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影不羨雙

    題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你爺爺跟你講中華五千年,是你爺爺喜歡和你聊歷史,你聽著就好,不用計較他說的對不對,老年人或許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你若真想了解可以去查下歷史資料,我看過相關的資料,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還不到5000年,國際承認的也只是4000年左右。

  • 2 # 葛振勝1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指有歷史記載的三千六百多年從商代開始和口頭文學傳載的兩千多年,即以商代前推的夏及黃帝前後。這些口耳相傳的文史可在商開始及以後的記載中有據可查。就是從公元紀世開始歷史到現今是二千多年,公元前是有三千年以上的文字記載和口耳相傳的文史。

    從公元紀世開始是中國東漢末年和三國初年。公元前往上推是東漢部分及西漢和大秦,這間大概佔四百五六十年。再上推就是戰國春秋和周初商末,這又佔去約九百年,再往上推就是商約四百五十年左右,夏四百多年(夏代的歷史即是口耳相傳,可見字於春秋戰國以秦漢的記載)。夏以前即是純粹的傳說時代,這一時代應是奴隸制初始和有所發展的時代。有些有文學性的在後代有記載,但大多數是流失不可考的了。上古文化主要以歌功頌德(為統治者嘍)為多。

    以上介紹的是有部分記載(包括後人記先人)的歷史,這樣概算是五千年多的中華文化歷史。實際人類的文化文字歷史(包括中和西亞東歐)距今應有七八千年(包括文字萌芽時期)。真正的古文明史就是專業考古家也沒有確切的定論是有多少年。能滿意乎?

  • 3 # 五行244470590

    自古以來,華人一向都喜歡將重要事件中的資料進行或多或少的誇大。把十萬大軍說成百萬大軍,把身長七尺說成身長九尺,把殺三五個人說成以一當百,把四千年曆史說成五千年曆史...類似的荒唐記載數不勝數,而且都出現在正史之中。更可怕的是,絕大部分的華人根本就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也不認為這是撒謊騙人,道德淪喪。最被西方人所不齒的行為——說謊,在很多華人的眼裡,卻是一件“不值得較真”的小事情。在他們的意識裡,吹牛、誇大和說謊都不可恥,而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如果有人指出其中的水分,將牛皮戳穿,反而會遭到大家的白眼——你吃飽了撐的瞎較勁,你還是華人嗎。

    就以“五千年曆史”為例,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現在是2019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距今也只有3619年而已。再早的夏朝,根本就沒有令人信服的書面記載,在國際上根本就得不到承認。所以“五千年曆史”的說法只是存在於國內而已,其他國家對中國歷史的記載都是3800年或4000年,沒一個5000年的。退一步說,就算這個虛無縹緲的夏王朝也存在,那也不過是4000年的歷史,剩下的1000年是怎麼算出來的?就算把三皇五帝都算進來,也湊不滿5000年啊!更何況,三皇五帝根本就是神話傳說而已,在相關的記載中,盡是一些“風伯雨師興風作雨,日月星辰移動,地在東南窪陷,江河隨之東流”之類的描寫,根本就沒有一絲可信度。如果說夏朝還勉強能算是一段中國歷史的話,那三皇五帝就是純粹的胡說八道了,根本就和盤古開天,女媧造人沒區別。非要湊滿5000年的話,那就只能把猿猴時代都算上了。

    但國內的權威們卻不管這麼多,他們張嘴就敢亂噴——“五千年曆史源遠流長”,“中華上下五千年”。證據?專家們才不需要什麼證據呢,說五千就是五千,絕對不容置疑。民眾們也懶得去研究真相,中國歷史悠久,就是牛逼,自然越長越好,說八千年都沒意見。有一些無知者,更是腦殘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居然號稱中國的歷史遠比書面上記載的更悠久,大概有一萬年以上。什麼?你說只有三四千年?你不是華人,是漢奸!

    在一些愚昧的華人看來,我們的國家歷史悠久,比美國、日本等國家牛逼得多,所以有資本吹牛,把4000年吹成5000年根本就不算什麼。但外華人才不會理你這套愚昧落後的思想呢,人家講究的是確鑿的證據,而不是空口無憑的謠言傳說。別說是1000年了,就算多說1年,人家也不會承認。整天吹牛的話,人家只會把你和南韓歸為一類貨色,當作茶餘飯後的笑柄。

    順便插句題外話,有些華人,根本就不懂什麼叫真正的證據,總是用毫無根據的謠言來證明另一個毫無根據的謠言。比如說,他們動不動就把史記搬出來——“司馬遷的史記上有明確的記載!你還有什麼可質疑的!?”。這實在是令人發笑。史記怎麼了,司馬遷怎麼了,不就是一本普通的著作,和一個普通的古人(而且還是個閹人)麼。這個閹人寫的東西,怎麼就成了權威了?權威在哪裡?

