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秀成長探秘
-
2 # 兒童合作園
孩子粗心是假像,真相各異。
也許他並沒有搞懂概念,一知半解,答題部分對,部分錯,看似粗心,其實需要深入仔細地理解概念,反覆應用,錯誤就會減少。也許他注意力不集中,看似在答題,其實腦子已飛走。看似粗心,其實需要想辦法集中注意力。也許他過去學會了,過了一陣, 有些概念忘記了,有些還記得,答題時似是而非。看似粗心,其實需要複習已經學過的重要概念。所以粗心是表,要分析實質,才能解決問題。
-
3 # 米亞老師
“唉!真是悲催了,怎麼把c寫成b了呢?”“這道題我本來能做對的,1/4,我竟然等於0.5了!”“這次考試,要不是粗心,我能考100分的!”
每次考試結束,我都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是的,這都是粗心惹的禍!那麼什麼是粗心呢?我認為就是本來該做對的,沒做對。或者是看似簡單的,大家都會做的,我在平時也能對的,卻做錯了。粗心的毛病幾乎一直困擾著每個學生,也令每位家長傷透腦筋。可是怎樣改掉粗心的毛病呢?我想必須認清造成粗心的原因,然後有針對地尋找解決辦法。
一、平時學習浮躁,不專心,態度不認真
不少同學平時做作業時,不夠專心,寫起作業來,不是玩橡皮,就是修理鋼筆,或是東瞅瞅,西望望,或是邊寫作業邊吃東西,或是剛坐下,又要上廁所。反正,不能專心致志地寫作業,此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長期以往,寫出來的作業,往往是馬虎潦草,結果也是錯誤百出,即使最簡單的問題也會出現低階錯誤。
解決辦法:根據作業量,給出要求,限定時間完成。比如說抄寫一課生字詞,家長可根據字數的多少,平常寫字速度,限定孩子一定時間完成,並要求孩子認真書寫,一邊寫一邊默讀,寫字過程中,不準吃東西,或走動。第一次訓練的時候,時間放寬些,讓孩子寫慢點,以使目標能圓滿達成。每天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提高了,你要求的時間可以隨之減少。每次孩子達到目標後,作為家長,要予以誇讚鼓勵,表達對孩子成功後的認可。堅持一段時間,你便會發現孩子慢慢改掉了馬虎的毛病。
二、一遇到問題,總是尋求幫助,不能獨立思考
一些孩子思想懶惰,一遇到難題,或者是題目複雜的題目,就不想動腦筋思考,總是向家長或同學尋求幫助。一遇到計算複雜的題目,就懶得去做,如果沒有人幫助就馬虎了事,應付過去。總之就是懶得獨立完成,缺乏信心,害怕做錯。
解決辦法:家長面對孩子求助時,多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鼓勵孩子,相信自己,讓孩子自己多讀題,多思考。不能孩子一問問題,就給他解決,那樣就使孩子有了依賴,長此下去,不但不能養成孩子獨立動腦的好習慣,反而培養孩子的惰性。遇到計算的題目,要孩子靜下心來,細緻演算,做好之後,要做驗算或檢查,最好一遍得出正確結果,要教會孩子自己去發現結果是否正確,而不是等待老師或家長去檢查你正確與否。
三、基礎知識不紮實或一些概念模糊不清
在語文閱卷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說明文閱讀時,有題目問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同學卻答比喻,這就是對修辭手法和說明方法概念的模糊,混淆了它們而造成的錯誤。在數學考試中,也有因為混淆了射線和直線的概念而出錯的例子。
解決辦法:針對這類問題,學生要多回顧,多總結,理解書中的或者老師常講的概念,定義,公式,定理等,弄清楚概念的內涵,能夠區分相近的一些概念之間的聯絡和區別,懂得一些定理的證明來歷,考試的時候才不會糊塗,犯下一些簡單的錯誤。
四、練習不達標,眼高手低
對於數理化等科目,一些同學由於做的題目太少,計算能力不夠,常因為一個數字算錯,導致整道題都錯,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如果平常練習不達標,刷題不夠,做題不熟練,也會使在考試中時間不夠,或不充裕,這時候稍微遇到困難,就會使做題緊張而出現錯誤,這種錯誤看似是粗心,實則是因為緊張而致。
-
4 # 青木學ps
很多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
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家長看看。
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
我們判斷“粗心”的標準通常有:
1. “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
2. “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3. “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那就問問自己,準確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
我們常常認為,平時做過的,考試就能做出來,其實並不是。我們必須透過“粗心”看到背後反映出的問題。
1、粗心,因為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
所謂熟練度,可以想象一下我們成年人,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
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1000題,並不一定全對。
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準;如果平時疏於做簡單計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
● 解決辦法:一道題目,反覆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並且每次都在思考,才會熟悉併產生記憶。
2、粗心,因為孩子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還有一些題目,學生們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
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並未深究。
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本能地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尋到的記憶儲存,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 解決辦法:試著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確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髮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
