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作家起跑線
-
2 # 小蜀山123
大詩人陸游曾經對他的兒子說,汝要學詩,功夫全在詩外。這裡的意思是學習一門學問,必須要有一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語文也一樣。記得八十年代盛行侯寶林等老一代大師的相聲,他們相聲裡有許多講語言趣聞的,如學上海話,如寧波話裡的老裁縫與小徒弟,如歪批三國等,聽後感到語言特有意思。
小孩子學點繞口令,對對子,歇後語,這些都是祖國語言的寶貝,孩子們對這些的興趣一定比單純的識字強,邊學邊玩,這樣的童子功可伴一生。當然學點三字經,千家詩,增廣賢文,唐詩宋詞肯定更是錦上添花,美不勝收。
另外,我特別提倡翻爛字典,過去說半本(被翻爛了)論語治天下,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五十年代有個不識字的作家叫高玉寶,為寫自傳《高玉寶》,就靠一本《新華字典》,硬是完成了一部長篇小說,說來說去就是基礎,這些補習班大概是不會告訴孩子們的。
-
3 # 生肖俠官方
對於孩子如何學好語文的問題,打好基礎是關鍵,我家寶寶今年三年級了,從她小的時候我就為她制定了一套學習計劃,現在分享出來給各位家長作為參考。
1、睡前故事
從寶寶咿咿呀呀學講話時,我每天除了教她看圖識字,還會堅持給她講睡前故事,從來沒偷過一次懶,小朋友對故事書都比較感興趣,透過睡前故事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她的語言能力,在聽到她感興趣的部分她就會立馬興奮跟我互動,她會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用自己的話語重新描述一遍,這對孩子學習語文是有極大的好處。
2、背誦古詩
我家寶寶從開始上幼兒園時候,我就規定她每天背誦一首古詩,如果當天她沒有背完一首詩,我就會縮短她的玩耍時間,陪著她一起背誦古詩,直到她會背為止;古詩是學習語文的基礎,一定要從小就打牢基礎。
3、堅持默寫
在我家寶寶上小學的時候,我開始規定她每天默寫,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天默寫一篇課文,不僅能夠提高她的記憶力也能促進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每次我家寶寶默寫完以後我們都會檢查一遍,有問題及時提出與孩子溝通,她便會認認真真的將錯字主動抄寫直熟練為止。
4、閱讀課外書
我家寶寶的課外書很多,都是她自己挑選的,從幼兒園開始,我會經常帶她去書店看書,每次都會給她買上基本暢銷的課外書,每天她都會自己安靜的看上一段時間,看完後還會跟我們分享她看的那本書裡講的是什麼,有時候也會講她自己的想法,這對她以後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
4 # 龍言語文
首先我要先講一個個人的故事,我有一個馬上要進入一年級的妹妹,在她讀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非常焦慮她的普通話,一口非常流暢的“川普”。有時,我會給她糾正一些讀音,但遠比不上朝夕相處的爺爺奶奶的“川普”潛移默化的影響。後來,慢慢地,從家庭環境做起,家長正確地去示範,不會說普通話的老人就直接方言交流,寧願不會,也不會學錯。
為什麼講這個故事?是突出兩點:一、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二、家長對孩子正確的引導
語文是一個基礎學科,也是一個相容學科。所有科目的學習,題目的理解都需要語文的輔助,不要質疑,很多人就是栽在了讀不懂題上面,所以學好語文很必要。很多家長會覺得語文,平時我們說話也是在學習,其實很簡單。是這樣,語文的範圍很寬泛,語言也是其中一項。
所以我認為,首先從語言開始引導。平時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可以或多或少地去引導孩子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比如,孩子要表演節目,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也可以帶上一句“你很棒,不用緊張,要做到胸有成竹。”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孩子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其實遠比我們想象地強,在潛移默化中,在實際語境中去讓孩子去接受知識。
其次,閱讀是語文積累的必經之路。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前期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年齡段去閱讀一些簡單、輕鬆、配圖多的書籍,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後期就可以逐漸地增加書籍的文學性,比如拼音版的《三字經》,還有就是結合影視作品,寓教於樂。《西遊記》動畫片結合著書籍一起講給孩子聽,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可以先聽故事,自己想象,再接受影象,中間有一個抽象到具象的過程,孩子的想象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鍛鍊。
最後,孩子在接受學校教育,儘量不要和學校教授的考點相悖。孩子在學習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接受的過程,如果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反覆地和學校老師的知識相矛盾,這會讓孩子更加的迷惑。特別是字音上,很多常用的字詞,在《說文解字》上都是錯誤的,這些卻又會是考試的常考點。所以,家長在引導中也要注意自身要去驗證,遇到糾結或是不熟悉的知識點,要先去查驗然後再去教給孩子。
家長能有主動去引領孩子學習這個想法很好,現在的教育形式也需要家長的輔助,讓孩子的知識面得到擴大的同時也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是家長二次學習的一個過程。當孩子發現能和家長一起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得到提升,堅持性也會更強。
-
5 # 我的小寶貝144399452
語文的學習不是朝夕之功,日常生活積累才行。家長自身要有意識去培養孩子,那事事處處皆可以。比如,帶孩子去旅遊,在途中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回來可以請孩子回憶,敘述,記錄,發表感想……在讓孩子做家務時,也可以讓孩子對做事順序有所瞭解,條理清晰的讓孩子和你對話,孩子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同時,語文功力也會大增,呵呵,一家之言,謝謝
-
6 # 飲夢者
