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中劉備一心想中興大漢,喊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但是當時大漢天數已盡,劉備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那他到底是愚忠還是有其他目的?
8
回覆列表
  • 1 # 長葛張敬堯被車撞死了

    可是那劉封孟達更加可恨,如果他們盡出上庸之兵,雲長何至於此?啊?那劉封還是我的義子,竟然見死不救,那孟達,事後竟然投敵了,這二人就算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將他們斬首示眾。

  • 2 # 溫讀

    劉備為什麼要高舉大漢旗幟?

    因為他姓劉?

    兩漢四百年,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一介白衣,沒有像曹操那樣,年紀輕輕就入朝為官,更是有諸多兄弟還有夏侯家兄弟一大堆。

    當年的十八路諸侯聯合反董,就算不是每一個都是封疆大吏,可要麼是世族出身,要麼就是大權在握,有兵有糧。

    可是他劉備有什麼?

    織蓆販履之輩,家道中落,27歲入了軍伍,鎮壓黃巾起義。

    27歲,曹操在漢室當著議郎,二袁更不用說了,四世三公之後,小日子過的要多滋潤有多滋潤。

    而劉備,在和黃金起義軍浴血廝殺,一小卒爾。

    一介白衣,兩手空空,想要做一番大事業,想要逐鹿天下,談何容易?

    所以,他只能高舉大旗,自詡自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更是一生都在信奉一句漢賊不兩立。

    這也是無奈之舉,劉備手中沒有籌碼。

    27歲入軍伍,47歲半,客居荊州,備受劉琮蔡氏打壓。20年,寄人籬下,其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也。

    他雖高舉漢室大旗,他雖雄心壯志。

    可是,就連他的老同學,都不曾依靠他,更何況其他?

    那些世家子弟,更是大眼都不看他一眼。

    那些實權諸侯們,更是外寬內忌,對他面上恭維一句劉皇叔,裡子更是一地雞毛。

    這就是劉備的前半生。

    但是,這二十餘年的不辭辛苦,不改其志,還是有收穫的。

    那就是,天下民心,還有心存漢室之人,還有和他一樣志同道合之輩。

    而後,三顧茅廬,一個47歲半的老漢,請了一個27歲的年輕三次,還要恭候他睡醒。

    這份謙恭,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有人說曹操唯才是舉,可以做到,但是以曹操的性格,必然會秋後算賬。

    隨後,赤壁之戰,佔荊州,取西川,得漢中,劉備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0年不改其志,不因利益作損害自己羽毛之事,屢敗屢戰,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成功?

    當然不是。

    愚忠是什麼?忠的只是皇位上的那一個人而已。

    劉備畢生都想漢室可以復興,想三興漢室,忠誠於漢室天下,而不是漢室之君。

    心懷天下之人,怎麼可能是愚忠之輩呢?

    以上。

  • 3 # 博霖32627471

    對比曹操和孫權,中興漢室的口號最符合劉備的利益,曹操實際上做的也是“中興漢室”的是,只是他和漢天子捱得太近,相互利用,矛盾較為突出。孫吳本質上是地方割據政權,沒有提“中興漢室”口號的合理性,因此孫權的策略是權曹操做皇帝,激化中央政權的內部矛盾對他最有利。劉備的一生都可以看到另一個人的影子,這便是劉秀,光武帝劉秀是真正中興漢室的人,也證明了這一口號走得通,應該說劉備的政治戰略是正確的,中興漢室和個人魅力是他能夠凝聚人心原因,但是劉備缺乏一個開國之君最核心的能力—軍事能力,這也是他和劉秀的本質區別,劉秀三萬聖百萬,劉備一生幾乎沒有值得驕傲的戰績,幾乎逢戰必敗,即使政治滿分,最後也只能偏安一隅。應該說劉備和項羽是兩個極端,項羽一生大小三十餘戰無敗績,軍隊卻越大越少,最終冰困垓下,這是隻講軍事不講政治的緣故。所以,要想成為開國君主,必須同時具備政治和軍事才能。提出中興漢室的口號,是劉備政治才能的體現。

