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願君多晴天
-
2 # 似水流年12
當仁義道德是講給別人聽,要求別人去做的時候,當然就是吃人的。
所謂的仁義禮智信無非就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一塊遮羞布,這套學說是講給被統治者聽的,要求老百姓遵守的清規戒律。
至於統治者自己適用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他們自己可以目無尊長,骨肉相殘,三妻四妾,花天酒地。
甚至就是在一個家庭裡,孩子也要受到父母的壓迫,沒有自己的地位,一切要按父母的意思來,不能越雷池半步。這些腐朽落後的吃人的思想,在今天的社會中仍然存在,日益增多的抑鬱症,不時出現的自殺時間,正在提醒我們歷史仍然在重演。
就像狂人日記中的哥哥,父母,趙貴翁一樣,他們一個個道貌岸然,似乎是為了狂人好,但其實都是迫害狂人,要清除狂人這樣不遵守封建道德秩序的人。
從紅樓夢中也可以看到這種仁義禮智信的罪惡和虛偽,而某些現代人卻開始對這種已經被歷史埋葬的腐朽發爛的思想開始大唱讚歌,並不惜利用一切機會讓其借屍還魂,以便讓他們那些封建的高階大人們,那些具有封建士大夫靈魂的人重回統治地位,讓被統治者和世間萬物都成為他們能夠隨意控制盤中餐。
而我們很多普通人對此麻木不仁,跟個阿Q式地助紂為虐,當奴隸主的幫兇,好讓奴隸主更好地剝削自己。
-
3 # 蘭色天空64610511
《狂人日記》是對滿清統治者266年武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文有“文字獄”之血腥而殘酷的統治最血淋淋的控訴。
-
4 # 碧伶居士
別搞錯了,魯迅筆下那個“吃人”的是道貌岸然的“偽道學”,而不是仁義道德,魯迅到什麼時候也不會反對仁義道德。
-
5 # 南村群童701
在朗月、晴空之下,再亮眼的閃電,我們都看不見。但在沉沉的黑幕下,每一個閃電我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魯迅《狂人日記》即為中國最黑暗時,劃過夜幕的閃電。那份震憾,那份震驚,那份耀眼,我輩絕難感受。不過,讓我不解的是,這樣的文章,在那個時代為什麼能出籠?“北大、蔡元培、《新青年》、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這些詞得全部拿來聯絡起來看。
-
6 # TonyDeng
客觀評價這篇文章,就是一篇醫學本質的現象寫實,一個典型精神病患者(被迫害妄想狂)的主觀視覺。魯迅是學醫出身的,日本對這方面的醫療經驗相當豐富,從案例描述上,這篇文章的確非常細緻和精確。然而魯迅本人和大多數讀者都把這篇文章視為社會學作品,用以打擊中國歷史,所謂揭示“民族劣根性”,是劍走偏鋒,棍打一船人,是其性格偏執之故。魯迅晚期,思想變化,不再把批判矛頭指向全體中國人和整個歷史,專門針對反動知識文人,文章色彩逐漸呈現光明,不再如前期文章那般灰暗壓抑。不過現實是,大多數最津津樂道的魯迅作品和言論,是他早期的那些。
-
7 # 郭維宗
封建君主的仁義道德是吃人不見血,吃肉不吐骨的魔鬼。滿嘴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自欺欺人,掩耳盜鈴,色厲內荏。
-
8 # 嚮往徐霞客
我們談論和評價魯迅的《狂人日記》必須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狂人日記》發表於清未民國初年,據史料記載:當時的貧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出現過挖出人心下酒,和人肉苞子現象。因此,離開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談論魯迅的《狂人日記》,就容易出現偏差。因此,後人要學習歷史,學好歷史,就要做到全面,準確,客觀,才能更好地掌握社會發展的今天和明天……
-
9 # 花委員
此仁義道德非彼仁義道德,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很多人生觀,為人處世,如何施政等等,只不過後來被漢朝董仲舒改成了三綱五常,此後的儒家思想都是為政治服務的,由此衍生出來的仁義道德也都是為了統治的需要!因為受到幾千年來仁義道德的影響,華人有當順民的思想,喜歡忍讓服從,奴役麻木,所以魯迅才把這個社會看成是吃人的社會,它吃了人的思想,也吃了很多人的生命,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很多人在這個社會如同行屍走肉,魯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
10 # 漫漫目975
今天傳統道德被摧毀,沒有了“吃人”的傳統道德的約束,害人“毒奶粉”大行其道。孩子是被“吃人”的傳統道德“毒害”,還是被毒奶粉毒害?我們今天仍然要學著革命先驅那樣高喊:
“救救孩子!”