    司馬遷只是一個普通的古人而已,和其他的古人並沒有任何不同。古代的資訊不發達,既沒有錄影帶,也沒有照片,連錄音機都沒有,一切歷史事件都只能靠口舌相傳來進行傳播。這種傳播方式非常落後,廣泛性和時效性都極其有限,而且經常會出現失真、誤傳的現象。在這種條件下,真實的歷史很難被記錄並流傳下來,根本就沒有人可以瞭解到真正的歷史,司馬遷也不例外。一個普通的古代人,想了解幾百年前的事件,他有什麼途徑去了解,去證實嗎?根本沒有,他唯一的途徑就是小道訊息。他知道的事情,別人也都能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他也不可能知道。

    一個古代人,在沒有任何確鑿資料的情況下,去記錄那些幾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的歷史事件,還號稱是什麼“權威歷史記錄”,豈不是滑稽得很。那些幾百年前的事情,他連見都沒有見過,又是怎麼了解到的?他又做過怎樣的考證?一些機密事件,還有皇室成員的隱私,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這樣的“歷史大全”,確實是沒有質疑的必要。因為根本就沒有一絲可信度,連質疑的價值都沒有,當小說看看也就算了。與其去相信司馬遷的史記,我寧願去相信宋祖德的微博。宋祖德寫的東西再誇張,至少還說對過好幾件事,並不是完全胡扯。最起碼,文章中的主人公都是真正存在的。而司馬遷的史記,卻是100%的道聽途說,信口開河,連正文中的人物都未必是真正存在過的。

    如果想寫小說的話,那可以隨便虛構,隨意發揮創造性。像三國演義,就算讓趙子龍在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毫髮無傷,那也無所謂,因為這是娛樂小說。但要是想寫歷史的話,就必須要用證據來說話,而不是信口胡扯。中國的歷史著作,歸結起來就是四個字:道聽途說。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記述得無比生動,無比詳細,連細節部分都描述得繪聲繪色。但以古代的資訊條件來說,作者根本就不可能瞭解到那麼詳細的情況。如果寫得粗略一些,模糊一些,那還有一點點可信度。寫這麼詳細,那就明顯是作者自己在隨意發揮了。更要命的是,華人總是分不清“適度誇大”和“吹牛撒謊”的區別,即使在歷史著作中都把握不好尺度。在很多正經的歷史著作中,我們都能看到一些荒謬不堪,明顯違揹物理常識和生物常識的誇張描寫。如此一來,便使作品本來就低得可憐的真實性進一步降到了冰點。

    資訊的發達程度,和歷史事件的真實性是完全成正比的。我一直都認為,在照相機、攝像機、電腦、網路等現代化工具被髮明之後,人類社會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可言。在此之前的古代史,無論是中國史還是外國史,都離不開“道聽途說”這4個字。這樣的“歷史”,倒不如稱之為“神話傳說”。

  • 4 # 明智梁一

    你爺爺講話到今天看多年了?譬如十五年半,今後你就講“中華文明是五千另十五年半”當然明年講時不要忘了再加一年。

  • 5 # 甘甜的純淨水

    謝謝邀請:首先中華歷史上下5000年是個概數,而且這裡說的是以千年為單位,你爺爺給你講事情時間至多幾十年過去,幾十年相對於1000年時間算什麼?起碼再過1000年左右才可以改說中華歷史上下6000年。即使是你爺爺的爺爺也至多100多年曆史,相對於5000年還值當提起。就像美國200多年曆史年跟中國歷史比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更何況你爺爺給你說的事至多幾十年。即使是乾隆皇帝時期說中華歷史5000年和現在說中華歷史5000年沒毛病的,畢竟5000年對於人類歷史來說不是個小數,你幾十年即使300年又算得了什麼?_?

