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zzz思念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書體。《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它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第二、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而今草不拘章法,它的筆勢流暢,代表作有晉代王羲之《初月》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書法家,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現在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張旭《肚痛》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存的珍品。

    破草是現代書家中最常見的,它的特點是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多為從古到今各書家中的結體演變成自己風格,而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集自己之品貌,任意發揮,灑脫自如,這種寫法和今草相似。草書藝術的審美,包含欣賞與剖析兩層意思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其區別在於欣賞以直覺感受為主,觀書如覽勝,草書藝術的妙趣未必能一目瞭然,歷險至深者始見奇觀。

  • 2 # 倚天劍寒

    李白哥的詩,就衝這個得先贊一個!

    然後再說書法本身,筆法流暢、乾淨,無筆誤,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就書寫的內容的意境來說,清新有餘,豪放不足。但凡書寫,筆法風格最好能與書寫內容統一契合,以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聊述淺見,幸有薄採!

  • 3 # 賣土賺大錢

    草書的藝術語言有筆法的多變,字法的變化,墨法和章法佈局。筆法語言有起筆收筆和行筆的變化。

    看看米芾每個字起筆的變化:

    對比一下收筆:

    看看蘭亭序之字字法的變化,結構都不一樣

    再看看章法,都是有大小粗細疏密的變化

    今人更把墨法運用到了極致,這是胡抗美的作品

    濃淡乾枯都有了

  • 4 # 我願力自出

    下面就上幅作品發表本人看法,請笑納。

    從書法作品的圖片來看,作品主體風格為毛(澤東)體風格,十分接近毛體大氣磅礴的一貫風格,點劃成石力量千軍。個別毛體獨有的草字結構風格全部繼承下來了,最後二字的牽絲過渡的有點唐突,全篇的字型還有點纖弱。不過,總體來看,不失為一幅好的書法作品。

  • 5 # 書法講堂

    評價一幅作品,從三個角度,結構,用筆和章法。

    首先從結構,從該幅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對草書結構把握純熟,對草書的寫法非常熟練。用筆主要體現線上條的質量,整體看線條輕重緩急,略顯倉促,有一定功力,但還有上升的空間。章法是整體的佈局安排,整體看還可以,但也沒有突出的特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6 # 翰墨書道

    不揣淺陋,冒昧談談自己的看法。從整體上看,草書意味和形式十足。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發現問題嚴重。突出的問題就是習氣太重。字勢雷同,空間分割過於均衡等問題。這裡就幾個方面的明顯問題談談看法。

    一是用筆的變化問題。書法善於變化,才能使得作品內涵豐富,可作品顯然不足。我們可以看看橫向線條的連署的承上啟下的轉換位置的形態,幾乎如初一轍。點畫方面如中間一行第二、三個字的起筆的點,筆法單一,造型雷同。

    二是線條的斷與連問題。“動”和“風”的連線部位交待不清,而且風的被拋鉤出鉤前線條中斷。我們知道無論行草書有點畫部分要實,筆畫與筆畫的空中意連部分方能筆斷意連。

    三是章法缺少變化問題,明顯的是缺少那種大開大合的變化,和“計白當黑”的佈局,雖曰狂草,卻缺少那種元素。

  • 7 # 落月灣中垂釣客

    一丶書作不是狂草,只能算是今草(也即小草)。書寫內容選自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中選句“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二丶欣賞與評價草書,必須明確草書草法的基本規律;必須能區分與明確今草丶大草的草法特徵

    (一)草書草法的基本規律

    無論是今草還是大草,其草法規律的共同點是“連丶省丶變丶代”。

    1.連:將一個字的筆畫連起來書寫,整個字幾乎是一筆完成。其連的方法主要是靠筆畫的旋轉丶迴圈,靠牽絲的帶動,一般多為圓筆,轉折頓挫似有非有。草書在一定範圍內增加書寫中的牽連,使它的筆畫丶結構形態千變萬化。對於草書,我們通常更加強調與欣賞它多樣的曲線美!