-
11 # 古河洋橋
魯迅曾經評價過自己的文章:只有經歷過社會生活的人,才能看懂自己的文章。我們知道,古代聖賢,為了讓人與人相親相愛,和諧共處,制定了仁義道德,可是,我們知道,規章禮儀約束不了人的野心慾望,所以,古代,才會王朝更替頻繁,人與人之間自相殘殺,甚至會人吃人!會到主題,魯迅抨擊儒家文化,是因為看到書本上和社會現實的殘酷差距,在現實生活中人,特別是讀書人,雖然滿口仁義道德,卻是一肚子男盜女娼;表面上很清高脫俗,背地裡卻蠅營狗苟,所以,魯迅憤怒的吶喊:仁義道德是人吃人!說句題外話,毛主席從來就不相信儒家思想,他曾經說過,列朝列代,都是用法家思想,不過都是外表塗了一層儒家思想,外儒內法!
-
12 # 樊子楊
魯迅的警醒永遠不晚,但《狂人日記》只屬於那個年代
仁義道德本沒有錯,但封建社會利用了這樣的概念去控制大眾的思想,用來要求別人,說成是“吃人”不為過,用來要求自己,那麼仁義道德就是好東西,這個大家要分清。
我從另一個角度說,魯迅的思想在當代是否仍有作用?答案當然是有的。那麼當代還會產生魯迅這樣的文學家嗎?答案是否定的。時代不一樣,在那時國運衰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魯迅學醫遠走日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更被國與國的比較所刺激,才棄醫從文,奮筆疾書來批判當時的管理者與華人的迂腐。
仁義道德在那個年代,被用來要求他人執行,當然是“吃人”。國民愚鈍不思進取,沒有大志,小志都不敢聲張,仁義道德就變得束縛手腳。反對就辱沒了“大家”思想,“新潮”就違背了祖宗道德,“革新”就破壞了門規族矩,吃不吃人,如果沒有新青年的革命與奮進,也許這些靈魂就都被吃的一乾二淨。
《狂人日記》批判的是什麼,是仁義道德嗎?並不是,它批判的是用仁義道德做工具的管理者,用仁義道德做要求的世外人,用仁義道德麻痺自己的部分華人!仁義道德只是一種文化的定義,盜亦有道,很多犯罪分子也跟你講仁義道德,那是仁義道德的錯嗎?
如今這個時代,能成為魯迅的不會再有,魯迅是唯一的,哪怕“方方”們自詡自己要做“新魯迅”,都會是個偽命題,因為時事造人,他們只能是他們自己。
仁義道德在和平年代,更多的是一種良好的道德約束,把它用來要求自己,先做人,後做事,是人的立世之本,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也會用類似的標準,我們為什麼要反對呢?
當然,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還是要受到社會的譴責,甚至封殺,這些人也不在少數,那麼魯迅的批判依然就有現實意義,他的《狂人日記》給你我警醒,才是理解這部作品的出發點。
說實話,仁義道德吃不吃人,就看你自己有沒有仁義道德......
