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影157361154
-
2 # 中孚鑑
岳飛之所以被陷害,而讓人覺得痛惜。除了他能打仗會帶兵之外,最主要的他有一顆忠義報國之心。
他忠君報國的心,情願皇帝朝廷負他,他也不能有負朝廷,背叛朝廷。就是因為岳飛的這忠心,他的死才讓人更加的覺得怨。
若是岳飛造反。那他就是一個叛臣賊子,就算他再會打仗,帶兵厲害,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不忠不義之悲,若是成功了也是和滅唐的朱溫一樣,名聲不好。若是不成功被殺,也不過就是和韓信彭越等人一樣。
就是因為岳飛知道是冤枉,最後也沒有造反,手下也沒有造反,才更加體現岳飛忠君愛國之心。
不管岳飛是忠心還是愚忠,總之是沒有負皇帝,沒有負朝廷。
因為岳飛的功勞。功勞這麼大,又這麼忠心,死的卻這麼冤枉,所以後世對他的評價才這麼大。
-
3 # DJ你懂
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當岳飛率領大軍第四次北伐至朱仙鎮時,卻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最終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殘害於風波亭。有人就問,當時岳飛明知回去必死,為什麼不舉兵造反?
我認為原因有三:
首先、岳飛不會造反;
其次、岳飛沒有條件造反;
第三、就是岳飛造反,也不會成功。
下面我分別分析下:
第一、最主要的原因,岳飛不會造反
岳飛從小接受的是封建傳統的愚忠思想,“三綱五常”是他一生的道德標準。在他從軍出征之日,母親親手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就是讓他一生做個忠君愛國的忠臣。所以,如果讓岳飛造反,等於是讓他成為一個對國家不忠、對母親不孝、被世人唾棄、身背千古罵名的罪人,這在岳飛的思想裡是堅決不能接受的,所以即便是明知回去必死,他也要為他的皇帝盡忠,他也將義無反顧面對死亡。
第二、岳飛沒有造反的條件
也有人說,如果岳飛在接到十二道金牌後,直接率領他的岳家軍,反戈一擊,即便是不能推翻朝廷做皇帝,佔領一塊地盤軍閥割據應該是沒問題的,這樣至少不會被害死吧。
其實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有宋一朝都是重文輕武的,趙構更是如此。正是因為當初他聽從張浚的計策,用文官呂祉去接管劉光世的隊伍,才導致了“淮西兵變”的發生。對於武將趙構向來都是嚴加防範的,特別是“淮西軍變”後,朝廷更是採取了很多措施限制武將的權力,比如派監軍、將領調防等。也正是出於對岳飛造反的防範,早在準備對岳飛動手之前,岳家軍的主要將領都已經被做了大換血處理,所以此時假設岳飛想造反,他也是調動不了軍隊的。
另外,造反也是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的,脫離了朝廷的供給,軍隊是堅持不了幾天的,更別說是造反了。
第三、岳飛如果造反也是不會成功的
岳飛所率領的“岳家軍”只是宋朝軍隊的一小部分,當時在朱仙鎮和金兵主力大戰,已經殺的人困馬乏,如果他當時造反,馬上面臨的形勢將是:前有金國十萬大軍圍追,後有宋朝幾路大軍堵截腹背受敵。所以,即便是岳飛此時造反,也註定是必敗無疑。
所以說,岳飛在被陷害時,明知自己回去必無生機,他也沒有選擇造反,他要用他的生命成就他忠君愛國的千古美名。
-
4 #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宋朝是軍人得國,開朝以來就在防範軍人,好像天生就跟軍人有仇。國家防賊一樣防著軍人,岳飛沒有造反的條件。
宋朝是軍人造反而建立的朝代,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結束五代混亂局面。出於對軍人造反的敏感,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趙匡胤從帝國制度上開始處心積慮地防範軍人。
經過繼任者趙匡義的完善,終於打造出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治結構。 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故意貶低軍人,抬高文人,在國家事務上文人說了算。
這個政治結構,產生的結果就是以整個帝國的力量來對抗軍人,並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建立了嚴密的防止軍人造反的機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岳飛是無法造反的。事實上,有宋一代,再也沒有軍官造反和藩鎮武裝割據的場面。
兩宋民間也沒有造反的土壤,岳飛要真造反,連兵源都找不到。更要命的,文官體系除了排斥歧視軍人外,還發展出一套歪理邪說:“好男不當兵”,進一步壓制漢民族的血性,國家朝文弱方向一條道走到黑。兩宋文弱但經濟成就顯著,老百姓活得還算可以,民間沒有造反的土壤。
不僅軍人不造反,甚至農民都不造反,南北兩宋三百多年,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共有一百多次,但規模都很小, 稍大一點的是北宋李順王小波、方臘宋江起義,南宋還有鐘相楊么起義。 鐘相楊么起義,就是被岳飛撲滅的。農民都不參與造反,岳飛如果想要造反的話,到哪裡去找兵員呢?
