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3251291998

      柯貝特讀書的故事

      英國作家威廉·柯貝特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十一歲時,他離開家庭,外出謀生。一天,他經過一家書店,看到櫥窗裡擺著一本斯威夫特著的《一隻桶的故事》,書價三便士。柯貝特摸了摸口袋,只剩下三便士。他猶豫起來,因為買書便意味著餓肚子。但求知慾戰勝了飢餓感。他走進書店,買下了這部作品,急忙走到路邊的田野裡,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夜幕降臨了,書上的字完全無法辨認,他才小心翼翼地把書放進口袋,和衣睡在田野裡。次日清晨,鳥兒的歌唱把他喚醒,他繼續趕路,一面走一面繼續貪婪地讀著這本有趣的書。從此,《一隻桶的故事》就成了柯貝特形影不離的伴侶。

      我們要“讀書”

      勉勵人們讀書的成語、名句很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無不在告訴人們書籍的重要性。古人讀書的故事也有不少,頭懸樑錐刺骨、囊螢積雪、鑿壁偷光等處處透著對知識的一種渴求。古時稱學習為讀書,稱有文化的人為讀書人,源於古時的稱謂,我們當地也稱上學為讀書,戲稱為“讀書倌倌”。

      如今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培養學生一種讀書的興趣與愛好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讀書分兩種,一種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讀書,即我們的教材,另一種是學生個體的閱讀,即課外閱讀。兩種形式的關係應該是以指導性的閱讀為基礎,從而帶動自主的課外閱讀,即“教是為了不教”。課外的自主閱讀應該說是我們教學一個目的,學生運用在教師指導下對教材的解讀而形成的一種語文素養自己去解讀新內容。

      然而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多元化,許多東西取代了我們的書籍、吞併了我們的閱讀,據有關調查機構顯示,中國一個十三億人中的泱泱大國,只有一千萬人在閱讀文學作品。電影、電視、網路的資訊固然有其聲音、影象優勢,但能替代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字嗎?每當電視上將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搬上熒屏的時候,在獲得好評的同時總能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不同版本的郭靖、黃蓉,他的郭靖可能憨厚多一些,我的郭靖可能正直多一些,這個不同版本的郭靖、黃蓉就是文字描述帶給每個人不同的感受。《荷塘月色》一文中文字之間所散發的那種恬靜、自然,電影電視能表現嗎?閱讀是一種個性的東西,在提倡自主學習的今天,閱讀應該說完全符合這種理念的,當我們在看電影電視時,所感受的只是導演、演員對人物的理解、把握,是他人的一種體驗。中華文明五千年造就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漢語一直是外華人最難學的一門語言,從中可見一斑;古人就為了推敲一兩個字而拈斷數根鬚,可見文字的奧秘,老祖宗給我們留下這麼一筆財富,我們能丟嗎?失去了閱讀,我們還能再有曹雪芹、魯迅這樣的人物嗎?

      閱讀的好處我想最大的有兩點,第一培養一種語文素養,在閱讀中積累詞彙、體會文字的精煉、學習寫作方法,從而提高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對於寫作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二點是給人以心靈的啟迪,或是讓人心靜自然,或是催人奮進,或是衝擊震撼,或是同感共鳴……一部好的作品就象是一個無聲的教師,抵得上處心積慮、苦口婆心的說教;就象是一位關切的醫生,給你洗滌心靈,撫慰創傷;就象是一位慈愛的長者,告訴你人生路上的走法……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能拓寬人生的寬度,讓我們去讀書吧。

      讀書的故事

      一:

      小時候家裡窮,老呆在出租小人書的地攤上看,人家不給,就兩眼發直盯著那些花花綠綠的封面,也不知有沒有淌口水。擺書攤的十有八九是老頭,有些老頭好,見我眼饞的樣子,嘟嚨幾聲也就不作聲了;有的老頭脾氣不好,就拿棍子趕,打這邊,我上那邊;趕那邊,我就到這邊。有時,老頭氣急了就黑起臉拿小石頭扔過來,就跑,過會又來。現在想想,倒蠻有點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游擊戰精神。

      不過,混熟悉後,老頭們多也是通人情,就蹲在一旁,撅著屁股,埋頭看書,那時可根本就不曉得書中會藏有什麼黃金屋顏如玉,只是好玩有趣,稀奇古怪的文字故事圖案早已讓幼小的心靈魂不守舍。有時,看得太入迷,嘴裡驀然發出聲尖叫,手揮一下,腳蹬一腿。壞事了,嚇人一跳不說,那豎起來的書架稀里譁拉倒下來,砸在正眯眼打瞌睡的老頭身上。老頭生氣了,就拿棍子往我頭上敲,這下不敢逃,咧著嘴哭喪著臉忍著頭上的痛,把架子扶起,把書一本本摞好。心中暗暗發誓,長大後定要把它們全買的來。……

