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帥看戲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諸葛亮跟隨劉備當然很值了,讓諸葛亮治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正如諸葛亮回絕孫權的,“能賢亮而不能盡亮”。不管諸葛亮是依附曹操,還是依附孫權,他們或許都能夠以“賢人”的身份對待諸葛亮,但都不會像劉備這樣給諸葛亮提供如此廣闊的空間,讓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
從地位上來說,諸葛亮從剛加入劉備集團開始,劉備就給予了他極高的地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給予了極大的尊重。而反觀,當時曹操徵召司馬懿時,“若覆盤桓,便收之”。之後,便一直作為蜀漢集團的二號人物對待,劉備在外出徵,諸葛亮留守治理國政。特別是到了劉備去世時,向劉備託付後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讓後主對對待諸葛亮,就像對待父親一樣。從白帝城託孤,到諸葛亮去世,雖然諸葛亮對蜀漢忠心不二,但諸葛亮始終執政蜀國軍政大權,是蜀漢的無冕之王。這也是不爭的實事。而且不管劉備,還是劉禪,都對諸葛亮毫無猜忌,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從權勢上來說,諸葛亮出山後,劉備集團一直是把諸葛亮的隆中對作為戰略思想,雖然後來因為關羽失荊州,導致“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規劃破滅。到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執掌蜀漢軍政大權,“事無鉅細,亮皆專之”。“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可見在諸葛亮治理下,蜀國內部樹立法度、整治軍旅、鼓勵生產,充分展現諸葛亮治理才能;在軍事上,六出祁山,展現其軍事才能。也只有在劉備集團,諸葛亮才能如此盡情施展才華。同一時期,不管是曹丕、曹睿的輔政大臣,還是東吳方面的輔政大臣,除了受皇帝制約,更經常經歷殘酷的政治鬥爭。比如,司馬懿殺曹爽,孫峻殺諸葛恪,連自保都成問題,更何況拿出更大精力,做一翻事業,可以說,諸葛亮之所以能夠成為千古名相,與劉備知遇之恩和毫無保留的信任是分不開的。
從後世的影響說,諸葛亮在蜀國上下贏得了極大的尊重,深受華人愛戴。諸葛亮剛去世,各地就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紀念。同時,魏國、吳國也對諸葛亮給予了高度評價。比如孫權,評價諸葛亮“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魏國鍾會帶兵滅蜀,親自去祭祀諸葛亮廟,並命令不得在諸葛亮廟左右砍柴。可以,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忠君報國精神,得到了人們的廣泛尊敬。
諸葛亮跟隨劉備,不僅得到了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廣闊舞臺,古語講"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為不朽。”諸葛亮可以說三者皆有。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他跟隨劉備已經非常值了。
-
3 # 阿呆夢話
諸葛亮跟隨劉備值不值?
阿呆認為,沒有劉備這個平臺,諸葛亮也許一輩子都在“躬耕隴畝”呢。
首先,諸葛亮是有抱負的。“自比管仲樂毅”,說明他是想成為管仲樂毅那樣,輔助民君,成就霸業的。所以他飽讀詩書,研習兵法。
其次,諸葛亮是渴望有個好平臺的。所以他攀附荊州的名門望族,娶黃承彥的醜女為妻。為自己的發達鋪路。還有,他結交徐庶、龐士元、水鏡先生等,相互吹捧。編民謠、兒歌,為自己宣傳。如同現在的僱傭水軍炒作一樣。
第三,諸葛亮是失落的。28歲了,卻沒能得到那些諸侯的青睞。連他老婆的姨夫劉表,都沒為他提供平臺。更別說曹操、孫權、袁紹、張繡、劉璋、張魯等。他已經等不及了。
第四,錯過劉備,他也許就錯過了一生。所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只是劉表手下的一隻看門狗,弱小的沒法再弱小了。但是,劉備的禮賢下士,給足了諸葛亮面子。還有,劉備的雄心壯志,同諸葛亮吻合。再者說,劉備也曾經是鬥呂布、抗曹操的英豪,有潛質的。