    2.省:草書常常對有些筆畫和區域性丶偏旁或省略,或變化形態,而又不使字形有太大影響,省筆中有許多是因筆勢連貫而產生的。草書在最大範圍內省去許多不太重要的部件,有些筆畫甚至濃縮至一點或一線,充分體現了草書的簡約性特徵。

    3.變:筆畫改成符號,省略筆畫,有的字只作適當的小變化,但有的字變化極大,與原外形完全不同。這就要了解其演變過程,明白具體書寫方法。

    4.代:以特有的草書符號代替一種或多種偏旁或部件的寫法,簡化了用筆和字形,這種“代”是有法度的,不能隨意混雜丶組合與代替!

    (二)今草草法特徵

    1.今草常見的四個特徵

    1)兩種起筆方式:一種是順承前一筆順勢入筆,從表現形態上來看大都呈現為“露鋒”,還有些筆鋒的痕跡被藏於筆畫中,這就是所謂的“藏鋒”。收筆一般都會順應行筆筆勢而末筆相連,從形態上來講,有時筆毫自然提收,有時順勢迴帶引出下一筆;有時向下一筆出鋒引帶。

    2)筆畫間運動縱橫牽扯,使轉為過。“草以使轉為形質丶點畫為情性”,這是草書大家前賢孫過庭《書譜》中所闡述的“使轉”在草書中的重要地位之“使轉”論!孫過庭在《書譜》中雲:“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鐶盤紆之類是也”。孫過庭之“草以使轉為形質”,指出了草書的根本筆法與主要特徵,是由使轉來完成與體現的。草書中眾多的筆法變化,以及它的線性線質,都是在使轉中進行,在使轉中完成與實現!

    3)筆連勢接。草書書寫中為加強上下字之間的聯絡,常常筆斷意連丶筆連勢接。第一種方式是採取末筆與首筆相連,即前一個字的末筆與下一個字的首筆相連線。這種連線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為連寫至下一字第一筆,一種是牽絲引帶(縈帶)。第二種為筆斷意連,就是看似筆畫斷開,但實際上筆勢仍在向下行走,從勢態上來說,近者順勢遠者呼應!

    4)疾遲。疾和遲主要是行筆的快慢。行筆快,筆畫飛動流暢;行筆慢,筆畫有老練丶持重之感。需要明確的是,疾筆則筆畫易於浮滑;澀筆則筆畫易於凝滯。對於草書而言,疾是主要方法,但輔以澀筆可呈現別樣的趣味。

    2.今草的八種常見筆畫

    1) 點:草書中的點起活潑字形丶調節氣氛和節奏的作用。常見的有單點丶雙點丶三點丶四點,書寫時要注意用筆的起伏感以及相互應。

    2)橫:單橫在字中並非孤立,常因為承上筆或接下筆出現起筆或收筆的虛尖。單橫的書寫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逆鋒或露鋒入紙;二是空搶完成橫豎交叉;收筆時稍駐即提筆或回鋒收筆。多橫相疊,有斷有連,書寫時注意長短丶輕重丶俯仰等變化以及入筆方式的改變。

    3)豎:豎畫書寫時要注意中途不能過公扭曲,行筆要果斷丶要沉著痛快。

    4)撇:撇畫有短撇長撇之分。撇畫書寫起筆可壓筆頓勢,以求厚實;也可順接前一筆之勢切筆而入;收筆可時而含住,顯得意味悠長,時而果斷出鋒,顯得用筆暢快。

    5)捺:在今草逛草的書寫中,一般將捺畫寫成反捺形態,書寫時注意筆毫要有起伏感。

    6)草書中的鉤畫許多都是由衷牽絲引帶所成。

    7)提:草書中的提畫多和豎丶撇畫等筆畫連寫,單個提畫很少見。提畫書寫時一般是重頓輕提,漸行漸出鋒,短促有力。草書中提畫有時也與承接筆畫進行連筆書寫。

    8)轉折:草書的轉折重在使轉。孫過庭《書譜》有云:“草乖使轉不能成字”,可見使轉在草法中之重要,不能把握使轉方法,就難於完成草書的轉折環繞。草書使轉以圓筆作絞法,以方筆作翻法。

    ( 1)圓筆用絞:圓筆是指草書中的轉折處呈現圓渾的形態,有立體感的狀態,轉折處圓轉勁挺,古人稱之為“折釵股”。用絞筆轉變,筆鋒如麻花狀,擰著勁轉鋒,略加腕力,注意以下三點:重按輕轉;提筆執行;分清主次。

