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焦土VLOG

    能一直打下去!

    當年魅族和小米打價效比,把自己打成了小廠。

    樂視做手機,想建立生態,也和小米比拼價效比,結果把自己給搞倒閉了。

    360也做手機,騰訊也做手機,結果都不了了之。

    當年的中華酷聯,也只剩下華為了。

    而現在新的四大家華米ov,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特點的。

    華為系列多,價格佈置廣泛。pro,s,note,V,e,青春版。令人眼花繚亂,相信很多華粉也會迷茫。

    ov如今也推價效比,但坤坤代言讓人不敢恭維。

  • 2 # 芯科訊

    你覺得小米手機的價效比戰術還能打多久?為什麼?

    聊一聊我個人淺薄的看法吧,我認為小米的價效比戰術可以一直走下去。不然你認為你為什麼要把紅米獨立出來?而且現在每個品牌都有每個品牌的目標客戶,如果你認為小米的優勢只有價效比,那就大錯特錯了。 小米的系統毫不誇張,在國內安卓ui排行榜中絕對可以排到前2,很流暢。人性化功能很多小米內建的小愛語音系統也非常的好用。

    雷總曾經也在釋出會上說過,世界上需要華為,同樣也需要小米,畢竟有錢人還是少的,大多數都是平民家庭。有些人的購機預算就是2000多元,你只要讓他去買一臺華為的mate系列,那樣的話對他的壓力也很大。

    價效比這個詞在網上一直頗受爭議,雷總也在釋出會說過,價效比就是花最少的錢買到最極致的體驗 。而我對價效比這三個字的理解是花最少的錢買到最適合我的東西。舉個例子,雙11我在榮耀智慧屏和小米電視這兩款產品糾結了一段時間,但從配置上來看,智慧屏確實功能性更強一些,但我後來還是毫不猶豫買了小米。 因為我認為電視始終就是一臺電視,再花裡胡哨的功能,他也還是一個電視而已,他的功能就是讓我看電視而已,我沒有必要多花一大筆錢去購買我所不會用到的東西。

    所以價效比這條路會一直走下去的,大家說小米都快倒閉了,其實小米單從手機業務來說,僅僅比去年少幾十萬臺而已,但總體還是處於一個盈利的狀態。 國內手機賣的不好,只是因為一些目標客戶被OPPO的realme,還有vivo的iQOO搶走,並不是說價效比模式就已經失敗了,畢竟後兩個品牌也是做價效比的。

    所以我認為小米的價效比模式會一直走下去,並伴隨著這家企業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 3 # 老王雜談1

    小米手機走的是親民路線,小米和華為我都用過。個人覺得同等價位的,小米的配置要比華為高,效能比華為的好。同等配置的,小米的價格比華為低

  • 4 # 17看科技

    根據統計機構Canalys釋出的資訊,第三季度國內智慧手機銷售總量比去年減少了3%,除華為銷量暴漲以外,其他品牌最少是跌了20%,其中小米手機下跌最多,達到了33%。

    2018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佔比13.1%,而今年的第三季度只有8.8%。好在這只是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情況,在海外市場,尤其是在印度、歐洲的表現,則是拿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

    加上小米的手機業務僅佔總體的一部分,在電視、電腦、LOT等裝置領域,小米的優勢非常明顯,因此在智慧手機市場排名上,小米的位置是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但同時很多網友在質疑,小米的價效比戰術還能打多久呢?

    從目前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來看,已經是過了價效比的時代,就連之前不看好的OPPO、VIVO都在進行研發,爆出的黑科技也是非常的及時,反而小米在研發的投入上,並沒有讓我們看到實質性的效果。

    其實,這也是前面說到的,性比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受到米國方面的打壓與制裁,讓很多網友明白了什麼才是核心競爭力,而作為一個大國,也必須有這樣的企業帶頭。

    在海外奮鬥多年的華為,是一直明白著這個道理。等到出現危機的時候,才能自如的應對。後面我們就看到了多個企業要進行晶片研發,然而時間過去一兩年,有多少的企業還在繼續研發呢?