(楊么鐘相造反,就是被岳飛滅的)
-
5 # 笑傲江湖11823
造反,在條件基本具備的時候,對現有體制或政權的更新。有時候這種更新是好事,有時候就是壞事兒。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背刺“精忠報國”的岳飛造反了,我們還會問這個問題嗎?再往深說我們還會在書本中認識他嗎?這就是兩面性。歷史不會改變,我們只能從中多汲取所需。
那麼岳飛有造反的條件嗎?顯然沒有。
一,沒有思想準備;岳飛從小接受的就是君為父,臣為子,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愛國思想,他不會想更不會做,那如果他想了,並和部下說了,你猜會怎麼樣,立馬威信全無,估計都跑了;因為跟著岳飛的人都是他的粉絲啊,有粉那說明他有正能量,如果叛變誰的思想上接受得了。
二,軍力上比起宋朝軍隊,只佔很小一部分。岳家軍後護軍才10萬多,前護軍,左護軍,中護軍,右護軍四大護軍加起來將近30多萬,還有侍衛馬司軍和殿前司軍加起來5萬左右,對付金軍不行,內訌宋朝一把好手,又知根知底兒的,沒有勝算。
三,沒補給,正所謂:大軍未進,糧草先行。補給都是國家出錢給你的,都是現成的,造反就得自己動手,宋朝不會給很多時間,難道去搶嗎?燒殺搶掠岳飛會做嗎?何況正與金軍酣戰,人困馬乏,金軍也死咬不放。
-
6 # 小樓夜聽春雨6
首先是岳飛的人生觀不容許他造反。岳飛自小學習儒家思想文化,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是要告訴岳飛要對皇上忠心,對國家盡忠,岳飛的忠君思想決定了他在思想上就不可能造反。其次是岳飛被抓時也還不知道朝廷要殺他,既然朝廷不殺他他更沒理由造反。最後宋高宗也對岳家軍做了防範。在岳飛被抓後,秦檜隨即派來自己的親信田師中掌管岳家軍。宋金和議後,岳家軍逐漸被朝廷瓦解,分別屯於襄陽、江陵、鄂州、江州等地,安置到別人的隊伍裡了。此時岳家軍已經不可能對朝廷有威脅了。
-
7 # 兔哥哨位
謝謝邀請,談談我個人的觀點,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的一個朝代。大宋朝的治國理念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其軍隊的管理有著嚴格的紀律。和其它朝代不一樣的是宋朝無論是軍人還是農民都沒有什麼像樣的造反行為。原因如下,一。宋朝實行文官政治,而文官善於政治思想工作,安撫民心,小規模起義都被按撫招安了,大部分軍民在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下心向朝庭,是不會起義的!二,宋朝來自外部的壓力從未終止過,軍民能感受到國家所面臨的壓力,應該說宋朝的這種治國理念是有別於其它朝代的,民心心向朝庭,也說明趙構並非很多人所說的昏庸無道。針對題目,三,為什麼岳飛的部下不替岳飛出頭,利用兵變危脅朝庭救岳飛呢?1.岳飛雖是統帥,但都是為朝庭服務,官 是朝庭給的,兵是朝庭的兵,不是岳飛的兵,吃的都是皇家奉祿,從骨子裡對朝庭忠誠,這也是宋朝重視對國民政治思想教育的結果。2,由此可以看出岳飛在朝庭中的地位並不是有多重要,失去岳飛對宋朝的發展沒有什麼影響,事實也證明了這點。趙構對於岳飛死後局面的控制如魚得水,也是成竹在胸,這足以說明趙構的確比岳飛高明太多。要知道岳飛手下可是有十萬之眾。沒一個人反,袖手旁觀,這在歷史上也只有岳飛一人是這個結果。3.岳飛固執己見的態度。岳飛的死並不是秦檜“莫須有”罪名害了的主因,而是當時政治形勢,也是屢犯忌諱的個/性害了他。岳飛的所作所為,在有了“杯酒釋兵權”的宋朝,要換了崇禎皇帝,岳飛的腦袋早就搬家了。趙構忍了很久,而且趙構一直把岳飛當親信的,岳飛也是趙構一手提拔,做著火箭升上來的。趙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殺岳飛的。而岳飛的確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犯趙構的忌諱。