    (2)方筆用翻:方筆指草書轉折處略呈方折形態,有方峻狀態,能增加轉折妍巧與靈妙的美感!康有為曾雲:“方筆不翻則滯”

    (3)絞翻並用:絞翻並用的情況在草書中很多,有的字形中上筆使轉用絞,下筆使轉即用翻,或時絞時翻,行筆自如,順手拈來,常寫才能從中找出規律丶運用熟練,筆下技法就豐富了。

    (4)駐筆轉折:駐筆轉折是最方便的轉折方法,初學者宜多用此法,筆鋒在轉折處略停取勢,一駐即可不要提按下頓,駐筆的功用是調鋒,鋒面轉過來,折筆就完成了。

    (三)大草(狂草)草法特徵

    大草又名狂草,是最為恣勢放縱的草書,為唐張旭所創。大草,顧名思義,即狂放不羈,跌宕縱逸。它與今草的最大區別除了字形大小之外,主要是指其部首省減丶字形誇張更加甚於今草,用筆速度極快,使轉多變成為狂草的基本筆法特點。它的技法是五種書體中最豐富的,結字自由隨機,起倒無常,險中求穩,離合生趣,甚至可以打破單字的結字方式,將幾個字寫成一個小組合。章法上更注重黑白的渾然一體,無論黑與白都有一種動態美,其要點在動態曲線的變化與空間疏密的跳躍,自由奔放的書寫心態!

    大草是一種觀賞性極強的視覺藝術,表現手法也最多,可以集所有書體的技法於一身,變化也最豐富,可謂千古無同書!由於狂草高超丶深遠的意境,對書家創作時情緒的培育和創作氛圍的要求非常高。

    大草從技法上來講還是基於小草,只不過在“連”與“變”上有了更加明顯與突出的改變!

    1.連:狂草的連帶一是單字內部連帶增強,單字內部的筆畫連帶明顯多於小草,且牽連線已與筆畫無明顯的區分;二是字與字牽連增多,即所謂的多字組合,狂草在書寫中最大的因素是來自於情緒的表達,其書寫速度明顯快於小草,在連續不斷的書寫過程中,透過上下字的牽連來表現字與字之間的關係,是狂草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法。

    2.變:狂草的變是基於小草的形制,再加於書寫時的“一瀉千里”的情感表達而形成的更為誇張的於現。這種“變”,在單字內部誇張了疏密丶開合丶收放等對比關係,在字與字之間往往透過大小丶粗細丶欹側等來表現。

    三丶欣賞草書,應瞭解草書的結構與草書的章法

    (一)草書結構的四大特點

    1.疏密開合,極盡變化。疏,即距離遠,筆畫線條的佈局鬆散一些;密,即距離近。筆畫線條的佈局緊密,與“疏”相對應。開,即開展舒暢,合,即收斂封閉。疏密開合是對筆畫線條組合後所分割的空間而說的,空間分割一味追求平均就顯得單調乏味,適當調整空間分割的大小對比丶疏密對比丶開合對比,就會形成一種節奏感,增加可往賞性。形成疏密對比一是自然形成丶二是有意誤的營造。

    2.欹側俯仰,錯綜參差。草書單個形體強化以斜為正,強調單字結構中筆畫的欹側俯仰,挪移顧盼的姿態,這個草書飛動流暢的特點以及強烈的抒情性所決定的。草書欹側俯仰的結構特點與草書盤曲的線條有著外型上和內質中的必然聯絡,因線條盤曲而多欹側,草書斜中寓險丶險中寓夷丶險夷相生的勢態,使得草書更具觀賞性!

    3.伸縮通貫,欲斂猶馳。草書字勢揮灑舒放的同時,還要注意有緊險意趣。伸縮通貫,欲斂猶馳。疾快暢達寓於沉著收斂。

    4.環繞交錯,簡約謹嚴。草書以盤曲環繞的線條為特徵,但是不可主次筆畫不分丶一味追求纏綿不休丶連綿不斷。草書線條的環繞交錯,要強調主筆與遊絲引帶這種次筆之間的關係。在彼此牽連與筆畫中要注意字法的謹嚴!