  • 6 # 過去理它作甚

    1978年,著名文字學家唐蘭先生提出“中國的文明史有六千年左右......”,自此開始後,史學界留有餘地提出“中國文明史5000年”這個說法。

    夏商周斷代工程,已確定夏代立朝元年為公元前2070年。

    帝嚳·帝摯·帝堯·舜·禹時代,在公元前3380~2073年。

    少昊·顓頊時代,在公元前4050~3380年。

    黃帝時代,在公元前4513~4050年。

    炎帝·神農·蚩尤時代,在公元前5000~4513年。

  • 7 # 別樣文體原創

    有些時候,不要像西方人把問題弄的那麼確定,不要把你未知的東西用已知的方式來解答,因為,歷史性、時間性、曆法性、自然性中充滿著無數的變數,華人與西方人必然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吹牛不是錯,錯的而是沒有遇到對人,例如:你問西方人樹上有幾隻鳥,他數一下再告訴你,當他確定是五隻鳥,可是又飛來了三隻鳥,當他確定告訴你是八隻鳥的時候,結果飛走了四隻鳥,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邏輯思維,我覺得不見得好到哪裡去,如果你問一個華人的話,他會大概的數一下,告訴你大概是七八隻也可能是四五隻吧,歷史的準確性你說不清楚的時刻,你只能用概數來保持這歷史中的變數,而不是精準到個位的準確數字,這也不現實,因為就好比說動物,它活著的時候被人稱之為動物,當它死了以後,人們總會改口稱之為屍體,這就是變數,不信的話,我再舉一個時間性變數的例子,五分鐘之前在馬路上有一隻活蹦亂跳可愛的狗狗與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一個短短地五分鐘瞬間,這隻可愛的狗狗成為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或者五分鐘前在馬路上有一隻活蹦亂跳可愛的狗狗與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一個短短地五分鐘瞬間,這隻可愛狗狗倖免於難地活了下來,然而那位好心的司機為了挽救一隻狗狗,在避讓時由於車速過快導致車輛失控以後,不幸隨著自己的車一起衝進了馬路側面的激流大河中,為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從此成為一具落水的屍體,變數很多我們無法確定談何確定之,在世界像這樣的變數有無數之多,像西方人這種追求準確到個位的邏輯,我們華人稱之為死腦筋,就是不會腦筋急轉彎的那種,如果你精通《易經》的話,你就不會問這樣問題,因為概數即是變數,就是大概的一種形容方式,中間給人有更多地想象力發揮的空間,而不是一味追求準確,如果年代計量方式出現誤差,你敢保證你的精準嗎?如果你中了一個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的頭彩,就是你最不幸地看錯一道考題,雖然你用了最正確的計算方法把題給答出來了,請問你的答案正確嗎,變數無處不在,所以你就要有一顆我們華人所擁有的動態思維頭腦,不要像西方人那樣的死腦筋,不然會鬧笑話的,就算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還不到只有四千年,可是中國歷史的概數依然還是五千年為什麼?因為中國講究吉利數字,因為五念出了順口,四與死是皆音只是聲調不同而已,所以四在好多華人眼裡是不吉利的,當然了就算多出來一千年又能怎樣?不還是給你充滿了想象的空間讓你去發揮想象力多好,關鍵你憑什麼確定它就是四千年,萬一它是六七千年呢?也有可能是二三千年?所以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只是一個概數,真的沒有必要去探討,到底有沒有五千年曆史,我估計這是放誰心裡都是一件沒底的事情,不要用你的確定來要求自然界的所有不確定,如果西方人這麼牛逼,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未解之謎,我們都知道未解之謎連科學家都解釋不了,難道你的能耐比科學家還牛逼,中國歷史五千年你能講的清楚嗎?沒人能夠做到最完美的解釋,你不用概數,那你可以試試看,有沒有華人會信服你所謂的準確率很高的資料,其實五千年的意義只是告訴你,中國歷史上下真的很長很長不會很短,不要是誤以為中國歷史就真的只有五千年,也許會不至五千年可能三五千年也可能八九千年,這中國蘊含著屬於華人自己的智慧與雜七八糟的外華人無關,很長很長是多長,很遠很遠是多遠,一個沒人清楚的東西,概數這中間的意義就是從華人的動態思維裡產生的,它影響了中國經久不衰的傳說與傳承,作為華人,你不光要有一種非凡領悟的能力,也要有一顆充滿遠見卓識的頭腦,讓智慧在中國的千年文化中一直在傳承中壯大屬於華人自己的文脈

  • 8 # 馬志仁2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提法已定定勢,已成定勢的許多歷史認知,未必都是與歷史事實完全吻合的本身。對這些歷史存在進行必要的探索和質疑無可厚非,但以武斷的結論式的終極裁決的方式來裁判歷史,本身就是不科學的,主觀色彩過濃的,缺乏可信度證據支撐的說辭。