      老頭要收攤走了,幫著老頭一起收拾,為的是明天還能一飽眼福。夜色漸濃,老頭的身影慢慢沒有了蹤跡,我卻仍目不轉睛痴痴望著。雖然我知道,他們明天還會來,可畢竟現在是走了呵。都不大記得當初為何會那樣,腦海裡卻依然能夠浮起那傻傻望的樣子。

      想書都有些想瘋了。

      後來在家無意發現媽媽的衣服裡有個錢包,抖抖索索開啟,拿了二角錢,飛也般地奔去新華書店買了本小人書,那書是關於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現在都記得一清兩楚。書看完了,不敢拿回家,偷偷地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某處,然後膽顫心驚地回來,一雙眼睛只往媽媽臉上瞅。

      媽媽一時沒發現少了錢,還一個勁地誇我懂事了,懂得上灶間幫她燒火。結果,好不容易熬過晚上,在快天亮的時候迷迷糊糊睡了,正在夢裡跟著孫猴子不可一世耀武揚威時,忽然就被媽媽從被子拎出來,一頓狠打。說來人家也不信,我媽打我,是拿那種指頭粗的硬鋼筋。

      那時我才九歲讀三年級,現在都不能忘了。媽媽邊打邊哭,我也哭,真的很痛。

      後來,我再也沒拿過不屬於我自己的東西了。

      二

      上了初中,看的書就雜,逮著一本是一本,有點飢不擇食。四大古典名著除了紅樓夢差不多都翻過近十次,文章有什麼主題思想沒去想,也想不清楚,只是因為好看,刀光劍影神鬼魔怪一干好漢,看的不亦快哉。說來好笑,水滸108將連帶綽號,至今我仍然能默寫出近百位來,這點炫耀的資本在以後的日子裡,因為與他人打賭倒是為我賺了不少香菸什麼的。

      紅樓夢一直不大喜歡,到現在仍是,不是說他寫的不好,只是不合胃口,總感覺那個賈寶玉根本就是穿上男裝的女人,混在一群工於心計個個伶俐得差不多快成人精的女人中間,彆扭。還有個原因,文章裡面的那些詩文比起從小就酷愛的唐詩來差了天遠地遠,不說李白杜甫,隨便在大唐揀出個二流詩人也要勝他許多。

      看西遊記,看孫悟空當齊天大聖時最過癮,想來這是因人身上多少都有點猴氣使然。後面取經的故事就有些羅嗦重複,所謂八十一難幾乎都是上天神仙的座騎侍者親戚等下凡弄出來的,這是佛祖故意折磨刁難以顯示自己法力無邊?文章整體上有個很大的悖論。若我是唐僧,也用不著誰來保護,就這麼徑自去,若被妖魔鬼怪吃了,說明佛祖不是法力無邊,這取來的經文有什麼用,就值得大大懷疑;若不會被吃,順順當當就取來了,那麼這一路風霜雪雨完全是多此一舉,佛祖盡是在幹些無聊的事,還不如直接把經文給我了事。西遊記裡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不多說了,總之隨著年紀變大對西遊記的興趣也就越來越小。

      喜歡三國,對三華人物之諳熟猶勝於水滸。說來好玩,一班同學沒誰喜歡那個動不動就掉眼淚來“將將”的大耳賊,現在想來他的領導藝術其實也蠻高明,只是少年那時羨慕的是過五關斬六將千里不留行於千萬騎中取上將首級如探蘘取物的英雄氣概。說英雄誰是英雄?“英雄”從來只是頭上的一圈光環,簡單說,你至少要因某件事在他人眼裡算得上轟轟烈烈。喜歡三國,最喜其中謀略。謀略,人之謀略,審天時度地利用之,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若人和。但也一直有個疑惑,劉備創業之初可謂人才濟濟,終賺得三分天下居其一,為何後來落得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蜀中真無英材乎?此乃誰之過?