第五,曹操、孫權等人,手下兵多將廣,謀士如雲。而且,多是名門士族。都是飽漢。只有劉備是個餓漢。CEO職位空缺。
諸葛亮跟隨了劉備,出任了劉備的CEO,得到了劉備的信任,幾乎是言聽計從。共同制定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並得到實施。
劉備集團,從新野潰敗,到寄居江夏,到聯吳抗操,到奪南郡佔長沙,最後擁有半個荊州,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
到後來,取西川、奪漢中,成就了劉備集團三分天下的霸業,成就了蜀漢。
諸葛亮功不可沒,成了聞名天下的軍師丞相。
諸葛亮也成了劉備去世後的託孤大臣,最終獨攬蜀漢軍政大權。平叛南中,五次北伐……終究成了聞名中外,千古流芳的智慧化身。
總之,如果諸葛亮沒有追隨劉備,也許頂你算一個“鄉野民士”。諸葛亮的選擇是對的。曹操、孫權你對他是不屑一顧的,成就不了他的抱負。
-
4 # 生活問道
自古有句話:“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諸葛亮一身的治國安邦的本事,自然不會甘心真的做一條臥龍-------真要是這樣,那就是一條小蛇了。
曹操在初平四年(公元194年)攻打的徐州,一路征討,諸葛亮的家鄉琅琊首當其衝。在曹操第二次攻打徐州時,琅琊最終沒能逃過戰火劫難。公元195年諸葛亮隨家人逃到荊州,投奔他叔父的好友劉表,那一年,諸葛亮14歲。
14歲的年齡即使在那個年代也還是個少年,但是諸葛亮卻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老成。很小的年紀就娶了有才但是容貌醜陋的黃氏為妻,更主要的是,他的岳母可是劉表的後妻的親姐妹。諸葛亮無疑是攀上了富貴榮華,如果諸葛亮願意的話,應該不難在劉表手下謀的一官半職。以他的身份,很容易就能進入蔡氏集團的核心。
但是諸葛亮寧願選擇隱居,以臥龍的心態隱居,透過好朋友舒展自己的報復,並且等待著自己心儀的明主到來。
當時天下的諸侯可供諸葛亮選擇的已經沒幾個人了。
首先是曹操,但是曹操的暴虐已經在14歲時已經深深印在諸葛亮心裡,而且,以諸葛亮的眼光,曹操的德行是不符合他的標準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諸葛亮早早就將曹操拍死在沙灘上了。而且,當時曹操手下能人輩出,荀彧、荀攸、程昱、毛玠、賈詡,還有一個世間鬼才郭嘉存在,曹操大勢已成,哪裡有諸葛亮施展才華的空間呢?
其次是孫策/孫權,孫氏集團兩世三代的領主,已經在東吳形成固化的統治階層,幾大氏族牢牢把控住東吳政局。諸葛亮後來舌戰群儒雖說是政治上的分歧,但是也不難看出江東氏族的排外。即使開明如魯肅,在周瑜想要收服諸葛亮時也是持反對意見的。而諸葛亮的哥哥不可謂沒有真材實學,卻在東吳幾乎毫無建樹應該能說明一切。
西川的劉璋,西川做為諸葛亮計劃內用兵存富之地,劉璋的為人諸葛亮自然早早了解清楚。雖為當代儒士,但是在西川的治理的闇弱平庸,其地都將歸另主,又怎麼會吸引諸葛亮效力?
漢中張魯就更別提了,貪心惡毒,不尊世理,推崇教化,棄漢擁曹,完全是與諸葛亮背道而馳。
還有就是諸葛亮居住地的劉表,外戚奪權,昏庸無能,胸無大志,守要地而無作為,早早就是諸葛亮計劃內的囊中之物,更不會認這樣的人為明主。
那最後還只剩劉備。
劉備雖然一文不名,但卻已是名噪天下,是被曹操列為舉世兩大英雄之一,另一個是曹操自己。
劉備以匡扶漢室,剷除奸佞之名伐董卓,以尊崇道義,薄弱之力救徐州,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態度為了自己的理想孤傲的與天下為敵。這樣的人,才是諸葛亮心目中的明主。
諸葛亮早就知道劉備到了荊州,但是浪費了六年時間沒有和劉備見面。在這六年時間裡,諸葛亮已經為劉備準備好了《隆中對》。
這兩人的遇見便是一生。諸葛亮給自己的宿命就是劉備,他別無選擇,也不做其他選擇。
-
5 # 上善若水36526
諸葛亮,幼承家學,機智聰慧,師事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等。與徐庶、龐統、崔州平等為友。
諸葛亮,本屬一介布衣,躬耕於南陽,受先主三顧之恩而入世,以堪稱精典的《隆中對》為戰略指導思想,出山輔助漢室後裔劉備。
自赤壁之戰諸葛亮成功遊說東吳結盟開始,劉備從一無所有,到“跨有荊、益”二州,直至漢中稱王、成都稱帝。其間,諸葛亮居功至偉!
胸懷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為什麼跟隨了毫無根基的窮老闆?劉備有什麼可以給他的福利?其時,人稱大漢皇叔的劉備的確是有如“喪家之犬”,當真是一無所有!