    歷史的演化,文明的進步不僅憑仗諸如文字音像、現代科技等多種手段的記錄,而且更要藉助考古論證、科學合理的歷史研究探索,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相信科技的力量會幫助人類解開一系列歷史迷霧,使人類對自身發展過往的認知更接近事物本身。

    坦誠的說,文字的出現和趨於成熟是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更加快了,但中華先祖們創造文字的漫長歲月,又誰能不認為她不是一種文明呢?!儘管今天的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人類似乎無所不能,但面對茫茫宇宙和人類自身的許多困惑,說人類依然還象一個初入學堂的小學生一樣也豪不為過。

    說歷史是一個人類已經瞭然於胸、通透明亮的時光容載器,未必過於樂觀;說歷史是一個永遠迷霧重重,人類終究不明就裡始終觸控不到她的發展規律的怪物,也未必過於悲觀!

    所以,要解讀博大精深的中華千年史,還須要爺爺和孫娃子的共同努力!

  • 9 # 蛋一直疼

    這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上下五千年只是個大概估計,應該是公園前三千年到現在,我們知道現在也不過公元2019年而已所以有上下五千年的說法!

    公元前三千年時,我們還沒有文字,應該是結繩記事的時期,三皇五帝傳說就是那時候的事情!但是這些只是神話傳說,究竟有沒有很難有人說清楚,就三皇五帝的說法都有很多個版本,史記,尚書,春秋裡的記載都不一樣,離我們有點太遙遠了些,雖然神話傳說裡也有真事,但是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只是口口相傳,我們所知道的也只是後來的古人在史書裡面記載的隻言片語了!

    不過要說被世界所有人承認的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恐怕只有古埃及了,因為人家有東西流傳下來了。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7世紀,可以說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經能建設出在現在看來還是偉大的建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當時沒有現代化科技的支撐下建設如此偉大的建築可以說他們的文明我們想像不到!倆字,震撼,倆字,偉大,倆字,羨慕,倆字,牛逼!想想同一時期的我們在幹什麼(就算上古傳說都是真的)?拿著木棍綁上石頭為部落而戰呢!所以古埃及人帶給我們的震撼足矣讓我們仰望了!至於其它的文明更不值一提了,那時候他們的祖先在沒在樹上下來都很難說!

    至於炎黃子孫建立的第一個朝代是夏,這大家都知道,但是還是有些所謂專家提出異議,因為迄今為止我們還拿不出實物來證明它的存在,只是透過大量的文獻記載和歷史佐證知道它確實存在過!夏建立的時期應該是前21世紀時候享國大概470多年,後來商革夏命,享國600年左右,然後周,享國800年左右,然後春秋戰國時期,大概550年左右!再後來就是秦始皇在前221年統一中原了,成為第一個皇帝!直到現在,也有四千多年了,這也是官方承認的說法,至於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也只是個說法!需要考古學家繼續發掘研究了!

  • 10 # 小高讀史

    首先感謝在這裡我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提法已定定勢,已成定勢的許多歷史認知,未必都是與歷史事實完全吻合的本身。對這些歷史存在進行必要的探索和質疑無可厚非,但以武斷的結論式的終極裁決的方式來裁判歷史,本身就是不科學的,主觀色彩過濃的,缺乏可信度證據支撐的說辭。

    歷史的演化,文明的進步不僅憑仗諸如文字音像、現代科技等多種手段的記錄,而且更要藉助考古論證、科學合理的歷史研究探索,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相信科技的力量會幫助人類解開一系列歷史迷霧,使人類對自身發展過往的認知更接近事物本身。

    坦誠的說,文字的出現和趨於成熟是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更加快了,但中華先祖們創造文字的漫長歲月,又誰能不認為她不是一種文明呢?!儘管今天的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人類似乎無所不能,但面對茫茫宇宙和人類自身的許多困惑,說人類依然還象一個初入學堂的小學生一樣也豪不為過。

    說歷史是一個人類已經瞭然於胸、通透明亮的時光容載器,未必過於樂觀;說歷史是一個永遠迷霧重重,人類終究不明就裡始終觸控不到她的發展規律的怪物,也未必過於悲觀!

    所以,要解讀博大精深的中華千年史,還須要爺爺和孫娃子的共同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方舟生存進化溫室怎麼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