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老師

    好問題。身為製作人,來告訴你一下。

    製作人並非真的完全不發專輯;有這方面的需求也是會試試的。但有時不願意發的原因,大概是以下幾個點。

    一是營銷策略沒有跟上。

    我們作為音樂製作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和樂曲本身打交道。我們不像明星那樣,會去構建自己的個人貼吧,粉絲團,平常也不會去發修圖自拍來供小迷妹們收藏;更沒有廣告代言的出鏡率和熱度。我們如果發專輯,相比明星發專輯是有很大的營銷資源劣勢的。

    舉個例子,很多人因為《十年》會喜歡上陳奕迅,但《十年》這首歌是陳小霞寫的,就沒什麼人知道了,因為陳小霞沒有去做宣傳。那如果這兩個人發專輯,一個是知名度很高的陳奕迅,一個是大家都沒聽說過的陳小霞,你會買誰的?

    畢竟,品牌效應很重要的。

    二是審美問題。

    製作人因為長期處在高密度的音樂環境中,每天要聽極其多的曲目,所以審美和普通大眾是有差異性的。這種差異反映出來,就是群眾的接受度會降低。題主問到了梁翹柏和袁惟仁,難道他們兩人真的沒有發過專輯麼?其實是發過的,梁翹柏有《追憶逝水年華》;袁惟仁也有同名專輯《袁惟仁》。如果去聽聽就會發現,裡面的審美觀念和普通大眾愛好的那些流行金曲,是有一些不同的;這個東西也沒法在短時間解決,畢竟審美習慣是多年形成的。

    所以製作人在整個音樂產業中,並沒有題主想象中的呼風喚雨的地位;宣傳的事情交給明星的團隊來做,音樂交給我們來做,各自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

  • 2 # 流行彈唱網

    我們也是做音樂的 ,所以出來說一下,其實你說的這兩位都曾發過專輯,只是不怎麼成功,梁翹柏早年組建浮世繪樂隊,發行過兩張以上的專輯,後來樂隊解散;袁惟仁早年組建凡人二重唱,出過六張專輯,後來他們可能還是覺得幕後更適合自己吧,成明星懂音樂只是一方面,比如你要有唱功、舞臺表現、商業定位這些都太重要了,老老實實做音樂的人一般都很難成為明星,不過有少數寫的歌適合自己唱的如:許巍、汪峰,不過許巍之前也曾寫過《執著》給天后田震紅遍大江南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PX中單飛機出冰拳被質疑,你認為飛機出冰拳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