言志,無邪都是準確的意思。二是要別人願意聽,言不中聽,再準確也白搭。因此,言說要注重修辭,引起別人的關注和共鳴。不懂這些,辭不達意,出口傷人,不如閉嘴,那就真的無以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