仁德之名滿天下的劉玄德,靠什麼可以招募眾多志士跟隨?靠畫餅——中興漢室!
漢室江山四百餘年,自董卓霍亂伊始,各地諸侯打著勤王之旗,爭權奪利,搶佔地盤。唯獨這個劉備,一介白丁,卻打著“中興漢室”的旗幟,替漢家天下討伐賊人。
國運衰微,“志士”胸懷滿腔熱血,誓要重振漢室雄風,這樣的人,在後漢不在少數。比如,伏完、孔融、楊彪、王允、荀彧等人,對漢室始終還是抱有希望的。
諸葛亮,自稱世受漢恩,以效忠漢室為己任,其忠漢之心,不亞於劉備等人。劉備舉旗討伐國賊,正合諸葛亮的志向。
所謂“三顧茅廬”,並非其他原因,而是諸葛亮為了贏得劉備的信任,“充分準備”去了。準備什麼?準備西川五十四郡詳圖!“隆中對”只是紙上談兵,有了地圖,什麼都可以說得明明白白的了。
有了戰略方針的劉備,一路高歌,佔荊州、取川蜀、奪漢中,成王霸基業,鼎足進位。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知遇之恩,為中興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為劉漢天下中興大業,諸葛亮殫精竭慮,欲建千秋大業,然壯志未酬身先死,五丈原回天乏術,一代智賢抱憾而終!
值嗎?值!絕對值!!!
達治而知變的千古奇才,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
後世人敬諸葛孔明忠義智絕,尊其為仁德廉潔的千古賢相,美名四海傳揚,在民間有如神一般的存在,這些,值嗎?
值!絕對值!
-
6 # 鴻哥iouyh福小鋪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夠了,不管是什麼演義派還是史實派,誰能否認這首杜甫的《八陣圖》詩是假的。
古人的壽命不如現代人長壽,且在政治上很難有大展宏圖的空間,因為在皇權專制的制度下,百姓只是草民,籍籍無名的草民,甚至是連姓名都不可能留下的一介匹夫,能被列入數字計算的也算雁過留名啦,但還是一大堆的草民幾乎連被列入數字的可能都沒有。
他(她)們平平凡凡的來,默默無聲的離開,純粹只是活過而已。
太平都是如此,更何況是戰爭頻繁的亂世。
諸葛亮一家也受到東漢亂世波及而遷徙動盪,落戶荊州野外過著村野匹夫的日子。
這不是詩意的田園生活,而是艱困的農村生活,不值得嚮往。
很多有抱負的人,有抱負的古人,除了當皇帝以外,最大的渴望便是青史留名。
哪怕是曹操,他也曾經說過:即便不能流芳百世,也無懼遺臭萬年。
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名。
如果不是為了名,何必假惺惺的搞禪讓,直接刀子架在脖子上逼著退讓即可。
劉備給了諸葛亮一個機會,不僅將他從艱困的鄉野生活解脫出來,還給予了施展抱負,留名青史的機會。
所以,我的答案當然是值得啊。
價值不僅僅是結果,很多價值都會在過程的選擇中體現,選擇惡就體現惡名價值,選擇善就體現美名價值。
眼一閉,腿一蹬,啥都不能帶走,留下的金山銀山也是別人的,只有名聲會被傳頌。
想想看,一個人被視為精神楷模,豈不是所有後人都會朝著這位理想人物境界刻苦努力,這個人是不是就永垂不朽,而且是一股不死的精神。
逝去的僅僅是肉身,但精神永存,這不是很好嘛,實現了長生不死的目標。
這便是名望和業績的價值。
而展現價值是需要舞臺的,劉備給了諸葛亮足夠充分的舞臺,大概這個舞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舞臺。
掌兵權不被猜疑,壓幼主而不被猜疑,如此時空,我只能說諸葛亮算是賺到了。
只要看看後邊的那幾位類似諸葛亮的傢伙,包括張良,應該全都羨慕嫉妒恨的望著諸葛亮。
-
7 # 農夫說歷史
諸葛亮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一生,一介布衣,在草廬內分析天下事,三顧茅廬的劉玄德劉備,至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謀士,諸葛亮也是投桃報李,屢屢獻得妙計,楞是從諸多的軍閥割據勢力中,打下一片江山,北伐屢屢勢利後,病死在了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麼這麼賣力的諸葛亮,跟隨劉備到底值不值?