  • 4 # 蔡哥談

    劉備中興漢室的口號,不是愚忠行為,而是一種造勢行為,是一種為獲得民心,奪取天下的政治手段。其理由如下。

    一,劉備的祖上漢高祖劉邦,在秦末起義過程中,楚漢戰爭爭奪天下過程中,在謀士建議下,劉邦對自己身份進行了包裝和造勢行為,如劉邦不是一般普通人,他不是劉太公兒子,而是劉邦母親一次在湖邊和一條龍野合而生下的一個龍種,古代說皇帝是真龍天子。這說明劉邦天生就是當皇帝的命,因為他是龍種。劉邦另一個造勢行為是劉邦在沛縣起義反秦後,一次在山行中過程中碰到一條大蛇,檔住了路,眾人害怕,劉邦壯著膽把大蛇斬成兩半,這種事情後來被劉邦謀士們進行了神化,說劉邦是一條龍赤帝之子,大蛇是白帝,赤帝斬了白帝。劉邦為什麼後來這麼多文臣武將追隨他,不跟項羽,和劉邦造勢行為,獲取民心有一定關係。

    三國中劉備也學會了這種造勢本領。因為曹操把漢獻帝劉協弄在手上,挾天子以令諸候。曹操搶點了先機。劉備為了獲得政治上優勢,獲起民心,劉備對自己進行了包裝。劉備自稱是漢室宗親,自己是漢高祖劉邦一個孫子中山俊王多少代孫孑,正宗漢室後代,於是劉備提出了光復漢室,還於舊都口號進行造勢行為。就是關羽,張飛兩人就是因為劉備是正宗漢室傳人,才同劉備桃園三結義,一心死心踏地追隨劉備鬧革命,創業奪天下。我舉兩件小事,反映劉備中興漢勢只是一種造勢行為,是為了自己做皇帝而己。比如一次關羽等人提出派人刺殺死曹操,派兵把漢獻帝劉協搶回劉備這邊來,劉備不點頭,關羽不敢行動,劉備當時還在心想,這個關羽兄弟真是不懂哥哥我劉備心思。還有一次,漢獻帝劉協不能忍受曹操對自己控制,偷偷寫了一封信,送給劉備,口稱劉備為皇叔,快把自己救出來,劉備理都不理。

    因此,劉備提出中興漢室只是一個口號,是一種造勢行為,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政治上優勢,為自己奪取天下,得到民心,當上皇帝的一種策略和手段。

  • 5 # 靜夜思160519196

    三國時代,諸葛家族是地方上的名門望族,而且人人都想出仕,創一番事業。絕對不是演義裡說寫的那要看透世情,風清雲淡。諸葛亮是從基層不斷努力的爬上來的,絕不是一出山就屌炸天,那是小說神話的。士大夫最注重的就是名聲,所謂,丹心照汗青,要留清白在人間。諸葛亮就是圖個名留青史。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東漢時,世家大族經過兩百年發展,佔據了社會的眾多資源,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袁紹一提汝南袁家,很多人立刻就肅然起敬,因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是當時一等一的名門望族。人們願意結交袁家的目的,其一是希望透過袁家的路徑能有推薦為官的可能;其二,袁家本身家大業大,即使作為袁家謀士食客,履歷表也是閃閃發光的。

    世家貴族相當於大型上市民企,屬於新興科技版塊,市場競爭力強勁,發展方興未艾。

    劉備出身底層,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援,遍數劉備自身的資源,只有姓氏可諮利用。且不論劉備皇叔之名是不是真的,即使是真的,從中山靖王到漢獻帝這兒也要有十多輩了,遠非東漢皇統嫡系。所以,雖說漢朝是天底下最大的世家貴族,但是劉備這個支系太偏了。在講究正統的中央朝廷,劉備這個已經說不上有多大優勢了。所以,劉備連這個皇親的名號都沒有太大用處,不然也不至於他上學都是靠別人資助。

    皇帝也有三門窮親戚,說的莫不就是劉備?劉備起家時,憑藉著勇猛,曾經救下過董卓。在自我介紹時,劉備沒提漢室宗親,結果因為不是世家貴族反倒被董卓嫌棄。此後,劉備不管什麼場合,都要把漢室宗親掛在嘴邊。

    漢朝相當於大型國企,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政資源,不過由於內部原因,市場競爭力大不如前,但是名頭很響。

    把漢室宗親掛嘴邊,自然就要做維護漢室榮譽,中興漢室的事,所以劉備常常罵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還掛出來一個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口號,挖苦曹操。曹操每次都笑話劉備,難道就沒有點新詞嗎?