    要知道研發晶片不是一兩年的事情,還得不斷的投錢。智慧手機市場上,華為是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使用者的觀念已經是轉變了,而且隨著華為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自然是會侵蝕其他手機,另一方面,小米雖然是和其他手機廠商一樣,設立了子品牌,不過在幾個頭部手機廠商中是最晚的一個,在衝擊中高階手機市場上,表現的也不如人意。

    尤其是MIX系列,被譽為是對標華為Mate系列,但是在小米高層調整以後,盧偉冰的說法是要讓你們失望了,是打算砍掉小米MIX系列的,之後可能是會轉入到紅米系列旗下,反正是覺得挺可惜的。

    當然價效比在海外市場表現的還是不錯,特別是印度與歐洲市場,那裡的智慧手機市場競爭不是那麼的激烈,用價效比絕對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可以理解是在我們國內11年那個智慧手機市場環境。

    而當過了價效比的時代以後,小米要拿什麼來競爭呢?而且我們也注意到,華為、OPPO等其他手機廠商,都是在不斷佈局Alot業務,也就是在進一步的挑戰小米的核心業務。

    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1+8+N策略已經是開始實施,明年的時候或許已經是可以用上鴻蒙系統了。因此對於小米的價效比還能打多久,是持悲觀的態度。用它在海外打市場問題不大,可要是繼續在國內站穩腳跟。

    希望智慧手機市場份額越多,還真的是需要下點功夫啊。你們怎麼看的,對小米價效比還看好嗎?

  • 5 # 春公子

    嗯,不邀自來!這事說來話長,我們都知道,小米手機早年曾是國內銷量第一的廠商,這正是因為小米用了“價效比”策略。講真的,當時小米手機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以至於雷軍曾感嘆,小米手機本來是一個顛覆者形象出現,沒想到卻變成了一個防禦者!

    小米“價效比”為何失靈?

    從今年小米手機的資料來看,小米手機可以說是在國內再度慘敗!資料顯示,第三季度國內智慧手機銷售總量比去年減少了3%,除華為銷量暴漲以外,其他品牌最少是跌了20%,其中小米手機下跌最多,達到了33%。這和雷軍之前所說的10個季度重回國內第一的目標已經相去甚遠!

    在我看來,小米手機確實做到了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科技的樂趣!但是很遺憾,小米手機的現貨和產品品控一直是個問題,就拿之前小米9來說吧,不少米粉是願意買小米9,但後來幾次沒貨,這讓米粉們失去了信心。就連小米某高管都曾吐槽,這是小米公司的問題,因為小米都快9年了,而且還是一家上市公司,連這個問題都無法解決!

    再一個就是華為手機的崛起,小米現在是品質拼不過小米,線下的渠道銷售又玩不過OV,線上又遭遇了OV和榮耀的阻擊,是真心太難了!

    小米還會堅持“價效比”嗎?

    在小米9釋出之際,我記得雷軍曾說,這應該是小米最後一款3000元以下的旗艦手機。那麼這也就意味著,2020年的小米旗艦是妥妥的會漲價了!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小米漲價之後,如果說是品質與價格不匹配,那麼消費者會買單嗎?這個問題目前無法回答,要等2020年小米新旗艦問世!

    小米手機“何去何從”?

    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之際,小米是先後做出了幾波人事調整。這不,前不久黎萬強離職,盧偉冰正式承擔中國區市場的重任!

    與此同時,小米手機持續在印度,俄羅斯發力。前不久又傳出了小米要進軍日本手機市場的訊息,由此可見,雷軍與小米管理層已經在想應對之法!

    總得來說,小米還算是一家頗有良心的公司,只是市場上講的是殘酷,希望小米手機能在2020年推出一款影響力的產品!這也是消費者們所願意看到的事!

  • 6 # 嘟嘟聊數碼

    看到今年oppo和vivo都開始打價效比價格戰,那我就更放心小米的價效比戰術了,但是我最擔心的還是小米的核心技術能力,如今在藍綠廠都不斷加大研發費用,不斷推出黑科技的情況下,小米的技術競爭力開始日薄西山,澎湃s2幾乎宣告失敗,攝像頭和屏下指紋等技術也是用的供應鏈成熟的技術,自身特色越來越缺乏。

    就目前來看,小米+紅米雙品牌運作還是可以支撐很長時間的價格戰的,只是這個價格戰打的好不好,能堅持多久是一個問題。除了藍綠廠的新機以外,一加和realme也參與了國內價效比手機的競爭,小米的環境十分惡劣,而又沒有辦法獲得華為那樣的高溢價,畢竟沒有自己的晶片,沒有自己的基帶和專利,只有和華為以外的中國產手機硬碰硬。