關於家長如何引領孩子學好語文,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好語文打好基礎是關鍵,而語文學習中學好拼音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家長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必須讓孩子熟練掌握拼音。會拼就會讀。
二,學好語文字詞量的多少也很關鍵。可以讓孩子每天認識課堂以外的一些字,每天幾個字,積小成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加起來字詞量就很驚人了。字認識得越多,對孩子閱讀越有幫助。
三,讓孩子勤翻字典。平時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可以讓他自己去查字典,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這個是什麼字。透過查字典,孩子不僅知道了這個字怎麼讀,還能知道這個字有哪些意思。
四,學好語文閱讀理解和寫作很關鍵。家長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自己樹立好榜樣,想要孩子愛上看書,自己也應該多讀書。跟孩子多一些親子閱讀時光。多購買些孩子感興趣的書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五,鼓勵孩子多看多寫。多看書,多觀察生活,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最後,我想說要引導孩子學好語文,不能急於求成,任何事的成功都是有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和孩子都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要短時期內沒看到效果就放棄了,堅持很重要。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會得到驚喜!
-
7 # 耕耘如歌
語文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涉及的範圍較廣,語文知識包括字、詞、句、篇的知識,語文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不同階段學生語文學習要求不同,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對孩子的輔導能力不同,所以,要籠而統之地說清楚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語文比較困難。下面只談談所有家長都能做到的事:
一、維護語文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地位。
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 一個人只有在親近、尊敬自己的師長時,才會相信、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學好語文,請先教會孩子親近和尊敬語文老師。
無論語文老師多麼優秀,無論那個階段的學生,都會對語文老師多少有些不滿情緒。作為家長,不管孩子表達對語文老師的哪種不滿,家長都要善於從中找出積極因素,引導孩子理解和尊重語文老師。
比如:孩子說:“語文老師真討厭,拖堂15分鐘才下課!”家長可以說:“老師拖堂是不太好,但這也說明老師對學生負責。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應有負責精神。推遲15分鐘回家,也沒有什麼。”
又如:孩子說“今天我遲到5分鐘,老師罰我站了15分鐘,我要告他。”家長可以說:“罰站確實不應該,但是,首先是你做錯了,學生應該嚴格遵守紀律,不能遲到;老師罰你站15分鐘也是希望你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以便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我們做人要懂得寬容,對於一個真心為你著想的人,你還忍心去告他嗎?”
現在整個社會人們的維權意識都很強,但筆者建議家長們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任何學科的老師,更不要鼓勵對法律和權益一知半解的孩子去維權。即便老師真做過損害孩子權益的事情,建議家長仔細瞭解清楚情況後,由家長出面去處理。
家長盡最大努力維護老師的權威地位,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這是家長引導孩子學好語文最關鍵、最省力、最有效的辦法。
二、督促孩子認真完成語文老師安排的學習任務。
語文學習是長期的過程,學校的語文教學是有系統有計劃的活動,語文教師無論在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能方面都是經過系統學習和嚴格訓練的,只要學生能夠熱情飽滿地學好語文老師所教的知識和技能,語文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是每個家長都懂語文知識和技能,但家長可以和孩子都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瞭解語文老師所教的內容和給孩子安排的任務,並督促孩子完成任務。尤其在小學階段,學好語文基礎知識對孩子終生都非常重要,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檢查、督促、訓練,沒有這方面能力的家長可與語文老師多溝通,在老師指導下對孩子進行檢查、督促,讓孩子記住字詞的正確讀音、書寫、含義;背誦默寫教材上的名篇;完成必要的寫作訓練等。
三、鼓勵孩子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為語文學習積累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詩人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要想讓孩子學好語文,首先必須豐富孩子的大腦。生活實踐包括參與生活中各種力所能及的事務如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交友、旅遊、聽故事、閱讀詩文、欣賞音樂繪畫、觀看影視作品等。
很多在當時看似沒有多大意義的生活小事,都可能成為孩子語文學習的重要素材。北大新生王心儀《感謝貧困》一文看哭多少人,其素材都來源於她自己貧困的生活實踐;農村小孩捉螃蟹、泥鰍、打竹蟲這些生活趣事,也許將來就會成為大作家筆下的詩意題材,而城市孩子參觀迪士尼樂園的經歷也許就能啟迪孩子的科學幻想。豐富孩子的生活實踐,讓孩子擁有充實豐富的素材寶庫,這才是學好語文的源泉。
四、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語言和思維的關係歷來是語言學家們爭論不休的問題。但筆者一直堅持認為,思維才能最根本的,思維的成果是語言表達的內容,語言是表達思維成果的工具。沒有思維的成果,語言就失去了表達的內容。在學生有了一定語文基礎後,不怕不會說,也不怕不會寫,就怕想不到。沒有獨立的見解,說的都是廢話,寫的都是文字垃圾,有什麼用?
