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菱形一角
-
2 # 洮野渡
野渡回答:古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方法主要有以下十三種方式,每一種修辭方式都有其獨特的審美韻味。下面簡要地舉例說明。
一是比喻方式。
即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為另一事物,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根據本體與喻體的不同,可細分以下四種:
(1)明喻。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2)暗喻。如“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孔雀東南飛》)。
(3)借喻。如“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李白《送友人》)。
(4)博喻。如“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二是借代方式。
即不直接寫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借與之有密切關係的另事物代替。例如,“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這裡的“紅”代指“花”,“綠”代指“葉”。又如,“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過零丁洋》),這裡的“干戈”,泛指兵器,這裡代指戰爭。
三是誇張方式。
即透過形象化的語言,把被描寫的事物加以藝術地誇大或縮小,給人以強烈的、異乎尋常的感覺,從而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四是比擬方式 。
即把人當物來寫或把物當人來寫。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使用了擬人的手法,連“廢池喬木”都在痛恨金人發動的戰爭,何況於人!
五是雙關方式。
即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藉助語音和語義的聯絡,使語句同時關涉兩種事物,達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效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劉禹錫《竹枝詞》),“晴”諧音“情”,一語雙關。
六是頂真方式。
即用前句最末的詞語作為後句的開頭,上遞下接,環環相扣。例如:“返咸陽,過宮牆;過官牆,繞同廊;繞同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監;泣寒監,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馬致遠《議宮秋》),首尾相接,句句蟬聯,淋漓盡致地抒發了離人別後的傷感淒涼之情。
七是反覆方式。
即在詩歌中重複出現某些句子,以加強語勢。如“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佔》),“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兩句間隔反覆,是曲中之眼。
八是對偶方式。
即用字數相等、結構相似、意義相對的短語或句子來表達相關或相反的意思。例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這四句是詩中的頷聯與頸聯,對偶很是工整。詩人的羈旅愁思與孤獨之感,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達到了完美結合。
九是排比方式 。
即用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以使詩歌節奏感加強,增強語勢,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如“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漢樂府《江南》), 後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鋪排渲染,捕繪出魚兒們倏忽往 來、活潑嬉戲的動態,襯托出採蓮少女的活潑可愛及愉快心情。
十是通感方式。
即指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透過變換感覺角度來描述事物性狀和情貌。例如,“綠楊煳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這一句的妙處,在於用聽覺的“鬧”來表現視覺感受,呈現出杏花盛開、春意盎然的景象。又如“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作者描寫霜林時,巧妙地把視覺的“秋葉紅”與人的感覺“醉” 溝通起來,情趣雋永,耐人尋味。
十一是層遞方式。
即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長、由低到高、由輕到重,層層遞進進行描述。例如,“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聽雨》),這首詞按照“少年、壯年、老年”這一人生髮展順序,抒寫了作者在不同人生階段聽雨的感受。
十二是設問方式。
即自問自答或自問不答。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十三是用典方式。
即詩詞中運用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來表達思想感情。如辛棄疾詞: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蘇軾詞: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
總之,古詩詞中的修辭,是提高文章表達效果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掌握一定的修辭方法,對於讀懂古詩詞作品,提高古詩詞的欣賞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提供的十三種修辭方式,不一定完成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
3 # DSZFZH
《詩經》分別採用“賦”、“比”、“興”的藝術修辭手法,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精煉暢達。韻味鏗鏘和諧。
《古詩十九首》善於運用“比興”的手法,襯映烘托,語短情長,含蓄蘊藉。韻味是淺近自然精確洗練,韻味優美。
唐詩修辭要求音節和諧,文字精煉。韻味自由流暢。如杜甫的詩歌《三吏》《三別》修辭手法生動、自然、讀起來親切、真實,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韻味感強烈!
宋詞的修辭服從內容真實,具有婉約詞風格,典雅委婉、曲盡情態。如蘇東坡的詞曠達、深沉。韻味含激情特色。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我們的先輩創造了大量優秀的詩詞作品,為後代的詩詞提供了可貴的借鑑。
-
4 # 梅月竹風
【詩壇漫話】(第14期) #詩詞歌賦#
詩詞裡面有哪些修辭手法呢?我來談談?