-
13 # a老L
魯迅先生寫的“狂人日記”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很高地位的。它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的小說。
小說借“狂人”之口,對封建衛道士滿口仁義道德的掩蓋下,殘酷的剝削、欺壓人民。用了一個非常合適的詞“吃人”。這篇小說是“吶喊”的前奏;也是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
這篇小說的歷史背境是在封建王朝打垮,民國政府也成立了。但魯迅先生透過這篇小說。告訴我們封建制度雖然被打倒了,但封建制度的思想流毒還在。需要揭露、批判徹底的肅清他的流毒,這論說至今還有現實意義。這也是毛主席為什麼對魯迅給予高度評價的原因。
-
14 # yesno2019
仁義、道德,在詞典中是正面意義的詞。但魯迅先生所評擊的是封建社會的在仁義道德的遮羞布下的“吃人”的腐敗黑暗的封建禮教。所謂“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娼女盜”,就是封建禮教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真實寫照。
-
15 # 狗尾草愛唱歌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新文化運動時期討伐封建禮教的戰鬥檄文。這一點,學過文學史的人都知道。問題中之所以說“客觀評價”,似乎有了另外的理解。但我認為,《狂人日記》作為現代短篇小說的開山之作,作為那個特定的時代向舊制度舊思想戰鬥的作品,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是不朽的。
傳統的封建思想統治了中國幾千年,國粹不少,糟粕也很多。社會發展到二十世紀,西方國家早已完成了文藝復興運動,思想經歷啟蒙,自有民主早已深入人心。而此時的中國,尤其是南宋理學那一套,已經成為一具僵化的死屍,束縛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所以《狂人日記》反對封建禮教,實質上就是要喚醒麻木的民眾,樹立獨立平等觀念。可以說,《狂人日記》就是沉悶黑暗的天地之間的一聲振聾發聵的“吶喊”。在藝術上,形式結構和語言的表現力都具有開創性,不再多說。
封建仁義道德中有不少是國粹,是應該繼承的,比如捨生取義,忠國孝親,與人為善等,但它的另一面卻是冷冰冰的刀子。封建社會我們沒有經歷,我們可以透過史書和一些文學作品來了解。君君臣臣三綱五常那一套,不就是吃人的仁義道德嗎?為國家民族大義,可以視死如歸,從容赴死。為某一個人,某一句話,就剝奪一個人的幸福甚至是生命,是殺人不見血呀。《儒林外史》中,女兒自殺死去了,當爹的哈哈大笑,連連叫好,認為女兒殉夫為己添了光彩,可以光耀門楣。影視中有的女人,與一隻雞在一起拜天地,雞就代表了丈夫,因為丈夫已經死了,或者就要死了。等待她的,是寂寞悽苦死寂的人生,一個女孩子鮮豔的生命就這樣枯萎了。誰之過?封建的仁義道德。
總之,我認為《狂人日記》將永遠在中國文學史上綻放光芒,它對中國文學的發展具有里程碑似的意義。而封建道德具有吃人的一面也是毋容置疑的。
-
16 # 春之戀145331640
仁義道德只是一些滿嘴高尚的一些知識分子,臉上的畫皮。他們打著仁義道德的旗號,到處畫餅,到處招搖撞騙。特別是近幾年新生的資本家,打著共同富裕的旗號,騙取老百姓的財產。這就是所謂的演繹道德。
-
17 # 阜平劉老師的百草園
如果說我們中國的歷史是一部吃人的歷史,那為何生生不息越吃越多?我們的祖先都吃人,那我們是什麼?是野獸麼?
先前把魯迅先生奉為神明,但隨著認知提升,覺得先生品格高尚,心繫祖國,但對本民族及文化看法有失偏頗。先生把阿Q當作國民性,也曾說中國自古有脊樑。
中國古人也好,近代人也好,新華人也好,都是華人,華人如何都在於領導者。
-
18 # 文城觀點
在最近熱播的《覺醒時代》中,有一個重要情節,講到了陳獨秀等《新青年》編輯高度讚揚魯迅新發表的《狂人日記》的事,引起了觀眾的高度注意。
《狂人日記》是魯迅於1918年4月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這一篇小說在新文化運動中意義十分重大,它是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這一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第四卷第5號的《新青年》月刊上,後收入《吶喊》集。
在新文化運動中,這篇小說具有多重的革新或革命意義:一是首次明確以現代白話文來寫小說,讓讀者感受到白話文小說的新穎性和非凡魅力;二是小說在《新青年》上發表,而當時的《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理論陣地,在年輕人當中具有重要的影響,魯迅的小說一刊登出來,便受到了讀者的熱情歡迎,連《新青年》主編陳獨秀和其他編委都十分讚賞,讀了該小說後非常激動,認為是反對傳統腐朽文化的極為重要的小說,是改造國民性的重要作品;三是魯迅以小說的形式非常精彩地講述了一個“狂人”所經歷的“吃人”的故事,其實,這“狂人”才是清醒的,而“吃人”的“大哥”等卻是很愚昧的、很痴狂的,是真正被“吃”掉了人的基本“精神”的人。
小說藉助於被迫害者的“狂人”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和“仁義道德”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腐朽文化的堅決反抗精神;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反思和深沉的懺悔意識。作者站在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上,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有力的鞭撻,表現出對華人,甚至是人類的前景的深沉憂憤。