首先,看看劉備的其他對手。公孫瓚,張魯,劉表,劉璋,曹操,袁紹,袁術等等,這些諸侯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原來朝廷對其祖上餘蔭形成的,如袁術,袁紹之流,這類諸侯是典型的自我感覺好到爆表,覺得自己根紅苗正,人力財力甚至是自己的名聲都要比其他人高上一截;二是朝廷獲封的守成派,典型的就是劉表,劉璋,他們沒有外擴的霸主野心,有的就是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三是後起之秀,如曹操,東吳的孫家,其自身綜合能力都是比較好的;問題來了,諸葛亮都沒有選擇這三種,原因是第一種人家看不上,第二種是庸主才能發揮不大,第三種看似不錯,但是他們陣營中的謀士都是一大批,他們能對自己的計策言聽計從,毫無保留額信任?就這點而言,劉備顯然是符合的,剛開始創業嘛!
其次,理想信念一致。在草廬內劉備與諸葛亮相見恨晚,從天下大勢到打算創業的步驟,諸葛亮娓娓道來,聽得劉備是熱血沸騰,彷彿已經已經光復了漢室,其實曹操也曾經三顧茅廬請過諸葛亮,最後選擇劉備可不僅僅是劉備的禮賢下士,曹操雖然風頭正勁,但是如果輔佐曹操成就霸業,天下姓不姓劉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雖然劉備在西蜀也稱帝,但是支撐他屢屢北伐的動力,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信念。
最後,不可能變為可能。這點很好理解,就是他把諸侯都不待見(曹操除外)的劉備,從劉關張三兄弟發展到西蜀的建立,赤壁戰曹操,巧借荊州城等等,無一不在彰顯自己的才能,是劉備給了他這個機會,其他勢力的謀士也是多如牛毛,可是如諸葛亮閃閃發亮般的,確實不多。最後劉備更是託孤於諸葛亮,丞相的身份加上繼任者劉禪對他相父的稱呼,諸葛亮豈有不給老劉家努力幹,拼命乾的道理?所以諸葛亮跟隨劉備絕對值了。
回覆列表
公元208年春,諸葛亮在劉備的邀請下出山追隨劉備,就此成就了一番事業。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正當青春的諸葛亮,在此時代的選擇還是有很多的,畢竟即便不跟隨劉備,沒有遇到明主,諸葛亮也可以一生閒雲野鶴,終老於南陽。而對諸葛亮來說,這樣的結局或許也不違背諸葛亮的心願,但對於諸葛亮這樣的人才而言,這無異於是命運的悲哀。那諸葛亮當時出山追隨諸葛亮到底值不值呢?
如果當時諸葛亮沒有追隨劉備,他還能在劉表麾下為官,畢竟以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在荊州的背景勢力來說,諸葛亮要在荊州任職並不是什麼難事,不過當時劉表已經沒有了爭霸天下之心。即便諸葛亮在荊州輔佐劉表,他也會像劉備一樣被劉表奉為上賓,並就此成為一個花瓶一般的人物。畢竟劉表僅是守成之人,諸葛亮空有抱負與才能,卻難以在劉表的麾下施展開來,其最終的命運也不過是在歷史上留下一兩句話。
而如果諸葛亮追隨曹操,以諸葛亮的才能,定然能為曹操征伐四方,不過由於當時曹操已經在北方穩定下來,其麾下的謀士荀彧、程昱等人的貢獻遠勝於諸葛亮,在這樣情況下,即便諸葛亮身上的能力有所發揮,能讓他的地位堪比郭嘉等人,但諸葛亮的心中也不會快樂。畢竟諸葛亮沒辦法面對曹操冷酷的屠城,也沒辦法面對他年少時自比管仲樂毅的誓言,雖然諸葛亮追隨曹操的成就,可能要比追隨劉備來的高,但對於諸葛亮來說,這將會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汙點。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不會就此投奔曹操。
而自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後,就好比蛟龍入大海,鳳凰還青天。在此之後,劉備如魚得水,對諸葛亮信任有加,甚至於在他彌留之際,還將整個蜀漢與劉禪都交到了諸葛亮手中,如此做法,從古至今都是少有的。如果說諸葛亮此生有所追求,那追隨這位一生都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劉備,就是諸葛亮此生的追求。如果不是追隨劉備,諸葛亮又能找誰去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與夢想呢?
筆者認為,雖然諸葛亮在當時有很多其他的選擇,而且看起來,當時出山輔佐劉備也並不是一個最英明的決定,但事實上,只有劉備才能讓諸葛亮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與抱負,如果沒有劉備的成全,如何有諸葛亮光耀古今的存在,如此來看,沒有劉備,也就沒有後來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