      三

      坦率說,初中看的最多的是武俠小說。說來慚愧,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包括現在正紅火的黃易,此五人小說我全部看過,一篇也沒拉下。金庸,武俠大家,文字恣洋浩蕩,儘可滿足孩子時的夢想;梁羽生,工匠而已,會告訴你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會生孩子;古龍,天縱英材,但滿紙都是酒味與隨意。若能拿出點時間把過去的東西改改,應是可以的;溫瑞安,一個寫詩的人寫了武俠,你說會有什麼結果?黃易,可以比金庸更大寫的人物。真不知這腦袋是誰生的?文字還應該更精煉點。

      記得當時有個同學從廣東回來帶來一整套我們這小縣城還未有過的金庸全集。得了,全班男生一起狠拍他馬屁,方法五花八門,甚至有位同學拿起從小積攢的一大疊香菸紙盒來予以交換先睹為快的權利。我那時成績好,便許諾他的作業我全承包了,如是,他方才答應給我看,但次日必須歸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鴦,金庸全集有多少字,我不知道。下午放學接過書,心就跳得歷害,沒回家,去了爸爸的單位,我知道那有間廁所,裡面的燈徹夜不眠。把書包放在地上坐著,靠著牆,就著暈黃燈光,然後小心翼翼地把書開啟,書不能弄髒,弄髒了就得賠,這是他再三叮囑過的話,那套書的價錢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無異於一個天文數字。就這麼一直看著,看著,……在合上最後一頁揉揉發澀的眼睛,不經意抬起頭時,這才忽然發現天色已經發白。

      我竟然就那樣坐了整整一個晚上!

      慌了神,長那麼大,還從未徹夜未歸過,爸媽一定急壞了。腰痠背痛腿抽筋,好半天,從地上站起身,把腦袋放在水籠頭下衝了會,人這才從恍恍惚惚迷糊中清醒過來點。趕到那同學家,先把書還了,同學說,你父母來找過你。心就更慌了,走在回家路上,就想如何解釋,說真話還是說假話?真話意味著捱打,假話意味著需要無數個假話來圓謊最終還有可能是紙包不住火,思前想後到家門口仍沒得出個之所以然。不過最後一見爸媽鐵青著的臉,也就老老實實跪下,交待。我父母一直篤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名字中又有個“孝”字,所以在棍棒底下長大也就理所當然。奇怪的是我卻從未因此恨過父母,也許那時我就能明白,是我不對,讓他們擔驚受怕,他們是為我好的道理吧。

      那時的我一直在想,挨一頓打,換來這麼幾本書看,還是值得,所以也就不覺得很痛了。

      四

      從小就是個書蟲,看見喜歡的書就再也捨不得放下,開啟來徑顧著去看,恨不得能一頭鑽進去,此刻就算旁邊有人大喊殺人放火,也渾然不覺,為此卻是吃夠了苦頭。

      家裡窮,媽是工人,爸是小職員,書是捨不得買的,他們也沒有時間或說興趣去看書。生活總是很容易讓人粗糙,不再思考。要想看書,就得去借,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來的書還得趕快去看,別人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誰曉得他自己什麼時候要?再說,趕快看完就不易弄壞弄髒,這樣也方便下次開口再借。對於借書,那時的我可說得上是有了一整套心得,再加上還書時,總會去想些不用花錢的法子來感謝對方,所以借書於我倒有點若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順當的日子不會太久。某次上門副課時,對老師講的那些廢話空話大話實在是聽膩了,就開啟本借來的閒書,那裡才是我所渴望的世界,很快,我就入了迷,又哪能看見身邊的同學在一個勁地使眼色?後來才知道那位老師算是給足我臺階下,在講臺上足足說了三次,看閒書的同學把書收起來,可我硬是一句也沒聽見。老師發怒了,他也是人,衝下講臺,拎起我的衣領,奪過書,用力撕成兩截,滿口唾沫星子毫不留情地濺到我臉上。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哪受得了這個?血往上衝,拉著老師的衣服用力一扯,得了,老師與俺赤膊上陣。當時我是哭得一踏糊塗,心痛書啊,嘴裡一個勁直嚷,賠我書來,老師楞被我哭傻了眼。說起來,他真是個好老師,後來還真掏錢賠了。我在學校出名了,落了個記大過處分不說,也就沒有老師再敢管我,這對我以後不能不說是個悲哀。

      還有件值得一說的糗事。有次,拿著書,邊走邊看,忽然一腳踏空從樓板下直滾下來,腦袋不停往地上敲著,好象是要比比誰更堅硬。那是放晚自習後,人都走了,我躺在水泥地上暈迷了一個多時辰,最後才被冷風吹醒。也算是命大,當時就覺得天與地都在搖搖晃晃中,好不容易站起身,沒走兩步,又趴地上了。不過有個念頭倒一直是蠻清晰的,我是不是就要死了?死就是這樣?