在《狂人日記》中,一些描寫已經成了白話小說的經典敘述:
比如,小說寫道:
“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別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那裡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地睜著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
在這一段話中,作者闡述了十分尖銳的觀點和具有深層意義的思考: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而從字縫裡看出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這是對傳統腐朽文化和所謂的“道德仁義”的深刻揭露和有力的鞭撻。
而且,小說中“狂人”的“大哥”,這位被認為代表著管理家庭事務的受敬重的“人”,其實是最殘忍的“吃人”的典型代表之一。
小說寫道:
“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日日是兩頓飯。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曉得妹子死掉的緣故,也全在他。那時我妹子才五歲,可愛可憐的樣子,還在眼前。母親哭個不住,他卻勸母親不要哭;大約因為自己吃了,哭起來不免有點過意不去。如果還能過意不去,……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親知道沒有,我可不得而知。”
“太陽也不出”,這揭示了當時的非常黑暗,缺少是新的曙光;“門也不開”,暗示著當時閉關鎖國,不敢開放,新思想新精神如“德先生”“賽先生”還沒有能被請進來,人很愚昧;“日日是兩頓飯”,這讓人感到當時社會的貧窮、落後、毫無生機,社會生活沒有任何新的氣息。
小說寫道: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魯迅悟到:“狂人”或許也無意中參與了吃人,吃了他的“妹子”,四千年來,一直沒有能覺醒,現在有些明白,但卻“未見真的人”。沒有科學、民主,只有所謂的“仁義道德”,當時,吃人的事還將繼續,所以,沒有見到真正覺醒的人。
因而,魯迅在小說的最後呼籲: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那麼,傳統的“仁義道德”是不是在“吃人”呢?如何評價傳統“仁義道德”的價值呢?
其實,古人對仁義道德早有過批判,比如,韓非子寫過一篇《五蠹》,即是將“先王之德”列為是第一批評物件的。韓非指出:“其學者,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盛容服而飾辯說,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其言談者,為設詐稱,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積於私門,盡貨賂,而用重人之謁,退汗馬之勞。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yǔ)之器,聚沸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耿介之士,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在這裡,韓非指出了造成國家混亂的種種學術風氣,而列在第一位的就是那些引先王之道來宣揚仁義道德的腐朽風氣,這些衛道士們講究儀容服飾,巧言善辯,這嚴重地擾亂了法令,從而動搖君主的決心,是很大的危害。而其他派別的代表,如縱橫家們弄虛作假,招搖撞騙,漠視律法;遊俠刺客聚集黨徒,標榜氣節,以圖揚名,觸犯禁令等等,也皆是大危害。而君主如果不消除這種種危害,便沒有辦法富國強兵,國家就必然要敗亡。
當然,韓非是站在君王的立場上來看待仁義道德的,認為宣揚仁義道德將擾亂法治,不利於國家富強。這其實是強調要堅持法治,重法制而非重得志,提示不能讓“德治”來擾亂國家的管理秩序。
歷來,沒有法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韓非已經看出,若是一味地以“先王之德”來擾亂管理秩序,人們就會被欺騙,國家必然敗亡。舊的仁義道德,皆是帶著假面具在“吃人”的。
可是,儒家所倡導的仁義道德由於滿足了古代封建社會統治階層的需要,因而一直是備受統治者歡迎的。在儒家看來,仁義道德是一個國家賴以存在和得以治理的根本。因此,“德治”對於鞏固國家政權意義重大。《左傳》曰:“德,國家之基也。”《尚書》言:“德惟治,否德亂。”若沒有能以德治國,天下必亂。