    東漢政府失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應著世家大族勢力的發展。漢武帝時曾經中央集權過,然而天下分崩離析,重開一統後,劉秀與士大夫共富貴,使得東漢世家大族勢力龐大。到了東漢末年,中央已經沒有足夠的軍政實力壓制地方世家大族。由於察舉制已經破壞,中央對人才的吸引力降低,人才多歸地方。這種遍地是富二代創業的情況下,劉備以白身起事,只能借中興漢室的名義佔據道德制高點。劉備中興漢室的政治口號與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同樣作用的。

    彼時漢室傾頹,漢德漸衰,但是漢朝正統的號召力依然強大。曹操之所以沒有稱帝,與漢朝強大的號召力引發的內部勢力的反彈有很大關係。比如荀彧一開始建議曹操去迎漢獻帝,說辭是“挾天子以令不臣”,著眼點在於利用曹操的軍事力量鎮壓各地諸侯,是為朝廷的大將軍。曹操想要的卻命令各地諸侯,是為諸侯之長。所以,當曹操執意要做魏王時,就已經超越了非劉氏不王的成規,荀彧作為曹操的謀主,竟然帶頭反對。可見,漢朝正統的影響力之強。

    劉備雖被稱為英雄,然而其一生作戰,屢次失敗,使得他嚴重依賴能人的扶持。尤其是最後一戰,夷陵之戰,劉備單獨指揮損失了蜀漢的大批精英力量。劉備的個人魅力雖然有,但是中興漢室名義下,借用漢朝對人才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使得人才投奔到他這個地無一壟的白身軍閥。等於劉備用中興漢朝的名義成立了一個漢朝分公司,用“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打了一波營銷和招聘廣告。劉備藉助中興漢室的名頭,強行刷了一波粉絲。陶謙三讓徐州、漢獻帝親自稱皇叔、劉表願意收留、劉璋願意引入外援等。

    當然,劉備最終也是自己稱帝了,並沒有尋找漢獻帝嫡系子孫延續正統,這也說明劉備所說的中興漢室,前提是他做皇帝,而非輔佐漢朝嫡系的皇帝。這也是劉備被曹操贊為英雄的原因,“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怎麼可能劉備辛辛苦苦打了一輩子的家業,再拱手讓與他人?

    口號誰都會用,因為資源是客觀性存在。至於愚忠於漢朝,從何說起呢?劉備本身就自認為自己有資格繼承漢祚,“都是高皇帝的子孫,都是金枝玉葉”,劉備建立的國家也稱漢,史稱季漢。

  • 7 # 老薑聰蒜

    而這個皇帝夢想不是說做就能做的,因為當時的漢王朝並沒有滅亡。天下大亂,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但是還有一個年幼的漢獻帝在世。所以,當曹操舉大旗時,提出的口號是“匡扶漢室”,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以至他招集了很多人才。

    劉備也是如此,他打的旗號就是匡扶漢室,打黃由軍,打曹操,進西川,都是以這個理由的。特別是進西川,先是以幫劉璋對付張魯,後取代劉璋,為益州牧。名義是還是漢室大臣。後來,佔了漢中,稱漢中王,劉備還特意向漢獻帝上奏說:自己立為漢中王,是為了匡扶漢室,沒有其它目的。三國志中說:“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辭於外,不得掃除寇難,靖匡王室”

    後來,曹丕稱帝,劉備以為漢獻帝遇害,在群臣的擁護下稱帝,但是劉備還是中興漢室為已任的,因為他是中山靖王之後,人稱“劉皇叔。”三國志中說:“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中興漢室,也是劉備匡復祖業,不可不為。