    (二)草書的章法

    章法是指作品的謀篇佈局,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分間布白”。章法是書法形式的最後集合。我們知道一件作品,特別是草書作品,一定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品中的線條和單字構成都是為整體效果服務的,是整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章法構成的基本原則是“計白當黑”,或者說是執黑分白,是以黑色的筆墨合理地丶藝術地分割紙面的空白處,從而表現作者的審美觀。對黑白進行藝術分割,這是所有書體章法構圖的共同原理,任何書體都應遵循“字中之布白丶逐字之布白丶行間之布白”的原則(蔣和《書法正宗》)。

    四丶對“這幅狂草書法”的評價

    1.從字法來評價:本幅草書的字法還算中規中矩。但“色丶白丶沉丶雪丶山”諸字的書寫略顯不足!“雪”“山”二字草法有誤,流的三點水草書欠妥(《草訣歌》雲:有點方為水,空挑即是言),“白”的末筆牽強(體勢未完)。

    2.草書結構的四大特點體現得不夠!諸如“疏密開合丶極盡變化”,“欹側俯仰丶錯綜參差”,“伸縮貫通丶欲斂猶馳”,“環繞交錯丶簡約謹嚴”都基本上未有明顯的體現。十七個字大小丶長短丶粗細幾乎相同,無明顯的欹側俯仰與伸縮參差,大小變化與疏密對比少丶對比不強烈,給人以單調之感!

    3.墨法丶章法欠佳。墨色的“濃丶淡丶枯丶溼”體現不夠;章法對黑白的藝術分割注意不夠,“字中之布白丶逐字之布白丶行間的布白”的體現差距大。

    4.“動”“風”二字形神兼備,讓人“心摹手追”。

  • 8 # 老路書法

    今天我一反常態,先說說這篇作品的優點,諸君上眼了——

    1. 草書的特徵是使轉,看看這部作品,在這方面可以說處理到位,頓挫有度,‘黃雲’是一個節奏,‘萬里’是一個節奏,‘動風’是一個節奏,牽絲又隱又現。到第二行和第三行也是一樣,說明作者能特別好的駕馭自己的情感,不徐不疾,悠閒自得。

    2. 再說墨法,第一行和第三行墨重,中間一行墨輕,有虛有實,虛實相生。

    3. 這是我要說的重中之重,作品中的點畫,方多圓少,像‘黃’,‘萬’,‘白’,‘動’,‘裡’的第一筆都是方筆,我瀏覽了王鐸的草書,懷素的草書,都很少有這種用筆。我揣測這是寫作者的習慣,還是歪打正著?方筆代表骨勁十足,恰好表現了李白的狂放不羈的性格。

    再說說作品有何缺點?

    1. 要表現李白的作品,要抓住‘狂’,‘傲’,所以書法的章法應是那種疾風暴雨似的表現風格,就應該有大欹側,的對比,大誇張。整篇作品三行,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毫無激情可言。

    2. 個別字不準確,如‘九’字,‘山’字。

  • 9 # 使用者7727540966259

    狂草書法是基於紮實的楷書功底的,如果直接練是不行的。另一個就是有美感,讓人能夠理解看得懂才行。這幅作品還行。

  • 10 # 子衿書法

    書之為體,首先要有骨。骨立以後,再加以筋肉。筋骨即豐,再施之以血脈。則氣勢洞達,血脈貫穿。若無骨,則行行如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春蚓秋蛇,非無筋肉血脈。將死之蛇骨松肉弛。在這幅作品之中,就是這樣左纏右繞的觀感。草書講的是變化。如人坐臥行立,躍馬馳騁,和樂歌舞,鸞鳳舉翅,雷擊長空。有起有應,各有義理。無有雷同。在這幅作品中,引帶基本上都是45度斜角,這是一病。雖說名為狂草,而筆勢遲緩,此二病。該收反放,該放反收,三病。無節點控制,四病。主次不分,五病。無法度規矩,六病。橫畫過長,七病。

    七病之中染有一項,便入俗書。何況七病同集,此不是書!冒昧之處,請多包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漢朝之前)是怎樣說話的,我們現代人能聽懂嗎?