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年紅
-
2 # 一口紅1
隨著空中打擊武器的升級高炮的要地防空能力已弱化,戰略轟炸機巡航導彈只能由防空導彈防禦,包括戰鬥轟炸機的速度載彈量機動性的提高以及多批次多架次的連續攻擊大口徑高炮已無能為力,至於小口徑速射炮20公里外發現目標也只能望洋興嘆,戰役規模的防空還是中程地空導彈和近距離的防空導彈,小口徑速射炮只能是戰鬥級別的打擊力量,保護自己的陣地、指揮系統、重要橋樑道路等,屬於集團軍作戰全面火力武器配備。
-
3 # 兵工科技
防空作戰要考慮到體系層次問題,防空導彈雖然能力很強,但明顯不能涵蓋所有的作戰空域,要考慮最小射程和最小射高的問題,導彈被髮射出去之後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飛行方向和飛行姿勢,在這個過程中導彈並不能有效擊中目標,但卻一直在飛行狀態,顯然所有防空導彈的飛行包線在初始段都是有缺陷的,比如中國“紅旗”7防空導彈的最小射高為15米,紅旗9的最小射高最為500米。
而敵方一旦採用飽和攻擊,以現有防空作戰系統能力,肯定無法做到完全攔截,肯定會有“漏網之魚”。同時,現代戰鬥機都非常強調低空突防能力,此時只能依靠防空高炮作為最後防線。
防空高炮的突出優勢是射速高,如中國PGZ-09式自行高炮的單門射速為500發/分,多門齊發的話,對低空和超低空慢速目標的攔截效率還是比較高的,對於直升機、無人機和巡航導彈這樣的低空飛行目標,其作戰效率甚至還要強於近程“點式”防空導彈。同時防空高炮的費用比較低,同防空導彈配合使用,可以彌補費效比的問題。
實質上,未來末端防空作戰系統的發展趨勢是彈炮合一系統,即將高炮和防空導彈合二為一,致於一套偵查火控和指揮體系之下,火控系統根據目標遠近來選擇用防空導彈還是高炮。它的防衛手段更加全面靈活、覆蓋空域也更加寬廣,費效比也更為合理。
-
4 # 蝸牛沒腹肌
眾所周知,現代戰機的飛行高度都非常高,大多在一萬到兩萬米,而且速度也越來越快,2.5馬赫到3馬赫已經是正常操作,都知道一句歇後語叫做“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可放在現實,在高空的戰機也就是“蚊子”大小的目標,想靠著高射炮打下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到了今天,導彈已經成了戰場上司空見慣的裝備,並且根據需要還可以分為遠、中、近程導彈,那麼既然防空導彈已經有了長足發展,為何沒能替換掉高射炮,並且後者至今仍有不凡的生命力呢?
先說最淺的,技術的穩定性,儘管軍隊是最熱衷於新科技的團體,但同時也是對技術最保守的團體,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當年越南戰爭,美華人就吃了自信的大虧,以為是導彈的天下,沒有給戰鬥機安裝機炮,結果大幅度削減了F4的戰鬥力,畢竟防空炮的作用是經過漫長時間驗證出來的。即便有了新銳的防空導彈,但是高射炮這種老朋友,也是斷然不敢輕易捨棄的。
其次,防空導彈射程遠,覆蓋範圍大。但是針對突入的低空目標,由於自身運作原理的關係,還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這時候高炮就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現代的高炮早就不是那種大口徑打擊萬米高空的高射炮了,而是小口徑速射炮,主要作戰方式就是以高射速撒出一片彈幕攔截、阻礙入侵目標,或者根據火控雷達精確命中闖入者。現代高炮一大特點就是自行化,能夠伴隨機械化部隊進行防空。同時在平臺上還整合有搜尋、火控雷達,單車即擁有不俗戰力。在可見的未來,彈炮一體化是主流的發展方向,即在同一運載平臺上,既有防空導彈,又有防空高炮,做到優勢互補,強化部隊防空能力。
-
5 # 海事先鋒
高炮在近程防空領域的優勢是難以取代的。
中國的機械化自行高射炮,自帶整個系統,隨走隨打,隨時可以抗擊直升機和導彈攻擊。