    2020年5G手機爆發年即將來臨,小米能否還能在高性價比的同時給使用者帶來足夠優質的產品非常重要,4G到5G是一個拐點,可能會有廠商從這裡彎道超車,未來小米能走多遠不僅僅在於價效比做的如何,更在於核心技術的研發水平和線上線下渠道建設,如果這些做不好,中低端很容易被藍綠廠壓著打,而高階則被華為牢牢控制。

  • 7 # 快修俠

    小米主要不是靠賣手機賺錢的,小米官網有那麼多的智慧家居產品還有很多手機周邊配件都是小米的搖錢樹。

  • 8 # PM宋先生

    2019年12月3日,小米正式在官網上下架了小米9系列。當年在釋出會上,雷軍說過:“小米9應該是小米最後一次將旗艦機器價格定到3000元以下檔位了。”而隨著小米9的下架,也正式標誌著小米開始嘗試衝擊3000+檔位的戰略正式啟動。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誒,小米官網上不是還有3000元以下的小米CC9 Pro和小米CC9系列嗎?當然啦,兩個系列同屬於小米9系列,而小米9下架也就是為了給這兩款下半年釋出的機器騰出市場空間。我們可以等著明年小米10系列的售價,目前看來應該是會超過3000元價位。

    每當我們說起小米這個品牌,難免會提起“價效比”這個詞。其實小米誕生之初用1999元的價格賣旗艦機的配置,對比起同配置的手機幾乎是腰斬的價格,確實吸引到了很多使用者,短短三年的時間就從一個新廠商做成了全國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當時小米的商業邏輯是:用硬體的低價來圈住使用者,後期用服務形式來收取費用賺錢。包括米家生態鏈,也是小米圍繞小米手機打造的賺錢手段。

    2018年小米在香港上市,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但是股價說明一切,從上市之初的每股16港幣,到現在跌到9港幣左右徘徊上不去,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資本市場並不認可小米依靠硬體圈住使用者,軟體和服務賺錢的邏輯。因為從小米的財報上顯示,硬體收入依然佔據了90%左右,小米依舊是一家徹頭徹尾的依靠賣硬體賺錢的企業。而且手機裡面有80%的銷量是千元機品牌紅米貢獻的......這就讓小米原本的故事變得更加尷尬。

    2019年的手機市場,有一個非常好玩的現象:過去被稱作為“智商檢測機”“廠妹機”的OPPO和vivo也開始玩價效比了......前者推出了Reno系列和Realme子品牌,後者推出了IQOO子品牌。兩個品牌的機器,價效比其實都跟小米差不多。

    為什麼之前OV不做價效比機器呢?因為銷售機器的渠道是不一樣的。小米過去銷售機器依靠的不是線下而是線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小米官網,也就是小米商城,是目前全中國僅次於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的另一大電商平臺(從交易額上來說)。但是OV賣手機,主要依靠的是線下渠道,依靠的是全球20萬家線下門店出貨。這樣的線下渠道,是從小霸王和步步高時代就開始積累下來的。別說,你讓小米做線下小米真做不過OV。

    正是因為很重的線下渠道模式,導致OV必須要讓利給渠道商們,只有他們賺到錢,才會有動力推銷忽悠顧客。同時為了打響線下品牌影響力,也就必須要花大力氣做廣告,找明星代言,大量的成本用在這上面才能刺激銷量。所以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面,OV一直都是用旗艦價格賣中配手機。

    其實哪家廠商又不願意賣旗艦機器呢?蘋果、三星、華為這三家手機企業拿走了90%左右的利潤,其它廠商眼紅,但是沒辦法。沒辦法的原因是核心技術壁壘不在自己身上。蘋果有自己的系統和軟體生態,處理器、螢幕、鏡頭都是自己設計找代工廠加工而已,這樣的硬體壁壘導致人家可以有效拉開產品的釋出時間和差異化。當然,華為也是如此。而小米和OV,只能等著高通釋出新的晶片,等著索尼釋出新的鏡頭,等著三星拿新的螢幕出來。缺少硬體的核心壁壘,導致硬體產品的同質化,是無法衝擊高階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今年,除了全球經濟下行之外,智慧手機市場也在趨於飽和狀態。這樣就倒逼著OV這樣的企業不得不放棄過去打市場的戰術,轉而開始投入研發做高效能高性價比的機器。OPPO做了升降結構、快充、潛望式鏡頭,而vivo直接把5G手機的價格壓到了3000元左右的價位......因此你覺得小米在目前來說還有很高的價效比可言嗎?只有衝擊高階機器,衝到真正賺錢的4000+市場,小米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2020年,期待小米的10系列和MIX 4系列。

