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潁河一支筆
-
2 # 獵湖智谷
“看見村頭”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源頭和頂層設計在於走“基於鄉村現代化的新型城鎮化”之路,包括“就地非農化、就近聚居化、配給均衡化、良序善治化、資源集約化、文明存續化”六大機制。
針對本問來說,先簡單講講“就地非農化”觀點——以就地非農化策略降低單位耕地農民數量,走離土不離鄉新分工再就業的就地非農化路線。
“就地非農化”的A面就是:引領小農散戶將承包地有序、規範、穩定流轉給善種地懂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而流轉戶則就地從事新的社會再分工、再就業,形成“獲農金、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收入格局。
“就地非農化”還有B面:而農地經營權新的持有者,不僅僅要承擔農地產出增值、合理利益聯結的責任,還必須肩負刺激社會再分工、促進農民再就業、引領農民再成長的責任。這是對農地流轉和農業招商引資理念的歷史性顛覆,離開了這一點,什麼城鄉融合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鄉村都是空談。
-
3 # 鄉野小吏話三農
這個問題,是很多農民的期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就地轉產業工人,這是未來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的目標。怎樣才能實現,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談談自己的看法。
農民增收是最根本的核心三農改革,最根本的還是農民增收,所有的改革都要以人為中心,只有農民好農業才能好、農村才能發展。請記住這個關鍵和根本原則,這樣就能明白為什麼現在農村改革出現一些瑕疵和問題,很多時候就是背離了初心。
農民的收入有哪些?過上好日子,收入是關鍵。農民的收入,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
1、勞動性收入。指的是農民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包括種植土地、到企業務工收入。
2、經營性收入。指的是透過經營活動獲得收入,象做小買賣、開小作坊、辦小企業都屬於這一類。
3、財產性收入。指的是農民透過自己擁有的財產獲得收入,包括出租房屋、土地流轉、出租裝置等獲得的收入。
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民收入,無非在這3種收入上做文章。
在勞動性收入上,提高農業產品附加值,搞特色功能種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在農村就地發展合適的產業,讓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勞動就業,增加務工收入。
在經營性收入上,放開城市限制,讓農民能夠到縣城開展各種經營活動。提供小微金融信貸支援,讓他們有資本去從事經營活動。
在財產性收入上,提高農民擁有的土地、宅基等財產的價值,讓他們透過流轉、轉讓獲得更多的收入。
-
4 # 久睡不醒
現代農業像種田這類農業根本不賺錢,有時候還賠錢!特別是蔬果這類,感覺每栽種前價格好,利潤高,是賺錢的行當,可一窩蜂地搞了後,又降價還賣不出!
包括養殖類也差不多有這個現象!如現在養小龍蝦就可能面臨這樣的尷尬!
那麼農民怎樣增加一些賺錢的渠道呢?
我認為,以傳統農業為基礎,想辦法將產業鏈條拉長是較適合農村的!
這個做法是兩個方向:一是附帶搞起鄉村旅遊的配套,能夠接待城市人來遊玩吃喝。這樣就能把自家生產出的好農產品同時銷售出去!有時產地變市場,價格更有保障!收益將因此增加很多!
二是將農村場景不斷地製造內容透過自媒體渠道分發出去!這樣很可能獲得平臺的廣告分成,也能夠為鄉村旅遊搞好宣傳推廣,甚至能夠將農產品透過電商途徑銷售出去!後續還可以發展會員制等形式,形成訂單式農業!農民生產收益會更有保證!