有些時候,需要足夠的高炮來形成瞬間的彈幕,去攔截低空的飛行目標,比如導彈和攻擊機。現代戰爭雖然飛機飛行速度快,而且飛的高,並且擅長使用防區外打擊彈藥了,可是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不管是什麼飛機還是要飛在低空的,而且還不能飛快了,飛快了會造成投彈不準確,要知道精確打擊的鐳射制導炸彈和滑翔翼制導炸彈那也是一種炸彈,飛的太快肯定扔不準確。
西方也不例外,圖為德國裝備的自行高炮,其價格比豹式坦克還貴。
沙特不就是因為F15低空飛行被擊落了兩架嘛。伊拉克戰爭時,美軍被擊落的戰鬥機多是由伊拉克的高射炮擊落的,而不是被導彈。高射炮的彈幕效果很好,在攔截巡航導彈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俄羅斯據此開發的鎧甲S防空系統,就是利用了彈炮結合的系統,對巡航導彈的攔截機率在90%以上,一舉破解了攔截巡航導彈的難題。
而且,現代高射炮的火控裝置很好,有先進的雷達指引,具備很好的反隱身目標的能力,高炮的彈藥不會被幹擾,也不會被欺騙,不像導彈那樣容易被幹擾手段致盲,具備很好的持續射擊能力,防空導彈的密度不高,而且裝填需要時間,移動緩慢,高炮可以隨時佈置,隨軍行動,形成火力密度。
俄羅斯裝備的自行彈炮合一系統,他結合防空導彈和高射炮的優勢,作戰能力強大,伴隨坦克部隊突擊,可以有效遏制敵人空襲,尤其是直升機襲擊。
另外現在的高炮很多都搞成機動式的了,比如中國和俄羅斯就裝備了很多自行高炮,就連彈炮結合系統都是機動式的,這使得伴隨機械化部隊行進的部隊有了隨時可用的防空武器,在突擊作戰中也能伴隨行動,防止敵人的直升機攻擊,要知道直升機飛的慢,飛的低,一旦被高炮發現是很難躲過的。直升機是坦克的天敵,但是坦克叢集如果裝備了隨行的自行高炮,也就不怕直升機了。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
6 # 翠山林語
就像中興一樣,你已經是行業巨頭了,但是我停止供應晶片給你,你就是一堆廢鐵!傳統的不依賴電子科技,在特殊時期是有用的,只是威力和精度都不行
-
7 # 冰雹藍天
高炮作為一種支援保障武器,即使到了防空導彈系統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依然有其重要的存在價值。
高炮部隊是為了什麼而存在?這裡冰雹先來分析一下,從防空導彈系統出現前,高炮無疑是最重要的,但隨著防空導彈的日漸發展,單兵防空武器也不斷更新,彷彿高炮成為了一種“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很肯定,一定不是的。
今天的高炮,早已經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這個新的使命的賦予關鍵因素取決於航空武器的發展。我們知道,曾經的空中打擊力量戰鬥機從飛行高度和飛行速度來說,面對地面防空部隊可以說依然存在被攻擊的諸多因素;昔日,戰鬥機或者其他空中攻擊平臺從飛行高度和飛行的速度而言完全可以由地面防空炮火進行攻擊,這是整個科技發展時期的共性問題。
到了今天,先進的戰鬥機和其他空中打擊平臺無論從高度、速度來說對於地面高炮部隊來說都是望塵莫及的。所以,我們就說高炮的新的使命,既然無法直接打擊空中戰鬥叢集,那麼高炮部隊的作用何在呢?
第一、高炮部隊,尤其是自行高炮,可以有效支援和保護步兵叢集,包含裝甲叢集對於敵武裝直升機進行有效的防範和攻擊。
高炮分隊,伴隨步兵或者裝甲部隊一併行駛,一旦發現敵武裝直升機,就可以利用高炮部隊的防空優勢,先行對敵進行攻擊,以確保己方的安全。
第二、有效攔截敵巡航導彈的攻擊。
眾所周知,巡航導彈飛行速度較低,高度較低,但是卻成為了今天對敵攻擊的先發利器,怎樣有效的攔截巡航導彈成為了一個難題。
看似科技感十足的巡航導彈武器系統,也存在它的弊端,由於飛行高度低難以被雷達發現,而此時預先佈置好的高炮部隊就可以透過階段偵察兵的偵察,標出飛行軌跡,進而由高炮不對進行攻擊攔截,可以說非常有效。
第三、臨時性的突發任務。
高炮部隊目前的發展早已不是慢射速和低功效的,今天的高炮部隊普遍以極高射速和雷達指引的新的面貌出現,這個新的特性為部隊的野外行軍提供了臨時的堅強可靠對空警戒任務。
-
8 # 重大現場
防空導彈在現代防空作戰中的地位確實非常重要,擁有很多的優點,才逐步代替了高炮和地位,但是說高炮失去了發展的空間依然不適合。