  • 9 # 開箱迷

    小米的價效比戰術還能打多久?這個問題對現在的小米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直接決定這小米未來的發展。

    首先我們考慮一下,現在的價效比手機市場是否還有價效比需求?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時代價效比產品都是人們多追求的,便宜又好用誰不喜歡呢?小米也靠價效比手機而聞名手機圈,並且取得過國內市場第一的成績。不過近兩年看,小米雖然也在堅持著自己的價效比路線,但是使用者們好像沒有以前的熱情了,尤其是今年,小米雖然成功上市,但是日子好像並沒有好過。

    小米9這臺旗艦機僅僅釋出了9個月,就在官網下架,成為了小米歷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機。其實這也是小米今年手機市場的一個縮影。當原來被很多使用者吐槽高價低配的vivo和OPPO開始做價效比產品,小米的價效比產品優勢又在哪裡呢?不得不說在realme,iQOO還有Reno等系列品牌的壓力下,小米今年有些四面受敵的感覺。

    2019年2月20日,小米在釋出小米9時,就說過小米9可能是小米最後一款3000元以下價位的手機。這款首發驍龍855,後置4800萬三攝的手機在當時釋出的時候,2999的價格不得不說還是很香的,但是當一兩個月過去之後,其他廠商陸續也開始釋出同定位的產品是,人們就發現小米9也就那樣,加上小米這些年一直不變的前一個月數字旗艦系列很難搶的傳統,等小米9有現貨的時候,反而面臨著賣不動的趨勢,同時加上5G的大趨勢,這也是小米9早早下架的一個主要原因。

    面對今年的市場局面,小米這樣的境地算不算自己一種市場決策的判斷失誤。至於小米會不會還做價效比產品,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就像小米9釋出會時說的那樣,小米之後開始著重品質產品,而價效比的任務交給了紅米。不過紅米從今年的表現看任務也算是完成的不錯,紅米Note系列還有K20系列產品,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而且前景可期。

    小米的未來品質產品定位會有人買單嗎?這是一個需要市場檢驗的問題,因為一提到小米手機,人們的慣性思維就是一款價效比產品。如果有一天小米雖然有了更好的品質,但是價格不再便宜,還有多少人願意為小米買單還是個問號。對於忠實的米粉來說,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願意為小米的品質產品買單,但是一個品牌的不能只靠一小部分忠實的粉絲來支撐,還要不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所以說首發驍龍865的小米10對走新品牌道路的小米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測驗考試。

    小米想要用品質產品說話,衝擊國內的高階旗艦市場,今年的一加7系列就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榜樣,也有很多人吐槽,一加活成了小米希望成為的模樣。一加7系列為什麼能成功,除了市場宣傳之外,這款產品確實有著直接獨一無二的產品特性,比如那塊2K支援90Hz的流體屏。相比之下,小米數字系列各個方面都很優秀,但是沒有自己真正的特點,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水桶機,你有的別人也有,在沒有價格優勢的情況下,別人的選擇性就不會那麼堅定,所以肯定要有自己的產品特色。這點還需要小米自己去摸索,如果能抓住這個點,相信小米還是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市場前景,畢竟多年積攢的市場基礎小米還是有能力的品牌。

  • 10 # 不知

    記得雷軍曾經說過:小米手機可以不掙錢,但一定不能賠錢。不掙錢就意味著公司可以運轉下去,可以進入下一輪的比拼。賠錢的典型例子就是樂視。樂視剛開始價格比小米還低,賠錢賺吆喝,靠融資去支撐公司的運轉。現在樂視倒了,小米卻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

    價效比是一種戰術,透過價效比,小米打開了國內手機市場,也透過堅持價效比,讓小米積累了龐大的粉絲群體。雖然因為價效比,小米在高階市場上步步維艱。但條條大路通羅馬,小米也許可以透過價效比走出另一條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辭舊迎新過年了歌名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