      萬幸的是腦袋上沒出血,暈暈沉沉跌跌撞撞回到家,躺在床上,咬著牙,睡了一晚,竟然也就這樣過來了。

      五

      我沒讀高中,以全班第一的考分進入某中專學校,除了想早點參加工作減輕家裡負擔,私下底也想能自己有點錢可以去買些喜歡的書,而且聽人說中專那種學校就有圖書館。學校果然不錯,每個月都會發幾十元助學金,更重要的是,我頭一次見到那麼多允許我自由借閱的書,滿滿一大屋呵,雖然談不上整潔漂亮乾淨,但絕不會讓你生出在書店時那種誠惶誠恐的感覺。我就象個驕傲的帝王巡視著自己的臣民。

      書是憑學生證借閱,每個學生證最多可同時借閱三本。但這難不到我,這世上不喜歡看書的人多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這無可非議。我向同學借來學生證每次都抱回一大摞,然後開始瘋狂地閱讀。也只能是用瘋狂這個詞來形容。沒有誰指導我,應該看什麼,不應該看什麼,又如何循序漸進。一塊乾枯的海綿被扔入水中,不管這水是清還是濁,它都是在迅速吸水膨脹中。我也理所當然成了根人云我雲偏又還自以為了不起的牆頭草。今天看孔老二,今天就覺得中庸二字實是人生真義;明天看薩特又覺得存在就是合理的,這話千真萬確……。

      學會帶著自己的腦袋去看書,這還得感謝一個人。某次學校搞辯論賽,我參加了,唾沫橫飛引經據典洋洋自得不可一世,誰也說不過我,我總能找來反駁他們所謂的名人名言。大夥全沉默下來,一個女同學最後低聲嘟嚨了聲,“全是別人說的,你自己在哪裡?”聲音很輕,卻如黃鐘大呂,醍醐灌頂,我在哪裡?我是誰?

      我仍是那次辯論賽冠軍,可沒去領獎,因為我不配。不可否認,我們所思考的無不都是前人所思考過的,但我是這世上唯一的,我就應該有著真正屬於自己的思考。

      六

      中專四年,讀過的書車載斗量。到了三年級,心生一念,一個人讀書卻也乏味,何不組織個讀書會,大夥兒一起交換下看法?

      年青人說做就做,把這意思向幾個同道之人一說,瞌睡時遇上枕頭自然一拍就合。挑了某週末晚上,在黑板上洋洋灑灑寫上三個大字,OK,讀書會正式成立。

      沒有什麼具體章程,更沒有什麼規章制度,想來就來,想去就去,所謂魏晉風骨名士風度。

      每次就討論一本書,不是子學經集那類高深莫測的東西,什麼書在校園裡流行,就說什麼書,這自然是少不了金庸與瓊瑤。你說好,我說不好;好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一時間你來我往唇槍舌劍煞是好玩。男生聲音大,說不過,就把聲音提高來,似乎聲音大拳頭大道理也就大;女生聲音小,說不過,就咭咭地笑,回眸一笑百媚生,男生最後還得趕過去向她們磕頭認錯。英雄難過美人關,金庸大俠還得向瓊瑤美眉投降。

      說,大家都在忙著說,到後頭,自己說了些什麼怕多也是不曉得。讀書會開始還象模象樣,到最後也漸門庭冷清人丁稀落。唯一可值得欣慰的是,因此事免不了眉來眼去,反倒是成就了幾對有情人,我也算是做了回月下老人,積點陰德吧。只不知當畢業分配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時,他們是怨我還仍然是謝我?那真只有天知道。

      七

      畢業分配回到家鄉,在個不足百人的小廠呆了半年,每月領著近三百大洋,雖說餓不死,但總覺得人不是這麼個活法,一咬牙,遞上停薪留職報告,出門開始飄蕩。那年我十八歲,書離我越來越遠。

      最早找著的活是為某公司當個送貨員,薪水也是三百來塊,沒有地方住,就睡在倉庫的水泥地板上,每天送完貨後回來骨頭就象散了架,什麼也不想幹哪兒也不想去,呆呆地望著雪白的天花板,能陪伴我的也只有它了。

      我得感謝老天賜予我的記憶力。那大半年,我沒翻過一頁書,但奇怪的是,不管多麼疲倦,從小就讀得爛熟的唐詩宋詞等等總會自動在腦海裡一頁頁慢慢翻開,總有個聲音在腦海裡抑揚頓挫。漸漸地,我開始懂得了他們是在說些什麼,不再僅僅只是文字,在文字的背後,生命或喜或悲或拈花不語。今日見Sunny,兇猛不可擋。如雷擊天堂,霹靂震空響。長江水太長,疾風撲莽蒼。歌者引吭唱,潸然淚兩行。

      我想,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讀的是無字之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是RNG厲害,還是IG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