-
5 # 農夫三哥
長久以來,中國的農民都有一種無奈:“能賺錢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錢賺!”這是一種普遍而真實的寫照,體現了農民生存環境的一種尷尬狀況。家裡一畝三分地,雖說能確保溫飽無憂,但不能支撐起一個家庭體面的生活。很多農民為了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
現在國家很重視這個問題,每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指向三農問題,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很多鼓舞人心的政策陸續出臺。農民向來純樸踏實,就嚮往實實在在的東西。真想讓農民回到農村,獲得作為一個農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還得從切實增加農民收入這一點入手。我作為一個農民,覺著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切實推廣宣傳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加大對農民的培訓。我們的國家有相關的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但在很多地方它都沒有發揮出最大作用,其技術人員很少深入農民走進田間,農民也不知道如何主動求助。另外,農民的種植養殖,一般都是根據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較少主動去了解和嘗試新興的技術和新物種,遇到極端天氣和病蟲災害也疲於應付。對於本來就難以規模化經營的中國農民來說,提高產量就很有必要了。
二、積極開拓市場,拓寬銷售渠道。散戶小規模種養的農民,有了收成也苦於銷售無道,過於被動。像我們這邊,農民糧食豐收後只能等著中間商上門採購,還擔心過了這個時間就沒人要了,放在家裡長蟲發黴更虧。養了雞鴨的,很多時候有熟人需要才能賣出去,否者就只能一直養著,自己有吃不完。所以,政府協助開拓銷售渠道,線上線下並進,讓農民安心生產無後顧之憂,才能吸引更多農民回鄉。
三、政府加大對農戶的補貼,制定農產品價格紅線。以前,農民要交農業稅,有些地方還要“納糧”,極大削弱農民的積極性。現在不但取消了,還對農民有一定補貼。隨著國家財政的日漸豐盈,財政支出要向農村農業傾斜,繼續加大對農民的扶持補貼力度。還要對農產品價格進行一定的干預,制定目標價格紅線,打擊中間商的無底線盤剝,打造公平公正的農產品交易環境,維護產業鏈上游的農民的利益。
綜上所述,一方面農民自己要提高認識,與時俱進,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引導。這樣方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實質意義上鄉村振興。
-
6 # Xing87429
如果農村人想在耕種上過上好日子,相當難,耕種並不是你有多勤快就能有好收成的,耕種與勤勞付出成不了正比,耕種的先天性取決於天時、氣候、天災,都無法預測和決定,經常都是快要收成了,突降暴風雨,所有的付出都顆粒無收了
-
7 # 天梯2019
鄉村的產業不斷比較低迷。尤其是鄉村賴以生活的農產品,農產品的價錢十分低,同時進行農業生產的本錢十分高,很多農夫都不情願種地,就算種地也是很能夠虧錢的。假如農夫不種地,不打工,那還能依託什麼掙錢呢?
近來幾年,不管是鄉村,還是城市,人們對水果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水果的價錢比其他農產品要高很多,同時賣起來也十分容易,由於這幾年種植水果的人很多,水果的進價也十分低!農夫要是能找到適宜的出售辦法,那一天賺500還是非常簡單的。我的幾個親戚中,就有人專門賣水果,賣上一車賺1000很容易。
在鄉村的集市中,賣小吃的十分贏利,像比較多見的有賣肉夾饃、早點、稀飯的,這些看起來是個小買賣,但是所在的位置比較好的話,構成了口碑,一年賺十幾萬都是很輕鬆的。在鄉村的集市上,我們看到很多賣小吃的,都做了十幾年。很多農夫都依託賣小吃,買了房子、買了車子。
這些年,很多地區的農夫都不種植蔬菜了,很多時候都去買蔬菜。尤其是小集市中,賣蔬菜的人很多。當然這些蔬菜也不能肯定是自己種植的, 貨源便是四周種植蔬菜的,假如有多餘的蔬菜,就能夠以低價採購過來,然後拿到縣城,或小鎮裡出售,這種蔬菜價錢可以略微高一點,但肯定要保證質量。不說一年能賺十幾萬,但是賺5萬還是容易的。
如今單純靠打工,或許是靠種地,農夫都很難掙到錢,農夫肯定要想想其他的掙錢法子。
-