魯迅評價《紅樓夢》時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任何事情都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都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作為家長,可以從一些日常生活現象著手,培養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比如,孩子說走路太累,要求坐車,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走路是有點累,但可以鍛鍊身體,讓你長得更強壯。”如果孩子說家裡條件不好,你可以告訴孩子:“家裡條件艱苦可以促進努力上進,讓自己將來生活得更好。”
給孩子講完孟母三遷的故事後,可以問孩子:“孟母為了不讓孟子學壞,除了搬家,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給孩子講完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故事後,不妨跟孩子探討一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南郭先生成為一個吹竽的高手?”
我永遠記得女兒小學一年級時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不動腦筋,他(或她)的腦袋還不如一個皮球,一點用處都沒有。”由於我一直比較注意對女兒思維能力的訓練,現在我的女兒在思維的全面性和獨到性方面已經超越了我。能夠全面地分析問題,從而提出獨到的見解,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節。無論是聽講、閱讀、說話、寫作,都離不開較強的思維能力。
-
8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首先我們要對語文學科要有個充分的認識,語文就是漢語言文學,是關於漢語言聽說讀寫的能力,因為我們以漢語為母語,所以聽說不成問題,我們現行語文教育著重考查的是學生的讀寫能力,而閱讀和寫作能力豈是短時間所能提升的呢?所以要想提升孩子的語文水平,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開始,我們要著重培養孩子的語文興趣,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給他講睡前故事或聽故事,陪伴他們讀一些繪圖讀物,興趣乃最好的老師。
二、從小學開始,立足課本,狠抓孩子的字詞基本功,持續地給孩子報聽寫,做字詞釋義的練習,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和孩子一道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
三、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及良好的閱讀習慣,越早越好。孩子通常會反感父母安排自己看什麼型別的書,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買些優秀的圖書,刻意起擺在在家中書廚,床頭,書桌上(即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孩子無聊時就會自然翻閱,慢慢地就會迷上這些書籍的。
四、一旦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起來了,你對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然後著重培養他們的良好閱讀習慣,比如背誦經典,做讀書筆記等等。
五、關於寫作能力的培養,我們要讓孩子學會積累詞彙、蒐集生活素材。實際上,中小學很多語文書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就出現很多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的練習,這對孩子的詞彙幫助很大,我們還可以讓他們誦讀經典,參加各級漢字聽寫大會等等,我很不主張讓孩子背優秀作文選,費時費力並且事倍功半。
另外一個法寶就是透過寫日記來訓練孩子的寫實能力。它是積累生活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寬泛,可寫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在日記中,自己的喜悅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能夠寫真實的事情。
六、最後我們還要學會評價,對孩子學習上取得的進步,或作文上出現的亮點我們要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並給他們提出中肯的建議。
如果孩子已經進入九年級,語文水平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但語文的應試水平是完全可以提高的:首先,語文基礎知識和必背文言文部分(即應得的分數必須得到)要熟練掌握,其次要做大量的現代文閱讀訓練,看應試作文選等等,還要進行一定量的刷題練習。
---------------------------------
回覆列表
隨著新的高考政策出臺,語文考試難度將提高,數學難度將降低,所以,語文學習更成為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
但是,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孩子從小學就開始努力。那麼,家庭教育如何助力孩子的語文學習呢?
首先,家庭中要有一個讀書向上的氛圍。如果家長都不愛看書,整天喜歡看電視、玩手機,那麼,你如何教育孩子好好讀書呢?如何給孩子好的影響和薰陶呢?
作家周國平曾在書中寫道,因為他和妻子都很愛看書,家裡平時是沒人看電視的,上網也只是為了工作,所以,他們的女兒從小就喜歡看書,常常很安靜地一個人坐在那裡一下午,靜靜地看書。
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趁著孩子看書的時光,家長自己也想想自己缺乏什麼,愛好什麼,趁機多學點東西,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多好的事!
今年,我就想和孩子一起讀書,把給孩子買的所有兒童書籍,自己全都通讀至少一遍,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的孩子和更多的孩子,提高讀寫的興趣和能力。
其次,家長在幫孩子選擇課外書時,一定要多選那些經典的文學、哲學、歷史類的,適合兒童年齡的書籍,而慎選和少選那些沒有什麼營養和內涵的兒童書,比如一些雜誌、漫畫類書等等。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同樣,孩子的頭腦,也需要真正的好書來充實,快餐好吃味道誘人,但是新增劑太多,營養成分太少。
三,多陪孩子參加一些語文讀寫的活動,比如堅持閱讀的活動,比如作文比賽等等,不是為了得獎,而是為了促進孩子的興趣。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正式接觸作文。平時可以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寫一寫自己的感想,與其他愛讀書的孩子多交流,一起促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