3、粗心,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
很多孩子寫作業不認真、不檢查、不喜歡打草稿、不肯寫步驟等,也都是習慣的問題。
還有書寫習慣等,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
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不但容易錯,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
● 解決辦法:如果做數學可以在草稿紙上先畫圖,畫圖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維清晰。
另外,有的孩子喜歡對同一題給出多種演算法的樂趣,這其實也可以幫忙檢查出一些錯誤。
4、粗心,因為孩子做題準確率不高
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
這需要用心投入,反覆多次後才能成為本能。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係”,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
另外,準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型別”有關。
● 解決辦法:每次做題都認真對待,提高準確率,爭取會做題,建立錯題本。也可以給自己制定訓練的計劃。
每次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績。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很多同學痛心不已,感覺“無顏見江東父老”。
分析試卷後得出結論:又是粗心惹的禍!而且粗心這個壞毛病“貌似”由來已久,總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定能改掉!之前嘗試過卻沒有成功的同學,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
下面總結出來的幾招,渴望徹底改掉粗心習慣的同學可以試一試。
6個習慣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拿到試卷後,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更要慢讀,細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資訊記錄下來。
比如,把已知的資料標示在題目的圖上。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
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資訊都正確進入自己的腦海,做題就能正確運用所有的已知條件啦!
那麼看錯題目,看漏條件這些事故,就徹底跟自己拜拜嘍。
解答數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草稿紙嘛,又不用給別人看,所以很多同學的草稿紙就亂成一團糟。
相信孩子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遇到複雜題目,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計算式。
然後費勁仔細觀察這些方程,找出隱藏的關鍵資訊,才能解出題目。
這時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乾淨醒目,那麼發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資訊就比較容易;
更不會發生挪錯數字,弄錯符號等情況。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
做完一道題目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結合本題的結果,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
比如:解出來發現結果的數很難看;或者解出來要求的時間竟然是負值。
這時候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那麼,乾淨整齊的草稿紙就發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方便檢查!
有些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孩子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啦。這些看似粗心導致的錯誤,其實是概念不清晰。
那麼,這時候不能一改了之。應該抓住小問題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運用類比,對比等方法,把相關的知識統統過一遍,徹底理清楚。
平時練習題目,作業要重視,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做題的時候先把電腦,MP3關掉,然後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
之後再去聽音樂,休息。慢慢養成專心做題,專注做事的習慣,粗心自然就會遠離孩子。
粗心是一種壞習慣,每一個人經過努力,都能改掉這個壞習慣。需要的是自己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同時耐心的堅持。
慢慢的就能把這個壞毛病,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細心的習慣一旦養成,粗心將徹底離開孩子。
-
5 # 幼兒天地Y
糾正小孩粗心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認真仔細審題的習慣,並且養成細心思考的好習慣,做完作業後養成反覆檢查的好習慣,培養孩子整理錯題的好習慣,培養孩子養成專時專用的好習慣。只要家長平時注意和孩子培養好這些好習慣,就不會出現因為粗心而做錯事的毛病。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就形成了。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孩子做事就會丟三落四、馬馬虎虎。所以好習慣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從小事做起。