    劉備一生從小就有皇帝夢,並且一生以這個夢想去追求的。中興漢室其實是他的作為劉皇叔繼承祖業的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就是出人頭地,唯我獨尊。做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因為一個人,只有他從小的理想才是最正真實的,不會攙假。

  • 8 # 亮月半

    很明顯,劉備打著修復漢室之說是為自己撈政治之本,創業立功建一番事業之心。如果他想恢復漢室,在曹操那裡董承與他密談此事,他哼哈答應並未實施行動,不如吉平。而且趁袁術打除州,和曹操要了兵將趁機跑了。

    他就是要匡扶漢室,也不可能唯護漢獻帝,他做臣子。他是在諸侯割據中尋找自己的地盤,站穩腳跟,做一個一方霸主。這也是他被打得東躲西藏,生命有危到處流浪也不願與妻兒迴歸居所,度平安日子。

    藉助皇叔之名,賢德之名招兵買馬,各處寄居,尋能人實現霸業,實現他自己人生亂世追求!

  • 9 # 雪狐圭垚

    謝邀!我認為劉備是忠於漢室而不是愚忠。過去的老人對祖宗留下的產業都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情。張口閉口就說:這事老祖宗留下來的點東西,要照管好等等。其實人也不是貪圖那點東西而是有種感情在裡面,這就是很普通的“孝”。我想劉備也不例外吧!作為皇室宗親,考慮的是如何把漢室江山傳承下去,不要落到外人之手!在當時曹操雖為漢相,而曹操的所做所為哪有一點做臣子的樣子,明明是在利用漢獻帝擴大自己的勢力。等用了呢?可能就是把漢獻帝一腳踢開,甚至連命都保不住,漢獻帝知道,劉備也知道,曹操也知道,甚至說全天下人都知道!漢獻帝為啥要認劉備為皇叔呢?其實不是漢獻帝知道不知道劉備是不是皇室之人的事,而是漢獻帝有意埋下的這步棋,意思就是說:我現在寄人籬下,朝夕不保,即然劉備是皇室宗親,認下這個“皇叔”也未嘗不可,漢室江山在我手裡要想保住己是不可能的事了,只要是能守住祖宗這點基業,誰做皇帝都無所謂了,祖上又不是沒這檔子事,如果皇叔真的是英明神武,漢室能重新崛起,對於他漢獻帝來說也是對的起祖宗了,就是死了也有臉去見列祖見宗了。我想漢獻帝應該是奔著這一目的認下了劉備這個“皇叔”的。意思就是說:我現在承認你是我的皇叔了,但我也是隻能做到這一點了,至於後面的事如何去做,那就是你考慮的事了。這明擺著是讓劉備以“皇叔”的名義整合天下擁漢勢力自立為王了!如果這時的劉備再不懂漢獻帝的想法的話,那就真的跟傻子沒區別了。再次謝邀!

  • 10 # 大拇哥剪輯

    劉備出道剛開始有愚忠朝廷,但後來就有了劉備想有自己的一番作為。

    《三國演義》中劉備出道時剛趕上黃巾起義,劉備也知道民不聊生,朝廷當權著黑暗,劉備為了漢室,為了官祿,和朝廷的軍隊打壓起黃巾起義。

    從劉備剛出道可以看出劉備有愚忠的態度。

    但從劉備此後投奔過的眾人看,就和劉備愚忠朝廷沒有任何的關係。

    劉備先投奔公孫瓚,然後接手徐州,徐州被呂布拿下後又投奔呂布,為了消滅呂布轉身投奔曹操,呂布死後又投奔袁紹,接著又投奔劉表。從劉備的這些經歷看,和愚忠朝廷沒任何的關係,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劉備也明白朝廷奸人當道,漢室名存實亡,劉備深感人生建功立業無望時,去隆中拜訪了諸葛亮,諸葛亮出茅廬後是劉備集團逐漸走向壯大的開始。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蜀漢,封自己為漢中王,這個和朝廷沒任何關係,只是劉備有了足夠的資本自我晉位。

    劉備不過是不想做亂世中一個平庸的人,劉備的一心想要中興漢室,只是為了自我的建功立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畫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