(一)比喻...
我們知道 ,在文章裡,有一種比喻手法,這就是一種修辭。同樣,在詩詞裡,同樣有比喻手法。例如,以山來比喻愁。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意思就是心中的愁緒像終南山一樣高,澒洞的意思就是瀰漫無際。
又如以水來比喻愁:
李後主有名的詩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簡單舉這麼兩個例子。當然還有明喻、暗喻、博喻、曲喻等等很多。
比喻就是為了讓詩詞更生動鮮明。有些比喻往往成了詩詞裡的形象。
(二)誇張
誇張同樣是一種重要的修辭方式。
藝術的真實不同於生活的真實。比如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是李白的詩。蜀道再難走,在那個時代,總不會比登天還難吧?這就是誇張。讓我們形象地感受到了蜀道之難。
也是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頭髮能有三千丈嗎?那繞起來不得像個農村裡的穀草垛子?這也是誇張。
(三)對偶
對偶不僅在律詩裡面要有,在詞裡面同樣有。有的在絕句裡也有對偶。比如下面有幅圖,這是杜甫的絕句,後面兩句是: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就是對偶。對偶有很多講究,很多名堂,這裡不細談。舉例子吧!
辛棄疾的詞《滿江紅》有這樣的對偶:
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
他的另一首《滿江紅》有:人似秋鴻無定住,事如飛彈須圓熟。
七律五律那就更多了。總之,知道有這麼個修辭手法就行了。
(四)側重和倒裝
不要懷疑,這也是修辭。韓愈的《春雪》詩:
入鏡鸞窺沼,行天馬渡橋。這個側重點在入鏡,行天。鸞鳥在池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馬在過高橋時,彷彿有在天上行走的感覺。這也是詩人的感受。
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中有著名的對偶: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如果按平常的順序,應該是:
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這就是倒裝。為什麼要這樣?這也是有側重點的意思。稻子是香稻,梧桐是碧梧。形容景色的美好,心情的舒暢。如果改成順序,那是敘述句,也就砸實了鸚鵡啄香稻,鳳凰棲梧桐,顯得拘泥。鸚鵡啄稻粒還可說,那哪裡來的鳳凰呢?,鳳凰是虛的。另外這也是為了詩的平仄的要求。把主語和謂語掉了一個個兒。
此外還有很多種修辭方法。比如,還有反說,頓挫,層遞,互文互體...這不是一篇小文能夠說完的。
就說這些吧!
-
5 # 當代詩人李秋忠
詩 韻
李白杜甫才分高,
千古美文各絕招。
今朝秋忠寫詩好,
自由韻律自奇妙!
-
6 # 哈哈95128931
謝邀。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明寶庫的組成部分。祖輩使用世界上最優美的漢語言,創作了浩如煙海的不朽作品,流芳千古,深受後人喜愛並且成為日本,北韓半島,東南亞國家的高雅藝術而頂禮膜拜。古詩詞的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便於誦讀是其自身能夠永久流傳的因素之一,而引經據典是祖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寶庫,詩詞歌賦一揮立就,沒有歷史知識的積澱很難寫出雋永經典的好詩詞。古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方法很多,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對比,襯托,對偶,頂真,雙關,通感九種。現在的人們如果喜好是可以用上這些方法的。具體的內容不是一兩句說明白的,有機會再說。記得1970年國慶節,我在單位搞板報時,自己胡謅了一首滿江紅,很多人圍看,有個老工程師給了我鼓勵和中肯的意見,我高興的採納了,那年我十六,剛剛參加工作兩個月。
-
7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古詩詞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借代、互文、對偶、對仗、比擬……
〖1〗比喻、對偶
(備註:古詩大都對偶,所以對偶不單獨舉例說明)〖2〗擬人
〖3〗誇張
〖4〗借代
〖5〗互文
〖6〗設問
〖7〗對比
〖7〗襯托
〖8〗對仗(詞性一致,平仄相對)
至於韻味,穆老師認為,不同的人對同一詩詞,會有不同的韻味感。穆老師就不再這細說了。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
8 # 三冬學
古詩詞從第一部詩集《詩經》開始,就將修辭手法(賦比興)和風雅頌並稱六義。首先起興作為常用手法在《詩經》中被大範圍使用,再次《詩經》本身一唱三嘆的形式儼然就是排比手法的前身,而其他修辭手法例如比喻、擬人、誇張等也多有采用。
1. 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舉例:
《詩經.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人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手比作春荑、凸顯其柔嫩,把肌膚比作凝脂、形容其白潤,頸似蝤蠐那樣優美,齒若瓠子一般齊整。美麗的額方廣而如螓,秀眉似蠶蛾觸角細長而彎曲。猶如電影的特寫鏡頭,猶如纖微畢至的工筆畫,細緻地刻畫了她豔麗絕倫的肖像。另外,這句中還應用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透過莊姜楚楚動人的笑靨和顧盼生輝的秋波,展現了富有生命力的動態之美。
2.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舉例:
《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人透過詩歌彷彿在對碩鼠提出抗議,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其實,詩人是應用了以物擬人的手法,將碩鼠擬人化,更加形象地將剝削者的貪婪的醜陋面展現出來。
3. 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舉例: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詩人思念親人的感情溢於言表,誰說黃河很寬廣呀?一支葦筏都可以輕易渡過。誰說宋國遙遠?我踮起腳尖就可以看到了。詩人就是透過設問、誇張的手法,將詩人迫切地想見到親人的那種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把宋國不遠、家鄉易達而又思歸不得的內心苦悶留給讀者去猜想和回味的。
4.排比
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
舉例: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運用了排比手法,再次不再贅述,列舉一首比較知名的詩歌作為參考。
5. 起興
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舉例:
《詩經.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襮,從子於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詩人以“揚之水”起興,起到了暗示形式和引出人物的作用,為後文的戰事一觸即發的情節推進做了鋪敘,使詩文始終有一種懸念在吸引著人,引人入勝,頗為巧妙。
自《詩經》之後,詩歌發展歷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和東晉詩、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直至現代詩,修辭手法運用也日趨成熟。6. 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7.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華人物的英雄業績。
8.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9.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 43 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
10. 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9 # 意會勝言傳
古人寫詩詞,還沒有修辭手法這一說。所謂的修辭手法是近現代的學術研究所得。如果把研究者所有的研究所得都弄清楚,將離詩詞超來越遠。
-
10 # 紅星在胸
古韻詩聯,用詞婉轉,意境優美朗朗上口。
-
11 # 雨yzs
這個問法不好,建議改為你最欣賞古詩中的哪一種修辭手法。我比較喜歡白描,畫面感強,意境深遠。
-
12 # 姜蘭化
古詩文常用修辭方法也很多,打比方丶誇張、排比丶對比丶對偶等 ,它們有喧染、誇太`縮小,增加氣勢等作用,有時便於記憶、生動、形象等。
-
13 # 邪魅夫人
誇張,擬人,比喻,對偶……讀起來朗朗上口,簡潔而不失深意
-
14 # 佔七鬥風流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儒下陳番之塌,自己體會
-
15 # 金不換9999
賦比興風雅頌。不過這好像叫表現手法,不叫修辭方法。記不大牢了!
-
16 # 口水丁羊羽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學古詩不能不學《笠翁對韻》,古詩中最常用的就是對仗、對偶了,一般詩的三四句都是對聯,所以學詩先從對聯學起,讀讀上面多美?
對仗不僅要求詞的屬性相對,詞意相對,還要求平仄相對,韻律相對,古人那時候並沒有修辭的說法,卻自覺不自覺的運用著,真厲害。
-
17 # BANE
幫我分析分析這是什麼修辭手法
-
18 # 21世紀笑言
比喻,借喻,誇張,比擬,暗喻,聯想,排比,諷刺,擬人
回覆列表
風、雅、頌、賦、比、興是古詩詞中最常用的一些基本修辭手法 ,如《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酸、甜、苦、辣、澀、悲、歡、離、合、愁,千姿百態韻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