-
6 # 跨界電商木子
木子認為粗心是人們在生活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不僅孩子身上存在這種毛病,在我們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明顯、更突出。孩子粗心,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木子建議可以依據個人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 強化孩子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沒有責任心,做什麼事都會草草了之。家長可以在家裡可以給兒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讓他負責掃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襪子之類,幹好了給予鼓勵或獎勵,幹不好家長不能客氣,應要求他重來一遍,直至幹好為止。總之,就是讓他負起責任來。長期堅持下來,持之以恆,孩子的責任心會大大增強。
第二, 遵循整齊有序的生活。
許多生活習慣都是兒童長期培養起來的。如果一個兒童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什麼東西都可以亂放,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就會使兒童養成粗心、馬虎、無序的生活習慣。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創造一種有序的生活,做什麼事情都要儘量有規律,不要打破“陳規”,家裡的擺放要整齊,有固定的地點。透過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並把它轉移到學習中,就能夠有效地減少上面提到的各種粗心現象。
第三, 培養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家長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保持家裡安靜,讓他能夠集中精力去學習,不要干擾到他。不要讓孩子一心兩用,比如:邊看電視邊寫作業、帶著耳機寫作業。另外,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遊戲活動、適當的體育運動或玩樂,在活動中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勞逸結合,同時讓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第四, 進行嚴格的訓練。
要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對孩子進行訓練。比如對視知覺能力的培養,可以透過找不同的數、找相反數、辨別相似字母、圖形等,逐級增加難度,幫助孩子提升視知覺能力(如視覺集中、視覺分辨、視覺寬度、視覺記憶、視動協調等)和運動知覺能力。
第五, 保持耐心。
對孩子粗心這個毛病,做家長的千萬急不得,要學會安慰孩子,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查詢不足。孩子在改正粗心的毛病中會有反覆。要耐心告訴他粗心帶來的後果,一定要給孩子時間。千萬不要打孩子,體罰孩子,否則會帶來非常負面的後果。對孩子粗心的毛病保持足夠的耐心,不遷就,不粗暴。這樣,你就能夠透過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變他的習慣以至於最後改變個性。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孩子的粗心漸漸減少的。
-
7 # 金瞳育女
進入中小學,必然就要做家庭作業和考試,但是經常發現比較難的題目孩子做對了,特別簡單的反而做錯了。這就是由於孩子的粗心導致的,那麼孩子總是粗心,我們家長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孩子改正呢?
1、不要對孩子的作業大包大攬。現在老師留的作業都需要我們家長簽字確認,所以有的家長怕孩子做錯會讓自己難堪,所以就對孩子的家庭作業大包大攬,孩子做一題你跟進一題,孩子無法獨立思考,反正錯了你也會幫他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就產生了依賴心理。
2、不要對孩子大聲呵斥。發現沒有,孩子馬虎做錯,你越是對他大吼大叫,他以後犯錯的頻率不會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不知道是由於太緊張還是注意力不集中,反正父母對孩子粗心的表現大吼大叫絕對是不可取的。
3、學會適當的陪孩子寫作業。我以前也是全程的陪我女兒寫作業,但是我發現她不僅寫的慢而且也很粗心,她每寫一題都要向我求證。所以,陪孩子寫作業要適當的陪,全程陪寫是萬萬不可以的。
4、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本身就容易被外界干擾,況且是赤裸裸的吸引。所以,在孩子學習做作業時,儘量給他一個安靜的不受打擾的環境。同時,做父母的也不要自己在那玩電腦玩手機,這樣孩子心理會不平衡的。不平衡之後,他就不會把所有的心思放到做題上去了。
5、讓孩子承擔自己粗心導致的結果。適當的讓孩子犯一些錯,你也不要去指正,讓老師指出來。我相信經過這樣幾次,他自己也會越來越細心的。
6、不要一直暗示孩子粗心。雖然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不要直接給孩子貼標籤。標籤貼久了,孩子真的就如標籤上說的那樣了,到時再想糾正就來不及了。告訴孩子,他可以不完美,但是這不是可以粗心的理由。
回覆列表
孩子老是粗心,是長時間日常生活、學習中許多不合理的微小行為積累導致,只要家長採取正確的辦法細心應對,粗心是可以逐步改正的。
簡單給孩子講道理,如何改掉粗心的毛病,實際中收效甚微。家長要抽出時間,觀看或陪同孩子在精細遊戲中讓孩子體會到粗心的不良後果,同時逐漸提高孩子的做事專注度。比如,陪同孩子或讓孩子自己玩多米諾骨牌積木、拼房子積木、拼動物積木,透過遊戲活動鍛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切莫著急,不要想一蹴而就,要用時間、次數精心澆灌專注度這個可愛的花朵。
日常生活、學習中,家長要留心注意、觀察,一旦孩子有細小粗心的小行為,應及時指出並糾正。家長是孩子重要的老師,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時刻操心,用自身細心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粗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