岳飛卻不覺,可見岳飛不懂政治的屬性。世上對軍事家有統一的看法,就是,政治家不一定是軍事家,但軍事家一定是政治家。因為你是為政治家打工,不能領會老闆的目的就不是個好的部門領導,由此看岳飛並不是個好的軍事家。而朝庭也沒人把他當軍事家看。趙構對岳飛由喜歡,不滿,失望到最後的憤恨,岳飛自己的作為是主要責任。秦檜死後趙構為許多人平了反,卻不願意給岳飛平反,甚至因恨岳飛這個“嶽”字,把嶽州改為池州。而岳飛死後宋朝又存活了138年,所以說議和並不意味著就是投降。4,人格魅力的缺失,岳飛的人格魅力一直被神化,其實真實的岳飛毛病很多,嗜酒如命,喜歡鞭撻同僚,1131年,趙秉淵在洪州任職,一次岳飛喝的酩酊大醉,不知何故將趙打的半死,紹興三年,朝庭將趙調撥給岳飛,趙表示寧死不做岳飛下屬,最後改調到劉世光麾下,岳飛嗜酒辱人的事件很多,其手下大小官吏近萬人,脫離他或利用關係調走的不在少數,影響極為惡劣。最後高宗只好下諭旨,告戒岳飛不許再酗酒。5,缺少人情味,很多人都認為岳飛孝母,其實那個時候人人都孝母,但孝母和人情味是兩碼事。一個領兵打仗的將軍對別人的生命不憐惜也屬“正常”,但作到令人髮指,特別是對親人就絕不是正常的了。《三朝北盟會編》144卷,……有人訴其舅舅騷擾,事不大,岳飛對他母親說,“舅這麼做,對我有牽連,我能容,恐軍情與軍法不能容。”其母苦勸而止,他日,岳飛與官兵押馬,舅亦同行,舅超過了岳飛回頭一箭射到嶽的馬鞍,……逐舅擒下馬,親自拋開胸膛,將還在跳動的心臟取出,用刀慢慢將心臟割成碎片,其母氣得渾身發鬥。責問岳飛“為什麼這麼做”岳飛答到“若一箭或上或下,飛死矣。今日不殺舅,他日必為舅殺”,可見岳飛夠狠的,這事一般人是絕對幹不出來的。據考證,岳飛“雙規”其間是可以跑的,最起碼兒子和女婿是有機會跑掉的,可岳飛就是不同意,非讓兒子女婿陪死,臨死不給親骨肉和至親一個逃生的機會,心也夠狠了。岳飛的第一個妻子劉氏,在戰亂中與岳飛失散,為生存不得不改嫁一小吏,岳飛功成名就後,韓世忠在自己的軍隊中發現劉氏,讓嶽“派人來取”劉氏。嶽沒回音,說明一點韓世忠可是位置高於岳飛的。韓世忠沒辦法只能告訴高宗。岳飛不得不上奏“臣我當日履冰度河,留下劉氏侍奉老母,她竟改嫁,臣我切骨之恨,已差人送錢五百貫,以助其不足”(《三朝北盟會編》)。岳飛撒謊了,《建炎系年要錄》的記載,“其妻劉氏與飛母留居相州,及飛母度河,而劉改適。”劉沒主動拋棄岳母,而是在岳母度河南下後,在戰亂中因無依無靠而改嫁,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劉氏不過是千萬萬個走頭無路的亂離人罷了。如果不是韓世忠和高宗,一分錢岳飛都不給劉氏。由此可見岳飛人情多淡薄。四,不守規矩。趙構喜歡岳飛,使得岳飛職位如火箭般高升,將領的升遷趙構說了算。岳飛曾自傲的說“……如此短的時間能有此高位只有太祖一人可比”可見其性格中的傲氣多大。岳飛曾是宗澤的部下,宋高宗當政時,宋朝連一個像樣的軍隊都沒有,更是窮的高宗賞賜大臣時,竟連一匹完整的馬都拿不出,最後只好折成錢,賞賜“半匹”。要想保住大宋江山,必須建立正規的軍隊,恢復經濟,安撫民心。正是在這期間做為無名小輩的岳飛第一次上書皇帝,對朝政大肆批判。(《上皇帝書》),但主題一團亂麻,對朝庭的風向兩眼一抹黑,雖極力說服高宗武力恢復故土,但連誰是政敵,誰是同盟都分不清。把當時朝庭中最大的主戰派李綱好一頓臭罵。後來就連岳飛的著名史學家李心傳對《上皇帝書》評論都稱,“不知所論何事”,其文筆的確令人不敢恭維。能寫出《滿江紅》也是奇蹟了。然而史學家很快原諒了岳飛,說岳飛“一個偏禆不瞭解朝庭爭議內情”,這種開脫雖沒錯但也不客觀。一個小小偏將,對朝庭一知半解,卻敢於寫不知所言何物的《上皇帝書》,這樣浮躁,輕脫的性格絕非個人之福!建炎元年,岳飛隸屬於“八字軍”領袖王彥。王奉命渡黃河北上,佔新鄉城,金兵以為是宋朝主力,逐重兵圍之。王不得已退守共城,岳飛與王彥因戰事發生分歧。岳飛一氣之下率兵脫離了主帥王彥。