8 # 手機使用者75022507804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大產業,生物質能是名副其實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發明是:發酵微環境調控技術即人造牛胃裝置,綠色開發生物質,實現人類永續發展,保護地球,改變世界,造福全人類。宇宙浩瀚,人類渺小。宇宙只有一個太陽,也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賴於生存唯一家園,守護地球資源,開發太陽資源,是人類唯一出路,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也是人類自身之禍,自從有了人類,也是利用太陽資源,由於工業革命才200多年,人類使用了地球資源《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錯誤發展方式,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結果,不僅破壞了地球,也汙染了環境,而且危險重重,不知喪失了多少生命。如今人類走到了十字路口,倘若繼續破壞地球發展下去!人類沒有未來。唯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開發太陽資源,太陽是地球萬物能量的來源,太陽固定在地球上生物量估什有720000000000000000噸,地球的質量才60萬億億噸,僅以太陽當年固定在地球上的生物質量有3000億噸,人類全部轉化使用,不僅安全,環保,可再生,綠色,低碳,清潔……而且可養活地球人10000億人口,如今全球人口才75億人口,不夠吃,不夠穿,不夠用,為了爭奪資源,戰火不斷,朝代更替,人類數千年來,發動戰爭達1.5萬多次,戮殺了人類35億人口,和平是人類夢幻中的宮殿。
因此,只有太陽資源,才是人類永續發展的源泉,世界各國共享一個太陽,和平發展共建美麗家園。保護地球,永不戰爭,實現了人類夢寐以求的和平世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環球同此涼熱,命運共同體。
-
9 # 土家嫂子
怎樣才能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不靠外出打工,也能過上好日子,在這個問題上,也是我想說的,問得好。
我個人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大家在一起探討。
首先每一個村,要有一套好的領導班子,和帶頭人,國家有這麼多好的政策扶持,一直在輔助貧困村,貧困戶,這些如果都不拿到正道上去,農民永遠就一個字(窮),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農村種地的農民,絕大多數都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但是,都很樸實,也很勤勞,都是一些傳統式的種植和養殖,這是一個很現實問題。
要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各村就要有一套懂技術,清關廉明的領導班子,流轉土地,帶領農民增效,增收。
根據每一個村,每一個組的地理位置,環境不同,來選擇發展什麼產業,結構合理,這是一關鍵的問題。
我在上一個問題舉例中說到,巖松坪椪柑,這是一個很標準的例子,剛發展椪柑的時候,並沒有多少農民願意去發展椪柑果園,那裡的支書,就請了椪柑技術員,手把手的教骨幹農民,什麼時候剪枝,到什麼時候梳果,怎樣嫁接,一一的都教會了骨幹農民。
就這樣一個教一個,全村的農民都學會了,培養椪柑的技術。
現在每年,每家每戶,最少的柑農,都是幾萬斤椪柑以上,甚至幾十萬斤的柑農還不少呢,田畝流轉多的,收入就多,跟本就不需要出去打工。在椪柑上市的時候,還要請工,給柑農打工。
支書帶頭流轉了,幾十畝土地,全部載上了椪柑,還帶頭辦理了椪柑品牌,還銷售到國外。
也辦起了製作包裝盒,包裝袋,供應給全村的柑農們,也辦起了合作社。
柑農們,沒有銷售渠道的,支書就收購,讓百姓們賺到錢。
-
10 # 黃聰明777
我認為要做到農民在家有錢賺,按現在這形勢可能做不到。因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城市建設與其工廠需要大量農民工,城市那座高樓沒有農民工,那個工地都需要農民工。很多筆者都是說種地只有溫飽,其實是溫飽這兩字太順語,不然我覺得種地只能吃飽,沒有外岀打工賺錢,溫是一定沒法解決,因為溫就必須要有房子。單種地想蓋房子你想都別想,如現在農村想蓋房子也要幾十萬元,如果向政府部門申請100平方單地皮費,一般就要四五萬元加上農村都是坡地必須整理地基要花幾萬塊錢,現在農村想蓋100平方兩層裝修好,起馬要30萬。如果種糧食根本就是天文數字。所以農村溫還沒解決的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如果是居住面積沒有達到國家標準的能算溫解決了嗎?
回覆列表
在農村種田,不能專一。我的觀點是,人要勤利,比方說,種植十畝地,麥收好年成可賣一萬元,秋種玉米可收入八百元,兩項一萬八千元。
種地是自己的,但要化肥種子農藥機耕費,閒天要打工,我們村裡茅匠班,大工子每天150元,小工子每天100元,一年360天,除去農忙,少說也能幹100天的雜工活,多收入一萬多元吧。
這一萬多元,除去種地本錢,還有過年費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年年如此,小生活過得很滋潤。
另外,還有老伴,興園賣菜增加收入!
胖子不是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