人們只是簡單的進行了一些對比,得出高炮過時的結論,實際上高炮依然有不小的空間。目前發達國家逐步淘汰高炮,其實不是認為高炮無用,而是對防空的需求下降了,實際上許多國家依然在列裝與研究高炮,高炮的潛力依然非常最大。
現代防空導彈雖然保持相當高的命中率,但是成本也相當過高,許多國家無法承受的,只能選擇列裝高炮,以降低成本,導彈已存在的可靠性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抗干擾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會造成整個防空系統無法使用,高炮則沒有這樣的問題,在當導彈受到影響干擾不能使用時,也許只有高炮才能開火使用了。
如今伴隨著技術的發展,現代高炮也有可能再次煥發青春,尤其是在制導技術。高炮命中率低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容易受多方面的影響,炮彈飛行彈道會出現誤差,造成命中飛機的概經低,現代技術的應用可望解決問題,讓高炮的作戰效率大大上升,主要是制導炮彈技術,可以修正著的炮彈的飛行路線,從而大大提高命中率。
目前有多國已經研發出來了,高炮用的制導彈藥,大大提高了命中率,讓炮彈擁有了良好的命中率以及攔截機率,可以對抗多種目標,故而前景還是相當樂觀。
-
9 # 軍武次位面
目前,隨著各型導彈類防空武器的不斷髮展,高炮這個看似已經存在了很久的防空武器裝備似乎已經沒啥存在的必要了,但這其實是個偽命題。
首先,現在的高炮已經不在是早期的那種單純的簡單的高射炮,現在的先進高射炮不僅裝備有雷達,光電等新型探測和瞄準裝置,還裝備諸如AHEAD(集束定向預製破片彈)這樣的先進彈藥,況且還有類似先進裝填系統,先進炮管制作等先進技術的運用,使得目前各國的先進高射炮都具備精度高、毀傷能力強、射速快的優勢;其次,相比導彈而言,高炮不僅僅只是使用的成本較低,且導彈雖然射程遠、精度高,但畢竟導彈會有被各種戰機等飛行器的干擾手段所“欺騙”從而導致其失效的機率,而高炮的炮彈卻不會,另外就算是近程導彈也有最低有效的射擊距離,而在這個距離之內,導彈是無法有效“工作”的,而此時,一些先進的中小口徑高射炮就可以來填補這個射擊空白區間;最後,高射炮不僅僅侷限於可以打擊各類中低空的目標,還可以在一些情況下用來對地攻擊,以應對情況多變的不同戰場情況。
因此,綜上所述,隨著各項先進技術的不斷髮展,高炮未來不僅效能上將得到更大的提升,且還會繼續以諸如彈炮合一防空系統這樣的組合方式,與各類防空導彈一起,組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對空防禦網。
-
10 # 天眼觀世界
有款遊戲叫做《戰爭遊戲》是一款很經典的及時戰略遊戲。其中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的用途和優劣。
如果你玩過,就會發現防空時高炮和防空導彈都是必不可少的。
防空導彈一般對付遠距離高價值高速目標比較合適。比如巡航導彈,戰機等。
而高炮則對近距離中低空低速目標更為擅長。比如無人機,直升機,火箭彈等。
兩者配合可以形成遠近結合的全方位火力網。
而且在野戰中,導彈的備彈相對較少,再裝填時間也比較長。一旦在高強度戰鬥中出現真空期,沒有高炮掩護,很容易被攻擊機和直升機鑽空子。
再就是成本,高炮可比動輒幾十萬幾百萬一枚的導彈便宜多了。
回覆列表
防空導彈雖然普及,但是一枚導彈的造價很高。就拿現在最普遍最便宜的肩扛式便攜防空導彈來說,一枚的造價也頂得上一個雙三五高炮營的八九個彈藥基數。所以從經濟上的角度來說,防空導彈雖然多,但是不能代替高炮。第二就是從打擊的目標來說。防空導彈針對的是單一目標,或者是部分目標,追求的是一擊必中。而高炮主要是已形成防空彈幕,防空網為主要作戰目的。對於現在的第三代戰鬥機來說,主要是起到威懾干擾作用。第三就是作戰方式不同,防空導彈主要以陣地作戰為主。意思就是在一個固定的陣地上搜索發射,展開開機預熱等戰鬥準備時間比較長。而高炮的展開,戰鬥準備時間就比較短,比較靈活。更有甚者,我軍在高炮梯隊行軍的時候,甚至會有值班炮,炮手直接坐在炮上,隨車行軍,發現敵軍目標,立馬射擊。總的來說導彈和高炮誰也不能代替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