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在《岳飛傳》(孫珂著)被說成,“至新鄉,金兵盛,彥不敢進,飛獨引所部鏊戰,……逐拔新鄉”不但把攻取新鄉的功勞一股腦兒的算在岳飛頭上,還把大名鼎鼎的王彥說的一文不值,可惜篡改的不徹底,在《高宗紀》,《王彥傳》中露了馬腳,《三朝北盟會編》,《系年要錄》更記載的詳細。此後岳飛又回到老上級宗澤的麾下,按軍法“背軍走者,斬!”但宗澤念其一員將官,便留之未殺,督其帶罪立功。岳飛強烈的領導欲從這件事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衝動爆躁的性格在以後的許多事情上一次次浮現出來,並伴隨他一生。宗上所述,岳飛的死以其性格有很大關係,我們總說“人在做天在看”,如果真是這樣就好了,問題是人在做,人在看。五。不服管理。紀律性差。從岳飛的經歷不難看出,趙構是他最大的靠山,以岳飛的德行岳飛早就死了,正是趙構的寬容使岳飛沒事一樣,而岳飛卻不以為然。趙構對岳飛是器重的。也報了很大希望於岳飛。在宋朝組建的四支軍隊中,其他三支都是朝庭組建的正規軍,而岳飛的軍隊有一部分宗澤留下的底子,其他是一些散兵遊勇,潰兵,落草的土匪等等,屬軍閥體制,拉邦結派的情況肯定有,特別當時文化普遍不高,兵痞作風嚴重。岳飛本人說話隨便,不記後果,何朝庭唱反調。到最後趙構的命令都不好使。即便是這樣趙構確還是把重擔交給岳飛,寄希望於岳飛,岳飛重兵在握,卻並不讓趙構省心。不服從命令,不服從調動,不救援友軍,處處和趙構對著幹,岳飛這種桀驁不馴,不懂政治,爆躁傲慢的性格在處理和朝庭及趙構的問題中再一次次的表現出來。趙構太沖動了,希望嶽大,失望越大。岳飛彷彿被名譽衝昏了頭腦,始終冷靜不下來。如果這時趙構能逞罰岳飛一下,讓岳飛摔個跟頭。也許岳飛不會死。但趙構已經不抱希望了。但還是想和岳飛談談,而面對決定生死的最後一次的談話岳飛又是怎麼做的呢?衝動,爆躁的情緒再一次被點燃……。由此不難看出,岳飛並沒有造反的基礎和能力,也沒理由。話又說回來,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哪怕是偉人,我們談論岳飛的性格缺點不是追究已逝先人的不足,而是以史為鏡,僅此而已!
-
8 # 文軒春秋
1 愚忠的思想。岳飛自小學習儒家思想文化,他早已認定三綱五常是每個人的思想道德標準。對於岳飛來講,讓他造反相當於推翻他的道德底線。正義感十足的岳飛是不可能奪取南宋政權的。當時岳飛所處環境,忠君愛國是社會主流價值體系。其實在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字不僅是母親的期望,也是社會上的主流思想。岳飛這種忠君愛國的信用和價值觀,就算岳飛有能力造反成功,岳飛也不會造反。
2擔心被扣上罵名,古代老百姓認為皇帝就是天子,他們的權利沒人敢去剝奪。如果有人搶了統治者的政權,他們就會背上罵名。岳飛不想成為百姓的唾罵物件。
3重文抑武的傳統風氣。宋朝沒有哪個武將領兵造反的。這個和宋朝兵是兵,將是將的機制有關。在重文抑武的傳統風氣下,武將內心就沒有多少對抗朝廷的勇氣,文人芝麻官都敢對著官家發火,,沒有火氣的武將就更別說造反了
回覆列表
呵呵,真以為造反那麼容易,首先手握重兵這一點就值得商榷,可能很多人會受到《說岳全傳》的影響,以為當時的南宋真的就只有岳家軍一支軍隊了,但其實同時代的將領很多都能獨當一面,比如中央的張俊,四川的楊麟都可以獨當一面,不一定非得靠岳家軍,也就是說即便退一萬步來說,岳家軍全體上下鐵了心的跟著岳飛造反,皇帝也並不是就一定製不住他,這是軍事上的因素,政治上,宋高宗雖然慫了點,但還遠沒到夏桀商紂的地步,扯起造反大旗,到底有多少人會認可還是個問題,再說岳飛的忠肝義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冒然造反,豈不是證明他大偽似真麼?即便他能幹點趙構,那他又憑什麼讓天下心服呢,另外岳飛被抓的時候已經卸任了,而且朝廷當時也並沒說要殺他,只說要跟他商量事情,等到秦檜拿出莫須有的罪名準備殺他時,他已經是個囚犯了,又拿什麼去造反呢,造反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