儒家創始人孔子明確主張以德治國,以德育人。在他看來:“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這即是說,以行政命令來誘導百姓 ,用刑法來整齊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強剋制自己免於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恥的事情;用道德來教育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老百姓不但知廉恥,而且能人心歸服。因而,孔子認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這種仁政學說,在《禮記·大學》表現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整套“德治”理論。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仁政”學說,認為加強儒家道德觀念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這即是說,良好的道德教育能使人們心悅誠服,能治人之心,使其守秩序;而嚴厲的政治手段雖可以防亂於外,但卻達不到征服人心、使百姓衷心擁戴的效果。所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也。”(《孟子•公孫丑上》)依仗實力使人服從是壓服,只有道德感化說服,才能使百姓心悅誠服,如同七十多位弟子服 從孔子一樣。
到了程朱理學那裡,朱熹等理學家們將孔孟的“德政”理念推向了極端,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主張,將“德治”核心問題看成是能否以仁義道德來成功地教化人心,以達到消除人的欲求、慾望的目的。其實,這是一種道德異化的策略。宋明道學的後期,王陽明的“致良知”學說明確提出“破心中賊”的主張,便是宋明理學、心學“德治”論目的的直接表露。
而當宋明的理學、心學學說被統治者利用之後,統治者便並以此為鞏固政治統治的理論依據和教化手段,他們推行一整套“德治”措施,使傳統仁義道德在明清時期成了“吃人”的。旨在泯滅人的慾望,將人心異化為道德心,以培育奴性十足的守規馴服的“順民”心態。所以,“吃人”的,參與“吃人”的,甚至被“吃”了的,皆沒有能認識仁義道德的“吃人”本性,沒有能夠覺醒。
魯迅的《狂人日記》是一發人清醒的一聲“吶喊”。從這一角度看,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等覺醒者,對於傳統倫理道德的批評是非常及時的,也是非常合理的,是五四時期的理論準備,是反傳統的響亮號角。
當然,對於傳統仁義道德,不能全盤否定,對古代仁義思想和道德理念的批判必須以去其糟粕、揚其精華的態度來看待。人是不能沒有仁義道德的,倫理觀念是人區別於禽獸的主要標誌之一。
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即是說,孝不僅要子女在物質生活上贍養父母,更應在精神生活特別是倫理態度上,對父母進行尊敬和仰慕,恭而有禮;但是從物質供養去對待父母,猶如同飼養狗馬之屬,不可謂之為“孝”。
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於有“不忍人之心”,在於有仁義、孝敬之心。(參看《孟子•離婁下》)儒家以仁義道德為標準,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其目的是為了宣揚其“仁政”理念,但是,這確實也指出了仁義道德對於人的重要性。世間需要仁義,做人是要講道德的,沒有道德底線人便如禽獸一般。
關鍵在於,在倡仁義,講道德,宣傳“仁義禮智信”時,不能以道德為“天理”,更不能以道德來“滅人慾”。人之為人,生存欲求是最基本的需要,若將人的欲求和慾望的滿足都剝奪了,人便不不如禽獸,因而,情慾需要是人的基本訴求,除此之外,人還需要有個性發展的需要,需要有自由的追求,需要有民權的基本保證,需要有民主、自由方面的滿足。
魯迅正是根據人的這些要求,在反傳統的新理念上去去批判仁義道德的“吃人”本性的。
總之,仁義道德是必須提倡的,但是,不能將其視為是奴化人心的教化工具,更不能將其作為蠱惑人抵制律法的依據,不能將倫理道德政治化,將其作為統治的工具;繼承和提倡倫理道德是勸人心變善,培養人的善心,提倡善舉,讚揚做善事,而並非在於使人心奴化,因而,不能以傳統的仁義道德來培養“順民”,不能將原本追求個性自由的活生生的人,變成奴性十足的奴僕。
魯迅當年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新文化運動中,覺醒者強調“少年強則中國強”,現在,中國逐漸強大起來,依然需要民主、科學和法制,所以,提倡繼承傳統文化,倡導仁善精神,提倡發揮仁善的道德觀念,這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卻不能回到讓仁義道德“吃人”的陳舊老路上去。
-
19 # 高紅權先生
《狂人日記》是魯迅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呼籲打破傳統的藩籬,迎接新文化新時代誕生的一篇作品。
整部小說從表面上看上去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的囈語。在這個“狂人”的眼裡到處都是吃人的妖魔,到處都是可怕的陷阱。在外人看來,這就是一個可笑的瘋子。
然而在實際上,狂人卻是一個先知先覺的人,他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也想出了別人想不到思想。由於他超越了時代,所以他根本就不被周圍的人所理解,於是就被看成了瘋子。
在小說中,狂人的思想在不斷地進步,對待客觀事物的分析也越來越透徹。小說開頭時,狂人只是覺得是“趙貴翁”和“趙家的狗”與自己有仇,有仇的原因是自己踹了一腳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這裡象徵著中國傳統的舊文化)。
但是,後來狂人發現連路邊的小孩子,街邊的女人,還有很多本來是受壓迫、被凌辱的底層百姓居然都和自己有仇,都想吃掉自己。這讓狂人大惑不解——因為狂人明明是想要幫助他們的呀!
接著,狂人吃驚地發現,自己的至親骨肉,自己的大哥和家裡人居然也都想要吃掉自己,而且還編派了“瘋子”之類的名目還使得吃人的行為變得名正言順。
到最後,狂人痛苦地發現,其實自己也吃過人的!自己以前不知不覺中吃過自己的妹子。
在這裡,魯迅用象徵的手法向著讀者們指出了一個沉痛的事實:數千年傳統的中國舊文化,已經變成了一個混沌朽爛的文化醬缸,一代又一代的華人沉浸其中,渾然不覺。自己在被別人吃,同時自己也在吃人,小說中的“吃人”其實只是一種日常文化而已,大家都麻木地吃著和被吃著,昏昏然根本就不知道醬缸之外還別有新的天地。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魯迅才會發出吶喊:救救孩子!他真實的想法是徹底砸爛這口醬缸,讓未來的下一代不在醬缸中浸淫,讓一代新人成為中國的棟樑。
這便是《狂人日記》的思想內涵之所在。
-
20 # 我教歷史死得早
《狂人日記》裡說,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
這不是亂講的。舉幾個例子吧。
貞節觀能吃人。
《明史·列女傳》裡講過一對姐妹。因為發洪水,姐妹兩個抱著一根木頭在洪水裡載沉載浮。這時,上游有個男人划著小船來救他們。可惜,男人只穿了個褲頭。姐妹倆看到了男人的裸體,覺得受到莫大的侮辱。就鬆開手沉到水裡,自殺了。
除了正史,明清還有大量的地方誌,地方誌裡都有列女傳。講的都是些年輕的女人,因為死了丈夫,堅苦卓絕地守寡一生。為了表達守寡的決心,有人割頭髮明志,有人拿刀把自己毀容。
更有些女孩子,因為訂婚的丈夫死掉了,也守寡一生,甚至自殺殉節的也有。
一個個鮮活地生命,就那樣毫無生氣地度過一生。這是貞節觀的吃人。
孝道也能吃人。
郭巨埋兒,臥冰求鯉,這些故事真假先不說,大肆宣傳之下,總有人去實踐一下的。大冬天的赤身裸體躺在冰上,是會死人的。
古代醫書《本草》說,人肉能治病,所以地方誌裡還有很多割股奉親的故事。
明代《直隸安慶郡志》提到一個孝子,媽媽病了,孝子割肉給媽媽吃,病好了。過了幾天,媽媽又病了,於是又割。又過幾天,第三次犯病,就只好割他老婆的肉。第四次犯病,孝子又割了肝給媽媽,這才最終痊癒。
甚至以骨髓、腦髓為藥的記載,地方誌裡也有。
地方誌是為了宣傳,所以講得很奇幻。媽媽病好了,孝子也健康。
但是,割肉割出人命的,從常理推斷,也不少吧。
這是孝道在吃人。
所以,小說裡講,“古來時常吃人”,不是亂講的。
回覆列表
清末至民國初期,中華大地,百業凋零,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從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西方的現代思潮蜂擁而入,衝擊著5000年曆史的傳統文化。
在此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無數的先賢,都在思索: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何定位?未來的中國,何去何從?
魯迅先生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奮筆直書,創作了《狂人日記》,
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作品透過“狂人”的視角,全面否定了中國仁義道德文化。作品直言,中國的歷史是一部吃人的歷史,在自覺或是不自覺中,吃了人或是也被別的人吃掉,甚至是自噬,彼此無法逃脫。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情懷是無須質疑的,為了迅速、高效地改變中國之命運,而下的一副猛藥、重藥,此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所謂“驕枉”需“過正”。至於對傳統,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魯迅先生在之後有專門的文章,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的百年發展歷程已經證明,對歷史和傳統的完全切斷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既要繼承,又要不斷創新,才是中國的發展之路。
因此,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絕不可以孤立的拿出來理解,只有放在當時特殊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才能品味其真意,才不至於誤解先生的憂憤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